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大明周报
作者:受伤的害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862

大明洪武十二年七月底,《大明周报》的出台,彻底表明了朱元璋的倾向。以上是作为头条训话,大明皇帝朱元璋亲自书写的一篇短文中的一段。

很明显的指向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中书省。

事先做好的伏笔,此时也派上了用场,可能是朱元璋本来就知道《北平时报》的发行,在大明偌大的疆土之上,能影响一府之地的报纸,怎么可能在检校满天飞,暗卫到处走的时代,瞒得住皇帝的耳目。

也许吴沉的作为,根本就是朱元璋授意的,无非是想让《北平时报》正式走向大明的朝野之间,虽然学问不深,但深知帝王心术的朱元璋,当然知道舆论的威力。

不可能放过那种宣传的锐利,当庞煌正在合计着怎么增加《北平时报》中的商业元素时,可能朱元璋已经开始考虑其的政治价值了。

当然,在考虑政治价值的同时,也不忘了敲山震虎,将《北平时报》和黄子澄等人涮了一把,至少要让他们又敬畏之心。

这种所谓的报纸,可是一柄双刃剑,可以利用来巩固自己的江山,同时把握不好,恐怕会更容易动摇自己的朱氏大明。

好像是天生政治家的触觉,岂能是庞煌这个理科生所能比拟的呢?

当布置好一切,庞煌果然按照当初预料的那样,把部分印刷工匠和最重要的主编黄子澄,都带回了京师之中。

那么就容易了,在皇帝的授意之下。国子监和翰林院同时抽调人手,迅速组建了新的所谓文社。以黄子澄为编撰,创立了大明第一份以政治为目的的报纸——《大明周报》。

这个周报。可不是七天为一周,而是九天为一周,每周发行五期报纸,暗合九五至尊之数,也不知道朱元璋怎么想出来的,但是有一点无可置疑,那就是奠定了《大明周报》的政治地位。

从创刊开始起,谁不满意《大明周报》,那就是不满意皇帝本人了。这个罪名是任何人都承受不了的。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大明周报创刊的第一期的头条位置,就被皇帝的训话占据了。

“人身之害,莫木于欲。所谓欲,不仅仅限于男女、宫室、饮食、服御之类,凡是求私便于己的都是欲。惟有礼可以止欲。历代制礼的目的也是防欲,礼废则欲肆。为君而废礼纵欲,则流毒于民;为臣而废礼纵欲,则祸延于家。因此。循礼可以寡过,肆欲必至灭身。”

但凡是稍微有些学问的人都可以看出来,皇帝是再向什么发出警告,而在此时此刻。谁还能担当起这么严重的指责呢?

但此时的胡惟庸在做什么呢?

“啪!啪!”

胡惟庸怒不可遏地扇了儿子胡岚两记耳光,本来就有些油腻的脸一下子变得凶神恶煞,像狮子一般咆哮着:

“该死的。谁叫你擅作主张!你应该立即禀告,而不是自己去处理。你凭什么去处理这些事务?”

“儿子该死,儿子该死!”胡岚重重地左右开弓地打着自己的嘴巴。不停地骂着:“儿子本以为留了那几个活口是祸害,万一押到大理寺,他乱咬乱攀,生出许多麻烦。因此儿子想一杀了之,一了百了,再不必提心吊胆怕追查了。”

“啪!”胡惟庸又伸手打了胡岚一巴掌,啐道:“你这张乌鸦嘴怎地胡乱聒噪,不准再说什么攀诬追查,要是你不出手,那就怎么也牵涉不到我,而现在,万一传出去,让为父怎么处置!”

一向颇为精明干练的胡岚,此时正哭丧着脸,跪在胡惟庸的面前,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还就是刘忠哪一点破事,刘忠被监视着送往京师,回到之后,立即就被关进了大理寺内,按照庞煌的看法,那就是被双规起来了,待到问明罪责之后,再行定罪。

偏偏就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逃亡到高丽的毕勒哥又回到北平,被按察使李潜捉了一个正好,再加上香烛店的李老板等十余个涉案人员,也纷纷落网,正在被押送往京师的路途之中。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走漏了出来,就连胡惟庸还没有得到消息,胡岚却通过一群官二代的口中得到了这个对他们胡家极为不利的消息。

一时间有些失去了方寸,竟然联系了刚刚回到大明的林贤,准备前去灭口。

林贤此人,原来是明州卫指挥使,因为一些小事,被皇帝贬到日本出使三年了都没有接到回归的命令,大概也就是大明常驻日本领事馆级的人物,但是胡惟庸出于某种考虑,让胡岚的好友李旺,以中书省的名誉下命令,让林贤回归。

