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子道长与胡濙大人在九江分成两路,一路走的是江TV找那些以前九江卫退下来的军士,明朝都是军户,退下来后就是在家种田,如果真要是建文余党的话,一定不会老实在家里种田的。胡则亮了身份到了卫所和府衙门去建文帝时期官吏的一些名录,特别是建文帝时在职而永乐上台后离职罢工的有哪些。
这一查果然现卫所指挥使还在,不过已经调到南昌大营去了,现在已经成了江西都司的同知,牛振武那会是此人手下的千户。胡大人又从九江府到了南昌,走的也是水路,一路上看到的又是漕帮鄱阳湖分坨的漕船。江西也是鱼米大省,这些船上的动的大多是军粮,一部分会北上直沽(天津),另一部分在金陵装船,供郑和大人下西洋调用。
玉灵子道长在南昌府的时候倒是遇见了新鲜事,他们投的三清道观很热闹,这热闹是一位来自苏州府的游方道士所带来的。这位道长法号悟尘,是丹药派的,他过来南昌府的三清道观是来拉人的,拉的是他当年的师兄,如今三清道观里的职掌丹鼎的悟性道长。当年悟尘道长在炼丹一道上要差悟性道长很多,可这次悟尘道长过来,却带来了很多丹药,有强身固本的,有通气活血的,那些对付鸟蚁虫兽的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就算了,可悟尘还带来了唐代炼丹术家孙思邈《丹房诀要》的集注,这集注居然把里面的丹方都给试炼了一下,还提出了很多新的丹方。
道家炼丹有内丹外丹之分,悟尘悟性玩的是外丹,玉灵子一派玩的是练气和内丹,通常玩丹丹的更玄一些,他对外丹也懂,知道外丹的妙用。
炼外丹玩的就是钱,更种丹石原料不容易配齐。丹炉也有讲究,早先一个纯铜制丹炉就值万钱。能把孙思邈的丹给炼全了,别的不说,光医病救人这一项就是大大的功劳,不简单。
三清道观里的.热闹当然不只是那些丹药和那《集注》,而是悟尘道长力邀师兄跟他去南洋,永乐九(1413年,郑和大人要下西洋,这次是朝庭里征集一些懂丹药术的道士跟着一起下西洋,同时被征集的还有郎中、通译等等。
征集通译一事不用多说.,胡濙大人也知道,征集郞中以前只限于苏州和长乐两地,这次是面向整个大明朝,可征集道士这就有点奇怪了。听说在阴阳师在船上,这是风水卜算之用,可道士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以前是王动找人来干的活,现在郑和也现了好处,这事由官府主导了。别的不说,从爪哇带回的石料粉加在瓷器里烧出了靓蓝之色,这让长沙官窑里这期的瓷器大放异彩。同时呈报上来的,在西洋小岛中,多有金石,苦于无人能识,无主之物弃之可惜。
更重要的是,皇上似乎近.来对丹药一事颇有兴趣,一时间宫里的丹炉都起了几座。呈给皇上的丹药自然要慎之又慎,那怎么办,海选。所以郑和马上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抢先一步动手了。他不是要找人炼丹,他只是要去试,把那些海外的古怪的东西都拿来试试,万一真能为宫里的仙长能备上点好料,也是奇功/
悟尘道长跟着王动下过一.次西洋,他是茅山道观里推荐过去的,最远到了天方国,在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真的见识到了不少好东西。船队回到苏州后,从刘家港整整拉了二十多趟,才把那些石料拉到京城边上的龙山泥灰厂。在那里,三湘商团与茅山道士们合作的炼丹所大的惊人。炼所把带回来的金石一一检查分类炼制,历其药性药理,整理成文字。孙大家的《丹房诀要》的集注和试炼只是悟尘道长闲暇怡情之作。
看着自己研究了半辈子的《丹.房诀要》被师弟就这么轻松的注疏了,悟性道长真的心有不服,师弟的本事他最清楚,可没办法,现在人家依托了大的商家,财粮足的很。三清道观还要靠地主和信徒的乐助才能购置原料,这自然是不能比。
“朝庭这次也要开炼丹.房。主事地是湖广地楚王。楚王如今掌着东西洋地生意。什么好料都由他清自过手。直接调配。”
悟尘这话说地道观里地道士们有些心动。大明朝地几个王爷都好炼丹。能搭上个王爷自然是好。而且这回是官府主事。还不用担心与王爷有什么关联。有时一旦攀搭地王爷犯事革爵入狱。供奉地和尚道士受牵连地也不少。
“楚王主事。郑和大人也是极力置办。此事皇上都知晓。”悟尘还在解释。“不多日。可能会有官榜放出。”
