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易真的要当带着信鸽的和平使者吗?非也!他才不关心蒙古人的死活呢,他只知道自己是个一无所有的囚徒,唯一可是利用的就是上皇的虚名,如果还想活下去,就要证明自己还有利用价值。
现在好了,也先军营里几乎所有人都把上皇当成是誓死维护和平的“天使”,为维系汉蒙和平作出“杰出”贡献,在这种舆论氛围下,也先轻易不敢下手杀他,还要加派人手好好地保护他,免得因他一人之生死而影响汉蒙之间的“和平”局势。
这不,刺客刚刚退去,楚天易就被接到一座重兵防守的营帐去养伤,齐格儿还派自己的侍女过来服侍。本打算明天接着急行军的也先还下令军队就地休整,过几天上皇伤好些了再班师。
楚天易的处境改善了些,不过有人很不甘心,这个人就是太监喜宁。作为主动投敌的汉奸卖国贼,喜宁堪称坏人中的精英,人渣中的极品,败类中的冠军,禽兽中的王者。也不知道是不是与明朝有仇,总之在土木堡变节之后,他就以也先的二军师自居,积极主动为“灭明”大业出谋划策,比如说拿俘虏帝当肉票当人盾当敲门砖等主意,都是他想出来的。
既然已经叛明,喜宁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明蒙开启和谈,因为一旦议和成功,他这个卖国贼铁定要被“引渡”回明朝,到时候,是杀是剐就不一定了。以他身上累积的累累罪行,很可能要判凌迟,被割个上千刀才让死。
在强列求生**的驱使下,喜公公一直绞尽脑汁想办法,要给汉蒙之间多制造一些民族矛盾,其中,杀掉上皇就是激怒明朝的一个绝佳主意。只可惜,一向昏聩无能的上皇今天就如天神附体,面对刺客无所畏惧,不但成功自救,还从刺客手上把郡主齐格儿救了出来,现在如果再想耍阴谋搞死人家的救命恩人,齐格儿肯定不会甘休。
“怎么办?”喜宁在自己的帐篷内来回踱步,终于想出了一个借刀杀人的绝佳主意。
借谁的刀?自然是借明朝的刀。
失血昏迷了一个晚上,这天一早,楚天易终于醒转了,睁眼就见袁彬跪守在床前,就连哈铭也在。“君臣”之间相对无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楚天易身上的伤口并不太深,已经结疤愈合,他在袁彬的搀扶下坐起来,正要询问昨夜发生了什么事,却见也先带着弟妹进了大帐,定是齐格儿派来那个侍女去报的信。
齐格儿进了大帐就摘下面纱,楚天易也没盯着细看,只见她五冠还长得还算标致,生长这夏天飞沙冬天飞雪的漠北,自然没法长得像江南美女那般水灵。不过,她低着头红着脸,那娇羞的小样还是女人味十足的。
也先与伯颜贴木儿两兄弟跟楚天易寒暄起来,主要是说一些感谢的话,谁让楚天易是他们妹子的救命恩人呢?要知道爱恨分明可是蒙古人的特质。不过,这不是也先来见上皇的主要原因。
其实,自从手上这个俘虏帝被“破格提升”为太上皇之后,就成了一文不值的废物,也先基本上就不来看他了,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寒暄过后,也先终于道出了来意。
“上皇乃天下君父,当朝皇帝亦乃上皇之臣也,臣弟阴行刺于上皇,此不忠不孝不弟之逆举,天人共愤。本王(作为瓦剌太师,也先自封为王)愿调虎贲三千,助上皇讨此国贼。”负责翻译的哈铭如是告诉楚天易,也不知这种翻译是不是十成准确,不过楚天易听明白了:也先想借兵三千给自己,让自己带去攻打大明朝。
带三千人去攻打拥兵百万的大明朝,这种疯狂之举简直就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楚天易虽然很想重夺回帝位,不过没事找死的事是不干的,他连连摇头,道:“朕大伤未愈,此事容后再议。”
这就是“官话”,也可通俗地称为“废话”,小公务员出身,在信访局“办差”的楚天易最拿手啦,反正他的上司们也是这样办的,凡是遇到上访的小百姓,都是用“你们辛苦了,我都知道了,事情会解决的,大家回去吧!”来打发的。
还别说,楚天易这一套官话过口,在旁服侍的袁彬冲着主子连连点头,可见他也赞成用官话来敷衍这件事。
也先虽然粗,但也不傻,听了哈铭的传译,就知道这是一种变相的拒绝。不过,他并没有死心,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蒙语,神情很是兴奋,把借兵南征一事说得天花乱坠。
