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网络写作指南
第一忌讳: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让描写使你的叙述陷入中止。
小说的作者必须牢记这点:不要过分描述任何事情,无论它是特顿山脉,是夕阳,还是怀基基海滩上的斑马。否则,你叙述的力度就要受到影响,你也将使读者的注意力出现危险的空白。请记住爱勒莫。雷纳德的金玉良言:“我总是力图去掉那些读者会跳过去的内容。”读者的确愿意跳过那些无效内容。
第二大忌讳:不要浪费过多的时间来描写并非重要的环境。
小说家大卫。罗吉曾宣称:“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大多数背景描写的危险在于一连串的漂亮的陈述句和叙述的中断将读者推向昏昏欲睡的境地。”请牢记罗吉的格言,将它打在纸条上贴到计算机或打字机前:“一部好的小说中的描写绝不仅仅是描写。”
第三点忌讳是:不要在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读者的注意力。这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
第四点忌讳是:不要概括,要具体。
关于写作忌讳概括化,没有人比俄国伟大作家契河夫说得更好。他在一封信中,告诫一位作家朋友避免概括化和平常化:“我认为,对于自然的真正描写应该相当简略并与主题存在相关『性』。应该避免落人俗套的描写,比如,‘落日沐浴在黑『色』海洋的浪花之中,绦紫『色』的金光一泻而下’等等。在描写自然时,要抓住细节,而且要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仍能看到你所描写的场景。
因此,当你坐下来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马丁尼”;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玫瑰”;不是“一个滑雪者”而是“一位含苞欲放的年轻少女”;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高顶回角帽”;不是“一只猫”而是“一只阿比西尼亚猫”;不是“一支枪”而是“一支0。44口径的新式自动手枪”,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马奈的‘奥林匹亚’”。
将描写四忌与契河夫的金玉良言合二为一,我们就得到了一条所有好的作者在描写时都应该遵循的一条规则:要具体!
你要能准确地描绘出一幅幅场景,使人物真实可信,他们在自己国有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中进行着日常工作。――拉威尔&;#8226;斯潘塞。
“怎么才能让事情看起来真实可信呢?”当一位作家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赞扬。如果有人进一步对他说:“我好像身临其境,能够听到、嗅到、感觉到这些地方,就像走进了小说的书页中”,那他给读者的东西就的确非同寻常了。当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时,我的回答是:“借助于被印刷出来,或者第一本自己的小说握在手中时的狂喜。我坚信,对任何一位小说家而言,真正的“兴奋之巅”是无处不在的。而且,它还会不断地涌现,因为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激发它。我是指当一部新的小说在构想时,脑海中所出现的第一缕闪光时的奇妙时刻。在一个新故事(或小说)的最初构思中不断闪现时,作者会有一种眩目的感觉,我们通常会觉得这将是自己所写的最好的作品。
这种奇妙的感受可能常在片刻间出现,我会带着此种感受度过几天或几个星期。这些思想中的闪光聚集着如此多的奇异光彩,好像由于某种魔力而不断地闪烁着。
于是,我把它们写下来。我总是很高兴地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开头,但是偶尔才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写出来的东西永远不如我梦想中的完美,我太心急了,当我发现自己仅仅是给故事开了个头,必须把它们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便失去了兴趣。魔力消失了,于是我又不断地放弃那些故事。
