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浪淘沙 第二节 流水浮萍
作者:寒潭水一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3

1939年初,当时的一分区锄奸委员会在杨司令主持下开会做出决定,放出被关押审查的杨浩。并将这一决定上报到晋察冀军区锄奸部。这个小子在背后对新上任的锄奸科长杨德才(老科长罗文坊,刚调到冀中军区任锄奸部部长)说:“科长,这个人不能放。他记性极好,又会玩枪,他将来找上门来报复咱们怎么办?”

没想到差不点被隔离审查又枪毙的主没有背叛八路军,锄奸科自己倒出了叛徒了。

抗战不是天天打仗杀鬼子就一下子过去八年的,八年的时间里无数发生的故事大部分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咱们把故事再回到1939年秋冬季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那一次战斗的最后关头,八路军为加速全歼鬼子,在杨司令的大声吆喝下,最后发动了肉搏战进攻。杨浩挥舞着大刀冲了上去,砍向鬼子。

当时连高度近视眼的作家魏巍,从未参加过近战肉搏,都端着步枪大喊着冲了上去。因为当时确实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每一个人都退缩不得。打的疲惫不堪的鬼子又饿又累,已经没有了还手的能力,只能做垂死的抵抗。高粮在那次战斗中负伤,被抬了下来,伤愈后到了战线剧社,再没有回到三团。

将近十年后,杨浩在华北步兵学校三查三整的“自查”收尾会上谈起这次战斗,说那时他的心里跟明镜似的。有许多战斗,说“勇敢”。那只是一方面。人们往好了说的那一方面。其实有时候人们奋勇冲锋杀敌。完全是由各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或者说,是由特定的人、特定的环境所决定的。

那时刚恢复自由不久的杨浩,因“日本特务嫌疑”曾被关押审查,受到严刑拷问。他当时最急于要做的,就是要在战斗中洗刷清自己,摘掉“特嫌”的帽子。而且在那时,他不知道在背后谁是锄奸科的“兼职”干事,暗中监视着他。

一看他畏缩不前。能够当场执行“战场纪律”枪毙了他。那时候任何一个排长、连长、指导员的手中都有这个权限。所以明知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前进死,还落一个清白的名声。

更何况,前进未必是死。死与活的可能各占一半。既然如此,与其死在自己人手里,还不如死在战场上,死得其所。想到这里,他挥舞着大刀就冲上去了。当然战场表现比魏巍那个真正的书呆子要勇猛的多。

据说,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结束,将杨浩从一分区三团“外放”到平西根据地。参加挺进军开办的《挺进报》。调动的主要原因,平西挺进军挺进报需要办报的人才。需要他弃枪拿笔,这只是原因之一。

而据说真正的原因,就是一分区有人忌讳杨浩会记仇,怕有一天杨浩提着枪找上门来报复,所以将杨浩远远调离开一分区地盘。以后杨浩奉调回来,又要他弃笔拿枪,留在司令部系统,说明对他的防范心减小了。

好在由于当时驻地条件的限制,一个村子只能驻得下一个机构,司令部与政治部很少驻在一起,他们两个机构的干部不常见面。否则被毒打者和打人者经常见面,那将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李青川还说:“你记得前些天,敌工科长刘原亮,突然带着几个政治部的干部来找咱们吗?问了一通李铁石的情况,平时都跟谁常交往?跟谁的关系最好?问他刘原亮什么原因?他还支支吾吾的不说实话。看来,当时把咱俩都当成嫌疑人了。“

“他李铁石跑了,跑就跑了呗,有什么可保密的?一分区跑的人多了,还在乎一个小参谋李铁石?刚才我气鼓鼓的去找刘原亮,你小子拿我当可疑分子,老子要跟你算帐。结果刘原亮不在,碰上侦察股长韦统泰,那个山东人。”