其实,借兵一事是喜宁这个死太监向也先提议的,目的是让明朝内讧,好趁机渔翁得利。而喜宁也不是光说不练,他不但主动要求充当起监军随军出征,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由宁夏入关,绕过北京,取道陕西河南,直取南京称帝。
当然,要想成功,还要带上上皇,让上皇当敲门砖骗开城门兼当人盾。所以说,这名为借兵,实为裹挟,裹挟上皇一起入寇大明。而喜宁本来也没指望这个天马行空的计划能成功,他只想把上皇骗到明朝边境去,最好是让明朝某个不长眼的小兵把上皇射死。这样一来,明朝方面与瓦剌方面肯定要相互推脱责任,到头来肯定大打出手,渔翁得利的只有喜宁自己。
楚天易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道,所以任由也先说一千道一万,他都以身上有伤不便出征为由推脱,总之,就是不给也先当枪使。
“好意”借兵助战,对方却不领情,也先失望之余,只得闷闷不乐地出了大帐。他总算看出来了,这位小自己近二十岁的上皇狡猾狡猾地,想砍这小子两刀泄愤,又怕政治影响不好。要知道:明朝早就巴不得他们的好上皇龙驭宾天了,这个时候动手弑之,正中明朝皇帝的下怀啊。
+++000+++
不甘心让上皇活着的人不只喜宁一个,在楚天易的帮助下逃出也先军营的林默儿并没有打道回京给皇帝送上皇口信,而是偷偷潜伏在蒙古高原上。这一次她学精了,化装成一个普通的蒙古女人,先到也先军队行进的下一站驻足等候,待到也先大部队扎营时再伺机潜入军营,下手弑之。
一等就是六天,在第七日傍晚,也先的大军终于路过了林默儿的潜伏地,并在附近一条冰封的小河边扎营。这个时候,她早已准备好了一切。这不,军队刚扎下营,她就假扮成给军队送奶的牧民,骗进了军营中。入了军营后,她趁人不注意,一闪身就躲到了暗处,一个巡逻的哨兵路过,被她一拧脖子拉到暗处,不多久,一个黑脸黄须的“哨兵”大摇大摆地从暗处走出来。
要从数万人的军营中找到上皇的所在,这并非易事,林默儿潜行了近两个时辰,终于找到了上皇所在的大帐蓬外,不过让她泄气的是,大帐篷外有近五十个看守,围得个水泄不通,想混进去行刺,这不是一般的难。
在大帐外守了半宿,都没有下手的机会,眼看着天就要亮了,虽然很不甘心,不过林默儿还是理智地选择了退出军营。
“莫急!莫急!明晚再来,就不信捉不到空子。”本着打持久战的精神,林默儿躲在军营后面的一个小土包上,闭目养神并筹谋着下一步计划。
日头初上,一阵吵杂声从不远处传来,林默儿一惊,忙起来查探,就见一队蒙古兵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路过,林默儿认得那个人——愿以身代上皇为质的那个汉人。与目标人物有关的人和事,林默儿都会关注的,她忙悄悄跟了上去。
被捆的人正是袁彬,这天一早,齐格儿不请自来,坚持要亲自扶楚天易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袁彬虽然不想让主子落单,可是被齐格儿一瞪,吓得不敢再跟着。
袁彬可是过来人了,知道处在恋爱期的女人是不可理喻的,如果当碍眼人坏了齐格儿的好事,这位蒙古大郡主发起疯来,可是会杀人的。就算是反对上皇与蒙古郡主交往,这事也不能当着齐格儿的面说。
袁彬已经四十多岁了,出生于近侍家庭,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四十年,一直当皇帝的近侍。正统四年(1439)袁忠辞职家居,三十九岁的袁彬袭校卫职。
锦衣卫是护卫皇宫的亲军,兼管刑狱、巡察缉捕。不要以为加入锦衣卫就威风八面,可以四处捉人栽赃,有一部分锦衣卫负责充任宫廷侍卫,直白的说就是各大殿上的人形柱子,号为“大汉将军”,样子也威风凛凛,不过实权和油水一样都没有,很不幸的是,袁彬就是这样一个人形柱子。
不过不幸之中也有万幸,就是因为在朝堂上当了近十年的人形柱子,天天“立朝听政”,袁彬的“政治”觉悟大大提升,知道上皇乃堂堂大明之君父,若成为也先的妹夫,上皇气节丧失,大明尊严丢尽,今后还要处处受制于人。
幸好,楚天易已经暗中告诉袁彬:这只是逢场作戏,当不得真,他才略略放心。他正待回帐篷小憩片刻,却不想一队如狼似虎的蒙古大兵闯将进来,二话不说就把他五花大绑起来,他想大声喝问,这些蒙古大兵还拿破布把他的嘴给堵上。
这一队蒙古兵来到一个空旷无人之处,将袁彬的手脚头用绳子捆住,分系于五匹马上,看样子,是打算搞五马分尸。
“忠心于丧权辱国的昏君,死了也活该!”躲在附近旁观的林默儿幸灾乐祸地想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