(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赵匡胤到军营前自报了家门,要求见郭元帅。
听说是老同事赵弘殷的儿子,45岁的国防部长郭威决定见见这个22岁的『毛』头小伙。于是把赵匡胤叫了进去,上下打量了一番。小伙子很耐看,正统国字脸,身材高大魁梧,气宇轩昂,跟年轻时的郭雀儿还真有几分相像,郭威很满意。又走了个形式,查了一下户口,问了一下祖上三代的政治面貌,赵匡胤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根子正得很。
面试结束的时候,郭威又想起一件事来,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父亲在凤翔打仗,你为什么不去找他?”赵匡胤老老实实地把前因后果大概说了一遍,郭威点点头,“好一个将门虎子,你就留在我这里,跟我一起西征吧”。
随后,赵匡胤便知道了本次军事行动的目的。
原来后汉隐帝即位以后,河中、长安、凤翔三处地方,相继起兵造反。隐帝屡次发兵征讨,可是战绩很不理想,每次都大败而回,很没有面子,不得已想起了老将郭威。
隐帝刚刚即位,对老同志还挺客气,“郭将军,我想麻烦你去一趟,可以吗?”郭威也很谦虚,“我听陛下的吩咐。”于是,隐帝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衔,统领西路军前往平叛。郭威受命以后,穿戴打扮跟士兵一样。隐帝赏赐的东西,他都没要,全都拿出来分给了官兵们。
征讨大军临时在汉水北面驻扎两天,可巧就让赵匡胤赶上了。
不过,这次情况比较特殊,确切地说,他们面对的敌人是3个,而不是1个。
第一个是凤翔的王景崇,他本来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嫡系部队,被派去打蜀国。他打仗还可以,一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成功抢占了蜀国的一些地盘。本来是大功一件,可是时候赶的不好,就要凯旋而归的时候,刘知远突然驾崩。
王景崇接到通知,要求军队在原地待命,不准回京。很快王景崇又得到消息,隐帝即位。
一般新官上任都要烧3把火,皇帝登基也不例外,通常要大赦天下,当官的还可以加官进爵,这是规矩。当然,这次也不例外。但奇怪的是,别人都升了官,就没他王景崇什么事,看来高祖走得太匆忙,没有跟儿子交接好工作。其实,他不知道,此时已经有人在告他的刁状了,那人买通了隐帝身边的人,时常打小报告,说王景崇要谋反。隐帝年龄不大,又刚刚接手,哪经得住这些老油条们每天叨叨,心里也有点相信了。可是,他老人家还蒙在鼓里,一心想着要引起隐帝的注意,好升官发财呢。
第二个人是长安的赵思绾。他其实只是一个下级军官,按理来说,轮不到他说话,不过因为领导的关系也被牵连进来。他的领导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大汉『奸』赵延寿的儿子赵匡赞。
赵延寿本人长期在辽国担任宰相,尽心尽力教那些辽国人学习汉人的文化、军事,所以后来辽国渐渐强大,成了中原人民的一块心病。他的算盘打得挺好,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通过辽人的扶持回到中原来当皇帝,走出一条“曲线救国”的路线。路是有点太迂回了,不过,还真有成功的,你看石敬瑭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为了复制石先生的成功经验,赵延寿先生憋足了劲,在北方大漠一干就是几十年。
但不幸的是,赵延寿先生被人家耍了。辽主在占领中原后,不但没有兑现诺言,反而把他关进了监狱。两年后,赵延寿死在地牢中,想必里面的待遇不是很好。汉『奸』终究没有得到好下场。
不过,他儿子赵匡赞还健在,手底下还有一拨人马。当然,军事实力已经不值一提了,王景崇一出手就活捉了赵匡赞。赵汉『奸』的人马大部分投降了,赵思绾就是其中之一。事情发展到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对。
可是,此时的王景崇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王景崇为了引起隐帝的注意,决定派人押送汉『奸』赵匡赞回京师,好向汉隐帝请功。他精心挑选了押送的领队,最后选中了赵思绾,临行之前还特意找到赵思绾,给他交代了任务,还谈了心,大致是说皇帝大人好像不太喜欢赵匡赞,汉『奸』的儿子嘛,地球人都知道他爸爸是汉『奸』,你想谁会喜欢?所以据王景崇的推测,这一去凶多吉少,很有可能皇上会处死赵匡赞。至于赵匡赞手下的将士怎么处理,就不好说了,你最好回去找个地方祈祷一下,也许可以躲过一劫。看着忧心忡忡的赵思绾远去的背影,王景崇开心地笑了。
