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自古出虎种,三国历史上这类父子真是不少,当爹的固然是雄风凛冽,当儿子的呢也不甘人后,让今天读史的人们羡慕不已。
no10孙坚&孙策
孙坚本人就有“万人敌”的本领,十七岁他就随父亲出兵,曾经孤身一人在船上抓捕**,当场杀了贼人的首领。黄巾造反,他率领千余人做先锋,攻克了名城宛,从此威镇天下。后来讨伐董卓,诸侯敬畏孙坚的勇猛,合力推举他为大军的先锋,他也不负所托,一路攻必克,伐必取。在阳人之战中,大破卓军,杀掉了董卓手下著名的猛将华雄(注意华雄可不是关羽杀的,小说把好多事儿硬往刘备他们身上安。)。吓得董卓只好迁都长安,临走的时候李儒说:“唉,没事儿,其实咱们用不着太紧张,诸侯都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其实是乌合之众,真正讨厌的是孙坚,这家伙确实有点傻劲儿,真舍得血本跟咱们拼啊。”
孙坚死了,儿子孙策才十七岁,羽毛未丰,只好投奔袁术。袁术虽然一辈子都很糊涂,但是看孙策看得还是比较准,经常叹息着对手下说:“我要是有个儿子跟孙策一样,我死了也值了!”(这还真有点儿象后来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呢)袁术对孙策其实也很喜爱,孙策的一个骑兵开小差,逃到袁术的中军避难,孙策冲进去就杀了这个兵。袁术并没有怪罪他,说:“士兵喜欢逃亡,不杀怎么能警惕他们呢?你做的对。”从此军中更畏惧孙策了,当然后来的事迹就不用说了。孙坚是个武夫,也真是亏他怎么搞的家教,养出了那么两个出类拔萃的儿子。(其实孙权本身也有尚武精神,经常做个大笼子,把自己关在里面,拉到野兽中间去,野兽围着笼子撕咬,他在里面喂他们肉吃,以此来取乐。而且还经常出去打猎,带着两把小戟跟猛兽格斗。)
英雄指数:10
no9司马懿&司马师
司马懿厉害,就不用说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就,这一点绝对要超过诸葛亮。两个儿子一个赛着一个的精明,司马昭不说了,《三国演义》里就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咱们主要谈谈司马师。
司马师这个人在《三国演义》里被丑化的不成样子,没办法,谁让他跟蜀汉作对来着。其实历史上是个很不错的人,这个人跟司马昭相比还不算太阴,为人宽和而且有大度。比如后来害他的张辑和李丰,都是他提拔上来并且重用的,而且善于听取手下的意见建议。他当朝的时候魏国对内平定了母丘检的叛乱,对外在新城打败了诸葛恪的侵略,建立了自己的威名。而且聪明机变不让司马懿,当初司马懿发动兵变讨伐曹爽的时候,已经被削掉了兵权,怎么会那么快就成功了呢?原因就是在这个不哼不哈的司马师身上,他在老早以前就暗地里收买了不少死士,并且为了遮掩外人的耳目,把他们都散落在洛阳城里的民间,以备不时之需。果然当机会出来的时候,司马师振臂一呼,立刻纠集了一支队伍,顷刻间夺得了京畿的防务,这一点让司马懿也刮目相看,于是放心的把大事交给了他。后来司马昭不止一次的对手下说:“天下本来就是我哥哥的天下。”追封司马师为景帝(相比之下,孙权小气得太多,只追封了孙策一个长沙桓王。)
英雄指数:9.5
no8诸葛谨&诸葛恪
诸葛谨这个人在三国小说里被描述成了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好人,跟弟弟一比简直跟窝囊废差不多,其实这可是个大误会,都赖罗贯中。诸葛谨为人严肃方正,容貌英俊(诸葛亮那么帅,当哥哥的肯定差不了,就是脸长点儿,其余其实还不错。),当时人们都很喜欢他,认为他是个聪明俊雅的高人。孙权也特别看重他,到了后期,他和陆迅成了孙权一刻也离不开的左右手,碰到大事,孙权经常先问问陆逊,再咨询诸葛谨,然后施行。孙权当了皇帝以后,封诸葛谨为大将军,跟陆逊一起掌握全国的兵权,并且多次带兵讨伐魏国。他跟诸葛亮的关系也值得一说,两个人私下里书信还是有的,可是建安二十年,诸葛谨出使刘备,都是在公共场合跟诸葛亮见面,从来不私下里交往,这让刘备也非常佩服。
