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飞机起飞
作者:沉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27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求推荐,求收藏,给点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张推荐票都是我写作的动力,新人不容易啊。开 心 文 学 保证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断更。)

螺旋桨在缓缓的加速,逐渐的,速度越来越快。www..

最新式的5缸星型气冷式发动机,不停地发出闷吼声。

“嗡。。。。。。”

最后螺旋桨的转速已经达到了完全看不清桨叶的地步。

而这架原始的两翼飞机也开始在向前滑动,在宽整的水泥地上,飞机底部的滑轮在前进着。在发动机达到了最大功率时,在飞机尾部的挂钩弹簧秤已经测量出了飞机的最大拉动力。

在松开了挂钩后,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但是这时飞机因为自重太大,而无法飞起来。

魏柏按照指示按下按钮,开始放开机腹下的一块块的沙袋。这是为了测试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办法虽然土,但是非常的管用。

随着一个个沙袋的松开,逐渐的,飞机速度越来越快,绕着宽阔的机场高速滑行。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

而在这之后,只要通过发动机检修,又能继续使用。

完全创新式的设计,也正是这台发动机才拖延了整个飞机试飞的时间,但是在这一瞬间,魏柏明白了为什么飞机设计局一定要安装这台前所未有的发动机了。

它强劲的动能完全能满足现在的飞行需求,并且发动机的安全性能也极高。

飞机整体使用的是1号超硬铝合金结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使用木质部件,重量的增加,也意味着它的机体结构坚固性能是前所未有的高。

整个机体,包括上下两片机翼,尾翼,乃至机身都是由3毫米厚的杜拉铝整体压制而成,再用散件焊接起来。

这也使得飞机的整体重量已经达到了430公斤,这种全金属结构有效地保证它能够抵挡普通子弹的攻击,甚至在机身关键部位,连马克沁在100米的距离也无法进行有效穿透,而机翼部分必须靠近200米的距离才能有效击穿。

这种种极端设计,保证了这架飞机,即使是最原始的型号,也能足以在天空中进行一场有针对性的空战。

共和国的各种思想也影响到了科研所的人。

曾经王绍枫讲的一句话深深震动了所有人:“以我们现在的工业能力和物价水准,我们的工厂生产一支步枪,只要1分45秒,只需要6.23元龙币,生产100发子弹,只需要38秒,只需要2.89龙币,而一名合格的士兵,从出生到成年需要16年的时间,中间经过10年的国家教育投资,需要花费719元,三年的义务兵役,国家总计需要花费558元。这还是一名普通步兵的正常花费,如果士兵牺牲了,按照现在的水平标准,我们国家需要平均支付累计10年,总计820元抚恤,加上还有购买各种保险,总计支出超过4000龙币。”

“所以,无论是从经济成本上计算,还是从社会影响上考虑,我们都必须要采用最好的方式保证我们士兵的生命安全。而他们所使用的武器,乃至其他机器,也必须要以最好的质量尽可能的保证安全。”

因此,为了这能上天的机器,为了这种战争武器,科研所的人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提升飞机安全性能,包括采用全金属结构,最好的发动机。

而现在魏柏驾驶的这架飞机,它的成本高达3万龙币,即使以后大规模生产,成本也会在2.2万龙币左右,这还是自家生产自家使用,什么杜拉铝,发动机,都是最低限度的利润率。

而如果对外出售的话,至少要高达15万龙币以上。当然,除非世界上什么时候出现了接近类似性能的飞机,否则不会考虑对外出售。

科研所早已经尝到了高科技的好处,现在新技术已经与所有人的利益息息相关,自然无不奋勇向前。

第一次试飞,没有人能准确的计算出飞机能够有多大的运载能力,以及速度,这些都需要不间断的测试才能准确的得知。

飞机上天时,携带的燃油是20公升,根据预计,能够支撑发动机工作2个小时左右。当然飞机在天空中做出一些测试性的动作也会增大油耗量。

一开始魏柏就被告知,比如把油量消耗到见底的时候才利用滑翔性能降落,情况允许的话,可以降落在跑道上,如果不行,就看着办,即使降落到湾区水面上也无所谓,打捞救援小组已经随时待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自行控制固定翼机械动力飞行器就此问世,并且还在天空中做着各种动作。

加速,减速,转弯,上升,下降,绕圈,反绕圈等等,一系列的动作把地上的人们看的是眼花缭乱,即使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被这种灵活机动的划时代机器震撼到了。

1小时50分钟后,油耗已经见底,魏柏终于降落到地面上。

还未等飞机完全停下来,大量的研究人员已经靠了上去。

有把魏柏弄下来来的,有在检查飞机机体情况的,有检查发动机的,等等。

推开扶着自己的两双手,魏柏跳了一下,感受到地面的踏实,脸上充满了兴奋色彩。

“怎么样?感觉如何?详细说说。”雷金佳拉着魏柏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开始询问道,身边是两名技术员拿着一份调查文件等待着这名世界上第一个飞机驾驶员的飞行报告。

“舒坦,舒坦。局长,你可不知道,在天上看你们、、、啧啧,那感觉,太舒坦了。”魏柏还未从激动情绪中缓过来。

“你舒坦了,我们可是在地上仰着脖子快两小时,脖子都酸死了。快快做报告。”雷金佳笑容满面,飞机成功,得到的奖励与荣耀自然不必说,而且这也是自己国家领先世界掌握了水面以下的世界后,再一次领先掌握了天空。这将会给自己的祖国,伟大的华夏民族再一次带上世界巅峰。

