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奇人陆法和(终篇)
作者:易与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66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二十一,萧绎

接到回报,萧绎松了口气。 随即心头又有些沉重。萧衍的子孙个个都是博学之士。或许有许多奇怪的个人毛病,但至少都不是笨蛋。西魏对江陵城的威胁,萧绎如何不知。当初在灭侯景后,许多朝臣建议将首都迁回建康。建康不但是旧都,而且北面隔着长江,以南朝的水军优势,安全性无庸置疑。而江陵位于江北,西魏铁骑可以轻易攻到城下,安全系数实在太低。但因建康皇宫被王琳部下烧光,回去的话要从头经营,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萧绎犹豫再三,最终决定留守江陵。

但既然留守江陵,那就必须扫清江北障碍。襄阳的萧?做为依附西魏的梁朝皇室,需要首先除去。以他对南朝的熟悉及号召力,再加对水军战法的娴熟,绝对是与江陵势不两立的存在。除此以外,长江上游的益州也是攸关存亡的战略要地,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这些,萧绎全都知道!

然而萧绎有苦难言。连年战事早已掏虚南朝。兵疲将惰,久战必危。打仗就是赌博,一打起来胜负难知。萧绎在心态上是个典型的文人。他自己也常说:“我跟臣下的文人比,文采有余。但要讲起战策武略、骑射弓马,那就差部下的战将很多了。”

事实也是如此,萧绎就连对臣下训话几句,都是典雅华丽的文章。可是一讲起战事,萧绎就大皱眉头。这玩意不但粗俗可厌,而且危险之极,实在只有那些北方蛮夷才能乐此不疲、不死不休。咱们雅士的方式,是所谓“羽扇纶巾,谈笑灭敌”,何必非得在刀枪尖上搏出一个个吃相难看的胜利?

所以萧绎的想法是,不如用外交手段先稳住边境,等梁国缓过劲来,再找时机慢慢恢复疆土。萧?当然可厌,但是他背后就是西魏。萧绎深知这些蛮夷的性格。那就是一群野狼,没事都要咬你几口。陆法和要是主动攻击萧?,那不等于捅上马蜂窝,给了对方即时动手的借口吗?在打完这一连串战事后,毫不停歇的再跟西魏大干一场,萧绎已经实在没有这个胆力。

萧绎在江陵叹息筹划的时候,郢州的陆法和也没闲着。他的密探不断发回各方情报。尤其是江陵方面的。萧绎的想法很快被他弄明。对此他只能报以苦笑。先恢复,再进取,想法倒是不错。问题是,敌人会给你这个机会吗?须知你想休养生息的关头,也正是敌国“趁你病,要你命”的绝佳时机。哪朝哪代,成功者不是迎难而上,逆取顺守的?

黄石公三略所谓: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一昧退让、防御,国家必然会被逐渐削弱。实例如北宋、清末。反之,一昧用强,四面树敌,攻击性太过,容易因一次失手便造成国家的总崩溃,例如苻坚、拿破仑)。过度黩武固然凶险,可是过于软弱照样是成不了事的。既然是你不打,对方也要逼着你打的形势,与其被动防御,当然不如主动进取。须知攻击比防御节省兵力(攻击点可以自由选择,对方却得四处分兵防御),而且将战火烧到对方国境,即使不胜,也能极大削弱敌国国力。实力强弱是相对的,对方削弱,即等于己方的加强。这种思路怎么就不能转换过来呢?

归根结蒂,萧绎只是个文人而已!陆法和仰天长叹。对之,陆法和毫无办法。就如他对华夏政治的现实无可奈何一样。总之,尽人事,听天命吧!

萧绎区分不清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充满侥幸心理,江陵的危机已经不可避免。但危机未必不是机会。陆法和开始为那一天精心准备。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能抓住,未必不能翻盘。

二十二,结局

就象那个“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大家七嘴八舌提醒萧绎的时候,似乎根本只是个吓唬人的故事。等到大家的警惕有所放松的时候,狼却突然出现。

梁元帝承圣三年(,然后又用油漆涂掉。等油漆剥落的时候,大家发现是这样一些字:

“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递代坐。”

“一母生三天,两天共五年。”

附会的好事者认为这是说娄太后生三天子,从孝昭(高演)即位,至武成(高湛)传位给后主高纬,一共是五年云云。

评论:这个意义并不太大。很可能是陆法和徒子徒孙的杰作。

三,陆法和在荆州和郢州的时候,身边一直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至此已二十多岁),自称叫越姥,身着尼服,与陆法和形影不离。等陆法和去世后,此女与别人通奸。大概是有弟子出面告发,结果被有关部门抓住盘问。她供述说跟陆法和的私情持续了十多年。陆法和去世后,她就跟了别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陆法和本是居士,不是僧人。无非陆法和地位太高,名头太大,这才有许多人来管这种闲事。有关部门问清原委后,就将越姥放了。越姥后来嫁了人,生了好几个孩子。

四,陆法和在百里洲建寿王寺的时候,命令将佛殿的梁柱截短。他预言数十年后,佛法要遭劫难。这座寺庙方位偏,可以免灾。等到魏军攻陷江陵,南梁宫室全被烧毁。总管想从寿王寺拆木材重建。但是木头太短,只好作罢。到了周武帝灭佛的时候,因为此洲在长江之中,属于陈国地界,因此得以幸免。

后记

陆法和的故事到此结束。然而这个见载于史册的人物,身上罩的迷雾却未随着故事的终结而告消退。从事迹上看,他的某些行事过于突兀,几乎给人“这是一个后世人物穿越时空干涉历史”的印象。当然,假如认为此说过于玄虚,那么将其人理解成一个极为高明的智士,也是完全可以解通的。笔者的文中,即做了这个方向的解读尝试。

陆法和眼光敏锐,手段非凡。从宗教入手,以数十年时光,甚至可能集合了家族几代之力,苦心经营,找准时机楔入历史。然而任他才能通天,手段彻地,在华夏高度成熟的**文化下,仍是一筹莫展,以失败告终。幸好他毕竟不是俗手,仍能轻巧入局,全身而退,保全了自身及一众部下,这在华夏政坛,已经算得上一个奇迹。而他也以自身经历,生动的阐释了**体制如何实内虚外,善于保守却拙于进取的奥妙。同时也证明以宗教手段入局,在华夏政坛上对成功是并无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