诸葛谨最大的成就就是生了个好儿子,他这个儿子太聪明了。孙权非常喜欢,他很小的时候孙权就经常逗他玩儿,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爹和你叔叔(诸葛亮),你说说,哪个更出色一点儿呢?”(问题够阴,有意让诸葛恪贬老爹嘛。)诸葛恪呢?脑袋一拨楞,想都没想冲口而出:“毫无疑问是我爹更出色。”孙权很意外:“你这是向着你爹说话嘛,恐怕不客观吧。”诸葛恪笑着说:“我爹知道自己该侍奉什么样的君主,我叔叔却不知道,所以说我爹更强一点。”孙权大乐。还有一次,蜀汉来人了,孙权指着诸葛恪对使者说:“蜀汉有好马吗?下次带过来一匹,他很喜欢好马呢。”诸葛恪立刻跪下谢恩,孙权纳闷:“我随便说了一句,人家未必当回事儿呢。”诸葛恪说:“蜀汉就是陛下您的马房,说了一句,怎么敢不带来,臣所以提前谢恩了。”,后来孙权临死的时候,就托孤给了诸葛恪,诸葛恪开始阶段干得不错,在吴的名声跟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差不多,他出行的时候,人们争着去瞻仰他的样子。
英雄指数:8
no7陆逊&陆抗
陆逊在军事政治上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太熟悉他了。说说他的品德吧,他这个人其实是个很可爱的书生,到老了都不改变书生本色,为人严肃正经,时时刻刻不忘记圣人的教导。有一次他看到太子在玩儿一种斗鸭子的游戏,就板着脸训太子:“您是天下未来的主人,大好年华应该好好学习,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太子听了以后就把斗鸭用的栏子给拆了。还有诸葛恪仗着才华和孙权的宠爱,非常骄傲,谁也看不上,陆逊以长辈的口吻教导他说:“我这个人没别的长处,就有一点比你强,就是别人哪怕只有一个小方面比我好,我就虚心的求教,不断充实自己,你还年轻,这么浮躁张狂没什么好处。”后来孙权想要废掉太子,要搁个明眼人来看这种事儿千万别乱掺和,可是陆逊不,老是引用圣人的大道理劝孙权,孙权说不过他,气得当面骂了他,而且还写信骂他。陆逊感到受了屈辱,居然活活气死了,你说说这家伙在战场上那么聪明,怎么就这么钻牛角尖儿呢?其实就是一种可爱的书生意气在作怪。
其身正,不令则行,陆逊教育孩子就容易多了——只要学你老子我就成了。陆抗当然不如陆逊的名气大,可是绝对没有辱没这个老爹,陆逊死了以后,他承袭了老爹的爵位,其实完全可以躺在老爹的功劳本上享受。(周榆的几个儿子就是著名的纨绔子弟,不学老爹的文才武略,反而一个劲儿的学老爹的风流潇洒,胡作非为把家给败了,亏了孙权念旧情,尽力的维护。)可是他没有,利用做西陵都督的时候,着力的整顿武备,把西陵建设成了吴西边的要塞。后来西陵守将步阐造反,联合晋国大将羊怙做外应,这个羊怙可不是一般的能人,是当时晋国名声最响的大将。陆抗朔长江西上,抢在羊怙前面飞快的包围了西陵,环绕全城筑好了防御工事,在城下和羊怙展开了精彩的斗智斗勇。正打着的时候有人叛变投敌,陆抗立刻分析说:“我们的弱点是蛮人防守的那一段工事,叛徒一定会把这个告诉羊怙,赶快用精兵把蛮人给替下来!”果然,夜里羊怙对那段工事发动了突然袭击,被陆抗打得大败。羊怙要调动军需物资给江陵和西陵前线,陆抗早有准备,筑了大坝把通往江陵的道路给淹了,羊怙只好用船来运兵运粮,结果船也征集好了,陆抗却把大坝给拆了,把水放光了。羊怙的船没了用处,气得要吐血,只好再征集车辆,结果耽误了大把的时间。后来救援也没有成功,羊怙也受了处分,这场仗给羊怙教训相当深,他经常叹息着说:“天下不如意之事,十之**啊。”恐怕就是说给陆抗的。
