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嘎吱”一声脆响,后院寝室的房门缓缓关闭。
与此同时,十余名医官和婢女都被屏退出来,战战兢兢地站在廊下,屏息敛声,噤若寒蝉。
诸葛亮手指轻点,示意被点到的四名侍女留在门外随时听候使唤,旋即抬手一挥,率先离开后院。一众医官和侍女忙不失迭的跟在他身后,闪躲着避开院子里的凶恶如虎狼一般的众多将领,疾步离去,惟恐稍慢一点便被将领们抓住毒打一顿。
眼见诸葛亮带着众人已经走了,众将领面面相觑,旋即一步三回头地看着李利的寝室房门,依依不舍地离开庭院。
至此喧闹了半个时辰的后院终于安静下来,只有二十四名金猊卫亲兵和四名楚楚动人的侍女留在这里,静静地伫立在充斥着凝重气息的院子里,一动不动。
其实他们都知道诸葛亮刚刚提到“玲绮夫人只身入内服侍主公”的真正含义。这原本是一件绮丽浪漫的事,却因李利突然发病而彻底破坏了浪漫的气氛,使得后院弥漫着异常凝重的气息,紧张压抑的氛围令人窒息。
事实上,不仅是兵士和婢女们感到压抑,刚刚离开的西凉诸将和诸葛亮等人同样是满腹疑问,忧心如焚。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身铁骨、武艺绝顶的主公李利竟然会生病,而且是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病,其症状十分诡异,忽冷忽热。昏迷不醒,还时不时地失声呓语(梦话)。
要知道,李利的身体极其健壮。高大威猛,拥有千钧之力,足可生撕虎豹,掌毙豺狼。在此之前的历年征战之中,休说生病,李利即便是重伤之下仍可指挥大军作战,甚至于尚有余力上阵厮杀。就在昨天中午。李利还亲自上阵挥刀斩断刘备一臂,并重创关羽,而后连续斩杀五十余名黑衣扈从。神勇凶悍,无与匹敌。
然而仅隔一夜,他却病倒了,病得人事不知。药石无济。众多医官均是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众将领顿感措手不及,根本不相信李利是突然发病。在西凉诸将心目中,李利就是不败战神的化身,无敌于天下。像这样不可战胜的战神竟然会生病,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无稽之谈?
但是事实摆在眼前。一众将领都亲眼看到了,主公李利确实生病了。还病得不轻。是以众将不禁深感怀疑,疑窦丛生,怀疑一切昨夜与自家主公接触过的人,尤其是上党郡守府内的所有官吏、侍女和扈从。甚至,在他们眼里,大将军府祭酒诸葛亮的嫌疑最大,因为昨天晚上正是他陪着李利彻夜饮酒,也是他将喝得酩酊大醉的主公送进寝室的。
因此众将对诸葛亮意见极大,怀疑他从中捣鬼,蓄意谋害自家主公。所以当他们得知主公李利病倒之后,不禁对诸葛亮心存敌意,根本不给他好脸色。若不是心存顾忌,又没有真凭实据,恐怕他们早就对诸葛亮动手了。
奈何这一切都只是猜测,仅限于怀疑,加上此刻李利还在昏迷之中,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因此众将领暂时还能克制情绪,寄希望于主公能够醒过来,一切并非无法挽回。倘若李利真有不测,那么他们此刻的怀疑便会转化为实际行动,诸葛亮难辞其罪,其下场注定是极其悲惨的,必定要给李利殉葬。
当然了,一同殉葬的还有郡守府上下所有人,上至太守、下至杂役,一个都跑不了,因为郡守府已经被大军团团包围。李利活着,这些将士就是守卫郡守府的防卫力量;李利若有不测,那么这些甲士便会挥舞屠刀杀光郡守府里的所有人。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然存在的事实。
须知,骁勇善战的西凉军团是李利一手组建发展起来的。尽管其前身是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更迭,已然成为一支庞大的只听命于李利的私军。不论是主力战营也好还是郡府兵也罢,九成以上的中高级将领都是李利亲手提拔任命的,七成以上的将士都曾跟随李利一起征战。这样一支军队,其忠诚度是毋庸置疑的。
只要李利活着,除了他,谁也掌控不了这支军队,更不可能从他手中夺走军权。与之相对的是,一旦李利遭遇不测,这支军队就很有可能失去控制,从而造成四分五裂的局面;如此以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其后果将无法预料。
这是封建王朝的通病,其源头并非是个人崇拜,而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制度和文化教育使然。
“嘭!”一声砰然巨响,将年仅三十六岁的李正锋被炸飞出去,堙没在浓烟滚滚的大火中,既而沉入冰冷刺骨的海底。生命终结的一瞬间,之前三十多年的记忆画面悉数浮现在脑海里,里面记录着他短暂的一身的经历。
出身草根的他,尽管学习成绩优异,却只上了一年半高中便不得不辍学,家境窘迫,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和正在上学的弟弟妹妹。辍学三个月后他参军入伍,生性坚韧、吃苦耐劳的秉性让他在众多战友中脱颖而出,最终提干留在了部队。此后几年,摸爬滚打,他成功进入了部队首长的视线,踩着红线火速蹿升。与此同时,他还赢得美人归,成了豪门赘婿,仕途愈发顺畅,前途无量。
