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初会戈沃罗夫
作者:海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90

现在整个西方国家都对中国进行严密的封锁,科技含量稍微高一点的东西要么只能通过走私进入国内,要么就是花费极高的代价,通过第三方费尽心机偷偷摸摸的买回来。这还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如果是类似大型的数控机床以及现今的生产线之类的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中国担这个风险,只有中国这样的傻帽国家才不止一次的干这样的事。更不要说还有这么多相关的汽车设计局。发动机设计研究院和各种应用材料研究所以及各式各样的人才能够被自己一起带走。

这些研究机构和设计师们才是一家企业真正能够立足发展立足的根本,这可是从西方发达国家那里无论如何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也买不到的,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没有人会卖!也就是现在,苏联政府将要倒台的时候,所有的人在心里都充满了迷茫的时候,这帮败家玩意们才会是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如果真的把这两家汽车厂的生产设备一起打包带走,基本上苏联的汽车工业的底子也就被张岚给掏的差不多见底了。如果能够将两家汽车厂连同所有的工程师设计师以及技工们一并打包带走,大概等到叶利钦和普京缓过气来,想重建自己国家的汽车工业的时候,面对着一个空壳子就只有哭的份。而自己基本上只要回到国内,将所有的设备组装完毕,进行安装调试之后甚至可以马上就投入生产。

而自己想要获得这一切,只是需要付出差不多两个亿的美金而已,两个亿的美金绝对不能算不少,在这个时代绝对能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但张岚并不觉得如何多,年前从海湾战争当中投资石油期货捞得的那笔钱正好被派上用场。

相对于从欧美国家买汽车生产线,不说与之技术水平相当的生产线自己能不能够买的来。但就价格上来说,这个价钱真的是便宜到不能再便宜。八十年代德国大众与政府合作的上海大众汽车集团。其在当时地投资总额就已经超过了40亿人民币,而现在自己之需要花费2亿美金就可以获得比现在上海大众还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更可以获得如此之多地技术人才和研发机构!比上海大众划算得多了!

几乎就是相当于白送!也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才能发生这种千载难逢的怪事!

好吧,既然这样,没有任何的理由让张岚改变主意,如果要再次将高尔基汽车厂运回中国,还需要在等大约四到五个月的时间来让李季哈诺夫等人操作这件事。这次李季哈诺夫等人熟能生巧。已经不需要半年就能够将事情完美的办妥了。

这么算下来,这些生产线如果要运到中国,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的二月份左右。

不过张岚也留了个心眼,叮嘱辛格等人,这次先付给李季哈诺夫德国人30%的“辛苦费”,剩下地70%当中,40%在事情办妥之后再支付,最后地30%在确定安全运输之后在支付。不是不相信李季哈诺夫等人,是张岚压根就不相信一群为了金钱连国家利益都可以出卖的蛀虫们能够遵守什么承诺。

但现在。还有一件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怎么才能安全的把斯大林汽车厂如此之多的生产设备安全的运出苏联境内,运到中国?

最理想的也是最安全的办法。那当然是利用穿过整个西伯利亚的铁路将设备运过来,虽然用铁路运输的成本高了一些,但穿越地境内都是俄罗斯的国土,只要搞定途径的几个军区地首脑和太平洋舰队,就可以从太平洋舰队的母港海参崴直接装船下海,然途经日本海,穿过朝鲜海峡(也可以称为对马海峡),就可以安全的进入中国的地盘黄海海域。这样便以最短最安全的线路将这些设备运送到青岛港。而不用担心从地中海走的时候这个国家哪个国家以这个借口那个接口检查扣押你的船,张岚可不想来一次“银河号”的提前版本。

好吧。现在运输地安全不是问题,想要找一艘这么大吨位地运输船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够轻松地解决。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搞定沿途地各个军区的这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们?

张岚很清楚,如此之多的设备绝对不是一列火车就可以运输完毕的,给两个大型的汽车厂搬家,没有三五列火车来搬个个把月绝对甭想搞定。

那么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现在由于苏联政治局势的动荡,整个苏联境内铁路运输状况也是一片混乱的让人想要抓狂。民用线路的运输费用高暂且不说,为让人头疼的就是民用运输现在的不确定性,谁都不敢肯定用民用铁路运输半道上会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唯一值得相信的、安全系数较高的便是用军列运输,但如果用军列运输,事情又回到了该死的原点,怎么才能搞定沿途经过这些军区的大佬?要知道只有这些大佬手中掌握着军列使用和通过的权利。

想要通过铁路运输的办法从莫斯科和高尔基市将这两个汽车厂的东西搬走,沿途需要经过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军区、乌拉尔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后贝加尔军区、远东军区以及最后须有通过苏联太平洋舰队驻地的海参崴军港,如此算下来,总共需要经过7个军区!而且这七个军区竟然是苏联最大的七个军区!

对这墙上的苏联地图,张岚一阵头疼:想要从这些军区过去,每一个军区都要好好打点一下啊!要不然怎么可能过得去?

七个军区的大佬,需要艾丽丝公司一个一个的去拜访,首先要去摆放的的,自然是最近的莫斯科军区的司令官,不是因为别的,因为自己现在就在莫斯科,难道放着最近的莫斯科不去反而去离得最远地太平洋舰队吗?