英雄指数:9
no6钟繇&钟会
看三国演义的人对钟繇印象不会太深刻,因为根本就没怎么写他。其实历史上钟繇的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曹操跟袁绍在官渡作战的时候,坐镇长安,把手关中的正是这个钟繇。当时袁绍命令部将郭援分兵进攻河东(关中北部),郭援的兵比较多,关中的将领都很害怕,建议放弃关中,向曹操靠拢。钟繇说:“不行,现在关右的诸侯马腾韩遂正在观望,之所以他们不敢骚扰关中,因为惧怕我的威名(不知道是不是吹牛),我现在跑了,他们就知道我们很虚弱,一定会跟袁绍联合起来进攻我们,那后果不堪设想。我看我们还是利用朝廷的名义,命令他们出兵来帮助我们比较好,使者对他们训话一定要厉害点儿,让他们摸不清楚我们的底细。”于是命令一个狠角色张既去游说,果然马腾派马超带着关西一万铁骑,在河东一战中大破郭援,一举稳定了曹操的侧翼。曹操当时物资相当匮乏,钟繇在关西征调了两千匹精良战马,曹操立刻利用这些马组织起了一支精锐骑兵,他对钟繇的才华也更加的赏识了。
后来魏国建国后,设立了三公(国家三个最高的行政长官),分别由钟繇、华歆和王朗担任。这三个人威望隆重,曹丕对他们非常尊敬,钟繇腿有毛病,华歆和王朗也都有不同的毛病,曹丕允许他们坐着上朝,并且来去都用人抬,这就是著名的典故——三公有疾。有一次下朝,曹丕望着三个人的背影对左右说:“这三位可以说是一代伟人了,寻常人是很难和他们相比的。”钟繇还是个非常著名的书法家,搞书法的朋友应该都知道。
钟繇的几个儿子都很不错,上进成才,大儿子钟豫就很厉害,年纪轻轻就做到散骑常侍的官。可是最厉害的还是小儿子钟会。钟会很小的时候就很聪明,当时著名的大臣蒋济到钟繇家做客,看到了钟会就非常吃惊,对钟繇说:“这个孩子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你看看他的眼睛就知道了,一点儿也不怯场,这是个胆大如斗的奇才。”后来钟繇引见他们两个去见皇帝曹睿,钟豫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呢好象没事儿一样,从容的很。皇帝问:“钟豫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豫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皇帝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皇上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皇帝哈哈大笑。
后来钟会也相当的猛,作为参谋跟司马师讨伐淮南母丘检叛变,妙计迭出,司马师非常其中他,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就是张子房那样的人物啊。”
英雄指数:8.5
no5陈群&陈泰
三国演义里对陈群没有怎么详细的描写,因为陈群在并不长于军事,是个典型的学者型大臣。可是他在魏国的地位非常高,是曹丕非常看重的大臣,早年曹丕还是世子的时候就跟陈群特别谈得来。他赞赏的说:“陈群是个真正的君子,他总是用道德来规劝我的行为,自从有了他的教导,我的手下更服我了。”后来曹丕当了皇帝,把陈群封为尚书令,主管机要政务,并且负责国家的礼仪和教化,临死的时候,有三个托孤大臣,曹真、司马懿,另一个就是陈群。后来国家允许大臣开府(就是允许大臣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有些自己则权内的事情就在大臣府邸处理,不用通报皇帝。),有这个资格的有四个人:曹休、曹真、司马懿还有陈群。