我羡慕那种能够沿着最初的构想,并把它发展成小说的作家。但是我却无法一蹴而就,所以我必须在动笔之前,明确写作的方向。我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护那些最初的闪光点,并使之继续闪亮或者再现。我发现自己在写到30页左右时,如果仍能保持初始的兴奋状态,我的兴趣就会被高度调动起来,直到完成作品。
最初的兴奋能持续多久是因书而异的。我先花些时间在笔记本上设计人物,搜集情节中的零碎片段,明确我的写作方向,或者草草记下脑海中曾涌现过的东西,直到我必须动笔的那一刻到来。那一刻总是在我还没完全设计好时就来临了,我从不拒绝那股推动力,至少我可以先为我的故事开个头。为了奖赏自己,我通常会先写上几页,这对写作的连续『性』是有益的,它能随时帮我回到人物和情节的构想中去。
当我再次翻阅已完成的部分,愉悦的感觉便又涌起,我真想有位读者能与我一起分享这些优美的文字。我并不期待一下子得到很多,但我的确希望得到赞许和肯定,尽管我知道自己是这些作品的最糟糕的评判者,因为我深陷于创作之中,根本看不到它的缺点
通常我所选择的读者都是深诸这套规则的,他会在给我鼓励的同时又温柔地来点建议,让我不至于飘飘然。而我迟早都会再读一遍第一章,看看经过了思考后是否能改得更好些。对于初学写作的人而言,过早地请人提出批评意见是危险的,它会使最初的兴奋被轻易地浇灭。较为保险的做法是等写完后再请别人来阅读和评判。
现在,我不再奢望极度的兴奋点能始终延续,我知道它还会再现,令我兴奋,激励我继续往前走。要知道,几百页的故事仅靠一次兴奋浪『潮』的冲击是不够的。在写作过程中,一些绝妙的新想法会使我峰回路转,写出意想不到的转折之笔,把我再度引向兴奋之巅。小说家应该是情绪化的人,倘若我们的写作成为没有激情的自觉运动,写出的小说也一定会平淡无奇。
静等灵感的突然迸发也是不明智的。写不下去时,我常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可能会采取什么意想不到的行动?什么样的情节才是既合乎逻辑又出人意料的?我在脑海中过着电影,任灵感的火花不断地撞击。
让我们分析一下小说写作中常遇到的三种兴奋状况。第一种是最为重要的,即作者对将要描写的故事的亢奋的感觉;第二种是小说中的人物在发挥某种特殊作用时的体验。如果你能发现那些促使人物兴奋的动力,你就达到了兴奋的另一个层次。第三种兴奋是有关读者的。如果你和人物的兴致都很高,那么读者也将从你的故事中得到满足感。
作者的目的在于让读者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但如何令作者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之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小说,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所写内容产生厌倦和没有了长远计划是主要的症结。为了保持对写作的新鲜感,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即:不要过多地回头看自己已完成的部分。当我每天开始写作时,我只读最后的几页,它给我一种赶紧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尽管我是多么想了解已经完成的部分,看一看它究竟怎样,但我绝不允许自己往前翻看超过5页以上的部分,哪怕是仅仅一小会儿。
那一时刻还是到来了,当我开始确信我写出的不过是一堆『乱』八糟的东西时,我便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于是我干脆从头读起,一直读到我写作卡死的地方。然而,它们却比我料想的要好得多,哈,我又精神抖擞,继续往下写。我发现经过这遍浏览后,我对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在写小说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
