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节 什么才是科学练兵
作者:狂人阿Q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70

相比于军事生产方面的专家,军事技能方面的顾问也就是那些军官们就让赵书礼满意多了。开 心 文 学 ( 更新本书最新章节)虽然经过询问,这些军官最高级的不过是德军中的团长,但是好处是通通是正规的德**校毕业,很有前途,不然德国也不会把他们派到中国锻炼了。

这批军官一共三十多人,赵书礼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优先训练好那些杂牌军,尽可能的让这些杂牌也能跟自己的嫡系部队一样正规化。到底是军人,这些军官认真的执行了命令。尽心尽力的训练组织因被带走了大批军官后,建制几近混乱的杂牌部队。

他们首先是完善建制,从赵书礼嫡系中抽调了数千名中级军官,补充到这里。然后开始了系统且科学的训练,怎么个系统法呢,他们随身带来了德国的全套训练大纲,科学到什么地步呢。举个例子,他们会计算出人在不同活动情况下消耗的卡路里数,然后通过实验室检验出当地食物中含有的热量,制定出分成十级的不同训练强度中,应该摄入的食物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这对于饭量小,或者大的一些士兵着实是一个折磨,有的实在是吃不下还要硬撑,有的则是吃不饱却不能忍着。

一时间弄得整个军队怨声载道,甚至有不少高级军官找到赵书礼诉苦,赵书礼也去找了他们求情,第一觉得不够人性,第二呢认为人的胃有不同,消化和吸收能力也不同,据此建议这些德国人,只要让士兵自行选择吃饱就好了,不用吃饭也强制吧。可是这些严谨的德**官却很不买账,说饮食牵扯到最重要的后勤供应,要是指挥官不能掌握是会影响战斗力和他们的指挥效果的。至于那些不适应的应该淘汰下去,军队中只要精兵。这些都是对军队有好处的,赵书礼只能选择了接受,同时闭门谢客不在听取任何军官的抱怨,放心大胆的把军队交给这些德国人,但是给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他们必须保证把西北边防军训练到德军的水平。德国人保证没有问题,虽然可能因为人种的原因,在个人单兵战斗力上中国士兵稍许欠缺,但是整体作战素养是一定能达到德国的水平的。因为这些兵都有很好的服从性和吃苦耐劳精神,大部分军官们的文化素养也不错,至少达到识字水平。

接下来德国人开始了德意志式的操练,手里拿着表,骑着马跟着急行军或者体能训练的部队,还列出各种表格,表示训练的成果,采用量化的方式管理军队。然后铁面无私的淘汰那些无法胜任的士兵,其中甚至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的赵书礼嫡系部队。

搞得一些军官甚至强行来面见赵书礼,并且宣称在这么搞下去,军队就要哗变了。

“司令,这些兵可都是好兵啊,就这样裁掉我心痛啊,他们可都是我们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有多少都在战争中立过功的啊。”

“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中国积弱了有百载,无非是因为军队不如人。眼前好不容易把德国这个实际上最强陆军的军事顾问们请了来,可是如果我们因为接受不了训练,不能客服自己懒散的精神,而就废弃的话,中国或许永远也就只能是个三流国家了。”

赵书礼语重心长的劝告众多将领,这些将领大多是师长一级的,很多都是这次战争中才升官的。尤其是几个刚刚调到杂牌军任职的师长,他们更加在意自己部队的数量,因为他们这些兵的素质更差,如果任其被裁,恐怕自己师长刚当上就得降级当团长甚至营长了。

因此劝告效果不大,一个新任师长道:“可是司令,如此下去,我的部队就要被裁光了,还要我这个师长干什么,不如把我也裁了好了。”

赵书礼心领神会,知道他的顾虑,笑道:“你们都不用担心,十万精兵远胜百万乌合之众。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承诺,你们现在的番号和建制都不会变化。只要你们手下的士兵素质能达到德国的水平,你们裁下去多少人,将来还给你们补充多少人。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我们绥察蒙更大规模的移民政策就要出台了,届时将有更多的人像当初的你们一样,分配土地,进入军营的。”

总算是安慰下去了这批军官,可是不久他们自身就也受不了了。

因为德国人在整训了三个月士兵后,将翻译成中文的德军训练大纲,交给中**官自己训练士兵,他们的目光则盯到了那些军官身上。他们说这些军官专业素质还是太差,大多数都不懂土木作业,阵地构筑,火力点分布等基础性的东西。更别说火炮使用,还有步骑协同,空地协同之类的了。

在用同样的德国标准培训下,军官的水平固然增加很快,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遭到淘汰的家伙。甚至不乏一些高级军官,其中就包括魏冉,他本是沈广聚时代的副旅长,后来被赵书礼收编后,先后担任旅长,师长等职。可这个人总是以大老粗自居,以不学无术为荣,以前赵书礼能容忍他,因为他带兵确实有一套,虽然野了点,但是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打的绥西的土匪都不敢活动,纷纷跑到了察哈尔去了。

