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小引(长篇连载詹玮著)
作者:吉祥2007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8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东匪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肥『臀』》、《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鄂商风月大陆》

开篇小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绵的山岭,连绵的山岭……

在这苍凉古迈的鄂东大地,广漠远阔的长江中下游原野,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峰岳茫茫,岩嶂重重。

这些山峦,岭岱,峰岳,岩嶂,算来都是大别山的余脉。论其名称,能够叫得出的,就有古角山、龙坪山、小溪山、考田山、马头山、笔架山、多云岭、凤凰山、破额山、南山、北山、蔡山、黄梅山、舒城山、石牌山、关山、北邙山、马蹄峪、紫云山、梅水山、天衢山、界岭、梨花峪、杏花峪、浪子山、狮子岭、七盘岭、快活岭、鼓手峪、松梅山、牛儿岭、黄婆山、独山、远帆山、蟠龙山、詹家山、回旆山、飞佛岭、蝴蝶岩、望江山、老祖山、大洋庙山、芭茅山等等。真是数不胜数,观不胜观。

在这诸多的山岭中,尤值得一提的便是雷池山。

雷池山,古称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说起这些山名,都有着其引人生趣的来历。积翠山,传说远古洪荒年代,上方有一位美貌贤惠的女神,名字叫积翠仙子。她为了让人间有着无尽风光、烂漫春『色』,便用的来历,历代文人秀士多有『吟』咏。其中,以清代嘉庆年间进士、曾任御史的姚元之的《题千山》一诗最为出名。诗云:

明霞为饰玉为容,

山到寻阳峦嶂重。

试向青天数花朵,

九百九十九芙蓉。

要说这些山岭,都各有其生奇的一面。那就是,这些山岭绝大多数都是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确也夺奇争秀,溢彩生辉,成瑞呈祥。常言,有山就有水;又道,山多高水多高。在这诸多山岭中,多有悠悠流水生出。要说这些流水,也有它与天下江河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它在山岭中多作东西流淌,待飞出山外,却又化作南北流程,且涌进一条大河,从此便迢迢远去,奔向辽远苍茫的长江里去了。汇总后的这条大河,名曰大河,盖取其浑然大度、浑厚豁达之意也。而汇入这条大河的东来的河流,主要有四条。由南自北数,它们分别是龙坪河、古角河、东西河、悠雅河。东西河,又名太子河。

话说,就在这南有龙坪河与古角河、北有东西河与悠雅河之间,就在这东西走向、南北排列的诸多山岭的末端,竟然恢恢阔阔、乌乌压压地拥出一座古城来,名曰黄梅。

本书故事,即从黄梅写起。

黄梅,汉时称寻阳郡,三国北魏时称九江郡,晋时属庐江郡,南北朝时隶郢州,隋唐时称蕲州都护府,宋时称淮西路寻阳府,元时称河南江北行中书省蕲阳,明时称湖广布政使司黄梅县,清时湖北省黄梅县,隶黄州府辖。

明万历四十八年,也就是明光宗贞皇帝朱常洛泰昌元年,亦是大清国入主中原定鼎北京前期的后金天命。

果然。帅光阳看罢,用右手拂了一下颏下海样胡须,便连连赞道:“真乃好风水,好风水,宝地也。”

崔圭也就此讲述起其家安葬在这里的以前的九世先祖的荣耀业绩来。

帅光阳听得简直是有些入『迷』了。

崔圭讲述过家世和祖业后,便向帅光阳问道:“将军兄,可有此意?”

帅光阳道:“人寄天地,身存世事,谁个不想子孙绵长,世代祥和!可是,话再说回来,若再找这样吉地,唯恐是难了。”崔圭道:“将军兄,先不要论此。我却要问你:愿不愿携带家眷来居鄂东?”

帅光阳道:“愿得怎样?”

崔圭道:“若愿得,弟愿指点一地,可做祖茔,保你家代代富贵,不会落于我崔氏之后。不过,所出之富贵人才,却不是武将,而是文臣。岂知,自太祖洪武皇帝建立大明安定天下之后,乾坤进入平和盛世阶段,已是文官居正武官从之了。看来,文官乃真正之富贵人才也。”

帅光阳道:“崔同知崔贤弟,何不快点讲来,我意已决。”

“迁鄂东?”

“迁鄂东。”

“事已定?”