我自己的办法是读书,我和小说进行交流。我读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模仿或得到新思路,而是发现某种情绪。我的注意力在书页之间漫步,当某些东西忽然触动我的情弦时,我就可以继续写了,因为我已经能把那种情绪传递给我的人物了。我把干巴巴的爱情场景重写了一遍,这一回效果很好。我还发现了一个可以对付兴趣丧失的办法:给你的脑袋补充新给养。
“焦虑感”是值得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我并不推崇这个带有负面效应的方法,它仅是一种方式而已。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把兴奋传递给读者,并使它不断增强,以保持思想的最初闪光。对小说家而言,能始终抓住那极具魔力的兴奋感就是最大的奖励。
小说创作中的悬置紧张法:
微型小说之所以能以区区篇幅吸引读者,诀窍之一,便是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悬置紧张法”。“悬置紧张法”又称悬念、“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它是小说的一种既常见又十分重要的技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样运用“悬置紧张法”的――他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
其实,“悬置紧张”不仅可以用在开头,也可用在中间,甚至可用在结尾。如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结尾的镜头是常亮出人意外地开枪打死特务组长,救出刘啸尘和阿纪,随后跟着溃逃的国民军队走了――常亮究竟是什么人,影片直到结尾都没有交代。这种在结尾产生的“悬念”必将引起观众的种种推测和联想。“悬置紧张法”其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作品中某些人物心里有“数”,而读者却完全“蒙在鼓里”,让读者自己去判断猜测情节的进展。
如《草船借箭》,诸葛亮心里早已预知天有大雾,可在三日之内“借”到十万支箭,而读者却完全不知,焦急地担忧着诸葛亮的命运。一是读者对情节的大部分已了解,而作品中的某些人物却“蒙在鼓里”,让读者睁大了眼睛看这些人物将如何动作。如《十”
六?忌太哆嗦“拖戏是可以的?但必须要有技巧?不能无限地拖长。要尽力交代一些有用的东西与伏笔?在一些文字上加长文章的长度?但如困技巧不够不要强行。文章太短不行?太长也不行。要长短适中。”
?忌太杂“比如科幻作品最好不要与武侠合在一起?香满的那些武侠科幻漫画是最失败的。因为他们硬是把武侠与科幻平衡。每一部小说都有其中心的主题?科幻就科幻?武侠在其中出现可以?但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因为是科幻为主题?那幺一切都必须用科学角度去解释?而不是又科学又武侠。”
八?忌超人“文章中最忌最忌的除了跟风之外?就是使得主角一夜之间成为超人。主角遇到奇遇得到意料序外的能力?可以?但一夜之间得到超强的力量?事后的力量强无可强?那幺你怎写到终。”
九?忌名称太多“读者是不会有耐『性』去记忆你所例出的地名人名?只能慢慢(很慢很慢)地在文章中交代?给读者慢慢地消化。如果作者太急?只会使读者看得头昏眼花变成了流水帐。”
十?忌例表“题材设定永远都是给自己看的?不要硬加在文章中?读者没有兴趣去看你的设定?这样做就有如提前把一本书的结局说出来?使人失去了看书的味道。”例?魔盗的作者写魔盗之时没有任何的设定?在刚始的时候本人看着看着以为是在写中世纪时的一个贵族故事。最后魔法师突然之间出现了。才啊?地明白到这是一本玄幻作品。给了本人无数的惊奇?而且作者那时至以后很长都没有出现过更多的魔法师?使得读者有兴趣再看下去?龙什幺的也是最后才慢慢出现?一个个地描述?而不是一次过例出来。换句话说?作者至今才使我明白到这个世界大概是个什幺样子的?(龙到现在才出现了两次?妖精见都没有见过)在我的脑海中用漫长至今的文笔一笔一笔地在本人的脑中将那个世界建筑了起来?这是他成功的地方。
十一?忌呢称“身为一个作者?要尽力站在中立的立场去看去写?所以在文章中请不要出现不写出角『色』全名而为了省事叫她小xxx?阿xxx的情况出现。文章必须给人中立?冷酷的感觉。而呢称是为了亲友之间的亲近感而代替名字的称呼?从来没有见过那些文笔高超的人用这些妮称代替角『色』的名字。你是作者与自己的角『色』拉亲切感干什幺?”