陈群的有个儿子叫陈泰,字玄伯。跟他爹不一样,走的不是文官的路子,而是魏国后期在关右负责对蜀汉作战的主将。郭淮死后,陈泰被任命为征西将军,是当时对蜀汉作战的最高军事长官。在三国演义里陈泰出现过几次,但是都是配角。其实不是,他的军事谋略曾经帮助魏国化解了一次危机。蜀汉大将姜维出兵进攻魏的洮西,当时的凉州刺史王经主张出城作战,陈泰写信给他:“不要出来,姜维的兵轻飘勇猛,而且姜维善于诡诈的计谋,你们只要保守城池,姜维粮草运转困难,很快就会完蛋。”当时王经统帅着关右军的主力,有数万人,人马总数超过了姜维,正想和敌人主力作战好捞战功,就没听陈泰的,结果在洮西被姜维打得大败,人马死了好几万人,王经败退到了狄道城里,姜维跟上来奋力攻打,眼看就要不支。这是魏国从夏侯渊被杀以来在西线对蜀汉作战的最大失利,整个关右的精锐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两京震动。
陈泰这个时候准备出兵救援王经,南安太守邓艾(没错,就是后来那个大将邓艾。)劝说:“现在姜维军队的士气太高,锋锐不可阻挡,我们去了不过是送死罢了。一个壮士,被毒蛇咬了手,为了保住性命,只能砍掉手臂。现在我们就是那个壮士的身体,凉州就是那个壮士的手臂。现在不下狠心舍弃凉州,最后连我们都得搭进去。”陈泰说:“不对,如果姜维获得胜利后,向东进攻略阳,夺得那里的粮草,那他的声势就会更大,长安以西就没救了。可是现在他不明就里,去围攻狄道,狄道那么坚固,一定会挫伤他大军的锐气。我们赶快奔过去,能不能挽救关右,就看这次行动了。”于是决定从南路进军狄道,邓艾说:“北边的道路快啊,为什么要走南边的呢?”陈泰说:“北边的道路便于行军,难道我不知道吗?可是你别忘了,姜维就是凉州人啊,他甚至更熟悉这里的地理,北边的道路一定有埋伏,还是走南边吧。”果然姜维的伏兵在北路埋伏了开始为天下瞩目。后来马腾跟韩遂关系不合,马腾就想挪个地方,到朝廷里去当官,曹操答应了他,在许昌给他盖了府邸,封他为卫尉。从这些历史事实上看,马腾跟曹操的关系好象并不坏,甚至马腾还把一家三百多口全部搬到了许昌,充分表示了对曹操的信任。
后来就不成了,曹操想去讨伐汉中的张鲁,要跟马超借道,马超开始怀疑曹操是否要借机吞并他,就起兵造反。于是曹操杀了马腾一家三百多口,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英雄指数:7
no1文钦&文鸳
这爷俩的勇猛在当时的魏国是相当出名的,可也是犯上作乱的行家。魏国后期两次著名的叛乱:母丘检之乱和诸葛涎之乱,这两父子都有参与,还都作为前锋主将打头阵。
在母丘检之乱的时候,文钦带兵和文鸳两路抄袭司马师的大营,文钦迷路了,结果只有文鸳一个人往里猛冲。司马师的士兵进来报告:“有个大将,特别勇猛,已经杀了好几个将军了!”司马师急忙调乐嘉守军一起来对付文鸳,文鸳打了半天看老爹还没有来,只好退走了,他自己在后面断后,魏兵不敢进逼。
母丘检眼看要败了,文钦也想逃走,这个时候来了个叫尹大目的官员在两军阵前叫阵,这个人实际是来报信的。他想告诉文钦让他再忍耐两天,司马师已经病重了。文钦呢?大老粗一个,上来就骂,都没容人家开口就命令放箭,尹大目哭着回去了。
后来两父子跟随诸葛涎把守寿春,城里粮食不够用了,文钦说:“把北方的士兵都放出去吧,节省点儿粮食。”诸葛涎立刻翻脸:“你是不是看我不行了,通敌啊。”就杀了文钦。文鸳和哥哥文虎打开城门投降了魏。司马昭非常狠文鸳,因为他觉得就是文鸳害得自己的哥哥病重而死,想杀了他为司马师报仇。钟会说:“杀了他不是把城里人往绝路上逼吗?要想夺得天下,您的心胸一定要开阔一点。”司马昭于是受降。
英雄指数:5.5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