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品诗会
作者:欹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238

王绪等人酒足饭饱,正准备离开,这时候两名士子打扮的人走了进来,领头一名对另外一名士子说道:“哎,你听说了吗?”

“什么事情?”

“庞统准备举办一个品诗会。{xiaoshuoyd/.com 首发文字}”两人的座位里王绪等人不远,所以王绪依旧能听到这两人的谈话。原本准备离开的王绪在听到庞统两个字后一下子就停住了,然后按住了要离开的郭嘉、赵雨,他准备继续听下去。

“你是说那个长得十分丑陋的庞统?听说他只和熟识的一些人相聚,想必也不会邀请你吧。”

最开始说话那人却笑着说道:“这一次虽然他没有邀请我,但是这个品诗会有个规定,就算没得到邀请的人也可以去。只要你能根据他们出的题目作诗,然后得到三名以上的与会者认同就可以参与。”

“这还不错,是何日开始?我也想去见识一下。”

“就在明日,庞德公的府邸,据说庞德公也可能参与,如果能得到他的指点就好了。”

听到这里王绪觉得已经足够了,于是直接起身走了,郭嘉等人也跟着走出了这个小店。

“公子可是想去这个品诗会?”郭嘉被王绪拉住后就明白了王绪的想法,仔细听了下觉得也是一个不错的聚会。

“是啊,庞统乃是庞德公的侄子,常听闻有德才之名,而且和他相交的如徐庶也是贤德之人,听闻荆州牧刘表也多次征辟过他。”王绪没有说诸葛亮,因为这个时候诸葛亮的名声还不显,不过就是庞统和徐庶的名字也让郭嘉觉得这个品诗会分量足够了。

郭嘉有些期待的说道:“听起来这两人确实不错,想必相交之人也不差,明日去见识一下挺好。”

赵雨一听急了,连忙说道:“那我怎么办?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去?”

“你凑什么热闹,明天让洪飞陪你逛街就好。”王绪摇摇头,拿起那一堆东西直接就往醉仙楼走去了,他要做些准备,打听一下明日具体的情况。

赵雨跺了跺脚,她也不懂文墨,去了也没意思,但是不能拉着王绪逛街让她很是烦恼。

次日依旧是晴天,在这个快要进入隆冬的日子,这样的晴天虽然有些冷但还是让人感觉的舒服。此时的庞德公府邸的后院里已经有一些人聚集起来,都是庞统的朋友以及庞德公的子侄。

“元直兄,许久不见了。”庞统在人群中穿插着,每看到一个新到的人都会上去打一个招呼。

“哈哈,士元为何有心举办这么一个聚会,要知道平时你可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徐庶见到庞统后也是一笑,虽然庞统比徐庶小了近十岁,但是徐庶依旧以平等的身份对他。

“其实这也是我叔父的提议,如今大汉四处战争,唯有我襄阳和蜀地较为和平,所以不少士人避难至此。我叔父是想通过这个诗会聚集一些初来乍到的士子,一个是看看有没有好苗子可以收之为徒,其次就是让我等多认识一些青年才俊。”庞统有些无奈的说到,他本就是一个高傲的人,能让他看上眼的人并不多,所以他对今天这个诗会并不看好。

徐庶却是心中一动,他跟庞统性格不一样,游侠出生的他喜好结交朋友,这也是为什么他到荆州没多久之后就认识了不少人原因。这样一次诗会若是真能如庞德公所愿,聚集了更多新来的士子,那徐庶又可以结交不少人。

“孔明来,走我们过去。”庞统不知道徐庶在想什么,他看到诸葛亮从门口进来,眼睛一亮拉着徐庶就走了过去。

徐庶的思绪被庞统打断,却没有说什么,见到诸葛亮他也很高兴。虽然诸葛亮此时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等人,不少认识他的人都对他不屑一顾,然而徐庶却十分赞同,认为诸葛亮绝非凡人。

“哈,孔明你终于来了,今日就你最晚了。”庞统走到诸葛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群人里面诸葛亮最小,庞统第二,所以也就能在诸葛亮面前装大了。

此时的诸葛亮还带着一丝稚气,看到徐庶和庞统走过来也是笑了笑说道:“邓县距离襄阳还是有不少距离,我可是昨日就出发了,只可惜时间不对,只能在城外休息了一夜才入城。”

“不说这些,孔明最近可有什么新的发现?”庞统又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然后问起了别的事情。