不出所料,在押送途中,赵思绾想办法占据了长安,公开举起了反旗。王景崇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赵思绾就是他手心里的一颗棋子。姓赵的这一闹,皇上当然就会想起他,让他赶紧发兵征讨,然后他一出兵,赵思绾立马被打败,又是他王景崇大功一件,功德圆满。如果隐帝再不表示一下,就太说不过去了。
可是,其实他并不了解赵思绾的为人,对于这颗棋子,他的控制能力其实相当有限。
赵思绾是一个极为残忍的人,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说出来吓你一跳,此人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人肝,而且还要求是活人的心肝。据史料记载,他曾经拿一把尖刀挖出人的心肝,洗干净,切成薄片,用佐料调配好,然后吃得津津有味,谈笑风生。等他吃完了,人还没断气。
他的下酒菜也很特别,不是花生米、小龙虾,而是活人的鲜胆。他有一个著名的畜生理论,叫“吞人胆至一千,便胆气无敌了”。1000颗活人胆,是个什么概念?
军中的粮草库里堆的不是大米、面粉等五谷杂粮,而是四处抓来的『妇』女和儿童。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恶魔。其实他跟王景崇根本就是两路人。
第三个人叫李守贞,他其实是后晋时期的一员名将,军功章得过不少。在参与抗击辽国的军事行动中,还当过副统帅,威望相当高。不过,打败仗的时候表现就不太好了。被辽人包围以后,他立马投了降。辽人退去以后,他又立马归顺了后汉,没有丝毫犹豫。你还别说,虽然是一颗墙头草,他还特有抱负,他的野心比王景崇要大得多。
隐帝即位后,跟可怜的王景崇一样,他也没有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每天在家眼巴巴地数手指。这个谁吧,我打仗的时候他还在穿开裆裤呢,那个谁谁谁,也刚参加工作没几天,嘴巴还没长『毛』,嫩得很呐。可是,他们的职务现在都比我高,越想心里越生气。
鸡蛋一有缝,苍蝇就会找上门。一个四处游『荡』的和尚,也不知道从哪儿了解到了这些信息,还『摸』透了李守贞的心思。他对李守贞说,李将军不光印堂发亮,而且全身上下都冒着一团紫气呢,将来一定能当皇帝。李守贞当然很高兴,封他为国师。知我者,国师也。
但是,他还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把这个信息顺利地透『露』给手下官兵,让他们也明白,跟着我老李好好干,前途大大的。可是怎么跟他们说呢?太直白了肯定不行,效果大打折扣不说,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这天,李守贞找了个由头请手下将领吃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守贞笑眯眯地站了起来,从墙上取下宝雕弓,指着百米开外的“猛虎下山图”,对大家说,“虽然国师说我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但我总是不敢相信。今天正好大家都在这儿,就试一试我的运气。大家看好了,要是我命中真的能当皇帝,我这一箭必定『射』中老虎的舌头。”说完,张弓搭箭,『射』出一箭。还真是怪了,那支箭好像长了眼睛一样,不偏不倚,正好『射』中老虎的舌头。于是,大家齐声喝彩,纷纷跪倒在李守贞面前山呼万岁。
这一晚,大家开怀畅饮,喝得真是开心。李守贞手舞足蹈,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一门心思想着,国号应该叫什么才够响亮。
从此以后,李将军每天在家打造兵器,训练士卒。
所以,3个人中,李守贞的准备是最充分的,实力是最强的,决心也是最大的。
三个人虽然各自的想法不一样,王景崇想要升官发财,赵思绾想要一条活路,李守贞想当皇帝,但要单干还真不行,于是结成了军事同盟。而在地域上,3个地方又正好形成犄角之势,彼此互相呼应,能攻能守。怪不得,汉隐帝前几次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