刚刚到达南京,还没有接受到什么职司,正闲居呢,听到胡岚找他,已经离开三年,而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林贤,听说有人要构陷堂堂的大明丞相,而自己能够回归故乡,也是胡丞相给予的恩赐,所以当时就拍了胸脯,保证那些人活着到不了京师。

押送毕勒哥等人,为了方便肯定走的是运河水路,而曾经是明州卫指挥使的林贤,又是水上的战将,所以在林贤看来,事情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大明立国十二年,虽然在四周的边陲地带战火不断,但是真正的在中原腹地,却是十分太平的,就连占山为王的盗匪都很少有。

但是林贤召集了部分旧部,只用了十余人,半夜蒙面出击,将押送毕勒哥等人的队伍,一举消灭在徐州附近。

二十余官差,十余名犯人,莫名其妙的成了运河之上的亡魂!

祸事闯大了,当胡岚乐颠颠的向父亲胡惟庸请功时,胡惟庸才知道儿子竟然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这也是朱元璋办《大明周报》,但是胡惟庸没有半点反应的原因之一了。

胡惟庸正在忙着补漏洞呢,难啊,害怕儿子闯祸,所以宁愿儿子只是白身,也不愿意在朝堂之上见面,但是不想还是没有防备住。

心里感到蹊跷,儿子的消息竟然比自己还要灵通,从潜意识中觉得可能自己被算计了,详细问问胡岚,胡岚却也说不出来所以然。

自从去年因为去宝华山狩猎被禁足之后,胡岚和那群官二代的关系疏远了很多,因为胡岚哪一箭,让那些王孙公子们不但挨了打,还被禁足在家中过了年,怎么能有些不记恨胡岚呢。

曾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理会胡岚,但是毕竟是年轻人,到了春暖花开,秦淮河又是一片纸醉金迷的时候,不知不觉,胡岚又融入到了这群人之中。

而毕勒哥等人的消息,是一次在销金窟的玩乐之后,无意中听人说的,至于说的人是谁,事后连胡岚也不记得了。

反正那天喝的酩酊大醉,醒来之后只是依稀记得有人要对自己的父亲不利,当然,胡惟庸身为首相,自然有忠于丞相府的一班人马,开始,胡岚只是习惯性的让人去查探,但是查探的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北平押送犯人的队伍,那时已经到了河北境界,直奔南京而来。

而那时,胡惟庸经常性的不在家,忙碌于应对刘忠的案子,也在做着串联的准备,胡岚几次等不到父亲闲暇,于是就自己做主起来。

李旺是胡岚的朋友,虽然是胡惟庸吩咐其办事,自然也瞒不过胡岚,当然知道林贤回到了京师。而做这种事情,丞相府的人不能乱动,这一点厉害,胡岚还是清楚的。

所以通过了李旺,找到了正在赋闲在家的林贤,说明了情况之后,林贤自然不知道大明朝堂之上的勾当,想着皇帝把他发配到日本那种鸟国家,丞相大人都可以将自己调回来,那么丞相的能力既然这么大,这点小事害怕什么呢?

于是大包大揽,甚至都没有让胡岚操心,自己就纠集了十余人,将此事办的漂漂亮亮的回来。等到胡惟庸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晚了。

胡惟庸让儿子将事情的经过讲了几遍,都丝毫看不出什么破绽,做事的林贤,肯定不会有问题的,问题可能就是出在谁告诉胡岚,毕勒哥被捕的消息。

但是胡岚怎么也想不出来,一次酒醉的话语而已。那次参加酒会的人很多,至少有三十余人,其中光是亲王就有两个,怀疑都没有地方怀疑。

胡惟庸开始头疼起来,这件事已经被报到刑部,押送的犯人连同官差一起被杀,这可是几十条人命,惊天的案子,自己怎么去遮掩呢?

所以一时间竟然疏忽了关于《大明周报》的发行,不过胡惟庸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没有引起他十分的注意而已。

而且,他已经和汪广洋商议好了,由汪广洋关注所谓的《大明周报》,但是没有想到汪广洋竟然没有一点点作为,这一点在《大明周报》没有现世之前显得并不太重要,但《大明周报》传播到丞相府时,胡惟庸才大吃一惊。

汪广洋竟然丝毫没有给自己通过半点消息,竟然这么的不作为,难道他不怕那件事情曝光,而失去了他最在意的名声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