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打破厅内的沉闷,继续说道:“如今,幽州内部已经初步实现了团结稳定,我们也有信心抵御来自外部的任何敌人,所以州内百姓不用担心遭受兵戈战祸,能够安心在土地上耕作,因此我们具备了大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第一个条件。”
“这次我采取近乎耍赖的手段强行没收两郡大户豢养的部曲和私兵,就是为了从根子上进一步遏制州内土地兼并的问题。从我去年到过的几个县来看,幽州目前虽然仍存在一些豪强地主,但情况要比其他各州轻微许多,所以农民和佃户种粮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种的多自己就能收得多。”
“接下来,我们会将目光瞄向大青山附近那一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到时候将州内的佃农转移一部分到那里去,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各郡大户就不得不开出各种优渥条件来挽留为他们耕作的农户,以免自家的土地到时候无人耕种。如此一来,州内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还会提高。”
“为了提高每亩田地的产量数量,我们一直在推广新式曲辕犁,如今又开始在歠仇水、沽水、治水、灅水、祁夷水兴修水利,建筑蓄水的堤坝和池塘,接下来我们还要想办法让每家农户都修建沤粪池,利用家中的粗粮和田埂地头的杂草养猪、养鸡鸭,利用村头路边的水塘养鱼,把各种粪肥养分都循环利用起来。另外,我还想到了几种便于取水和运输的工具,到时候也会找工匠集体攻关,将其研制出来,为广大农民造福。”
刘和就像个长舌妇人一般,谈起农业增产这个话题,竟然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连养猪养鸡、积粪肥田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实在令厅中所有人都觉得诡异和吃惊。虽说当初大公子为了鼓励洛阳附近的百姓从事农耕,曾经象征性的下地劳作过几回,可也不至于如此精于农事吧?
见众人都被自己“雷倒”了,刘和心里一阵暗爽,喝了一口温茶润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刚才我说了幽州粮食可以大幅度增产的三个条件,现在再来说说大家的担忧。在我看来,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军不安,无工不强。无文不明,无商不富。刘长史担心在幽州大力发展手工业会造成重工造而轻农耕的问题,这是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之间的摆位和排序问题;韩从事担心手工制造大规模发展之后导致商货挤压,这是工业制造与商业贸易之间协调的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的主张是今后官府以保护价来收购农民的粮食,这样就不会出现粮食大丰收时谷贱伤农这种事情。官府将收购来的粮食一部分提供给军队,一部分在市面销售,如果还有盈余则储备起来,防止灾年来时出现粮荒。”
“至于这个官府主导的保护价如何确定。里面就有讲究了。我们主要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普通工匠一家一户的年收入来作为参照,确保普通种粮百姓一户人家卖粮的收入与不种粮的那些人家基本持平,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农户从农转工的问题。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平均主义。那些手艺高超的工匠,一年的收入自然要高一些,而那些种粮大户自然要比种粮少的人家收入要多。”
听到这里,刘放忍不住提问说道:“公子的设想基本可行。但若是幽州的粮食产量连年增收,到时候我们把粮食以保护价收上来之后却消耗不了,堆在仓库里就会霉变腐坏甚至是喂鼠虫。这样时间一长,官府哪里还有余钱来收购农户的粮食?”
刘和笑着回答:“如果天佑幽州,让幽州连续多年都是风调雨顺,结果官仓里面的粮食都存不下,那正遂了我的心意!到时候我们可以将储存过多的粮食拿出来酿酒,然后卖往各州赚取银钱,这样比只卖粮食的收入还要高!可能子弃又要问了,若是今后大汉各州的粮食都丰收了,大家都有余粮酿酒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刘放不由自主的点头,表示自己心里正是这么想的。
“那也好办的很!真到了那样物足年丰的好时代,大汉朝境内肯定不会再有百姓起来造反,到时候我们便派出百万大军,携带充足的粮草辎重南下大洋,西出域外,将大汉以外的万里河山都揽入怀中!等到出征的将士们返回来时,就会把粮食和箭簇变成香料和金银,那是何等的壮观!”
