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代的商人
作者:染指水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42

大家常说士农工商,给大家说一下武周的商人地位。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较为辉煌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盛时期。有印度、波斯、高丽等众多其它国家的商人不远千里来到中国,进行各种商业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唐朝商业的繁华,出现了许多象洛阳、长安这样繁华的商业都会。

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的势力自然有所增强。商人不仅经济实力强大,更是数量之多前所未有。但是尽管如此,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仍然相当地下。按照唐朝的法律,商人不仅是不能做官,就是连普通老百姓的地位都不如。唐太宗曾对大臣房玄龄说:“脱设此官员,以待贤士,工商杂sè之流,假令术踰侪类只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意思是商人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好处就可以了,千万不能让他们做官,和朝**的圣贤明君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在唐高宗时期,更出台了一系列歧视商人法令,如商人不得穿黄衣服,不得坐马车等。更为甚者,商人的生命财得不到任何法律的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必然引发了商人的抗争,迫使他们与唐代末年的地方军阀势力联手,共同对抗朝庭。所以在唐,如安禄山、史思明,还有王仙芝、黄巢等。这些人无不都是商人,而王仙芝、黄巢这两位起义军的领袖就都是有一定实力的私盐贩。

“做官”一直是有史以来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追求。没有钱的人想做官,有了钱的人更想做官。象王仙芝、黄巢这样的商人虽说较为富有,却活得并不太有“人样”,当然更想做官的。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做官对于他们来说是件相当难的事,于是他们就只有造反了。

造反后的王仙芝、黄巢仍然曾经梦想进入国家体制内。王仙芝两次试图接受朝廷的招安,最可是被朝廷戏弄也就死了这条心。而黄巢也多次与朝庭谈判,希望朝庭能给自己一个一施自己政治抱负之地,可得到了拒绝因而与朝庭决裂,最后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黄巢起义虽然在唐zhèng fǔ和藩镇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但摧毁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

如果说农民的起义是生存层面的,唐朝商人的起义则属特例,他们并不是因为没有饭吃要饿死了,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地位争取自己更多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