现任莫斯科军区的司令官是戈沃罗夫上将,虽然莫斯科军区在苏联境内各大军区地地位几乎相当于国内的北京卫戍区。但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戈沃罗夫这老头的日子也并不是很好过。

整个苏联都沉醉在斗争和民主当中。没有人理会这些拿枪杆子的家伙,现在很多人都将这些只知道花钱而不知道产生效益的大兵们形容成米虫。以前还好,可现在米虫们的日子不好过了,高层们整天忙着相互之间地整人和阴人,或者防备着被人整被人阴,哪有功夫理会这些当兵地,至于军费?有点花着饿不死就行了。要那么多干嘛?至于装备维护费用?对不起。国家也没钱。

要说戈沃罗夫上将在官场上最熟悉的家伙是谁,恐怕说出来所有的人都会跌掉眼镜,既不是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也不是国防部长亚佐夫,而是克格勃的总头子、现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这是一个被戈沃罗夫又恨很怕的家伙,虽然戈沃罗夫官至军区司令官,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接到可克留奇科夫邀请自己去喝咖啡的电话。^^小说⒌⒉0 ^^

今晚,让所有人都感到恐怖的克留奇科夫同志倒是没有亲自去拜访戈沃罗夫,而是打电话询问戈沃罗夫上将。自己有一些朋友希望今晚可以去拜访一下戈沃罗夫将军,不知道将军方便不方便接待一下?

那当然是方便,。即使是不方面那也得方便啊!能让整个克格勃的老大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戈沃罗夫自问,哪怕自己就是今晚要参加国防部会议也要请假吧?只是戈沃罗夫对克留奇科夫所谓他地朋友有些好奇,已经活成人精的他自然不相信事情真的像是克留奇科夫所说地那样有两个朋友想要来拜访一下自己,肯定是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帮忙,但什么时候居然有克格勃的老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有事情来麻烦到自己头上来了?这让戈沃罗夫感到会很稀奇。

怀着满腹的疑问,戈沃罗夫等到了晚上八点。

八点钟。警卫员前来报告。有几名自称是克留奇科夫同志的朋友的人在外面,要求拜访将军。是否让他们进来?

“快请!”戈沃罗夫说到,转念之间却站起与警卫一起来到别墅的大门口迎接,冲着克留奇科夫的面子,自己也要亲自来迎接一下。

来到大门口,戈沃罗夫楞了一下,门口停着四辆小轿车,其中一辆还是一辆加长型三排座奔驰,其余几辆则是苏联随处可见地伏尔加小轿车。很显然,那辆加长奔驰里面做地就是此次前来拜访自己的人,而前后那两辆伏尔加,毫无疑问就是保镖们乘坐地车子,来人排场不小啊!

随着戈沃罗夫走出别墅的大门,车上的人也已经下来,看到车上下来的五个人,戈沃罗夫又是一愣:下车来的五个人当中,竟然有两个自己还认识,一个是李季哈诺夫,现任斯大林汽车厂的厂长;而另外有一位,就是最近在莫斯科上层社交圈混的风生水起的美国艾丽丝集团执行总裁辛格,对这两个人,戈沃罗夫不会陌生,但对于另外三个人,戈沃罗夫就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中一位是漂亮到极致的西方美女,大约有着一米七五左右的身高,有着西方美女最典型的特征,即使在夜里依旧无法掩饰这位美女的绝世风姿:金发碧眼,如同大理石雕刻一般高挺的鼻梁,五官精致的堪比维纳斯,但皮肤却不同于西方美女的粗糙和多毛,反而在门口发黄的灯光照耀下下,牛奶一般细腻光滑的皮肤泛着类似象牙一般柔和的光泽。身材更是好的出奇,只是一瞬间,戈沃罗夫心中自动涌上来一个念头,这是一个妖魅!迷死人不偿命的妖魅!

另外一位则是典型的中国美女,身高比她身边的那位金发美女要略微低一些,一头黑亮的仿佛极品绸缎一般顺滑的长发披散在背上,即使在黑夜里仍然可以注意到那仿佛在反光的秀发。门口的灯光有些昏暗,东方美女的位置又有些背对着灯光,让戈沃罗夫看不清这位东方美女的长相,但黑夜里这位美女的眼睛却如同夜空中的星星一般闪闪发亮,不是真的发亮,但就是能够神奇的让你在如此黑暗的夜里能注意到她的眼睛。

至于最后一位,戈沃罗夫一眼扫过去,却有些失望,没想到只是一个不大的小屁孩,看上去古灵精怪,看上去好像和那位东方美女有着一点血缘关系。

这一刻,戈沃罗夫忽然抱怨起自己大门的灯光来:为什么灯光就不能再亮一些,让自己能够看得更清楚一些?要知道,像现在这样能够同时看到东西方两位绝色美女的机会可真的不多!至于张岚,嗯,每次总是逃脱不了被人给华丽丽无视的命运。

“尊敬的戈沃罗夫将军你好,”就在戈沃罗夫打量艾丽丝和小晨曦的这一刻,李季哈诺夫已经笑着上来和戈沃罗夫将军热情的握手,“再次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您的身体看起来还是这么好。”说着转过身,“请允许我给将军阁下介绍几位来自远方的朋友。”

“这正是我期待的,”戈沃罗夫矜持的点点头,“这位辛格先生我已经认识,现在辛格先生可是莫斯科上层社会中无人不知的名人!不知道这两位美丽的小姐,”顿了一下,终于还是决定加上张岚,“还有这位可爱的小朋友是?”

PS:谢谢大大们昨天对桐桐的支持,月票呼啦啦涨上去一大截啊,再次谢谢大大们,桐桐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写文的,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