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是贞观元年的四月,经过二月的罗艺反叛,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叛了,三月李宽做出曲辕犁,全臣对大唐充满信心,曲辕犁推广一切顺利,李世民和大臣们都已经想到明年丰收的场景,只有李宽不报期望,明年就是贞观二年,也是史书上记载蝗灾之年,大唐全面受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要想办法把后世才出现的一些高产粮食找出来,要不大唐又会陷在风雨中,李宽现在每天和田老实在长安城各个坊市闲逛,和各地的行商打听粮种,但是一无所获,李宽看着时间流逝,嘴边都急出水泡,田老实也不明白楚王和行商打听的粮种长什么样,只好让小绿用心伺候李宽。
四月中旬发生一件大事,**进犯,【史书记载是李世民刚登基时,便桥订盟】原来,颉利可汗真如李宽所讲祸水东移,国内政权不稳,百姓挨饥受冷,颉利可汗见这样下去不行,原想联合西突厥一起进犯大唐,但是西突厥没答应,颉利可汗便单独行动,为何一个小小突厥敢进犯泱泱大唐,原来早在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的时候,为了稳定后方,全力进军长安、完成建唐大业,就和突厥缔结了盟约。
这一盟约的真实内容是李渊向突厥“称臣”。隋末大乱,突厥崛起并rì益强大,北方众多割据者如陇西薛举、马邑刘武周、朔方梁师都、河西李轨、北平高开道等都向突厥“北面称臣”,接受突厥的封号。此外,尚有刘季真、李(郭)子和、刘黑闼、宋金刚、苑君璋、张长逊等攀附突厥,引为奥援,与之使者往来,关系密切。李渊起兵时,经过反复权衡,清楚地意识到“突厥不和,无以经邦济世”,所以也最终向其称臣。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征伐所得,子女玉帛,全归可汗所有”,也就是满足突厥的物质需求。
突厥接受大唐的物质习以为常,事实上,唐朝建立之初,突厥几乎年年进犯边境,基本上也是为了掠夺财物。这次突厥大雪,加之颉利可汗的暴政,没法子只有再向大唐伸手。李世民在宣政殿就突厥颉利可汗即率大军兵临便桥,大军兵临城外,显然来者不善,唐朝京师长安的安全面临严峻考验一事和全臣商议。
杜如晦、李靖等人对李宽的未仆先知能力佩服的五体投地,但现在怎么办?李世民在全臣面前大动肝火,自己要出兵不让,给物质也不让,怎么办?李世民其实心里很懊悔,早知道当时就应该听从杜如晦几人的意见,联合西突厥灭了**,现在骑虎难下。
正当全臣想办法时,一公公求见,李世民大火“什么事?”公公汇报“颉利可汗,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作为使者入见”全臣哗然,这也太欺人了,一向主战的高士廉立马不平,要求出兵,要把执失思力给杀了,李世民心中也不忿,可是见以往也是主战派的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没有嚷着开战,有点好奇。
“卢国公,你说说怎么办?”
程咬金还在回想当时李宽怎么讲的,不想李世民问他话,便答道“陛下,老臣以为开战不可。”全臣傻眼,今天怎么了,这老妖一向不是主战的,怎么会不应战?“所以不战者,吾皇即位rì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程咬金洋洋得意的拽文,这次全臣眼都掉地上了,这大老粗竟在拽文,还讲的似模似样。
杜如晦一看坏了,怎么能把楚王当天不主张作战原因讲出,还是楚王原话,忙上前禀奏“卢国公,讲的是实话,陛下即位之初,经济实力和政治局势都无法确保与突厥开战,不具备开战的资本。我们要言和。”主战的一方息气了,是啊用什么去打仗?靠双拳?底层士兵连一套战甲也凑不齐,三军未到,粮草先行,粮草又在哪?
全臣来不及思考程咬金怎么拽文了,是,大唐还很弱怎么打?还好楚王发明了二样农具,只要几年,就不会这样了。全臣眼都红了,跪拜在地,“陛下,讲和吧”李世民真的觉得很憋屈,用现在伟人的话:弱国无外交。李世民暗下决心一定要血洗今rì之辱,全臣也记在心中,同时也在感谢楚王为他们创造条件。李世民让人传执失思力进殿。
杜如晦忙阻止,全臣也摸不着头,干嘛?“陛下,竟然我们已决定议和,那我们也不能白白出血,臣等几人在突厥政乱时就开始盯着,此次颉利可汗出征大唐,突厥军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未必有决心开战。唐朝一方没有实力打,突厥一方没有真心打,使用武力就显得多此一举了。突厥上下志在惟贿是求,我们先收买执失思力,让他和颉利可汗先行谈下暗许重金,等合约谈好,再在**将领中告知我们许颉利可汗的好处,一来确实阻止了颉利可能的放兵大掠,使京师免遭浩劫。二来让颉利可汗内部不稳,我们等几年再一洗前辱,陛下觉得怎样?”
今天到底怎么了,这种yīn谋往往只有房玄龄大人和长孙大人想出来,怎么杜大人提的?只有程咬金、李靖没有奇怪,当时就他们三人和李宽,“好”李世民放下心,全臣也松了气,君臣一起在商议怎么yīn**,一派祥和,原先紧张的气氛没了,只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一些谋士觉得今天老程他们是有点不对劲,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中,不过也没细追,还要完善杜如晦的计划。李靖对程咬金怒视一眼,老程才知道自己矢口了,差点把李宽带出来。
史书记载:颉利可汗兵临便桥当天,派心腹大将执失思力作为使者入见“以观虚实”。结果,执失思力遭到唐太宗的严词苛责,被囚禁在门下省。【根本无此事,执失思力在大唐大吃大喝大拿后,被送出宫】随后,唐太宗亲自带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出长安城径直到渭水之滨,“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当天,颉利前来“请和”,唐太宗下诏许之并随即还宫。乙酉(三十rì),唐太宗又亲往长安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结果,突厥引兵撤退。
史上的便桥订盟就这样结束了,李世民根本不知今天在他看来是屈辱的便桥订盟,为公元630年收复**做出了多大作用,更不知道自己的二子,李宽在里面也伸手了。
突厥东进解决了,李世民才有jīng力就李宽发明曲辕犁一事进行奖赏,经过上次长孙皇后开解后,加之这次突厥东进,自己和全臣对几年后收复**的信心,来源于李宽的发明,就放下吧。李宽在家接到李世民的旨意还很吃惊,怎么这么快自己就从四上了,要上朝了?
就李宽要不要上朝一事,李世民也和全臣讨论一番,虽说李世民想放下,但真可能吗?房玄龄、长孙无忌不同意李宽上朝,理由是楚王才8岁太小,没有定xìng。但是杜如晦,程咬金等人觉得李宽的大才要早点在朝堂上发挥出来,大唐百姓就能早一rì过好点,加之李宽这次功劳太大,陛下只是升了两级。从四下到从四上,还是底层官员,再不让李宽上朝,全臣怎么看?最后李世民拍板,李宽上朝。
便桥,即西渭桥,是唐朝时期渭河三桥之一,位于长安城西北、咸阳东南。此是进出长安的重要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