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闪光行动
作者:qianqian1940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38

当第一缕阳光撒在新生不久的兰州城上时,对于人们来说,美好的,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天气很好,天空看上去高高的,几片云轻轻的从城市上空略过。劳拉拉开了窗前的玻璃,一股独特的树林的味道扑面而来。她惊喜的用力嗅了嗅,没错,是树林的味道!可是这不是城市吗?哪里来的树?等等,那是什么?她吃惊的看到楼下一排大树耸立在路的两边,这个城市充满了绿色!马路两边,空地上,甚至大楼的顶端!这是一个森林城市!!初生的朝阳下,这个绿色的城市一片生机勃勃!劳拉闭上了眼睛,长长的睫毛颤抖着,她的心在飞翔!她似乎回到了小时,回到了那个祖父房子边上的森林!良久,她拿出了相机,将这美好的一幕永久的保存了下来!上午八时三十分,在用过了有"西北特色"的早餐——泡漠以后,各位名记们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外交部的林大部长从饭桌上拖起来,直接拉到了大街上!太阳还不算太猛烈,加上道路两边苍翠的大树,名记们心情大好。在林为康部长的带领下,这个特别观光团沿着这个城市的主要道路之一——人民路向市中心的方向进发!路边不时的有骑着自行车的人们飞身而过,友好的冲着这个观光团点头打招呼。这些新兴的市民衣着考究但是并不华丽,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向上的精神,不同于南方国统区那种病态的感觉,给给位名记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条大道叫做‘人民路‘,是两年前我们在改造兰州时修建的主要城市交通道路之一。它采用双向6车道,用优质的混凝土铺成!"林为康不徐不急的从容介绍道。名记们冲着这漂亮的公路发出一阵赞叹声,一个法国记者问道:"部长先生,恕我直言,那些划在路上的白色的线和中间那条漂亮的黄线有什么作用吗?是为了使道路美观吗?""哈哈,美丽的小姐,您问到了关键问题,这些线不仅能够使路面看起来美观而且更有很使用的价值存在。诸位请看,那条黄线正好不偏不倚的划在道路的正中央,黄线的这一边的车辆是往我们要去的方向行驶的,而那边则正好相反。至于那些白线,请恕在下买个关子,等各位到了前面的路口就自然明白了!"林为康一脸神秘的道。说话间他们来到了十字路口,林为康笑着指着红绿灯道:"这个就是我们的交通灯了。为了使我们的交通有秩序的行进并且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使用了交通灯!大家请看,当绿灯亮起的时候,这个方向的车辆就可以向这个方向移动了,而相对的其他方向的车辆就会停止移动。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那些白线的作用了吧,哈哈,没错!他们就是用来划分车辆要行驶的方向的!"各名记纷纷掏出自己的相机开始拍照,还是那个法国记者追问道:"啊,亲爱的部长先生,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解决交通混乱问题!但是行人怎么通过这个路口呢?也和车辆一起吗?""不,美丽的小姐。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大家请再看!"林为康指着面前的人行横道介绍道:"我们称这个为‘斑马线‘,这个就是我们过马路的通道了!您看,就在对面是不是有一个小巧的指示灯呢?"名记们好奇的点头,看着对面那个小巧的交通灯上显示的红色的站立着的人型符号。突然,像变魔术一样,红色的人型符号变成了绿色,小人的腿居然还做出了走动的样子。大家惊呼起来,真是神奇!在林为康的带领下,他们飞快的向马路对面走去。可是有两个人却迈不开步子了,我们亲爱的傅作义将军和陈长捷将军的下巴已经掉了下来。阳光下的兰州城带给他们的是何等的震撼!那外型现代的楼房,漂亮整洁的大道;在阳光下发出致命诱惑的整体式玻璃橱窗;那小砖块铺成的,带有花坛的用于步行的道路;那林立的路灯和五颜六色的广告牌;那不时在身边驰过的公共汽车和小轿车,这是天国吗?有那么一段时间,两人甚至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这不是梦里的天堂?怎么可能在现实中出现?这里真的是中国吗?两个家伙像梦游一样痴呆的东张西望,此刻哪里还想得起自己是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将军,那情形就好像是两个刚从穷乡僻壤的山沟沟里出来的穷小子第一次来到大城市那种感觉:诚惶诚恐带着那么一点好奇和羡慕。好不容易将这两个被吓的有点痴呆的家伙连拖带拽的拉过马路,大家才继续上路。穿过一个街心公园,在领略了江南婉约式的小桥流水后,他们终于抵达了第一站——兰州城的第一个现代化社区,整个西北城市改造工程的第一个典型模范社区——安阳新村!几个民选的居委会干部早早的在门口等候了,看到这么一大群人过来立刻知道客人们来了,带头的王大妈正了正领子,低声对身边的一个大姑娘道:"小刘,他们来了,你去通知一下小三他们,可以准备茶水点心了!姐几个,他们远来是客,我们走几步迎一迎吧!"几个大妈立刻笑着迎了上去。劳拉看到社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整洁!