但是这次德国顾问的培训他却很不配合,很快德国人递给赵书礼一个不合格名单,其中他就位列榜首。德国人要求赵书礼将这批不合格的军官解职,等培训合格后在重新安排职位。

这下子牵扯可就大了,还牵出来一个师长,还是绥西军中的元老,赵书礼不敢大意,一个弄不好真的会出事的。于是当这第一期裁剪名单出来后,他立即把所有要被裁撤的军官召集起来,跟他们解释,希望解开他们的心结。

“司令,我从小长在陕北,方圆百里都找不到一个读书人,让我怎么可能识字吗。我确实是笨了一点,可是以前跟随冯玉祥大帅的时候,刻苦训练虽然不识字但是也做到了连长,带兵打仗也没有出过大错。怎么到这里,在这些洋鬼子手里就不行了,怎么就不合格了呢。”

说话的人是收编过来的冯系西北军一个军官,当初刚过来的时候是连长,宋哲元带走大批军官后,他胜任团长,此次因为文化知识太差被德国人勒令解职,他心里很不服气。“凤翔啊!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我们西北边防军的目的是保境安民,周边又都是凶恶的不怀好意的军阀势力,如果我们不努力迟早一天被人吃掉。我知道你是第一批选择举家前来河套的西北军军官之一,你家里分了一百亩地都耕好了吧,我想你也不愿意有一天家里的土地在被人抢走吧。”

顺便说一下,赵书礼分出去的土地,基本都是苏方通过修渠开发出来的,原本是沙漠或者是荒地,因此虽然招降了这么多士兵,分出的土地以百万亩计,可是还是有太多的土地在荒芜着,赵书礼已经着手制定新的移民计划了,届时将有超过五百万家庭受益。

秦凤翔不说话了,他家里自由贫苦,他父亲依靠给地主当长工,养活了他们弟兄三人,可实在太辛苦,后来冯玉祥的军队从家门口过,他就参军了,心想起码能混个饱肚,哪成想冯军实在是太穷了,军饷的事就不用提了,还经常饿肚子。但是冯玉祥本人对士兵亲如家人,甚得军心,要不是如此,秦凤翔也不会忍饥挨饿跟他陕西到河南一路到北京了。但是当冯军失败已成事实后,秦凤翔带领手下投降了西北边防军,生活于是好了很多,吃饭自然不是问题,军饷也基本上能发下来了。最后更是听说这里给军属家庭,每户提供五十亩到一百亩的田地,他是军官可以得到一百亩,在从小都穷怕了的他看来,这一百亩地比个金山都值钱,有了这些地以后他家里人再也不会挨饿了。于是很快回家,把兄弟都接了来,可惜的是父亲由于操劳过度,中年就去世了。

兄弟三人到了河套后,果然给分了一百亩土地,虽然是毛乌素沙漠中的半荒漠土地,可是已经修好了渠道,他们相信只要能引到水,不几年这里就是肥沃的水浇地了。安置了两个兄弟后,秦凤翔再次回到军中,这时他已经死心塌地决心留在绥远了,可是却被通知不合格要求离职。

赵书礼知道,像秦凤翔这样的军官还有很多,杂牌军中尤甚,但是他这次绝不能妥协,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必须强力执行下去。因此赵书礼还是决定支持德国顾问们,但这些军官就这么撤职了,他也于心不忍。

最终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给这些军官安排到一个非正规的部队中去,就是绥远保安团。该团暂时就利用前一阵子被裁掉,生活上无着落,或者确实是立过功,而且基本军事素养还算可以的士兵组成。

而团长就让魏冉担任,如秦凤翔这样的不合格军官充任其间,暂时给了保安团两个任务,第一是剿灭因为战争又再次严重起来的匪患,第二是让官兵继续学习文化知识,一年后,赵书礼将给这些官兵一个机会,让他们再一次接受德国人的考核,合格的会回到原军中。

“对我这样的安排你们可满意?”

“满意!”大部分人这么回答。

可是魏冉却不满意,他说道:“老子干了这么久,就落得个这样的下场,其他的我就不说了,这个团我要求不能限定人数,我可以收纳土匪扩充实力,你不能干涉,还要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

“这个可以!”赵书礼答应下来,总算解决掉了一部分裁撤老兵的疑难问题。

经过此次整军,提拔了大批新锐军官,淘汰不少老式军官,并且新老士兵甚至军官进行了打散整编,加上科学的德式训练方式的引进,整个西北边防军可以说是进行了脱胎换骨一般的变化。而且带兵的长官最大仅仅为师长,赵书礼作为最高军事主官,一时间在也找不到一个可以逼近到他地位人了。也就暂时不用担心,甚至不用怀疑出现宋远那种可以把自己取而代之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