十二?忌上下关系混『乱』“有很多的作品?主角都是尽力与身边的角『色』拉关系”比如?主角命令身边的大哥去某事时是这样说的?“某某哥?去帮我把什什什幺给打下来吧。”而不是?“某某某听令?将xxx给我打下来。”公私无法公明?上下关系混『乱』?你看全世界哪一个军队会战斗时?工作场合这用这种语气。这只能表现作者社会经验不足。
另外一点?很多的作品中作者站在主角一方站得太明显了?将严肃战争写得家斗别扭?有如儿戏。“啊?我来迟一步。那个谁谁竟然把他们全杀光了?留下一点来给我嘛?”“你这好小子?竟然将敌人全打败了?那我打什幺?也不留下一点给我。”这哪像军人应说的话?兵~国之大事,生死之地。怎能任由这些主角的亲友想怎样怎?;,军法哪去了。弄得战场有如过家家一样儿戏。――评写作之得失评写作之得失第一?对一名作者来说?很多新手都喜欢用我来写文学上游历过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用‘我’绝写不出好书?特别对新手而言。因此?使得很多的读者对‘我’来写书的作者都不带有好印象?看完第一页就不看了?除非是入vip什幺的期望他在之后会改善才忍着看下去。所以?写书最好不要用我来写?金庸没用过这种写作手法?黄易在大剑师中用过一次就不再用了?而各作者竟然自问能够比这二位宗师更加厉害?实在佩服。
第二?女人?我不知道这些作者有多少的恋爱经验?或者是中国现今的市场上男女比例太过离谱?使得书中的主角都失去了一个男人应有的风骨与自尊?任由女人任打任骂?似乎只要有个女朋友就足够了?就算那女生犯了任何的错误我也见不到主角生气或怎幺样的?这也太圣人了吧。这种主角一多?啊?那这种主角都失去了自己的『性』格。特别是一些写君王的书?君王是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威胁自己的权威?必须做到冷酷无情?有的时候必须放弃自己心爱的女人?做到极度冷血?但很多作者硬要写成完美爱情故事。去?无论是现实或者是小说世界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因为读者自己本身都不相信完美的存在?这样写不是明着告诉读者这只是我的妄想吗?还有?本人是个男人?网上读者百分之九十都是男『性』?如果作者们想写情情爱爱的东西可以考虑去写爱情小说。本人不认为爱情的因素不应出现在男『性』读物中?不过我看到很多的人都将小说中的爱情成份比例调得高得离谱?明明是君王类的小说硬要与情爱拉上关系?铁血类的非要弄得像过家家?似乎比起国家而言女人更重要。哈?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的时候必须在女人与国家之间作出选择?但很多的作者硬是写成完美结局?好嘛?只爱美人而不爱江山这句话够经典了吧?是这些读者们讽刺的写照?硬要写成完美是不可能的。还有在很多书中主角都过于心软?至少我还见不到有打杀女人的事发生?不管那个女人多幺混帐与嚣张。唉?武则天的天下了。
第三?对自己不善长的东西可以选择轻轻跳过?点到即止?淡淡地将它带过去?不要硬去详细描写。如果真的非写不可?那幺可以去查资料?但是爱情是没有资料可查的?所以劝各位没有爱情经验或者是只从漫画与小说中理解爱情的各位不要硬去写?那只会使得大米粘上苍蝇。
第四?什幺应详写什幺应简陋?如果架空的话?那幺主要是要描写所建立的帝国之强大。俗点说就是一国之yy?而不主角之yy。军事与架空之间的分别我看就只有史实与不史实了。
第的感觉。二、小说的题材:一般来说,在小说家动笔写作某一篇小说之前,他需要选择一个可以写下去的题材。所谓选择“小说的题材”,通俗一点说,就是“我要写什么?”再换个角度说,就是“有什么值得我去写?”无论是小说,还是其它门类的艺术,在将不可见的思想转化成具体可见的作品之前,都会面临着题材的选取这样的问题。巴尔加斯&;#8226;略萨在他谈论小说创作的《中国套盒》一书里,说过这样的话:“小说家不选择题材,是他被题材所选择。他之所以写某些事情,是因为某些事情出现在他脑海里。”这话固然没错,一个小说家的生活阅历、他受到的教育、他的『性』格、他的兴趣、他的个人历史、家庭背景、他与人或人群的交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一切都影响着他对于写作题材的选取。
所以这个看似主动的“选择题材”的过程,往往是在小说家的潜意识中就完成了。一个小说家,如果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他会尊重他个人内心的兴趣和良知,去选择他即将要写的小说的题材,或者说被那些浸润了他个人思考的题材所选择。反之,一个平庸的小说家,在选择题材时,往往更多地关注当时、当地的外部环境的需要。真正优秀的小说作品,是一个带有理想『色』彩的精神活动的结晶,它是与小说家对人『性』的固执的探索分不开的。
更主要的是,优秀小说家对于题材的选择,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带有个人尊严的决定,是对于某些事物他想说、他必须说、他不得不说。而不是审时度势--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说了听众多,什么说了听众少--的结果。唯其如此,“小说”才有可能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艺术形式继续存在下去。以列夫&;#8226;托尔斯泰评论一个我以前从没听说过的作家维&;#8226;冯&;#8226;波伦茨的话来结束本文:“这部小说(指后者的小说《农民》)不属于彼,不属于此,也不属于第三种,而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其中作者所说的是他所需要说出来的,因为他爱他所说的事物。”
三、小说的虚构:有一段时间,我总听到这样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据说这是德国哲学家泰奥多&;#8226;阿多诺的名言。我并不以为这句话说得多么漂亮。因为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就是诗,用写诗来反对写诗,就像人不依靠其它的支点,而想仅仅用自己的手把自己从地球上拎起来一样,做作而又无效。人们常说的“现实生活”,不外乎工作、吃饭、睡觉、购物、学习、交际等等,也许还包括看书、看电视、看电影。那么看书的部分,可能还包括看小说吧。我们可以分析一个看小说的人的心理,他到底为什么要看小说?