社区的门口用大理石铸造了一个石碑模样的东西,上面好像写了几个中文,经过介绍得知上面写的就是这个社区的名字"安阳新村"!整个大门口除了这个石碑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优质水泥铺成的道路从敞开的铁栅栏式的大门延伸进去,路上没有一点的果皮纸屑,路的两边隔着一个不远的距离就是一个花坛,花坛的背后还种了一排不知名的树木,尽管已经是11月了,那些花草树木还是旺盛的开着。名记们心情愉快的沿着大道向前走,社区里很安静。这个时候的人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只有一些老年人坐在自家的阳台上晒太阳,显得很悠闲。社区的房子是典型的商品房,外观以浅色调为主,一般在10——12层左右,有两个电梯用于上下。几个记者当即提议要进去看看,于是王大妈带着他们朝标有23幢的居民楼走去,刚进一楼的时候碰到一个穿着青色制服,提着大盒子的小伙子出来。王大妈笑着和他打招呼:"小陈,忙着收牛奶瓶啊?"小伙子憨厚的笑了一下:"王主任,快了,还有几幢就收完了!"一边的翻译介绍道:"这个小伙子是来回收牛奶瓶的!"一个英国记者好奇的问:"你们中国人也有很多人喝牛奶吗?"一边的林为康笑道:"中国疆域很大,各地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不过,我们政府有一个‘阳光‘工程,其中的项目之一就是免费为我们辖区内记录在册的所有18周岁以下的孩子每天提供一瓶牛奶!根据我们科学院的专家研究表明,牛奶中富含很多营养物质,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呵呵,孩子是我们的未来的希望啊!"一个南方的记者目瞪口呆道:"全部的孩子!那不是要一大笔钱吗?"林为康一笑而过,一群记者被分成5队,由几个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外交部的几个官员陪同,坐上了两部电梯上去参观了。这边王大妈已经敲开了一楼的一户居民的大门:"李大姐,您那口子在家吗?这是我们政府邀请的一些记者,想来您家看看!好么?"那李奶奶赶紧将一群人让进了家里冲着里屋喊:"老头子,家里来客人了!把你那书放一放给泡点茶来!"7个好奇的记者和傅作义他们进了屋就没有安生过,东看看,西摸摸。李奶奶见状就领着他们四处看,客厅的装饰很简单:地面上用水泥刷平了,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墙壁上用了淡青色粉刷,显得很干净。靠窗的地方放了一排沙发,一个木头的长条行的棕色茶几摆在前头,李奶奶的老伴正在忙碌的倒茶放糖果糕点。靠着沙发的是一个棕色的书柜,放满了书,看起来还比较新,应该是近几年买的新书(以前想买也不可能,一是没钱,二是没有)。最引人注目的是柜子上放着的收音机,在很多外国人的印象中,收音机在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至少在南方是这样的。拥有收音机的都是政府高级官员或者有钱的商人,连一般家境殷实的人家都不会有,何况是寻常老百姓的家里!两个房间的装饰就比客厅要好一点了,李奶奶和老伴住的屋子都用上了深黄色的壁纸覆盖,一张很有古色古香味道的大床放在中间,坐边放的是一排橱柜,看得出和那张床是一套的,花纹和颜色的如出一撇,倒是放在窗台边上的写字台是新的,桌子上随意的放着几张报纸书刊之类的东西,一个墨绿色灯罩的台灯摆在上面。看得出李奶奶的老伴还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几幅狂草和一幅水墨画挂在四周的墙上,整个屋子很有书香的味道。李奶奶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我们家老头子没事就是喜欢写写画画的,那些都是他乱涂的!"翻译笑着将话翻译过去,几个老外听的猛点头,翘起大拇指一阵猛夸,一个美国老头记者红着脸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问李奶奶的老伴能不能给送他一幅,乐的老头当即挥毫泼墨,那美国老头屁颠屁颠的跑进去跟着看。李奶奶只好和王大妈领着剩下的人来到另一个房间:"这是我大儿子和他媳妇的房间。"这个房间和李奶奶他们的相比要少了那么点端庄文雅多了点年轻人的活泼。房间被装饰成了绯红色,崭新的家具整齐的排列在里面,当然一个梳妆台是免不了的,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他们在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花草草。在将李奶奶家的角角落落看了遍,甚至连抽水马桶都上去坐了坐感觉舒适程度后,几个家伙终于心满意足的安生坐在沙发和椅子上,一边吃着各种零食,一边开始发问。"我是华盛顿邮报的安迪,请问这位先生,您的家庭收入情况如何?"那个大鼻子的,要了一张画的美国老头好奇的问,翻译将他的意思翻译给李奶奶的老伴听。"哦,我们家有5个孩子,3个男孩子2个女孩子。我的大儿子现在已经结婚了,他在食品加工厂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有300块中元,我的儿媳妇是医院的护士,每个月有225块中元。我的二儿子是公务员,呵呵,现在在市政府里面,每个月有400块中元,其他的几个孩子都还在念书,还没有工作的呢,呵呵!"(中元和美圆的汇率经过西北政府的努力为1。