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针灸学的概念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别提示:针灸学不能等同于针灸疗法。针灸学是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针灸的历史源流、基本理论、操作技能、作用机制和防治疾病的规律;针灸疗法只是一种治疗方法,注重针灸操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2.针灸学的特点
a).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b).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
60年代,电针治疗仪广泛用于针灸临床;
70年代,激光治疗仪问世;
80年代,出现了品种繁多的微波针、电磁针、生命信息治疗仪等;
70年代后,对针刺镇痛、针刺麻醉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几乎运用了当代最新科
技成果,包括最新的边缘学科和最现代化的手段,如红外线热象图、超声波、经络电
学特性探测、化学示踪、声信息探测、超微弱冷气测定、辐射场照相等技术。
c).适应症广,疗效独特:1979年,WT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目前据
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症已达300种,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
d).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2.3.针灸学的主要内容
a).经络腧穴理论:重点介绍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61个经穴和38个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功效及临床应用。
b).刺灸法: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另对灸法、拔罐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也给予系统的介绍。
c).针灸治疗:介绍针灸学的常用辨证方法,针灸的治疗原则、处方规律和78种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手太阴肺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胃口(2),上膈属肺。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内(4)行少阴(5)、心主(6)之前,下肘中,循臂内(7)上骨(8)下廉(9),入寸口(10),上鱼,循鱼际(11),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本经穴]中府(肺募),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合),孔最(郄),列缺(络),经渠(经),太渊(输、原),鱼际(荥),少商(井)。
【注释】
(1)中焦--宋·王维一《铜入腧穴针灸图经》注:“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
(2)胃口——《铜人》注:“胃口,谓胃之上口,赉门之位也。”
(3)肺系——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注:“谓喉咙也。”喉咙,兼指气管而言。
(4)臑内--臑音闹。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
(5)少阴——此处指手少阴心经。
(6)心主——指手厥阴心包经。
(7)臂内——臂,指前臂;内,指内侧,即掌侧。
(8)上骨——“臂之上骨”指桡骨。
(9)廉——指侧边而言。
(10)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11)鱼,鱼际--“鱼”或称“手鱼”,今称“大鱼际”,“鱼际”即指鱼的边缘部分。
【语译】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它的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1),风寒: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2),甚则交两手而瞀(3),此为臂厥(4)。
是主肺所生病者(5):咳,上气,喘喝(6),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气盛(7)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8);气虚(9)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10)。
【注释】
(1)是动则病--张景岳《类经》注:“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指这一经脉发生异常变化就可能出现有关病症。
(2)缺盆——指锁骨上窝部。缺盆中,包括喉咙部分。
(3)瞀——音茂。指心胸闷乱,视力模糊而言。
(4)臂厥——指前臂经脉所过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5)是主肺所生病者--指这一经脉(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
(6)喘喝——气喘声粗。“喝”或误作“渴”。
(7)气盛——指实症、阳症,与气虚相对而言。
(8)欠——指呵气。《太素》杨上善注:“阴阳之气,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确切。
(9)气虚——指虚症、阴症,与气盛相对而言。
(10)溺色变--溺,读作尿。小便颜色异常。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肺部胀满,膨膨气喘、咳嗽,锁骨上窝“缺盆”内(包括喉咙部分)疼痛;严重的则交捧着两手,感到胸部烦闷,视觉模糊。还可发生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肺”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如咳嗽,气上逆而不平,喘息气粗,心烦不安,胸部满闷,上臂、前臂的内侧前边(经脉所过处)疫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
本经气盛有余的实症,多见肩背疼痛,感冒风寒自汗出,伤风,小便频数,口鼻嘘气;本经气虚不足的虚证,多见肩背疼痛怕冷,气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颜色异常。
手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1),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2),并太阴之经(3),直入掌中,散入于鱼际。
其病:实,则手锐(4)掌热;虚,则欠(去欠)(5)小便遗数(6)。取之去腕一寸半,别走阳明也。
【注释】
(1)另--即络脉。从本经分出的络脉,由此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2)分间--指分肉之间。当桡骨茎突后方。
(3)并--指与经脉并列而行。
(4)手锐--手的锐骨部,指鱼际后方。
(5)欠(去欠)——欠,呵欠;(去欠)同(口去),张口的样子。虚则欠(去欠),肺气不足所致。
(6)遗数--遗,小便不禁;数,小便频数。
【语译】