“事已定。”

“好。”

崔圭说着,便带帅光阳返回寻阳。

他俩来到寻阳城内没有停步,便径直地向寻阳城南转来。

寻阳城南30里处,有一地名曰凤睢沟。

这凤睢沟,前有囱山、南山、万花山相照;后有豆腐浆岭、豆腐渣岭、天石岭相依;左有琵琶岭、关岭作偎;右有琴瑟山、城山作临。在南面的照山之南,有九曲十八弯的御带般的沙河相缠;再径直往南,便有寒山、暖山、积高山;三山之南,又是九转十八弯的御带般的汤河相抱。而在东部的琵琶岭、关岭之外,又有汤河上源由北向南流过;西部的琴瑟山、城山之外,又有浑河下稍自北径南逝去,着实构成环环相印的奇绝妙土。

崔圭指点着山川对帅光阳说道:“后三山,其中即豆腐浆岭、豆腐渣岭、天石岭为椅;其面南第一重山,即囱山、南山、万花山三山,其中万花山又最高,居中间,此为状元三支笔也;第二重山,即寒山、暖山、积高山三山,积高山又最高,居中间,此为文曲三柱香也。而东西流淌南北排列的汤河、沙河,又形成了两重御带缠腰。再看东边,有琵琶岭、关岭,配以呜呜作响的汤河上源,则应了韶乐之声之兆;再看西边,有琴瑟山、城山,配以悠悠流淌的浑河下稍,则应了和曲之韵之征。况,凤唯沟的‘凤’字,乃凤阳之义耳;‘唯’字,乃睢县之名矣。凤阳,乃洪武朱元璋之家乡;睢县亦置河南,乃你我先祖之故园。如此看来,此地岂不妙哉!”

帅光阳听了后,道:“贤弟说的在理。这里,前有照,后有抱,左有依,右有靠,与弟祖茔一样,确实是风水宝地,只不知可做阴宅或阳宅否?”

崔圭从怀里掏出一纸,展开来后,对帅光阳说道:“这是在前时,我去东山,你一看便知。”

帅光阳搭目一看,只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写下四行八句三十二字:

阴宅阳宅,此地奇佳;

山也水也,本处隽拔。

武宜厚重,文宜宣华;

天地人合,可发大发。

帅光阳大喜,不屑数月,便将家小迁来。

帅光阳将家小迁来寻阳凤睢沟后,由于其族属相信“风水”二字,便谐“凤睢沟”之音,将这里的地名改为“风水沟”了。

这便是风水沟用名之初,也是帅氏在这里定居之始。

帅氏在寻阳风水沟定居之后,帅光阳为了使寻阳这个荒漫之地得以倡明,学业得以开发,亦为了使自家子孙后代经受礼仪之教,他在鄂东都司都指挥任上,广施银两资财,兴办学塾。位于寻阳城东门里的寻阳中心庙塾学馆,就是其中的最大最出名的一所。帅光阳还征得黄州州知州杨光甲的同意,又取得寻阳农工商学各界及士绅的支持,募集了大量捐资,于寻阳中心庙塾学馆东侧修建了魁星楼。魁星楼分三层基台,三层楼檐,高三丈六尺九寸。在顶上层正中位置,塑一文曲星像。文曲星塑像手握一笔,笔尖直点寻阳城南风水沟帅氏宅院,意在其家人才辈出,亦望生就出一名大魁天下的鼎甲状元来。帅光阳又请知州杨光甲题写二副楹联,镌刻于梨木匾上,开光那天悬于魁星楼门前。

其一楹联云:

文曲东居,如云巨毫点壮千秋祖豆;

太白西列,似橡大笔栽成万代宗花。

其二楹联云:

巨星楼耸立,自今文章可举天下甲;

寻阳城宏基,此后诗篇方擎世间魁。

然而,寻阳魁星楼建起20年后,天下便发生了变故。

那是明崇祯十七年,千支为甲申,即公元1644年。

这一年,江山变异,朝代更迭,天下易主。大明江山一脚登去,大清王朝集臂卷来,明朝朱氏天下换成了满洲族爱新觉罗氏天下了。

这场风云变幻,也波及到寻阳下新镇风水沟帅氏家族。

帅光阳于崇祯十七年正月故去,其子帅上敬袭尊翁作了鄂东都司都指挥佥事。然而,他在家丁忧守丧尚未结束,大明王朝便气数已尽,土崩瓦解。从此,他便成了大明王朝的遗老,大清王朝的子民。

寻阳风水沟一带,为岭岗、源湖夹杂地带,田里盛产黄豆。那黄豆,不仅产的多,种的广,其豆粒也是般般圆,颗颗大,珠珠滚,亮亮黄,名压鄂东,天下称奇。

帅上敬在家,无事可做。他见这里的黄豆收成好,『色』气正,质地优,便在自家宅院开起豆腐房来,取名曰帅氏豆腐房。

帅上敬为人厚重,豁达。他做的豆腐,块大,细嫩,不掺渣,现钱交易也行,赊欠也行,有钱无钱都能吃。不久,他便出了名,人们都以“帅善人”唤之。同时围着寻阳城周围,几乎也都知道了风水沟有个帅氏豆腐房了。