2:1)翻译在转换成英语的时候自动将中元转换成美圆计算。这下连几个外国记者都有点吃惊了,这样的收入比一般的美国家庭还要高一点啊!"亲爱的部长先生,这是你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吗?"林为康耸了耸肩:"美丽的小姐,这个数字略微比平均水平要高一点!如果光是就西北政府所辖的地区来看,我们西北这边的收入水平会略微比贵国的平均水平会高一点点,几乎是差不多的。但如果要算上刚解放的东北地区那么,很恐怕就会有一定的差距了!要知道那里还有很多吃不饱饭的人,总的来说,我们中国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但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改变现状。我们希望能够使中国成为一个文明的,富足的国家!"几个外国记者赞同的点了点头,认真的讲这段话写了下来。那个南方来的记者却看着桌上的东西发呆:各种造型美观的糖果,散发着香味的各种糕点,还有一些不知名但却很好吃的东西(各种加工过的膨化食品),为什么同样是一个中国,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里所见到的一切可以很欧洲强国最发达的城市想比较,为什么短短的几年时间他们就可以发展成这个样子?那个美国老头写完了东西抓起一块桂花糕往嘴巴里塞去,一边摇头晃脑的道:"这些东西真好吃!入口即化,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美味而种类繁多的东西!""等下我们为各位安排了一个展览会,有各种我们西北政府生产的东西,大家可以品尝到各种不同的糕点啊!"林为康笑道。"真的?"几个家伙的眼睛亮起来。"那么,您怎么看待西北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呢?"一直没有出声的傅作义突然问道。李奶奶的老伴笑了,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就我个人来说,西北政府是我的恩人!"看到众人惊讶的表情他解释道:"在兰州没有解放前,我是一个教师,因为看不惯社会的黑暗发了几句牢骚被关进了大牢。"说着他撩起了衣服,几道狰狞恐怖的伤疤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他却若无其事的仿佛在诉说和自己丝毫无关的口气:"我被折磨了整整一个月,然后,就在他们给我按了一‘发布反动言论,妄图煽动叛乱‘的罪名马上就要枪毙的时候,国防军进了城,把我放了出来,还给我平了反!所以,我很感激他们!如果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那么我们的政府就是大大的救星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中国最穷最破的地方之一,每天在街上饿死几个人那是小事情!可是现在看看我们过的日子,要吃什么有什么,不仅穿的好,而且穿的讲究,冬天住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可以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住的是新房子,用的是新家具,这以前我们是想也没有想过的事情!这些是谁给的?政府说是我们应该得的,是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和勤劳换来的,但是,没有政府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能有今天吗?!……"这老头的口才极好,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通。"那么,您对现在的政府或者说实行的政策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一个英国记者追问道。"哈哈,有!"老头干脆的道。几个记者一愣,转头看看一仍然是一脸微笑的林为康。"我对我们政府不注重儒家文化的修养不满意!这是我对政府的不满意的地方。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政府在一点上做的很好!我们有言论自由,每个政府机构的大门边上都有一个意见箱,如果你对这个机构的那项政策不满意你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写好然后放进去,政府会给综合了意见然后解释给大家听或者改变政策!我们的元首有一句话说的好‘人不是全能的,那么政府也不是全能的,那么政府制定的东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漏洞,而这些漏洞就要靠相关的人提出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呵呵,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嘛!"记者们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们开始了解西北政府,了解这里的中国人,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