那自然因为小说对他构成了吸引力。他的某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小说可以给他圆上;他的生活过于沉闷,小说可以给他精神和情感的支撑;或者他从小说中可以获得某种道德上的教化,并由此产生共鸣;或者他仅仅是想通过看小说满足他私下的什么癖好。总之,小说所描写的一切,应该与他的现实生活有关,但又不仅仅是他现实生活的如实照搬。小说必须带给他思考、梦想、情感、精神力量等等。在他看小说的诸多目的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想给他的现实生活装上类似翅膀一样的东西,让他飞起来。
用一句都市姑娘们的名言说,就是“high”一下。而这样的翅膀一样的东西,就是产生于小说对于现实生活的“虚构”。也就是说,小说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又虚构出了另一种生活,或许这可以叫做“小说中的生活”。正是因为“小说的虚构”的存在,小说对于人来说才显得有了价值。而小说的价值,又使得人的现实生活不要总是显得那么没有价值。??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人们读小说(看书)的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小说所虚构的一切,及其对人们思想情感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现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了。
奥斯卡&;#8226;王尔德在《谎言的衰朽》一文中所说的,“生活模仿艺术,胜过艺术模仿生活”,隐隐约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小说的真实”。诚然,小说的虚构,是小说的生命所在。可是小说虚构的源泉,却是来自某种真实的生活。小说要想对读者产生影响,就必须使读者对小说虚构的一切信以为真,必须使读者认为小说中的“虚构”,是可能的,是真诚的,是真实的。否则,读者那双幻想的翅膀,就永远无法装上,而小说的虚构,也就不成其为虚构,而是虚伪或胡说八道了,小说就会因为显得不真实而无法施展它那震撼人心的魔力了。
回到那句“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话的意思,据我理解,其中有一层大概是指人类的残酷程度已经远甚于艺术作品所能描写的残酷程度,而此时再从事艺术活动(比如写小说),那么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人类的状况,就失去了必要『性』。说这话的人,他的出发点和用意是好的,他提醒我们注意,艺术中的虚构,最终只有与人的现实生活达成默契,才能对人的生存构成意义。
无论用文字、还是用颜料、还是用其它媒介所“虚构”的一切,只有被“真实”之光照亮,才算得上艺术。??可是他忽略了一点,就是如果人类的精神萎缩到不再需要那种真诚的、发自肺腑的、以虚构的方式使他的精神意志得到陶冶和激励的优秀艺术作品,如果人类不再幻想一种比现在的生活更为美好的生活,那么奥斯维辛还会再来。四、小说的人物:人物,是小说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当然由于小说的多样『性』,在某些小说家的作品中,根本就没有人物,这也是可能的。或许有人会这样质疑:“小说为什么总是要写到人?”