“他跟我说,那次刘原亮来调查,是杨司令的吩咐,要查明两件事,一是李铁石几个分区机关干部叛变,是不是这里有敌人的特务组织策反的?二是李铁石有没有带走什么文件?调查的结果令人放心。李铁石他们是受不了这个苦才跑掉的,跟我们并没有血海深仇。杨司令当时说:跑就跑吧。强留客,留出仇,不如不留客。我们现在太穷了,留不住这样的人。狗都不嫌家贫。他们连狗都不如。由他们去吧。”

接着跑掉的是分区机要科的电台台长刘长生,又一个经过长征得到组织上极度信任的红军干部,而且掌握着许多一分区最机密的消息。

他是在大约立夏时候悄悄跑的,正是新粮还没有下来,一分区由于断粮,每人每天四两黑豆玉米核糊糊,幸好野菜树叶都下来了。他跟李铁石他们结伴跑不一样,他是自己一个人悄悄溜走的,临走时还带走了全晋察冀军区的电台密码和联络呼号。

他也到了易县县城,投奔了赵玉昆。一分区所属的各团也不时传来消息,某个团的某个干部或战士悄悄跑了。有的是不辞而别,跑回自己家去了;还有的跑到了敌人那里,叛变投敌当了汉奸。那时候,几顿饱饭就可以引诱一个人叛变投敌,分区开始提倡“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教育。

那个时候,一分区机关粮站,专门负责保管分区各部队军粮的地方,一个姓李的司务长因饥饿难忍,利用职务之便,贪污了五斤小米被查了出来。

五斤小米,一听就知道,无非是饥饿得久了,馋粮食吃,自己给自己“改善”了一下。司务长被抓住后,悔恨交集,根据晋察冀军区下达的“贪污五斤小米以上要被枪决”的指示,司务长自己要求执行枪毙。杨司令是“慈将”。考虑再三。终于网开一面。没有枪毙司务长,从宽处理。

为了搞活经济,增加收入,一分区号召干部们进行“生产自救”,每个干部都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生产任务。分区机关各部门分别建起了自己的卷烟厂、中药店、白铁铺、油漆店,造纸厂、织布厂。

李青川、杨浩的身体一直都还可以,还是沾光在吃食上,比别人要好一些。这时沾了常下部队的光。抗战年间。分区机关的干部出门在外,也是要带自己的粮票的,但这是吃地方上老乡家或村政府的饭时才付。

到了部队,尤其比较灵活的各地方支队、县大队、游击队,都能混一顿饱饭吃。因为这些地方部队有自己不同于主力八路军的粮食及肉菜来源。你到人家那里去,指导人家训练部队,人家管你顿粗茶淡饭吃饱,也是人之常情。

杨浩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能为自己调剂生活,就是靠写文章来赚点稿费。抗战年间的晋察冀,根据地的报刊杂志为了保证自己的稿件来源。对那些经常性的作者实行稿费制度。

稿酬虽不多,有时就是几元钱。有时连钱都没有,就是几方联邮票。从一元、二元、四元、五元到最大面值的二十元邮票,被挺进报编辑部用来付给作者充当稿酬。是不是曾经在挺进报编辑部干过的缘故?总之,那时候为挺进报写稿没断过稿费。

那个年月在晋察冀根据地,邮票也可以充作边区票当货币使用。杨浩用自己的这些稿费,从老百姓那里买了一群鸡仔,大约有十几、二十来只,作为自己的“生产自救”任务报了上去。随着时间的发展,鸡仔一天天长大,也开始一只只失踪。

到了最后,只剩下了最后的一只鸡,养在了杨浩、李振军合住的那间房子里。当然,这只鸡最后也难逃被偷吃掉的厄运。1942年底,原冀中十分区的干部合并到一分区来的时候,这最后一只鸡也被半饥半饱的十分区的人给偷走吃掉了。

几十年后,那个曾经偷鸡的小青年爬到了基地军政委一级的干部,但每当老干部坐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会津津乐道的谈起偷鸡吃的往事来。

杨浩清楚记得,杨司令在机关干部生产自救会上特地宣布:“年底,部队每个生产组都要完成生产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允许另想办法。”

这个“另想办法”十分重要。杨浩跟李青川一个生产组,这个训练科生产组原本是养鸡。结果都养成了他人的腹中之食,气得李青川当街跳着脚骂。杨浩准备用稿费相抵,可包括李青川在内的大家伙反对。