据说,寻阳风水沟后的豆腐浆岭和豆腐渣岭这两个岭的名字,就是因为帅上敬做豆腐而传出的名字。关于这事是真是假,倒无人考证和过问,反正只是那样地叫了下来,反正是那事情竟与帅氏豆腐房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即便是假也成了真了。世上的事,真是奇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说来,也有一定因由。

帅上敬不仅会做豆腐,人品很是憨直;就是对于自己家中的子弟,也是教以厚重为本,纯正为根。凡事不能巧取豪夺,要靠本事吃饭,凭筋力挣钱。他说:“只有这样,觉才能睡得安。”

帅上敬不仅经营豆腐业,还认真教育子弟读书。他想,父辈的功名,随着大明江山的逝去,已成了过往烟云。他又想到,父辈曾亲手创立修建的魁星楼,以及那魁星楼上所悬挂的楹联,由于家遭变故,也很少有人提及到他家的功绩了。但是他也没有懊悔。他认为,世上千般业万般业,读书是最根本的事业;千生意万买卖,耕田是最长久的营生。为此,他按照魁星楼上的楹联自拟了两副,写出后悬挂于自家的大门和房门之两侧,用以教育自家子弟。

其一楹联云:

豆腐豆福,祖豆千秋必有一代鸿福;

农家农稼,宗农百世果成万顷丰稼。

其二楹联云:

豆豆满仓,毋忘先宗先祖豆腐基业;

稼稼盈田,常怀后人后世稼穑风范。

每日里,来帅家买豆腐、换豆腐、喝豆腐浆、挑豆腐渣、卖黄豆,以及串门、办事、唠喀的人,缕缕行行,三三两两,总是不断。他们看了这两副楹联后,往往都禁不住地笑了起来,说道:“帅家做豆腐,卖豆腐,又挂上豆腐牌匾,这简直是成了豆腐之家了。”

从此,这个“豆腐之家”的名声更扬了出去。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豆腐之家”,数代后竟出了一个轰天动地的人物。说来,也算是应验于那些楹联之所示了。

帅上敬子帅天禄,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举人,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博学鸿词科征士朝考,以《冠美,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附生。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附生补礼部官学教习。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直隶深州(今河北深县)学政。他在任,训士有道,虑事有方。一日,深州太守邹云成因公外出,委帅缙代理其职。偏巧,有一命案凶犯在逃。这时,帅缙的幕友对他说道:“太守不在,凶犯闻之必远遁,实难办也。”帅缙听了,笑道:“幕友,错矣。凶犯知太守外出,必徘徊未定,未能远逃。若即捕之,可获;反之,则远去也。”于是,帅缙下令,立即行捕,果然擒得,押入狱中。此时,太守邹云成公出保阳,他闻知有逃犯事,便急速而归。待他回到深州时,见帅缙已料理完备。太守问他道:“你此法何来?”帅缙答道:“并非我之独钟,《太平广记》一书已有案例。”太守听了后,叹服道;“真乃书能生智也。凭汝如此干才,这等博学,早应重用,屈君久矣。”帅缙平日善书画,多有人求之。每当这时,他都不辞辛劳,认真书写或绘之,然后以诚相赠。人们每提及他时,都赞扬道:“帅学政书画好,学识好,人尤好也。”

帅组,字鸾佩,雍正三年(1725)乙巳科拔贡。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举人,奉天府乡试珠卷,中第一百七十朴正,号瑱峰;帅承瀚,字纯厚,号瑾峰;帅承瀛,字仲方,又字君武,号瑶峰,一作尧峰;帅承治,字大义,号璜峰。

在这些兄弟中,长承濂居家制做豆腐,二承瀚在田里『操』持稼穑,三承瀛、四承治承继父业在外读书,求取功名。其家可谓耕读世家。

另有族叔帅上文、宗兄帅承海,在外为官。

帅组无嗣,帅承瀛过继与帅组,以为从子。

这个帅承瀛,便是本书的传主。

帅承瀛,以其隽秀少年、风雅青年、睿雍中年、豁达暮年,丰厚了一个辉辉耀耀、光光灿灿、磊磊落落、威威烈烈的鄂东才子形象;且又以聪颖慧敏、乖巧多变、机智隽拔,为历代人所敬仰和喜爱,而又无人能夺其席。

他的故事流传久远,几欲众口皆碑,户晓人知……

几句必须要说的话

一、本小说纯属虚构,小说里的人、事、情节都为故事而生,也会因为故事的结束而消失,请不要对号入座。

二、这些小说题材流传在鄂东一带而我加以整理再创作是因为我对鄂东有美好的想往和回忆,除此之外绝无他意。

三、很希望与大家交流,我的电邮是[email protected]

四、如果您非要把这些文字贴到别处去,请一定将以上几条一并转贴,并请以法律为行为界限。谢谢。

8jx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