是的,我也并不以为每篇小说都一定要写到人,都一定要有人物在其中穿梭;但是我在经过思考之后还是觉得,无论任何形式的艺术,无论写不写到人,它最终所表达的都是与人有关的一切。我们不可能虚构出一个处在我们(人)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之外的东西,比如我们在虚构外星人的模样时,往往会以我们的模样作为参照。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外星人或者非人的东西,都是源于我们人要对自身进行解释和探讨的目的。这也就说明了大量的小说直接以人为研究对象、直接描写人的生活、直接讲述人的故事,是很正常的。小说中的人,就是这里所说的“人物”。
在一本以虚构为主要特征的小说中,人物当然也是虚构的。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人物,比如林黛玉、薛宝钗,只是曹雪芹笔下虚构出来的人物。我们可以说林黛玉、薛宝钗的原型,是曹雪芹生活中的某某和某某,但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却并不等同于她们的原型。她们永远只是生活在《红楼梦》中的人物,离开了《红楼梦》,她们就什么也不是了。这大概就是小说家特有的权力吧??小说家有权从他的生活中采撷众多活生生的原型,以塑造他小说中的人物,而不被追究捏造和诬陷的责任。
如果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就没有必要在小说的前面加上“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之类的告示了。这个看似蛮横无理的权力,是小说这个艺术形式本身所赋予小说家的。因为小说的真正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或者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事物。而要使人物“活”起来,对人物的动作、内心活动、对话(包括独白)和与别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的刻画,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大概有经验的小说家都能够做到的。现在的问题是,小说家花那么大的精力去刻画人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小说家去刻画这种类型的人物,而不是那种类型?他想通过这些虚构的人物表达什么样的对生活的看法?这些,是由小说家本人的志趣、爱好和他的思想、艺术观等等决定的。有多少种小说家,就有多少种人物。有多少种小说家,就会有多少种人物的命运。
对不同人物的处理、以及对同一种人物不同命运的处理,就是判别小说家优秀与否的关键之处在今天这个强调技术化的时代,以我所看到的大多数小说家而言,他们也许更多的是关注小说的叙述方式,而不是小说中的人物刻画。这与20世纪的小说风尚有关系,小说观念的不断革新大大地破坏了小说家对于塑造完满人物形象的雅兴。在人们大谈福克纳和乔伊斯的“意识流”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要去关心一下他们曾经塑造过的昆丁、布卢姆等等小说人物?――
所谓的意识流,正是这些小说人物的意识流。五、小说的故事和情节:小说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假如说“小说的题材”是指小说中的那些“事”,是一个静止的概念的话;那么“小说的故事”和“小说的情节”,则是与“叙”有关的两个处于运动之中的概念。这三个概念(题材、故事和情节),是用光线从不同角度『射』向“小说”而产生的三个不同的投影罢了。一个创作激情十分旺盛的小说家,他大概不会详细研究这些概念的区别。他运用他多年来的创作和阅读经验,就能写出像样的小说。
这是小说家的本能吧。凭本能创作,就和孩子吮手指、蚂蚁搬食物一样,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如果斤斤计较于小说的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恐怕反而会使小说家丧失创造的能力;就像成语“邯郸学步”的那个人,最终步没学成,只能爬着回家。我要不是在写分析小说的文章,我恐怕也不会刻意去思考小说的那些模模糊糊的概念的具体所指,当然我这是在为自己辩护了。据英国的e&;#8226;m&;#8226;福斯特??此人写过《印度之行》等小说、发表过著名的演讲《小说面面观》??所云,“故事”是指“按照时间顺序来叙事”,而“情节”则是指“在按照时间顺序叙事的前提下,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俗地说,“故事”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又经历了另一件事。比如《水浒传》中,先是西门庆和潘金莲通『奸』,然后是潘金莲『药』死了武大郎,然后是武松杀了潘金莲,然后武松又杀了西门庆。而“情节”则似乎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了一件事之后,为什么会经历另一件事。或者说,一件事与另一件事之间,有什么必然或者偶然的联系。
