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游湖的意外
莫笑那井底之蛙,讥人目光短浅时,自己反坐井观天。无弹出广告小说
未知总是无穷尽,岂能尽在山海间,说的是人外有人,仙上有仙!
自有山海世界以来,已不知多少岁月。无数次的地壳变迁,无数次的火山喷发,无数次的山海更替,无数次的物竞天择,人终于成了山海世界的主角。
太一之时,尚处混沌;太古之事,只一鳞半爪;远古之事,语焉不详;上古之事,多穿凿附会;有史可查者,算起来也就是数千年,又多有避讳、窜改等诸多之事,不能尽知。但古来民间流传下来的长生不老之说、天地同寿之言、亘古永存之语却从未中断,其真假已无人可辨。
只是千人独木,就中更有几人能过,但历朝历代追求长生者趋之若鹜。更有自我安慰者言“纵使长生求不得,求个长寿也是好的”。于是求长生的人多了,意见和境遇等不同者也愈多了,分歧自此而生。渐渐有了门户之见、派别之分、正邪之对。
除此外,长生路上利益纠纷,情感纠葛也是层出不穷,争斗从此开始了。
单个人之间的争斗尚是小事,多人间的争斗便有不妥,以此而上,乃至种族之争,世界之战,便会哀鸿遍野、饿殍满地了。
其间总有大智慧者超脱一切,放下偏见、执念、贪欲,只孜孜以求。
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开篇也。
尚泱古国以龙江为界,分为江南、江北。其中江南之地山清水秀,风物迷人,故多才子佳人,其中临江省尤是如此。市集之地,多设私塾;山野之间,可闻朗朗书声。
距临江省三百里处有一个村子,名曰苏家村。村头一家私塾名曰广闻斋。
私塾先生轩广闻本是一名秀才,考了三次,都未中举人,觉得功名无望,心气也就淡下来,于是回到苏家村,办了个私塾,学费也不贵,只够日常用度也便罢了,每日里讲学授徒,只盼望他的学生中早晚也能出一两个举人,一生也算是有点成就了。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了。因轩广闻学识渊博,又是私塾的先生,所以村里的人都尊称他为“广闻先生”。
广闻斋中只有十几个学生,年龄也都在十一、二岁之间,广闻先生有一个儿子,名叫轩语,今年十三岁,也在广闻斋中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听讲。广闻先生教学生很注重劳逸结合,所以每天安排的课也不是很多。多数时候只上半天课,下午便带学生们去湖边游玩,一边玩一边考学生的功课,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功课都记住了。看起来甚是清闲自在。
此时已过端午,天气有些炎热。这日,广闻先生在广闻斋中讲了一上午课,已有些暑气了,看看已经中午了,广闻先生安排学生们吃了午饭后,便拿本书,提了壶酒和学生一起去湖上游玩。一路上,谈诗论词,妙趣横生。广闻先生每有提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广闻先生看到这一切心里高兴极了,就好像他的弟子中已经出了一个举人似的。
广闻先生与孩子们谈笑到将近申时,说道:“你们在湖边玩吧,我到湖心亭坐坐,不要胡乱跑,累了就到那边的破庙中休息。”
广闻先生走后,孩子们玩的更欢了。一个个脱光了衣服,钻到湖里扎猛子、竖蜻蜓,好不热闹。
远远的地方,更有几个女孩子划着小船采菱而歌:
越女弄舟采藕莲,襟袖半挽鬓花偏。
粉花绿叶清水素面
忘却来时忧怨。
歌声隐隐气自闲,莫愁来日意不欢。
烟轻雾重,情浓眼乱
何必相思肠断。
几个男孩听得有趣,也学着女孩,唱了起来。
顿时,湖面上歌来曲往,声飘天际,令人神往。
湖畔上一个黄裙女子,手拿宝剑,静静的站着,侧耳倾听,像是思索着什么,又像是回忆着什么,竟有些痴了。
广闻先生来到湖心亭,选了一个风景绝佳处,在石桌边坐下,喝了口酒,拿出书来细细研读。每到妙处便咕一口酒,击桌而赞。
对岸林中走出十几个佩剑的人,走在前面的是一个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一身黄袍,后面十人也皆穿黄袍。十几个人出了林子,向湖心亭缓缓而行。
那十几个江湖人举步入亭,见广闻先生兴趣正浓,不觉相视莞尔。然后在亭边宽敞处坐下。静静的,好似在乘凉,又像是在等人。
过了好一阵,乌云从天边漫上来了。一阵凉风袭来,广闻先生才惊觉,看看天色不善,必有大雨将至,起身正要走。
这时那中年汉子走到广闻先生身旁道:“先生读书下酒,真是高雅之士,不知先生贵姓?”
广闻先生打量这几个人道:“免贵姓轩,侠士怎么称呼?”
中年汉子到:“侠士不敢称。敝人何玉恒,请问轩先生可曾听说南面的绍平镇三家私塾被毁之事。”
广闻先生一怔,不觉又打量了这中年汉子几眼,道:“我一个落第秀才,那里知道这许多江湖中事。”
何玉恒道:“那先生可曾见到一个佩剑的黄衫女子经过?”
广闻先生道:“我每日教书育人,少与人会面,何先生找自己的弟子吗?”
何玉恒道:“不是的,不知先生家居何处,私塾何名啊?”
广闻先生皱了皱眉道:“前面不远的苏家村,广闻斋便是。”
何玉恒道:“既然先生没见到那黄衫女子,那多有打扰了。”说完便告辞而去。
其实何玉恒他们就是来打听广闻先生家的住址的。他们早看出轩广闻是私塾先生。怕那女人在附近毁人私塾,所以欲先打听明白,以防晚间有不测之事发生,也好有个救援。
虽然他们追踪那女子已经有一个月时间,但还没有一次正面交锋,这次预先摸清楚了附近几家的私塾情况。
江南多雨,说下就下。转眼间,整个湖笼罩在烟纱雾影之中。
孩子们早已溜到附近的破庙中。搬桌抬椅,拔蜡掷台,凭窗观雨玩的好不热闹。
轩语道:“爹爹怎么还不回来呀!”
几个学生都跟着说道:
“是呀。下雨了,先生怎么还不回来。”
“我们去找先生呀!”
“还是别去了,外边的雨这么大,小心淋湿了生病,倒给先生添麻烦。”
学生们议论着。轩语只是蹲在庙门处,向外张望,不再和其他的学生说话。
过了好一会,雨中有一个人影闪过,看不清是谁。
轩语想一定是爹爹,想到这儿,他便跑了出去。跑到跟前才看清是一个穿黄裙的女子,手中提着宝剑。
注:○1太一:元气未分形,结胚象卵,气圆形备,谓之太一。也就是混沌。张君房《元气论并序》
○2轩:有xuān,hǎn两个读音。本小说读为xuān。
著名东汉后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潜夫论•志士姓》中记载:“轩氏、丰氏、驷氏、游氏、国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为姓。”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后期楚国王族后裔轩丘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轩辕黄帝后裔军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子喜,属于以通义字讹为氏。据史籍《风俗通义佚文》、《左传》记载,郑国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后为罕氏。在古代,“轩”与“罕”字通,如在《左传•昭公元年》中记为罕虎,而在《春秋公羊传》中则记为轩虎。其后裔以“轩”比“罕”为尚,遂为轩氏。此外读音为hǎn。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