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用数据来对比 第二节 战术对比
作者:寒潭水一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43

首先来说下八路军:八路军擅长山地丘陵游击战和运动战,所以八路军的步兵战术是结合游击战和运动战的,可以说论游击战和运动战八路军的步兵战术是最出色的。

八路军一个步兵班的人数在5-10人,由于不同部队间步兵班人数编成差别较大,一般认定八路军步兵班为8人。在大多数时期一个8人的步兵班主要装备汉阳造,三八大盖,莫纳辛干步枪和木柄手榴弹,大刀,等武器。

在这种武器装备下决定了八路军的山地游击战术和运动战,在城市攻坚战和阵地消耗战明显不如日军和其他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军队。

八路军的战术素养无疑是很高的,八路军的步兵战术具备了疏散队形,分队配合,小群突击的特点。每个战斗组之间都保持合理的距离,避免在一发炮弹击中时伤亡更多的人。

八路军的轻机枪多部署在排一级的单位,在防御作战时1名拿着步枪的步兵精准的进行点名一一射杀,旁边1名轻机枪手抱着轻机枪点射,压制敌人攻击队形,为战友提供支援火力,旁边另1位战士用手榴弹杀伤敌人(八路军很重视手榴弹杀伤的运用)。

一但敌人逼近,则最上方的战士端起上好刺刀的步枪迅速起身,但姿势很低的冲上前进行白刃战。八路军防守作战的另一个特点是很讲究活力配系和梯次配置,很重视单兵掩体,战壕。立射/卧射工事。重视步兵五大战术技能:射击。刺杀,爆破,投弹,土工作业。

在进攻作战时,采取队形疏散,低姿前进的动作,后边伴有轻机枪和重机枪的掩护,士兵有层次突进。进攻中一个战斗小组通常由3-4人组成,每个小组成前三角或者后三角队形冲锋前进,为避免密集火力的杀伤,前后呼应,以保证冲击的连续性。

所有的战士都是低姿、高速冲击的姿态。在敌方的火力死角通常布置有迫击炮,在机枪手边上通常布置1名特等射手用于射杀敌方指挥官或者机枪手,指挥官位于隐蔽的工事内,但距离迫击炮阵地和机枪阵地只有10几米,便于其指挥调动。

八路军多采用伏击,夜间偷袭。等方式作战,尤其擅长夜战!对于大型目标缺乏重武器的八路军多采用集束手榴弹来进行杀伤。

八路军的战术重视战前侦查。明确各单位分工,制定应急预案。八路军的游击战术采用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往往采取围点打援,三面包围网开一面来进行伏击的战术。

不做无谓的消耗,并且避实击虚,攻其不备,神出鬼没,面对敌人携带重武器如果打不过则迅速脚底抹油,敌人追不上,如果敌人采取抛弃重武器尾随的话将落入八路军的包围圈,并缴获敌人的重武器。

此外八路军的步兵战术还有分割包围,迂回穿插等等,八路军的战术相当的灵活多变,擅于总结经验教训,在战斗中的适应和纠正能力非常强。

要重点提醒的是八路军的拼刺刀战术非常有特点,通常三个人一组,有人突刺招架、有人补刀。

接着说下日军

日军步兵班一般由10人组成,武器装备为一挺歪把子轻机枪,三八步枪,七九步枪。日军甲等四单位制挽马师团下辖2个旅团,1个野战炮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辎重兵联队和其他的通信队,勤务队。通常师团不配属坦克,坦克属于战时临时加强的部队。每个步兵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1个步兵炮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每个步兵大队配属4个步兵中队。

可以说在现代化军队中日军的火力和机械化程度是最低的,甚至连坦克都是轻型或者中型的居多,相比起美,苏,德寒酸许多。支援火力也仅限于75mm山炮,野炮,105mm榴弹炮,80迫击炮。日军尤其偏爱山炮,这不符合现代化步兵的发展的潮流。

日军步兵的战术在中队一级,大队一级,联队一级,旅团一级,师团一级都还是不错的,但是在大规模动用多个师团的战斗中往往由于日军将领二流的因素,败笔迭出。

日军的步兵战术多采用分割包围,迂回包抄,集中火力和兵力集中突破一点。另外日军只擅长进攻作战,防守作战的能力相当的弱。

这于日军提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相关,日军崇尚进攻到了盲目的进行进攻,偏执到在进攻中阵亡荣誉要大于在防守中阵亡,并且缺乏对于防守作战中的总结,这种无法改变的战术思想导致往往日军进攻受挫,而对手反攻和全面火力压制的时候日军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去防守,并且在防守中仅在一条战线上配属多个火力支撑点,而缺乏纵深梯次防御。

日军的战术中另一种很脑残的是“白兵战术”也就是拼刺刀,日军提倡武士道精神,认为全天下就他们有勇气拼刺刀,并且连步枪的设计也是专门用来拼刺刀,另一方面跟日军缺乏有效的海陆空火力支援有关系。

日军很少有成建制的炮兵旅团,活跃在中华战场上的也只有野战重炮兵第5旅团,和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并且后期都被拆散使用,即使有炮兵支援,其弹药供应基数跟西方大国相比也少的可怜。

所以往往日军穷途末路的时候变本加厉的“发扬”白兵战术几乎导致“万岁冲锋”,“玉碎冲锋”成了日军步兵战术的代名词。所谓的日军步兵战术也只是老式的步炮结合战术,并且日军战术呆板,缺乏创新和灵活性,在多变的情况和对手下,适应能力和纠正能力也弱。

日军在冲锋中多采用三人一组分散—集中—分散的模式,并且日军在匍匐中射击(全世界就日军在步兵训练中有匍匐射击这项训练内容),并且相当精准的枪法突显出日军步兵不错的战术素养。

日军另一项死穴是其轻视补给,日军作战关于补给问题想来就是现地征集,就是现抢,在补给中也多采用骡马,与西方的机械化补给,美军的海陆空三位一体的补给形成相当大的差距,日军中一向有“辎重要是也算兵,蜻蜓也能算老鹰”的口号来轻视部队的补给。

往往导致在陷入重重包围后难以突破,在面对相比美军整体实力较弱的英军时,以优势兵力包围但由于缺乏弹药补给而导致围而攻不下的局面(详情参考日军在缅甸的英帕尔战役)。指挥系统上“下克上”的“优良”传统一直制约着日军原本不弱的步兵战斗力的发挥,往往由于一俩个参谋大脑一热的疯狂举动而导致整个部队不理性的举动。

日军战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擅长夜战和偷袭作战,脱胎于忍者思维的夜间偷袭作战是日军最惯用的,并且日军在进攻中除了分割包围,迂回包抄之外还有进行虚实结合的渗透作战,强调利用非正面火力打击守军,力求打乱守军通讯指挥及火力支撑体系,这种打法非常凶狠,常给守军造成全线崩溃的感觉,屡屡造成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如果武器装备一样在山地丘陵游击作战的话当属八路军强(就算有精良的装备,八路军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快速的掌握会限制最后的效果),如果在平原地区和巷战当属日军的机动能力和火炮支援强,如果要论持久的战争走向看,日军的战法在初期也许会有些小效果,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将是变弱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