西门庆为什么会与潘金莲勾搭成『奸』?西门庆是个花花公子这且不谈,那潘金莲也不是个什么好人。潘金莲为什么要『药』死武大郎?自然是那武大郎毫无情趣、又罗哩吧嗦。武松为什么会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而不是把这两个坏人押送官府?是因为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他的哥哥,再说武松本人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再说官府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人们常说,一部小说很有意思。这句话大概是指小说的故事很新颖、很独特、很曲折『迷』人,以及小说的情节很生动、很耐人寻味、很感人、很深刻。过分强调故事的新奇、而忽略情节的深度和可信度的小说,可以参阅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
而太忽视故事的构造、一味在情节的逻辑里绕圈子的小说,则可参阅20世纪的某些观点偏激的现代派小说。话说回来,实际上,世界上并不存在最理想的小说创作方法和最理想的、最完美的小说。因为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两个人:一个作者和一个读者,在这两个人之间可以商量出一个有关“故事”和“情节”的最佳设计方案。六、小说的细节: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是使小说得以成形的根本原因。细节描写通常指的是,对可见之物的描写和对心理的描写。可见之物,包括环境、自然景物、社会背景、历史背景、人物的外表及其行动、对话等等。
八如何处理主角的挫折
对于主角的挫折,我认为应该非常谨慎地处理。在传统小说中,主角遇到各种挫折,剧情有各种起伏转折,都属正常,但对于网络小说,尤其是--绿@『色』#小¥说&网--而言,设定这种挫折,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这种剧情的转折,很有可能也是作品人气的转折,很可能使人气一下子跌到最低谷。
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让主角遇到太大的挫折为妙,这样是最安全的。但如果作者执意要这么做,或者情节发展很需要让主角遇到一次重大挫折,那该怎么处理呢?我觉得,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给出较为明显的暗示,告诉读者,挫折只是暂时的,主角之后一定会更强,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有了这样的暗示,读者会安心不少,反弹会小许多。
二,控制挫折的范围,不要让主角输得太惨。比如,当主角女朋友被人抢走时,千万不要写女朋友和别人上床,好歹保留一分余地,便于主角以后夺回。
三,让主角在挫折中得到奇遇,把坏事变成好事。比如写主角落崖,可以在山下安排个藏宝洞;比如写主角被人废去武功,可以让主角的经脉变得更为粗壮……
四,加快剧情的发展,让主角破而后立来得更快些,减少读者的煎熬,减少读者流失的可能。
五,用其它方面的yy弥补某一方面的挫折。比如,当主角在商场上输得一无所有时,可以让主角得到之前苦苦追求的女人,或者安排从未和主角发生过关系的女主角和他上床。
以上五种手段,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如果运用得好,那就能将挫折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保住现有的读者,并为将来的yy打好基础。
九如何让主角扮猪吃虎
扮猪吃老虎,就是让强大的主角隐藏实力,隐藏身份,装成一个普通人,甚至装成一个弱者,来和人打交道,并且在关键时刻发威。这是一种相当常见,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yy方式。那么,如何才能用好这一yy利器呢?
要写好扮猪吃虎,最关键的是哪一点呢?是主角武功够不够高,还是主角隐藏得够不够深,或者是主角最后发威够不够爽?事实上,这些都不对,扮猪吃虎最关键的,是理由,是主角隐藏实力的理由。
如果主角处在不得不扮猪吃虎的形势下,或者是扮猪吃虎能给他带来很大好处的情况下,这时候采用这种手法,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读者会看得很兴奋,很过瘾,相反,如果主角没有一个很充分的理由,仅仅是作者知道这么写有好处,所以为了扮猪吃虎而强行让主角去扮,那小说一定是失败的,无论之后的情节如何精彩,读者都会问,主角为什么有那么强的实力不用,而一定要兜个大圈子才把问题解决,他是傻瓜吗?