听到这里,大家心里不由得抽了一口冷气,这才知道刘和的志向竟然是想鲸吞域外万里河山,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大汉朝内部的十几个州。
见大家再无异议,刘和接着又说:“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如何解决手工业货品增产之后的销路问题。幽州之所以要大力发展手工制造业,这是因为巨大的需求所推动,且不说别的,光是维持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一年就要用去各种巨量的物资,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批量生产制造,姑且不说能不能从外州购买得到这些物资,光是增加的费用就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我们自己大力发展手工制造业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和开支,还能解决很多失地流民的就业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促进我们的工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从此远远的将其他势力甩在身后!大家如今都知道马城兵器坊内制造的盔甲、斩马刀和弓弩质量上乘,马具坊内制造的高桥马鞍、马镫和马蹄铁更是密不外传,正因为我们的将士有了这些精良的武器、铠甲、护具和马具,才能在战场上以较小的伤亡代价获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因为我们的手工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所以给军队提供的后勤保障越来越好,因此我们的将士在战场上直接死亡的人数逐年下降,所以我们花费在阵亡将士们的抚恤费用房方面也在减少,这不就等于是变相的盈利了么?其实这都不是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因为我们有了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之后,就能做到以少胜多,就不用加惧怕任何强敌,就能保住辛苦攒下的基业。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无工不强,手工制造业便是让我们变得强大的一条途径,因此绝对不能轻视!”
“刚才扯的有点远了,现在我们再来说商货销路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幽州的手工制造场坊大规模扩建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商货还是用来满足州内自己的需求,剩下的则可以通过与北边的胡族部落进行互市,与南边的各州进行贸易来进行销售。如今袁绍在冀州虽然阻挡了我们的商队南下的去路,但是别忘了我们如今夺下了公孙瓒的地盘,今后完全可以从沽水入海走水路南下徐州和扬州,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商货销售的问题。”
刘和说到这里,终于把心里想说的话说了个七七八八,觉得十分的畅快。
一直不曾说话的郭嘉,此时开口说道:“公子刚才归纳的‘无农不稳,无军不安,无工不强,无文不明,无商不富’这五条鞭辟入里,令郭某深以为然。纵观幽州目前之形势,西线的任务当以向大青山附近屯田移民为主,同时不间断的对并州实施袭扰,对北方的鲜卑人进行防御;北线的任务则是分化瓦解鲜卑人,然后诱使其向北扩张,进一步挤压辽西鲜卑的生存空间;东线的任务则是固守长城以内,静待幽州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出击辽东;南线的任务则是增援冀州、防范黑山军、扼守飞狐道。如此一来,幽州内部便能按照公子的设想全力发展,等到时机成熟之时,数路大军齐出,一取辽东,一取冀州,一取并州,整个黄河以北则尽在太傅大人掌控之中!”
刘和刚才的是整个幽州的发展思路,而郭嘉则向大家详细分析了幽州的军事战略,两人的想法并不矛盾,而是互为依存。
负责埋头记录会谈内容的杜畿奋笔如飞,将大家方才的对话内容全都记了下来,尤其是关于刘和“强国五要”的论述,更是一字不纳。等他记录完毕之后,这才抬头说道:“在下觉得应将今日会谈之内容整理成文,然后下发至各郡各县,让州里大小官员们认真研读体会!”
刘惠等人一起点头,觉得杜畿这个提议甚好。刘和却摆摆手,提醒说道:“我看就只把强国五要方面的内容整理出来就可以了,奉孝关于幽州今后军事战略方面的分析乃是绝密,不可让其他人获悉。”
刘和一不小心,又从嘴里蹦出来一个新词,便是“战略”。不过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几年从刘和这里听到的新鲜词汇已经不是一个两个了,听到的人只要放在特定的语境之中稍加琢磨,便能完全明白刘和的意思。
比如“战略”这个新词,大家就将其理解为“庙算”和“策略”的意思。
能够经常自创“新词”,恰恰证明了公子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般人谁有这个本事?()
ps: 感谢书友“山水莫相离”和“禧之郎”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