诸葛亮却眼睛一亮说道:“最近亮研读了一下前将军王绪颁布的律法以及土地法,略有所悟。”

“哦?可是徐州、辽东等地施行的法律?却是新奇,把商人的地位提升了不少。”庞统也有所耳闻,只是最近他被自己叔父逼着看一些书籍,没有时间去了解徐州的变化。

“正是如此,亮研读多日,越发觉得王绪此人深不可测。大汉之弊端就在于世家大族兼并土地,使得民众只得卖身为佃农。而王绪则反其道而行,强行收回士族土地,然后分配于民,是民众归心。而后大办教育,平等士农工商的地位,让士族难以独大,此心之深远,我等难以望其项背。”如果让王绪听到诸葛亮此言,估计真会惊为天人,如此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难怪会被后世如此追捧。

徐庶眼睛一亮,诸葛亮这个说法让他相同了不少事情,庞统也是如此,两人都陷入了沉默,正在思考诸葛亮的话语。

“孔明怕是还少说了一点,王绪恩威并济,用强大的武力压制手下士族,然后又用钱财地位收买他们。须知士族虽然摒弃商人,但是仍然需要大量金钱维持家族运转,不少士族都依靠土地来获得。王绪收缴土地就是断了士族的根,但是他却提高商人地位,将海外不少商品的利益与手下世家大族共分。这种办法可是让那些大族都跟王绪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庞统虽然对王绪了解不多,但还是有所耳闻,结合今日诸葛亮所说,他也想出了不少。

“不止如此,须知王绪乃是蔡邕蔡大师之徒,又有郑大师在徐州讲学,乃是士人之典范。然而他却说服了两位大师和法家、墨家等百家学说共同讲学,如此一来两位大师的名望也帮王绪压制了不少对王绪政策不服的士人。”徐庶通过两位好友的叙述想通了不少关键。

庞统、诸葛亮和徐庶三人在朋友圈子里本来就是有名的智者,此时他们三人聚在一起,其余的那些与会者也跟着聚拢了过来。听到三人的话语,这些人也议论纷纷,然后对王绪也佩服不已,当然也有人骂他不尊儒家先贤。

“平衡,这王绪可是好手段啊。”这时候一个比较苍老的声音传了进来。

“叔父!”“庞德公!”“父亲!”

原来是庞德公来了,他也早就听到了小辈们的议论,终于忍不住插言了。

诸葛亮和庞统心里一下子闪过一丝想法,庞德公这句话是对王绪所作所为最好的评价,就是平衡。不让儒家还有士族一家独大,扶持大量势力,然后平衡各家实力,使得统治者有更加超然的地位。

这确实是王绪最真心的想法,虽然君主集权有不少坏处,但是现在这个年代讲民主根本不可能。所以王绪宁愿君主集权,也不愿意向历史上晋朝那样君权旁落,皇帝成为了傀儡。

庞统等人在讨论王绪的时候,王绪也带着郭嘉来到了庞德公府邸的门口。门口有两名书童打扮的人在守候着,见到王绪两人过来立马迎了上去问到:“两位可是来参加品诗会的?”

“正是。”王绪点头应到。

“两位可有请帖?”书童表现得很好,没有那种自诩大家族奴仆看不起别人的神情。

“这个却是没有,不过我等听说可以通过一个考验参加这次品诗会。”王绪摊了摊手表示自己没有请帖。

书童点头说道:“这位公子说的不错,那就请两位以今日天气为题做一首诗吧。”

说完后两位书童还拿出了毛笔、墨水和竹简,让王绪和郭嘉两人当场写作。

“哦?”王绪没想到题目竟然是这个,他低头思考了一会,然后做了一首,并不是从唐诗里面抄录的,而是自己想出来的。毕竟在蔡邕那里学了这么多年,作一首诗还是能行的。

郭嘉也没有含糊,虽然作诗不是他所擅长的,但是依旧能很快想出一首。王绪品鉴了一下,也算是不错的诗,只是不知道里面的人认不认可了。

“好的,多谢两位公子,我等这就进去通报,不知二位的名号是?”书童也是懂文墨的人,看了下两人的诗,觉得也挺不错的。

“在下王立,字为本。这位是我的好友郭奕。”王绪做了个自我介绍,依旧是用的假名,郭嘉依旧冒用他儿子的名字。

“好的,两位请稍等。”一名书童拿起竹简往府邸里走去,是去通报了。

(诗词无能,就不写了!请谅解……)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