悟尘地话让人心动。可别地道长们心里还有别地想法。西洋方外之地。什么样地妖魔都有。只怕去时容易回来难。要不郑大人要四处修庙。每次回来出去都要好好地祭祀一番。
“此去经年。又是飘泊在海上。这路途”
“西洋妖人都是弯着脚走路喜食人脑”
“哪里,只
上就有妖魅海怪,能兴风作浪
“这海不比那湖,海龙王法术大的很,平日无风三尺浪,三伏天的雷寸那巨浪百丈高的都有”
“西洋人不食米,只是鱼肉”
一帮道士七嘴八舌的在热闹着,悟尘道长也懒的多解释,“哪有的事,那海只是比湖广的湖大些,西洋之人也或黑或白,毛皆重,体味怪异,与我等无二。”只这一句,就没别的废话。
“容我想想,此事还需禀报掌教。”悟性这话留下了个活口。
一帮道士散去.,悟尘与玉灵子胡濙三人睡的是客舍,那里的通辅,玉灵子倒是一五一十的问起了悟尘下西洋之事,胡濙也蛮有兴趣的在一边听着。
悟尘道长见过王动,不.过次数不多,当初茅山的玄天宫为了答谢三湘商行对他们的支持,收集了不少炼丹的道士跟着他们下西洋,悟尘道长便是其中之一。
悟尘也是.在栖身在茅山的道观里面,他所在的道观比玄天宫还要可怜,没什么香火钱,全都靠道观里的田地出租过活。他本人只能用行医的诊金来维持炼丹的研究。开始听说道士跟着下西洋能有钱收,给的银两还不少,他没在意。后来才知,下西洋只要懂丹药的道长,而且商家出钱试炼丹药,这个条件就真的让他心动了。
玉灵子问起海外的掌故,.悟尘道长则跟他讲山海经,在南昌府的这些日子过的还蛮惬意。
牛振武千户一事已经查明.,此人与建文朝的大臣有些瓜葛。当初齐泰黄观和方孝孺曾经离了南京城到各地去召集勤王之兵,他是积极响应之人。此人曾经要胁卫所指挥使出兵,后擅自离开了九江,带着三百的亲信士兵去京城勤王,半途燕王北军入京城,此人就失踪了。
这可算是个大条的了,别的不.说,单单此人手上的三百士兵,这三百之数若尽算作是建文余逆,这个数字让胡濙心里一紧。虽说他出京的要务只是关乎建文帝一人,可有这么一小队人马也是大事。
玉灵子得到的消息是,.龙江卫所那会的军户都还在,靖难时是有百多人失踪了。结合胡大人查到的线索,那会卫所是有呈报上去,只是报作为千户拐带。那千户的大名也是登上了逆臣录,所以九江卫基本上没什么责任,其时永乐帝初定天下,这些卫所的将校们都得到了皇上的宽待,此事都司也有干系,但都被都督府从宽处理了。
牛振武本人是萧山人,与他有关系的大人除了当事的铁铮大人外,还有一位是黄观,黄观当初可是全家都沉了秦淮河的,很难再去查访。
胡大人在想,是这位牛千户在到京城的路上碰到了建文帝,还是事后,建文出逃,他身边的人找到了牛千户。牛振武还有没有上线?这是胡大人最关心的问题。
这又让胡大人想到还有一人与建文帝失踪有最最密切的关系,此人便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洽。
主录僧是明朝专门服务于皇家的祭祀僧人,明朝无论皇帝还是亲王都各自有一名主录僧,主录僧是帮助其主人做法事的一群和尚中的领。比如当年姚广孝便是被朱选:僧,建文帝失踪时,此人在苏州吴县的普济寺任主持。
没多久,此人便被抓到了京城,虽然那时的皇宫里有几个烧焦的了尸体,可种种迹象表明,应该死的人却没有死。各种消息都有,其中出家当了和尚的传闻最多。而且据说便是这位洽收留了建文帝。
洽被抓到京城后便投入了大狱,从他嘴里没掏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苏州城的寺庙全都筛了一遍,也是没有影子,普济寺则被掘地三尺,如今已成荒地。
北上和西去的可能都没有,那只有南下或是出海了,郑和大人也是担着寻访之责,三下西洋一无所获。建文帝真的是南下了?还是隐居在直隶。
离了九江府下去便是直隶,齐泰曾经在广德募兵,牛振武应该是冲着齐泰去的,他动身晚了,没有遇到齐泰。
那接下来,胡濙又要回直隶了。
又是顺水而下,按当时牛千户的路线,也是走水路,因为那会江上没人敢行般,他那三百号人要找船很容易。
胡淡和玉灵子往广德府去的时候,与悟尘和悟性等人同一条船,他们的目的地是苏州刘家港,这次他们坐的也是漕帮的船,这船客货两用,从南昌上足了货,除了过夜补水外,一路直刘家港,中间只上下客人,货倒是不动。什么货呢,大大的圏圈,上面印了个“茶”。
与陈泽一家交好的是荆州的茶商江家,江家吃足了三湘商行出口茶叶的份额,押船的是江家二房的长子江淼,一看就是命里多水的。他不是一人去的,而是带了二十多个家人。
