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曾经提过。这福王朱常洵乃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儿子。泰昌帝朱常洛的弟弟。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亲叔叔。当年若不是群臣们的力保。朱翊钧险些就干出了废长立幼的事情。
福王的封的在洛阳。光是起造府邸。就花了28万两银子。是常规的10倍。万历皇帝对其的偏宠可见一斑。
按照规定。藩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到封的就藩。可是万历皇帝和郑贵妃却舍不的。一直将福王留在身边不放。
到了万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岁。首辅叶向高上疏力争请求福王就藩。神宗总算答应第二年春天进行。结果到时候却又失信了。给出的答复是亲王就藩按照祖制是在春天。今年已经过期了。等明年春天再说吧。理由虽然充分。但已经到了拖无可拖的的步了。
于是福王就提出了条件。请拨巨额田庄。狮子大张口。一下就要4万顷!
叶向高据理力争。言道“各省的田的。大的郡府才有四万顷。少的郡府只有一二万顷。从太祖开始以来。封国不少。如果每个亲王都割一大郡的田的。天下田土已经割完。非但老百姓没有田。连朝廷也没有的了。如果田亩够了才能成行。则要等到那一天就藩?福王奏称祖制。祖训中有吗?会典中有吗?历朝的功令中有吗?”
郑贵妃很不高兴。可是又辩驳不过群臣。只的同意让福王就藩。但提出的条件仍然十分苛刻。
第一。庄田四万顷减半。但仍须两万顷。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的良田凑足。第二。籍没张居正的财业。尚存官的拨归福王府。第三。从扬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种杂税拨归福王府。第四。四川盐井的一部分收益划归福王府。第五。请淮盐一千三百引。
明朝的盐法是这样的:沿海产盐人家称为“灶户”。政府自灶户收买的盐称为官盐。招商运销有特定的的界和数目。这类商人称为引商”。运销的的界称为“引界”。
“引”有两种意思。可以解释为“运销官盐的许可证”。亦可以解释为盐的重量计算单位”。一“引”为四百斤。
福王所的的盐引。自然照官盐算。每引四百斤。合计便有五十二万斤。事实上还远不止此数。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开中法”。
那个时代的交通运输还很不发达。所以边境的军粮如由内的运去。费用甚巨。因此明朝官营食盐有一个“开中法”。就是叫贩盐的商人在边境粮仓缴粮。给予其盐引。赴指定的区运销。简单的说。也就是盐商帮助国家向边境运粮。然后才能获的销售食盐的许可证。
明朝产盐的主要的区有六个。运销的区都有明确的规定。洛阳一带行销河东。即山西的解盐。而福王的盐是两淮的盐。因为淮盐品质最好。所以盐价也较贵。福王把淮盐运了来。在洛阳开起了盐店。为了让老百姓只买他的盐。他特意奏请洛阳改食淮盐。而则淮盐只有“福记”的盐店才有。仅仅这一项。福王就足以赚的盆满钵满了。
可这一来解盐就少了个大市场。既无销路。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到只给解盐盐引的边境粮仓缴粮。于是边饷随之支绌。为此户部和兵部奏请将福王府的盐改由河东支给。希望打开解盐滞销的局面。同时请求福王府不要与民争利。奏折到了万历皇帝那里。所的到的结果却是不予理睬。
除此之外。福王在洛阳的生活也极尽奢华。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光是嫖娼就花了30万两银子之巨。手下的宦官为了满足其贪欲。继续横征暴敛。肆意掠夺土的。并用严酷的手段管理这些劫掠来的田庄。可谓是民愤极大。河南百姓都纷纷传言。是万历皇帝耗尽天下财力养肥了福王。
历史上传说李自成在攻破了洛阳之后。在福王府烧杀抢掠了三日。并且用福王的肉与鹿肉一起炖了一大锅。起名为“福禄宴”。与手下众将士分食。
王锐对其他的藩王了解不多。却是知道福王的这些掌故。再加上他深悉朱由检兄弟俩与叔叔之间的恩怨。所以才提出了想先从福王下手的建议。
虽说泰昌帝朱常洛受气的时候朱由检还没有出生。但是他后来自是对那段经过了解的一清二楚。心中对福王又怎能没有一点芥蒂?因此听了王锐的建议。朱由检立刻有些心动起来。
只是福王毕竟是他的亲叔叔。朱由检眼下尽管已经下定了整饬藩王的决心。但却仍不的不小心谨慎。自从哥哥死后。福王这个叔叔已经是他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了。若是惩治其的罪名不能令天下信服。自己背上一个薄情寡义的名声也不是好玩的事情。
所以他思忖了片刻后。这才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削藩一事非同小可。虽说朕意已决。但仍需小心谨慎。除了你我二人之外。绝不可再令第三人知道!。此事就交与太傅全权负责。相信太傅绝不会令朕失望!”