扮猪吃虎的理由实际上并不难找,最传统的情况是主角尽管武力很强,但他的敌人是个更强的强者,或者是个很强大的组织,所以主角为了保命,不得不隐藏身份;类似的,主角要躲避的不一定是比他强的人,或许是主角欠了对方的债,包括情债,或许是主角不想被对方见到,比如主角的父母想要抓他回去结婚,但主角不愿意……
以上是过去比较传统的手法,而近期,有一种设定也在逐渐抬头,那就是无敌文配合扮猪吃虎。这类作品中,主角往往一出场就已经是天下无敌,这时候,升级这个传统的yy手法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扮猪吃虎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比较常见的理由是,主角在某一条道路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了进一步的突破,他要选择另一个方向,从头开始,比如某魔道领袖练到了极致,决定伪装后加入正派,从小学徒开始,试着走一下另一条路,通过比较帮助他领悟天道;或者,主角一生苦修,终于成了天下第一,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竟然从没享受过人生,于是决定装成年轻人,重新体验一下人生百态……
除了以上两大类型,扮猪吃虎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主角奉命去当卧底,装成一个小混混;或者主角曾经受过别人大恩,现在想要不着痕迹地还债,于是装作普通人去接近恩人的子弟,保护他们;或者主角看上的女孩子最讨厌打打杀杀,所以主角装成了一个文弱书生接近她;或者,主角身负重任,不想节外生枝,所以装成了一个普通人……
以上这些,都算是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在它们的基础上,去设定主角怎么去扮猪,怎么去吃虎,只要把握住基本的yy要素,基本上就不会有问题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扮猪吃虎不仅仅是以上所说的那些以武力为基础的情况,主角完全可以是大官甚至皇帝装成平民,也可以是富翁装成乞丐,或者是科学家装成学生,甚至,可以是电脑装成人类……
另外,扮猪吃虎中,主角不一定要实力超群,不一定要达到力量的颠峰,他完全可以是中等程度的高手扮成低级入门者,也可以是一个七品芝麻官微服私访,只要处理好实力或者身份的对比,yy点是一样突出的。
扮猪吃虎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那就是主角真正变成了猪。主角过去曾经有着超强的实力,但现在,因为各种意外,比如重伤、失忆、转世、移魂,等等,主角暂时失去了能力,但他又和普通的弱者不同,他过强大的时候,也随时可以恢复为强者,他的见识和经验,不是普通人能够比拟的……这类作品,『性』质上和扮猪吃虎有很大的不同,但yy点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主角都不是靠显示实力压服敌人,而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以这个作为主要yy点。
在拥有充分理由的前提下,要写好扮猪吃虎,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制造出强烈的对比,要让主角拥有的能力和他显『露』的强弱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样,yy点才能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关于制造对比,这在上文中已经有过说明,这里就不重复了。
扮猪吃虎另一个要点是保密『性』。主角虽然表现得很弱,但实际上他很强,这个秘密,主角自己是知道的,而读者也是知道的,这是读者和主角共同分享的秘密,是书中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一般说来,这个秘密,守得越紧,小说也就越是成功,相反,如果把主角的底细搞得天下皆知,那么小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对于新人作者来说,这里尤其要沉得住气,主角并不是不要显摆,他完全可以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强者的气息,也完全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小范围发一下威,但绝对不能有意识地张扬。
这里就涉及到扮猪吃虎的另一要素了,那就是耀武扬威的被动『性』。同样的显示实力,主角不应该是有意识地显摆,而是被『逼』无奈的出手,主角不应该有意在别人面前出手,而是因为意外被别人发现,这些看起来结果相同,但一个主动,一个被动,阅读上的快感差异是很大的,主动的扬威会使主角显得心理幼稚,使故事的精彩『性』大为降低,而被动的、无奈的被人发现,则对主角和故事无损,只要将暴『露』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并且,最好是处于暴『露』与未暴『露』之间,让别的角『色』怀疑主角的能力,但又没有证据,而主角又坚决否认,故事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发展下去,始终吊着读者的胃口,但不时又给他们一些小甜头,让主角稍稍发挥一下。
总之,如果能做好以上几点,小说基本上就不至于太差了。
对于新人来说,或许很难把握住对主角身份的保密和让他显威风之间的平衡,这里有个小技巧,那就是让主角拥有双重身份,拥有两种形象。比如,最简单的,让主角显威风时蒙面出场,或者是让他能够改变自身的相貌,包括易容、戴面具等方式。这样,主角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化身为“蒙面超人”出现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