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李守节慌忙磕头,“臣曾经劝过父亲,可是他不听。”
太祖说,“朕早知道了,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朕现在特赦你,你回去再好好劝劝你父亲,最好不要『乱』来。”
李守节回到潞州,把在京师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父亲。人家都不闹,咱干吗要带头闹?枪打出头鸟,对咱也没好处。咱只要把使臣放回去,再向皇上谢个罪,这事就过去了。当今皇上宽宏大量,一定没事的。你看,我不就平平安安地回来了吗?
李筠却说,“你现在平安回来了,我就更不怕他了。”
人质在人手上的时候,李筠也没有动摇过,现在人质被无条件放回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很快,李筠采取了进一步行动。他下令逮捕了昭义军监军周光逊,并押送到北汉,以换取刘钧发兵相助。同时,派骁将儋珪前去攻占泽州。
泽州刺史是张福,李筠显然信不过。
儋珪是李筠帐下一名勇将,尤其胯下马跑得飞快,号称日行七百里。儋珪领命以后,带了数百精兵,火速赶到泽州。可怜的张福开城迎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儋珪一刀斩于马下。儋珪顺利占领了泽州。
消息传回潞州,李筠很高兴。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看来老天站在“忠义”这边。
谋士闾丘仲卿却说,“眼下,将军还不能过于乐观。咱们的军力薄弱,就算有北汉的援军,恐怕也不是大梁的对手。如果硬拼,咱们占不了一点便宜。不如迅速越过太行山,先占领怀州(河南沁阳)、孟州(河南孟州),然后渡过黄河,控制虎牢关,占领洛阳。这样或许能与赵匡胤拼一拼。”
双方军事实力差得太远,这是不争的事实。
闾丘仲卿的意见是利用“地利”来弥补兵力的不足,以争取时间。如果能和赵匡胤在太行山一线僵持几个月,或许其他藩镇(如淮南的李重进)会积极跟进。这样一来,形势会有变化也说不定。
但胸有成竹的李筠不以为然,“我乃周朝的老将,和世宗就像兄弟一样,现在禁军中的那些人很多都是我原来的部下,他们要是听说我起兵了,一定会倒戈跟我干。何况我有儋珪这样的勇将,还怕踏不平汴梁?”
李筠更相信人脉、关系的力量。在中国,要是没有这个,真是寸步难行。何况自己本来就站在正义一边,只要振臂一呼,自然会应者云集。
其实,在利益面前,朋友并不总能靠得住。象刘钧这样的死对头都可以成为朋友,朋友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敌人呢?而且即使都是朋友,也得比比谁的关系更铁。如果要比从处朋友,李筠显然也没有赵匡胤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明白这一点。至于这次起兵是不是正义,那就更不好说了。每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不管怎么说,北汉方面还是很有诚意的,刘钧亲自带兵前来会见李筠。
李筠赶紧到太平驿迎接,拜伏在道旁。为了对付赵匡胤,他承认了与大周对抗多年的北汉政权,让步不小。刘钧当面封他为平西王,赐马三百匹。
随后,两人又亲切交谈,对当前局势充分交换了意见。对于起兵的目的,实在人李筠没有丝毫隐瞒,归结起来8个字,“受周厚恩,不敢爱死。”
决心很大,态度很坚决。但刘钧不爱听。
刘钧这才明白,自己利用李筠来搅局的想法,原来只是一厢情愿。现在反而被李筠利用去给仇人报仇,这不很滑稽吗?
兵是带来了,虽然不多,但也不能让你随便糟践了,所以刘钧又给李筠派了一个叫卢赞的监军。
李筠很郁闷,本来好好的,现在反而给自己弄来一个婆婆。兵力没有明显的增强,反而还要受制于人。当然心里有气,回到潞州以后,李筠和卢赞总说不到一块,经常闹得不愉快。
卢赞悄悄给刘钧打了一个小报告,刘钧不想激化矛盾,又派了身边的重臣卫融过来当和事佬。
其实,卫融即使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很难让李筠高兴起来。实在人从不喜欢来虚的,要不你就多给我派点军队,光拣好听的说有什么用?不过也没办法,如今是骑虎难下了,李筠只好让儿子李守节留守潞州,自己带兵南下,前来讨伐大周逆党赵匡胤。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