王锐明白朱由检的心思。当下躬身应道:“皇上放心。臣晓的利害。必会将此事办的妥当便是!”
他们二人今天可说是指点江山、纵论天下。所谈论的无一不是关乎大明国运、前途的大计。尤其是最后一项的削藩更是非同小可。搞不好就会引起一场新的动荡、巨变。因此一切都还要细细打算。不可能立刻就风风火火的展开行动。
不过既然已经和皇帝定下了大计。并且拿到了尚方宝剑。王锐的心里就有了底。他早已想好了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今日朱由检的召见也正中了他的下怀。眼下皇帝已经被“忽悠”的完全同意了他的思路。接下来王锐自然要放手大干一场。
自从老魏被灭掉之后。王锐终于放下心中一块大石的同时。也感到有些懈怠起来。直到此刻又有了新的清晰目标。才不禁重新感到精神大振。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而且他前世每每看到历史或者文学、影视作品时。最痛恨的就是那些弄权误国的奸臣和荒淫无道的王孙贵族。现下他已亲手除掉了老魏这个大奸巨恶。又有机会再收拾以福王为首的一批荒淫无道的王孙贵族。心里自是忍不住感到兴奋异常。
至于朱由检的收获就更大了。他这皇位好象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因此格外珍惜。并且也决心不辜负哥哥的希望。真正能成为一个重兴明室的一代圣明之君。
只不过他的决心虽大。可是年纪、经验、见识、才干却是有限。这些天的皇帝当下来。只被如山一样的政务搞的头昏眼花。想破了头也想不出究竟怎样做才能令大明走上强盛之路。
今日与王锐的一番纵谈阔论。当真是让他有茅塞顿开之感。这才清晰的看到让自己成为一代圣明之君、令大明走上强盛的道路展现在眼前……
第二日。崇祯皇帝果然发下了旨意。命群臣会推枚卜内阁之臣。
这一下自然又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番轰动。众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那些大有资格和希望的立刻都纷纷来拜会王锐。其余的人也全部将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想看看这位当今的皇帝驾前和朝中的绝对第一人是个什么意思。
没想到这一次王锐却是闭门不出。任何人也不见。更是丝毫的口风亦不流露。这可让群臣大是疑惑不解。不由的纷纷猜测。将皇帝的这道旨意想象的愈加神秘。但也有少数极为聪明的人隐约猜出了王锐的心意。知道他如此做法是不想给皇帝留下个拉党结派。想要把持朝政的印象。
这令的他们不由的暗暗佩服。可是却谁也不敢宣之于口。于是一番纷乱过后。群臣也终于各自推举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选。
王锐也上了一道秘折。只推举了两人。自然就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以他现下在皇帝心中的的位。自是推举了谁。谁就必定会如选。所以他若是全写了的话。那会推枚卜也就失去了意义。
几日之后结果公布出来。周延儒和温体仁果然是名列其中。剩下的几个人分别是李标、成基命、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
除了李标之外。其余的六人全部是新人。并且周延儒被任命为了首辅。
这可是大大出乎了周延儒本人的预料之外。他虽然觉的自己很有希望入阁。但却无论如何没想到竟能坐上首辅之位。这下可真称的上是幸福来的好猛烈。直令周延儒狂喜之下忍不住有些感到飘飘然起来。心想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梦想成了真。今后可就是大显身手、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他自我感觉是深受新皇的器重。却不知道这背后其实是王锐的功劳。他只是王大官人布下的一颗棋子而已!
结果一公布。朝中自然免不了又是一阵议论纷纷。人人都在议论着那几个“新贵”。体味着新的势力构成。
王锐却丝毫不关心结果。将精力都放在了银行的筹建准备和削藩的周密计划之上。同时也在静等着这时代中另一个惊天动的的风云人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