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悉随尊便
作者:嬴无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014

大秦嬴无敌二年四月,初夏。

三月末的国府简兵令,并未如某人预计的那样荡起轩然大波。诚如某个老狐狸所言,巴掌不想挨也已经挨了,田枣儿吞还是不吞当真是个问题。

不错,昔日嬴渠梁当政时,提出了割让河西之地给魏国作为求和之物时,老秦的各家老世族们可是风风火火的好生闹腾了一次,可换来的却是现任国君嬴无敌当街斩杀了孟西白三家和楚芈、由于、车三族的六元老,而后嬴渠梁又抛出一个置换封地的说法,叫老国后好一番敲打,后只得偃旗息鼓。

眼下,河西之地拿是拿回来了,按例本应该根据军功大小册封给出力的各家代表,也就是军队中的世族系将领。可这国君却又另辟蹊径,竟然把土地分给了从军中淘汰出来的退役卸甲老兵,真个叫各家老世族大跌眼镜。

可是,那夜老太师甘龙的一通呵斥,也叫各家老世族的族老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国君在给人一巴掌之后,还是会给枚甜枣儿的。商学这个东西,虽然闻所未闻,但各家还是从老太师的介绍中听出了味道。这话中不就是暗示,日后将会由国府拿出钱财来作为本金,让学成的各家弟出外经商,获利均分。

老世族之所以觊觎着河西的土地,是因为土地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在当时那个年代,只要有土地便有收成,有收成便代表着有钱粮。反之,土地就等于是钱粮,谁家的土地越多,实力也就会越强大。

而现在,无敌却是准备着给他们换换脑,准备给他们本钱做做生意。

谁家也不傻,对于秦国的老世族来说。任谁都明白种地和经商比较起来根本就没得比。只是陇西老秦太过贫瘠,并且长期处于老少边穷地区,老百姓的观念落后,纵然知道经商要比种地来钱,可一无本钱二无经验,自然不敢轻易贸然尝试。而无敌提出的办法就很有爱了。专门开个商学来教授老世族的年轻弟学习经商,并且还提供本金,赚钱盈利之后利益均分,这等好事无异于天上掉下的大麦饼,谁不干谁就是傻逼。

而老甘龙那夜的呵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老甘龙代表了在秦国举足轻重的甘氏一族,见于如此事态,孟西白三族只好秘密联络起各家详细商议。而得出地结果却很是让人诧异,除掉孟西白、楚芈、由于、车这六族内部还有一些意见以外。百余支老世族中的大部分竟然对简兵令抱着支持的态度。这是因为,这次国府将要裁撤的接近十万老兵当中,他们各族的族人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若是按照以往秦国地惯例来分配。只怕河西的土地大半要落入六族的囊中,他们这些旁支小族至多是跟在后面分到一点肉汤而已。谁叫六大族的弟素质极高,一旦进入军队便能很被简拔为将领和军官,而这些小世族的弟只能当个大头兵。就说有一支迁而的来徙戎狄部族熊氏,在这次卸甲的老兵当中竟然有三千余人被核准,按照每人十亩的数目,这一口便吞下了河西三万余亩的良田,若按照以往地军功分配制度,怎可能落到如此好处。

对于一些小世族来说。无敌的这种分配制度其实能让他们接受,因为一旦他们的族人当真分到了河西地土地,族人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不说,每年族人所上交的族敬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当时地秦国依旧还秉承着从游牧民族传承下来地习性。族中公有地财产为全族所有。而族人也须按照一定数额上交自己地收益。一旦族人有事。世族便会出面摆平。若族人遭遇天灾**。世族也会主动施以援手。这一来。虽然大大降低了官府地行政成本和民政救助力度。却也造成了老秦人先团结在以族领为核心地世族之下。其次团结在以国君为核心地国家当中。

因此。在老世族密集地合纵连横当中。无敌将老国后这枚棋放到了关键地位置上便拍拍屁股领着一群官员出巡陇西全境去了。反正老世族们若是识相便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若是当真想要闹事便让老国后给他们再来一次当头棒喝。虽说现下老国后已经把驷车庶长地官位转给了二哥嬴渠梁。可人人都知道实际上老国后是真正地幕后黑手。

二年四月十二。秦中咸阳。

这一日。无敌带着公孙贾、卫鞅、申不害以及家眷白荷、白雪、赢玉等人来到了老家咸阳。略为安顿之后。无敌便命亲卫备马。领着众人出城。北上宗山。

宗山位于咸阳城外。西望泾河谷地。处于咸亨和阳里两县地中间部位。一行人来至宗山半腰。便已经能隐隐看见山下咸阳小城全貌。无敌丢下马鞭翻身下马。指着山下整片地泾河谷地道:“此地周称程伯国。后改名毕郢。再改岐周。简公时称渭阳。后于咸亨、阳里之间又建一城。人称咸阳。”