手太阴络脉,名列缺。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后的分肉之间,在腕后一寸半处,走向手阳明经脉;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走入手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
其病症:实证,手掌和手腕部灼热;虚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本络络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1),别(2)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3)。
【注释】
(1)正——十二经别又称别行之正经,意指从十二经脉分出。
(2)别——分别,指十二经脉循行通路之外的另一通路,别道行走。这与经脉、络脉所指之别意义不同。
(3)复合阳明——复,再走。阴经经别,合于有表里关系的阳经;阳经经别则合入本经。所以十二经别,就构成为“**”
【语译】
手太阴经别,从太阴经分出,进入腋下渊腋的部位,行于手少阴经别之前,进入走向肺部,散到大肠,向上浅出于缺盆部,沿着喉咙,由此再合入于手阳明经脉。
手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1),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螅?),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赉(3),合赉下,抵季胁。
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痛(4),其成息赉者(5),胁急、吐血。
【注释】
(1)鱼后——鱼际的后边。
(2)肩前蟆醇珞部。
(3)赉——膈肌。杨上善注:“赉谓膈也。”
(4)支转筋痛——支,支撑不适,转筋,肌筋拘挛掣痛。
(5)息赉——古病名,为五积之一,属肺之积。主要症状为胁下有积块而气逆上奔。
【语译】
手太阴经筋: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动脉外侧,上行沿前臂,结于肘中,向上经过上臂内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结于肩笄胺剑渖戏浇嵊谌迸瑁砸赶滦械拇酉路浇嵊谛乩铮稚⑼ü醪浚胧重室蹙钤陔跸禄岷希镉诩拘病?br/>
其病症:在本经筋循行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挛掣痛,重者可成息赉病,胁肋拘急,上逆吐血。
手阳明大肠经
【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1)之端,循指上廉(2),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蠊牵?)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6),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7),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8)——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本经穴]商阳(井),二间(荥),三间(输),合谷(原),阳溪(经),偏历(络),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螅薰牵於Γ鐾唬诤腕s,迎香。
[交会穴]大椎、水沟(督脉),地仓(足阳明),秉风(手太阳)。
【注释】
(1)大指次指--指大指侧的次指,即食指,又名示指,亦即第2指。
(2)上廉——取曲肘执笔体位,上廉即靠桡骨一侧。
(3)合谷两骨--指第一、第二掌骨,合称歧骨。
(4)两筋--指拇长伸肌腱、拇短伸肌腱的过腕关节处。
(5)蠊恰读作隅,角的意思。此指肩峰部。
(6)柱骨之会上——张介宾注:“颈项之根为天柱骨”,意指颈椎。“会上”指大椎,为六阳经所聚会,释作锁骨。
(7)颊——面旁的总称。
(8)人中——又名水沟,位于人中沟中央近鼻孔处。
【语译】
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蟆⒕薰牵岜纾蛏辖换峋辈浚ɑ岽笞担氯肴迸瑁ㄋ巧衔眩缬诜危ü犭酰粲诖蟪Α?br/>
它的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挟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病侯】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是主津(1)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2),喉痹(3),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4)热肿;虚,则寒栗不复(5)。
【注释】
(1)津--此后原有“液”字,《太素》、《脉经》等无。即手阳明大肠经“主”津,手太阳小肠经主“液。
(2)鼽衄--鼽,音求,“为鼻流清涕”。衄,指鼻出血。
(3)喉痹——指咽喉肿痛,壅闭不通的见症。面赤,腮肿,甚则颈外漫肿,汤水难咽,语言不出。
(4)脉所过者——指本经脉所过之处。
(5)寒粟不复——发寒抖战,难以回温。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牙齿痛,颈部肿胀。
本经所属穴能主治有关“津”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眼睛昏黄,口干,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咙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当经脉所过的部分发热和肿胀;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发冷,战栗而不容易回暖。
手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螅锨掌荩?);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2)。
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注释】
(1)曲颊偏齿--颊骨所钩着处,曲如环形故名。上行到曲颊,偏络于齿根。
(2)宗脉--意指总脉、大脉,耳中为手、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四脉所总会。
(3)龄--龋齿,即蛀牙。
(4)齿寒痹隔--谓手阳明之脉外受风寒,络脉痹阻不通,可致具冷等症。
【语译】
手阳明络脉,名偏历。在腕关节后三寸处分出,走向手太阴经脉;其支脉向上沿着臂膊,经过肩蟛课唬闲械较买⒔谴Γ椴加谘莱莞浚黄渲鼋攵校攵克奂男矶嗑觯ㄗ诼觯┗岷稀?br/>
其病症:实证,见龋齿痛、耳聋;虚证,见齿冷,经气痹阻不通畅,可取手阳明络穴治疗。
手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手阳明之正,从手(1)循膺乳(2)别于肩螅?)入柱骨(4)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也。
【注释】
(1)手——指手阳明经。
(2)膺乳——侧胸和乳部之间。
(3)肩蟆酥覆课弧?br/>
(4)柱骨——释作颈椎。张隐庵:“肩胛上之颈骨为柱骨”。一释作锁骨。
【语译】
手阳明经别,在肩上部肩笱ùΨ殖觯拥谄呔弊荡胩迩唬滦械酱锎蟪Γ槭粲诜卧啵蛏涎睾砹吵鲇谌迸璨浚銎跃闪魅胧盅裘鞅揪?br/>
手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螅黄渲д撸萍珉危梗黄渲闭叽蛹珞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九页);直者上出于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语译】