然而在许多不了解实情的同僚眼里,他就是个吃软饭的货,攀上了高枝儿,麻雀摇身变凤凰,为此受尽了奚落和白眼。可是谁又知道吃软饭也需要真本事,尤其像他这样根底清白的草根。若是没有百倍的努力,没有过人的本领,吃软饭都轮不到他头上。何况首长的眼界有多高绝非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如果得不到他的认可,焉能攀上高枝儿,更不可能抱得美人归。
其实他根本没有攀高枝的念头,平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想活出个人样来,能让辛勤劳作大半辈子的父母和弟弟妹妹们过上好日子。仅此而已。可是命运从来不受人的意志牵绊,在别人都以为他走在黄金大道上的时候,有谁知道他已是身不由己。自尊心饱受折磨,惟有不顾一切的继续走下去,希望有一天能重新拿回属于自己的尊严。
就因为这样。他屡屡担负最危险的任务,一则为自己正名,二则积累军功,为日后的仕途夯实基础。但是幸运不会永远眷顾某一个人。一次两次化险为夷让他屡建奇功。却不代表三次四次他还能平安无事。于是在他刚刚晋升团长的半月后,幸运到头了,厄运降临,终是折戟沉沙,被一颗炸弹送进了冰冷的海水中。
当他从熊熊烈火中坠入冰冷海水的那一刻,记忆出现断层,在烈火与冷水中逗留了许久,任他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
意识再次苏醒之时。他已然附身于身受重伤濒临死亡的“李利”身上,强大的求生**让他在尚未弄清状况的情况下拼命挣扎。终于死里逃生,活了过来。在他养伤期间,方知自己竟然置身于东汉乱世,而这副身体居然是西凉上将李傕的侄儿李利,一个历史上的籍籍无名之辈,一个五年后死于曹操大军征讨之下的西凉逆贼。
无法捉摸的命运给了李正锋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给他一次重新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一世他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
随后,生擒朱儁、强攻陈留,让他奠定了独当一面的基础;武威崛起,剿灭西凉八部众,让他从众多西凉军阀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长安之乱时他精心谋划,火中取栗,倾力一搏,最终坐收渔翁之利,平定西凉,成为继董卓之后再度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强势霸主。
在赢得权势地位的同时,他也赢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再不受人奚落,不被人耻笑。而且,他拥有众多娇妻美妾,府中美女如云,足以羡煞天下豪杰。
然则,得到的越多就意味着付出越大。为了捍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多年以来他甲不离身,马不卸鞍,东伐西讨、南征北战,近乎没有片刻喘息之机。以至于,这么多年里他一直绷紧神经,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天下局势,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慎重权衡利弊,面对每一个对手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半分不敢懈怠,丝毫不敢大意。
邺城一战,他本以为胜券在握,大局已定,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他不禁志得意满。因为灭掉袁绍之后,问鼎天下的日子已然近在咫尺,此后再也没有哪路诸侯能阻挡他一统天下的步伐,万里江山唾手可得。然而就在他稍稍放松警惕之时,却遭遇了征战多年以来的第一次惨败,数十万大军尽没于一役,就连他自己也是命悬一线。若不是公孙瓒拼命保护,他项上这颗头颅只怕已被关羽一刀斩落,饮恨而亡。
这场前所未有的惨败之后,李利身心俱疲,既有大败之后的心灰意懒,又有数十万将士因为他的疏忽大意而命丧疆场的莫大自责。那些阵亡将士大多数都是跟随他征战多年的百战余生的同袍,不承想却在胜利在望的一刻,血洒疆场,永远闭上了眼睛,永远离他而去。他们带着无尽的悔恨都走了,而这份巨大无比的责任却全都压在李利一个人身上,堵在他心里,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归根究底,李利不是纯粹的冷血霸主,他有着和平年代的敏感神经,却担负着无尽的杀伐和流血。眼睁睁看着十几万将士一朝丧命,他作为大军统帅理应负全责,这份责任他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这数十万将士的背后都有各自的家庭,他可以不顾及敌人的死活,却不能不顾及替他卖命的将士和他们的家人。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之下,在自身安全脱险之后,李利病倒了,像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一样躺在榻上。昏迷中他不断地喃喃呓语,似乎诉说着什么,却又断断续续,无法连贯起来。一块块记忆碎片在他脑海中浮现,记录着他所经历的艰辛历程,身体忽冷忽热,宛若陷入冰与火的炼狱中淬炼;心灵饱受折磨与煎熬,苦苦挣扎,徘徊飘荡,却无依无靠,始终找不到可以停靠心灵的港湾。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