后来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时作战科、侦察科、锄奸科、敌工科几个部门合伙,由司令部那个便衣侦察班带领,与地方游击队合作,到敌占区割电话线和其它敌人的军用品,用来变卖或换东西代替。

杨浩找到他的好朋友,当时在三团侦察连当指导员兼武工队队长的王栋,从敌占区搞东西来交上生产任务(什么东西记不清了)。把李青川高兴得哈哈大笑:“这不是像水泊梁山一样了吗?咱也都做上无本生意了。”

1944年初晋察冀整风,1948年初“三查三整”,杨浩被提意见最多的,是“在同志中缺乏是非原则,搞吃吃喝喝的朋友关系”。在杨浩老父亲的笔记本上,常写着“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杨浩从小离家,一直是受这个古往今来的名言来维持的。所以,他的钱包就是朋友的钱包。沾光的是他身边几乎所有的人。

48年,华北步兵学校搞“三查三整”,运动收尾,郑旭煜最后总结时为杨浩说了好话:“杨浩是从一分区过来的,我对他很了解。他有许多缺点,比如党性不强,组织性不强等等。但他也有许多的长处,主要的一条就是不自私,从不吃独食。在最困难的时候,即使身上有最后一点吃的,他也能拿出来和其他人分享。”

当然那时也有人不同意郑旭煜的这个说法。有人在当面和背后说杨浩的坏话,说杨浩“与人分享”这是大少爷习气,“只有柴大官人那样的富家出身的子弟才会有的怪毛病”,杨浩从小没吃过苦,挨过饿:“饿上他几年,让他受穷,到那时,再看他还充什么大方不大方?”

在一分区,有时,遇到老乡家杀猪,杨浩的身上又有几个钱的稿费收入,于是一些人会怂恿他,到杀猪的老乡家里。他们钱少,买不起许多肉,就买它一些价钱便宜很多的猪下水回来。然后找一个大锅或铁皮桶煮它一熟。等煮好后,招呼身边的朋友熟人都聚过来,见者有份,大家都来改善一顿。连房东一家人也跟着沾点光。那时能有一顿肉吃,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大家都像过节一样高兴。

杨浩的这个喜欢请客的习惯,一直持续到解放以后。进京城了,新中国建立,但那时还是实行的供给制,干部们都穷吧吧的,手里头没几个闲钱。每逢杨浩拿到稿费,有什么好吃的了,不管是烤鸭、红烧肉或是什么,哪怕就是个现在看来最普通不过的猪油葱花饼,当年却是非常稀罕之物,他还是沿用老的习惯,总要招呼:快打电话,问问xxx、xxx、xxx他们吃不吃?要是吃,都过来吃……

杨浩的新婚妻子听了好笑:“你好好看看,你们都不是单身汉了,那些人现在也都一个个结婚成家了。你打电话要人家过来,人家的老婆怎么办?在家里吃大灶?再说了,人家跑半个北京城就为了到你这里吃顿好饭?缺了你人家就吃不上好吃的了?”

杨浩一听有道理,这个从抗战时期形成的习惯渐渐才淡漠了。在当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可别小看了这几角稿费,对改善生活不无小补。

大约在1958年,“华北军区”改名为“北京军区”的时候,杨司令为了抢救一分区史料,派北京军区的几个秀才魏巍、蔺柳杞几个人重返狼牙山地区,搜集抗战素材。魏巍回来说,抗战过去了十几年,一分区司令部、政治部驻地的那些房东,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房客曾经有谁。唯独杨浩住过的房东,还记得牢牢的,询问:当年给我们家吃过几次猪下水的大杨浩,在哪里呢?

可见,没有文化的老百姓,对“吃”的记忆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牢固的。

再多说一句。风水轮流转。抗战胜利的半个多世纪之后,就像一分区八路军曾经赖以为生的野菜、粗粮、黑豆成为当今最佳的健康食品一样,猪下水的价格也远远超过了猪肉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