手阳明经筋,起始于第二手指绕侧端,结于腕背部,向上沿前臂,结于肘外侧,上经上臂外侧,结于肩蟛浚环殖鲋Ь萍珉未Γ怪脚裕恢毙械木畲蛹珞部上走颈;分支走向面颊,结于鼻旁颧部;直上行的走手太阳经筋前方,上左侧额角者,结络于头部向下至右侧下颔。
其病症;在所经过之处可出现支撑不适、拘紧和疼痛,肩关节不能高举,颈不能向两侧顾视。
足阳明胃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1)旁约太阳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却循颐(4)后下廉,出大迎(5),循颊车(6),上耳前,过客主人(7),循发际,至额颅(8)。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9),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10)。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11)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12),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13),抵伏兔(14),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15),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本经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大肠募),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合),上巨虚(大肠下合),条口,下巨虚(小肠下合),丰隆(络),解溪(经),冲阳(原),陷谷(输),内庭(荥),历兑(井)。
[交会穴]睛明(足太阳),颔厌、悬厘、上关(足少阳),水沟、神庭、大椎(督脉),承浆、上脘、中脘(任脉),迎香(手阳明)。
【注释】
(1)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2)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约”或作“纳”。
(3)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4)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5)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6)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7)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8)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9)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10)脾——按古人说“脾”,每兼指胰而言。《难经》云:“脾,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黄庭内景经》说:“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胰掩于胃旁。
(11)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12)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13)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14)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15)足跗——即足背。
()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语译】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1)而处;甚则欲上(2)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3)腹胀,是为骭厥(4)。
是主血所后病者(5):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歪,唇胗(7),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粟,胃中寒,则胀满。
【注释】
(1)牖——音友。指窗口。
(2)上——《素问·阳明脉解篇》作“登”,《素问·脉解篇》作“乘”。
(3)贲响——杨上善注:“贲,谓膈也。”贲响当指胸膈肠胃部作响。
(4)骭厥——指足胫部气血阻逆。
(5)主血——胃为水谷之海,化生精微,主生营血,即所谓“营出中焦”。其经多气多血,故主血所生病。
(6)温淫——指热性病症。
(7)唇胗——胗与疹通,指唇疡。《甲乙经》、《脉经》、《千金》作“唇紧”。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溲溲战抖发冷,喜欢伸腰,屡屡呵欠,颜面暗黑。病发时,就厌恶别人和火光,听到木器声音就惕惕惊慌,心要跳动,独自关闭房门,遮塞窗户而睡。严重的则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响,腹部胀满。这还可发为小腿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血”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躁狂,疟病、温热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疮疹,颈部肿,喉咙痛,大腹水肿,膝关节肿痛;沿着胸前、乳部、气街(气冲穴部)、腹股沟部、大腿前、小腿外侧、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运用。
凡属于气盛有余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热,有余的症状表现在胃部,则消化强而容易饥饿,小便颜色黄。属于气虚不足的症状,则身体前面都发冷、寒战,胃部寒冷则感到胀满。
足阳明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其病:气逆则喉痹卒(1)。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2)。取之所别也。
【注释】
(1)卒瘖——卒,通作猝,突然;瘖,失音。
(2)足不收、胫枯——足不收,足弛缓松软无力;胫枯,胫部肌肉萎缩,气血亏虚所致。
【语译】
足阳明络脉,名丰隆,在距离外踝上八寸处分出,走向足太阴经;其支脉沿着胫骨外缘,向上联络头项部(会大椎),与各经的脉气相会合,向下联络喉咙和咽峡部。
其病症:气厥逆,就会患喉部肿痛,突然音哑。实证,发生癫病,狂病;虚证,见足胫部弛缓无力,肌肉萎缩。可取足阳明络穴治疗。
足阳明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1),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出页)(2),还系目系(3),合于阳明也。
【注释】
(1)腹里——腹腔之内。
(2)頞(出页)——頞,鼻根;(出页),眼眶下部。
(3)目系——眼后内连于脑者。
【语译】
足阳明经别,在大腿前面从足阳明经分出,进入腹腔之内,属于胃腑,散布到脾脏,向上通连心脏,沿着食道浅出于口腔,上达于鼻根和眼眶下部,回过来联系到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目系),脉气仍会合于足阳明经。