“嗯。。我感觉飞机非常的稳定,颤动很轻微,应该是跟我们坚固的机体结构有关。震动平摊到整个飞机本身后,在驾驶舱内感受就要轻微许多。”

“方向控制杆需要消耗的力度太大,短时间内飞行,一般人还能承受的住,如果长时间飞的话,可能体力支持不上来,并且在保持坐姿的情况下,能够用力的方向有限。”

“飞机消耗燃油还是有点快,20公升,如果能够把飞行时间提升一半以上,就非常的好了。”

“飞机的速度还是比较慢,我试着把油门加到了最大值,可是感觉提升不大,也许发动机的稳定性太高,始终保持在接近最高推力运行。”

“尾翼不太灵活,我们需要加强控制,毕竟是金属做的,比较硬性,很容易过于偏左或偏右,我经常因为控制不住力度导致转弯角度过大。感觉这个时候飞机比较危险,很容易出事。”

“发动机的排烟系统不太好,飞机速度慢,我感觉自己身边都是那股子烟味,你看我上半身都是黑黑的,需要改进一下。”

“感觉视野不太宽阔,上面是上翼挡住一部分视线,下面又挡住一部分视线,如果飞机在空中战斗,被敌人迫近了盲区,咱们就成了瞎子了,飞机上那个速度和声音可不能帮助我们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我感觉哈,速度提升不上来,很可能跟机翼有关,下翼虽然能够调整方向,但是同样也代表了阻力,如果我们只有一副机翼,那么,我认为速度至少能提升30%以上,但是这又牵涉到整体结构了。”

“不过如果两翼缩减城一副机翼,那么飞机就等于减轻了很大的重量,这么多的重量可以用来增加油料或者安装武器都好。”

“我希望机翼下的轮子如果能够收进机身,现在这个速度感觉不出有多大的阻力,但是以后速度很高了的话,肯定受影响。飞机毕竟是靠向后的推力比前面的阻力大才获得动力,我们需要优化一下,迎风面尽可能的减小受力面积。”

“我不知道武器能按在哪里,如果按在机头的话,很可能导致子弹击中螺旋桨而发生事故,如果在机翼上,那无法瞄准,这是一个大问题。或许只能向后射击,但那样就会出现分心现象,单人无法做到。而且对后射击也有尾翼和机身阻挡的死角存在。”

“对了,我们能否把发动机放到机翼上,左右各有一个这种发动机,机头在中间,这样即不影响作战射击,同时也能提升更多的推力,让飞机速度更快,或者说具有更高的载荷。”

“我觉得应该在飞机上采用一定的措施允许飞行员进行紧急降落,有时候不一定能来得及迫降的,比如说飞艇上采取的降落伞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至于怎么从驾驶舱跳伞成功,这个就需要你们去研究了。”

。。。。。

一连串的问题,一直持续到天黑才结束。

而这架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也被推进了机库中,下一步的计划是把整个飞机拆开。

没错,是拆开。拆成最小化的零件,包括每一个螺丝都要仔细的研究,检查每个零件是否受损等情况。

谁也不知道在天上折腾两个小时,飞机本身会不会出现什么隐患,尽管上天之前已经进行了彻底的检查,但是严谨的观念还深入了所有人的心中。

通过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彻底检测,把每个出现性能降低的部件做上标记,整理成数据,然后再组装起来进行下一次的试飞。

只有这样三飞三拆,甚至有必要的话,会更多次的飞行,拆卸,直到基本上达到了要求,才能真正的确定飞机已经完全发明成功。

没有人希望自己花费这么大的代价造出来的东西潜伏着各种隐患或者说是一次性的物体。

不过在第一次试飞成功后,科研所还是立即把这个好消息报告了王绍枫。

“主席,飞机试飞成功了,这是那边发来的详细报告。”

王绍枫接过秘书长魏轩发来的电报。

“西元1901年7月14日,破晓号飞机试飞成功。设计目标已经完全达成,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整体检查,准备两日后再次试飞。”

“破晓号飞机,乘员1人,巡航飞行速度68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4公里每小时。燃油携带量20公升,续航能力为2小时。最大航程136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230米,最大转弯半径80米。”

“破晓号飞机长5.4米,宽8.7米,高3.2米,自重491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82公斤。”

“机体采用全金属结构,主体结构全部由1号超硬铝合金整体锻压而成,发动机采用一台最新式52马力的5缸星型气冷活塞式冰风1型发动机。”

看着这份数据,王绍枫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飞机命名为破晓,意喻着这架飞机将如同破晓的阳光,掀开人类文明的新篇章,从此人类可以征服天空。给人类世界带来新型科技的黎明曙光。

不负自己的期望啊,根据科研所报告,为了设计这架飞机,科研所动用了112名相关人员,耗费超过1万贡献点,这就是相当于30万龙币,才确定了现在这一架简陋无比的飞机的各种数据。

万事开头难,只要走出了这第一步,以后科研所就能源源不断的造出更好更先进的飞机了。

这也是继潜艇之后军政府的又一个杀手锏。

没有了莱特,飞机在世界上的出现至少要晚上3到5年才可能引起西方各国的研究兴趣。

即使引起了潮流,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些西方专家们依靠单人的力量也远远落后于自己科研所的进度,差距只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