商朝武丁时期。司天官吴回后裔受封于渭水北塬一带。建立“郢”国。亦称“程”国。周灭商后。是周文王第十五毕公姬高地封地。史称“毕郢国”。至秦时。先称渭阳。后称咸阳。在原本地历史中秦孝公十二年。得商鞅建议而在咸阳老城之畔又建城称“大咸阳”。后迁秦都于此。

而此时的咸阳,还不是那个日后大秦帝国的国都大咸阳,现今立于渭水河畔的咸阳城不过之是一个方圆不过十数里直径,城墙高度不过六丈多高的残破小城。当时的秦尺为二十三公分,一丈也就是两米三,正规大城的城墙高度必须要八丈以上,也就是十八米四前后,不够这个高度的统统都算做小城。

随着无敌的指点,众人都是随着他地目光远远眺望,半响之后,却是卫鞅先开口道:“君上,此地即在九山之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宜建大城。莫非君上有意,在此建一座城?”

“城……”无敌侧头看了看卫鞅。心道你小果然厉害,这大咸阳原本就是你地手笔。

当即无敌笑道:“也对,本公准备将这老城全都推平,然后在这泾河谷地上建一座没有城墙的都城。”

“没有城墙?”众人听了都是一愣,旋即卫鞅马上意会道:“城无郭,国无疆。日后大秦出于陇西,一统天下,诸国来朝,要墙何用?”

“哈哈!”无敌伸手一拍卫鞅肩膀。大笑道:“知我者,卫鞅也!”

但接着,无敌却是正色道:“卫兄、申兄。二位先生,看我这大秦河山如此多娇,可有些许感慨?”

这次卫鞅倒没在抢先言,而是申不害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无敌自然明白申不害话中之意,调侃道:“好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申兄可是耐不住性,想要本公放个实缺。一展先生变法强国之志?”

哪知申不害却是不卑不亢,直言答道:“正是!申不害空有一身本事,却苦无施展之地,识君有鸿鹄之志,方来西秦谋不世之功业。”

无敌却是不动声色道:“先生心急了?”

申不害正色道:“若申某所料不差,君上颁布简兵令,意在实行变法。只是不知君上所行变法,将以何人之策为本?”

卫鞅也见机道:“申兄所言,正是卫鞅所思。”

见申不害点出问题核心。无敌自然也不能再给两人打马虎眼,当即微笑不语上前两不。跟随在无底身后地白雪等人一见便知无敌有话想要单独对申不害和卫鞅两人说,便会意避走。

“二位先生皆心有鸿鹄之志,本公怎能不知。”无敌默默整理好思路,本来此次待他们来咸阳也是准备向他们摊牌,只不过时机却是被两人给拿去,眼下形势有些被动而已。不过无敌却是胸有成竹,对于这两个牛逼人物的安排早就谋划好了:“申兄精于吏治,而卫兄精于法治。以本公之见。两位先生所出之策都不是当政强国、变法强秦的长策。因此,本公将要实行的变法。既不用申兄之策,也不会用卫兄之策。”

申不害一听当即面色巨变,而卫鞅却是淡然一笑道:“敢问君上,既不用我与申兄之策,君上将要以何策变法强秦?”

听着卫鞅口中语气,无敌反问:“卫兄有策,申兄亦有策,本公可否有策?”

申不害当即一脸讥讽道:“君上之意,是要独力变法?既如此,申某留秦何用?”

申不害言下之意,不外是尽管你嬴无敌牛逼,可你始终都是一个屠户出身的半瓶水,怎么能和他这样的人对比。既然你要自己变法,用不上咱,我申不害留下也没意义了。

“申兄、卫兄,本公有一问,望二位先生恳答之!”无敌知道一旦摊牌,以两人地脾性一定会闹着要走,自然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个人功名利禄与天下黎民福祉,何为贵?何为轻?”

昔日稷下学宫论战,申不害自然记忆犹,当即正色答道:“当然是以天下黎民福祉为贵,个人功名利禄为轻。”

至于卫鞅,自然也不可能对此回答抱有反对意见。

“好!申兄既然识得何为贵何为轻,本公不妨对二位直言。二位若是愿意留在秦国出仕,本公必将根据两位所长,委以重任,让两位一展抱负。若二位只是一意孤行想要施展心中所谓长策,谋高位食厚禄,以个人功名利禄为重,将天下黎民福祉弃之脑后,则本公也不便勉强,是去是留,悉随尊便!”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