足阳明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1),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九页),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2),阳明为目下纲(3)。其之者,从颊结于耳前。
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4),伏兔转筋,髀前肿,颓疝(5),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6),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注释】
(1)中三指——即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
(2)(3)纲——原作“网”,此据《甲乙》、《太素》改。
(4)脚跳坚——脚部活动感觉僵硬不舒适。
(5)颓疝——又作“隤”。因疝气下颓,故名。参见足厥阴条。
(6)口僻——指口角歪斜。
【语译】
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胫外侧,直上结于髀枢,又向上沿胁部属于脊;其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之筋结于外辅骨部,合并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再向上分布到腹部,至缺盆处结集;再向上至颈,夹口旁,合于鼻旁颧部,相继下结于鼻,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为“目下纲”(下睑)。另一分支之筋,从面颊结于耳前部。
其病症:可出现足中趾及胫部支撑不适,拘紧疼痛,足部活动感觉到僵硬不舒,股前拘紧疼痛,髀前部肿,疝气,腹部筋肉拘紧,向上牵制到缺盆和颊部,突然发生口角歪斜,如有寒邪则掣引眼睑不能闭合;如有热邪则筋松弛使眼睑不能睁开。颊筋有寒使筋脉紧急,牵引颊部致口角移动;有热时则筋肉松弛收缩无力,所以口歪。
足太阴脾经脉
【循行】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1),过核骨后(2),上内踝(3)前廉,上踹(4)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5)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6),连舌本(7),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本经穴]隐白(井),大都(荥),太白(输、原),公孙(络),商丘(经),三阴交(足三阴之会),漏谷,地机(郄),阴陵泉(合),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脾之大络)。
[交会穴]中府(手太阴),期门(足厥阴),日月(足少阳),下脘、关元、中极(任脉)。
【注释】
(1)白肉际——指四肢掌(蹠)面与背面交接的边缘。掌(蹠)面的皮肤较厚而色浅,称白肉,又称赤白肉际。
(2)核骨——张介宾注:“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其形如半个果核,故名核骨。即指第1蹠骨的头部突起。
(3)内踝——胫骨下端的突出处。
(4)踹——音篆。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5)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6)咽——张介宾注:“咽以咽物,居吼之后。”此兼指食管而言。
(7)舌本——指舌根部。
【语译】
足太阴脾经:从大趾末端开始(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核骨(第一骨小头后(太白、公孙),上向内踝前边(商丘),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中极、关元,属于脾,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通过膈肌,夹食管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连舌根,散布舌下。
它的支脉:从胃部分出,上过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
【病候】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1)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2),则快然如衰(3),身体皆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4),水闭(5),黄疸,不能卧,强立(6)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能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注释】
(1)胃脘——《说文》:“脘,胃府也。”
(2)得后与气——“后,指大便;“气”,指矢气。
(3)快然如衰——感到病情忪解。
(4)溏瘕泄——溏,指大便溏薄,瘕,指腹部忽聚忽散的痞块;泄,指水泻。
(5)水闭——指小便不通等症。
(6)强立——《太素》作“强欠”。可作勉强起立解。
【语译】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发强,吃了就要呕,胃脘痛,腹胀,好嗳气,得到大便或放屁后就感到轻松,全身感到沉重无力。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脾”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体不能活动,吃不下,心胸烦闷,心窝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块,泄利,或小便不通,黄疸,不能安睡,勉强站立,大腿和小腿内侧肿、厥冷,足大趾不能运用。
足太阴络脉
【循行】
《灵枢·经脉》: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腹(1)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注释】
(1)腹——原作肠,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上吐下泻。实证,见腹部绞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足太阴经别
【循行】
《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1)。
【注释】
(1)舌本——原作舌中,据《太素》改。
【语译】
足太阴经别,从足太阴经脉分出后到达大腿前面,和足阳明经的经别相合并行,向上结于咽喉,贯通到舌本。
足太阴经筋
【循行】
《灵枢·经筋》: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1)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2)引脐与(3)两胁痛,引膺中与(4)脊内痛。
【注释】
(1)阴股——股的内侧。
(2)上——原作下,据《太素》改。
(3)(4)与——原缺,据《太素》补。
【语译】
足太阴经筋,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上行结于内踝,直行向上结于膝内辅骨(胫骨内髁部),向上沿着大腿内侧,结于股前,会聚于阴器部;向上到腹部,结于脐,再沿着腹内结于肋骨,散布到胸中,在内的经筋则附着于脊旁。
其病症:可出现足大趾支撑不适,牵引内踝作痛,转筋,膝内辅骨痛,股内侧牵引髀部作痛,阴器部有扭转疼痛,并可向上引脐及两胁作痛,且能牵引胸膺和脊内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