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集 初见硬仗
作者:我是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72

() 宿县、睢宁、宿迁防线。

四面望去,尽皆是无尽的平原,看不到一座山。这是明清两军第一次在华北平原上,展开大规模的正面对决。

天空中灰蒙蒙的,隔着浓重的硝烟和尘土,初升的太阳血红血红的,一片愁云惨雾。俯冲轰炸机怪叫着,在这些快速飘动的黑烟中,钻上钻下。

大地上,满目疮痍。坦克们吼叫着,屁股喷着青烟,排开疏松队形,在坑坑洼洼的农田里吃力地起伏前行。宽大的履带飞快地甩着泥土,炮管压得低低的,指向前方,不时往清军阵地上开一炮。

在坦克阵型中间,巨大的烟柱此起彼伏,每隔一会儿就有一辆坦克颤栗一下,然后停住了,紧接着冒出火苗来。不知是中了地雷,还是中了反坦克炮。

现在是清军的火炮倾泻的时候了。在中原战场上,清军集中了约五万门各种口径火炮,几乎构成了一套大纵深梯次防御火力体系。

在战争的第一阶段江淮战役的时候,由于明军是突然袭击,清军根本来不及部署,所以基本都是成“点”状存在,人员和装备都是按照平时的状态,集中在城市、县城附近的常设军营中。明军空中袭击的时候,也都是直奔着就去了,不需要特意的寻找。人员被歼灭在军营中,装备被炸毁在库房中,效果非常理想。

但是现在,清军已经进入战争状态、呈“面”状展开了。中原兵团的火炮太多,分散的太开,掩藏得又太好。在这次进攻前,明军空中侦察得到精确位置的重炮,只占两成左右。现在这两成重炮在最初的轰炸中,被消灭掉了一半。也就是说,目前中原兵团九成重炮都完好无损。而其他便于隐蔽的中小口径火炮,除了在明军火力准备中损失的之外,更是几乎无损。

可以说,真正考验明军的时候到了。

……

清军中原兵团防线西部依托黄河,东部依托黄海,由西向东依次贯穿菏泽、定陶、商丘、永城、宿县、睢宁、宿迁、灌云、海州,总长度约520公里,向南略微形成一个平缓的弧形凸面,也可以勉强称之为一个平缓的“突出部”。

在这条防线上,商丘——宿县——宿迁段,为清军的重点防御段。因为这里的正背面就是徐州,而且这里有东部唯一一条南北贯穿的大动脉:津浦铁路。明军在其他方向突破,汽车运输的压力较大。但如果在这里突破,现成的铁路马上就能用起来。所以明军在这里突破的兴趣也最大。

在这一段重点防线上,清军火炮平均达到了每百米45门。在最靠近徐州和津浦铁路的地带,火炮密度达到了每百米60门。这还仅仅是各种反坦克炮、迫击炮和榴弹炮,还不包括高射炮。

一线战壕的后面,反坦克炮排得密密麻麻,几米就是一门。长长的战壕沿线,炮口的火光不住地密集闪过,从天空俯瞰如同一条长鞭炮放在地上爆炸一般。在反坦克阵地、步兵阵地的身后,清军榴弹炮阵地也是像开了锅一样,泼水般地往明军坦克群里倾泻炮弹。

天上,明军的俯冲轰炸机三架一组,冒着密集的高射炮火,疯了一样地往下冲。明军为此次战役拼上了老本,抽调了630架俯冲轰炸机。但是战场太辽阔了。在开始的几十分钟内,战场上能够保证每平方公里一架左右轰炸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俯冲轰炸机因为弹药、燃料、故障等原因返航,再加上被击落的,整个战场上空的轰炸机数量骤减。

进攻两个小时后,只有四分之一的俯冲轰炸机还在战场上空。这四分之一,还是经过了第一轮轰炸、返航后经过加油、装弹、飞行员短暂休息后,重返战场的。从这时候起,在整场战役中,战场上空经常保持150200架俯冲轰炸机——这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了。

现在这150架俯冲轰炸机,平均每架要面对50门以上的高射炮,其凶险可想而知。

到了上午八点半,明军在付出了42架俯冲轰炸机被击落、65辆坦克和70辆装甲运兵车被击毁的代价后,向北推进了两公里,离宿县还有10公里左右。明军再次遭遇了清军的猛烈抵抗。

……

明军显然还不适应清军这样猛烈的抵抗。他们已经习惯了一个冲锋、然后就漫山遍野抓俘虏的打法了。现在猛然遭遇硬仗,虽然不至于被打的掉头就跑,但是从军官到士兵,每个人在苦战的同时,都很困惑。他们不知道清军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这么能打。