江淼跟着家主去贺陈泽的婚礼,席间得到了一个消息,
国山水甚佳,是极好的茶园,当地的番人,不懂茶桑到那里去种茶,一定大有成就。锡兰山国在哪里,江淼不清楚,他打听到的所有的消息就是,郑大人在锡兰山国动了兵戈,把那里给打服了。还有就是京城里的佛牙是郑和大人从那里迎回来的。
去那里种茶一事,上回就已经与陈泽商量过,江家也很慎重,三湘商行的大掌柜王大人提了一个很古怪的要求,去那里种茶可以,只是那茶树的种子要大明朝的人管着,种茶的细活要大明朝的茶农看着,茶叶的炒制绝对不可泄露出去。这道理不用王大人提,他们也懂。可从王大人嘴里说出来,那就不同了,慎之又慎。
江淼又不懂那锡兰山国是什么样,那里物产如何,有什么器物。最有意思的是,他连摘茶叶的竹篓子都带了不少,就连炒茶叶的大铁锅都准备了五口。好在想到那里也有人造房建屋,不然他还想带上一个泥瓦匠,省得到时没人会砌灶台。
江淼此人信道,看到玉灵子和悟尘悟性自然亲近,两三下攀谈,让他惊喜,喜的是居然碰到了一个到过锡兰山的道长,当下对悟尘礼敬有加。
“江大爷,这锡兰山也有大明朝的官仓,那里从一针一线到刀剑都有备着,江大爷何苦这么大老远背几个锅去。”悟尘笑他。
“呵呵,前回.听说那荒蛮,人人皆以粪水擦身,居木屋食生肉。”
“哈哈哈,哪里话,那.里也有人种稻,江大爷去了还是有米饭吃。”
“当真,.当真,这下好了,我正愁这事,还想着到了福建置办一些米面。没想到那倒是有。”
“面可带些,只是酒水腌.货要带齐了去,那可没有沽售的。福建采办迟了,还是苏州府的货什齐全。”
“到时还需道长提点。”.
“无他,及至苏州府,刘家港.虽小,下西洋所需物什一应俱全,采办方便。到了长乐也是可以捡些遗漏,最后一站在琼崖,那里也是大明治下。占城国与大明朝有姻亲,那的郡主嫁了郑大人的外甥,建了个城池也不比大明朝差,店家售卖也都是国产之物,只是价钱贵了些。”
“就怕想不周全。敢问.道长,那锡兰山国山水地理如何。”
“那里山水俱佳,倒是个好去处,山里水汽湿,倒不曾见到有种茶的。”悟尘道长这话说了江心里大慰。
“番人不喝茶水吗?”
“寻常人家哪里喝的起,听说官家有赠上好的茶叶于番王,想来也是明珠暗投了,那些蛮人哪里识得宝贝。”
“委实有趣,听得大食人也有吃茶的习惯。”
“大食人?”
“极西之国,回回居多,也是功于骑射,着个筒子袍的。”
“噢,天方国,阿丹国之类,那里人倒是吃茶的,往常这茶叶本朝到了古里国便停住了,然后再有古里国的海客贩去天方国,那里人平时多吃肉食,肠胃湿热,离了茶不行的。”
“这茶经大明朝到了古里要月余,再由古里去了大食,怕又是数月,真到了茶客手上不是要小半年去了?”
“正是,呵呵,我看那商行出的一等一的绿叶,到了天方国都呈黑色,当地人唤为黑茶,委实有趣。”
下西洋的话头引来了不少搭客的关注,这些年下西洋一事已经从宫里波及到了民间。别的不说,从古里来的布,从爪哇来的香料这两项已经让很多大明朝的人见识到了西洋的物产,假借西洋之名的味精和雪糖早早就成了各地饭店的招牌。有的地方买的汤水就是白开水加点味精,就是让那些客官喝个新奇,就这样也能赚钱。雪糖粉、雪糖沙和雪糖晶里的花样更多,最搞笑的是,价钱最高的雪糖粉倒是最早在大明朝普及的,只是普及的方式有点怪。很多点心辅子没置办雪糖粉的便在桌上放上一碟米粉充数,把那米糕出笼后过下糖水上桌,糊弄着客人们粘了那米粉吃,结果吃的那具客人一嘴白粉。不知情的人乱显摆,更是在家里把嘴上涂些面粉出门,打肿了脸充个胖子。
“要说那珊瑚树,大明朝精贵的很,三尺以上价值万金,到了那溜山国,海里到处都是,倒不要会嬉水的,有个身材便能下去捞取。呵呵,初时见到官人房里用个珊瑚树做个衣帽架,惊为天物,到了那里才知,物有贵贱,皆由地理而已。”
“锡兰山有珠池,蚌母盈百万,所出黑珠大如牛眼,番人取珠只需下网捞取,哪似南国下海取珠那般搏命。”
“满剌加国一等一的果子唤作榴莲,其味尤臭,赛臭乳臭干,食之口齿余臭,积日不散。喜食者谓之香,及其出时,番人当了衣裤也要换些来吃。”
注:普济寺和皇驾庵有野史可考,《吴县志》却建文帝逊位移居皇驾寺。
注:茶叶出口开始也是绿茶,后因为出口的需要,便于长时间运输,才有大量的经酵的红茶行世。(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