人民卫队第二师坦克团,战地团部。

所谓团部,就是几辆装甲指挥车停在那里。团部的参谋、通讯官们挤在里面,对着话筒大喊大叫,忙得焦头烂额。

前方的远处,就是遮天蔽日的硝烟和尘土。脚下的大地不住震颤着,偶尔有一两发榴弹落在近处,炸得地动山摇,几辆装甲车的车顶“叮叮当当”一阵子泥土掉落。车里的军官们除了扶着桌子、下意识地蹲低一下身子,也没有过多的反应,爆炸过后,仍是该吵的吵,该叫的叫,该下命令的下命令。

石胜利嫌装甲车顶的潜望镜口径太小,视野太狭窄,让人把一架大口径炮镜架在车外,周围连沙袋也没有垒,就这么亲自半蹲在那里,观察前方战局。

这里是一个制高点,可以观测出好远。

又是一枚炮弹在几十米外爆炸,些许泥土落了石胜利一脑袋。不过他戴着钢盔,也没什么感觉。

旁边的参谋看不下去了,一定要拉他回装甲车。

“团座!”参谋也急了,讲话很难听,一边拉他一边喊道,“您这是打算阵亡吗!”

“等下!等下!”石胜利紧贴着炮镜,挥手驱赶,大喊道,“我再看两下!等下……去!去!滚开!!”

又是一枚炮弹炸响,这次落得近了些,石胜利和这个参谋都下意识地趴倒在地,落了一身泥土。这下石胜利不再坚持了,被参谋“劫持”回装甲车里。

“这种仗,”石胜利意犹未尽地一挥手,“才是每个有荣誉感的军人渴望打的!……妈的!我们这一段的正对面,至少有30个正牌儿八旗师!八旗师的后面,还有至少30个汉军师!满汉比例一比一!……***我们只有3个装甲师、12个步兵师……人不如人家多,大炮不如人家多,坦克不如人家多,也就是飞机比人家多……呸,一嘴的土……”

团部的高坡下面,是横七竖八、残破不全的铁丝网,都是被坦克冲开的。蜿蜒纵横的壕沟里,堆满了清兵尸体。壕沟每隔一段要么被沙袋填平,要么铺上了木板。一辆辆军卡载着明军士兵,开过壕沟,在坑坑洼洼的土地里摇晃着,艰难前行。前后左右还不停的有炮弹爆炸。

每隔那么一会儿,就会有一辆军车中弹爆炸。浓烟火球中,断臂残肢甩的到处都是。

石胜利站在车门口,用望远镜端详着壕沟里的清兵尸体。他想找到原因:为什么清军突然这么能打。

虽然那些尸体的军服上、军旗上的番号显示是八旗师,但八旗师又怎么样,明军又不是没跟八旗师交过手。无论是人民卫队、还是石胜利自己,跟八旗师都是老对手了。说八旗师厉害,那只是跟清军汉军相比。若论战斗力,充其量不过就是明军陆军师的水平而已。就算有的可能比明军陆军师还强那么一点,但也不会那么夸张。

更离谱的是,从凌晨开打到现在,竟然没抓到多少俘虏。

已经抓到的一些,也都是被四面合围、完全突围不出去的,迫不得已才会投降。以前那种主动投降的情况,今天完全没有。

就算是八旗师,南京保卫战的时候也没那么勇敢啊!清军经过了这一个多月,好像突然变成了一支有荣誉感的“正常军队”了。

“妈的,今后要都是这样打法,我们可打不起!”

石胜利看着地图,望着从这里到北京七百多公里的长度,狠狠地说。

……

统帅部里,一群将领也都望着大地图,仿佛还没从遭遇硬仗的不适应中缓过神来。

“妈的,今后要都是这样打法,我们可打不起!”

向小强也捏着下巴,看着地图,狠狠地说。

“两个小时推进两公里!一小时一公里!”他继续咬着牙,暗骂着,“***,是我们变弱了,还是清军变强了?”

……

但是与之相反的,西部的山西战场,明军却是一路高歌猛进,保持了D日以来的“闪击战”风格。

11约27日上午九点,太原光复。

太原城正卡在两座大山的山口中间,明军机械化师无法绕过,只得从城中央穿过,不情愿地来了一场“入城式”。

一切都是熟悉的情形。欣喜若狂的百姓、硝烟弥漫的鞭炮、马路两旁箪食壶浆的市民,不断扔上坦克和装甲车的香烟、苹果、熟鸡蛋……但是和以往入城式不同的是,这次明军心急火燎的赶着穿过太原城,好到北边郊外“漫山遍野抓俘虏”,不能给山西兵团修整喘息的机会。他们可没时间多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