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苦思量入山寻人 困顿境财力维艰
作者:畋于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64

第一更!求收藏,求推荐!

但是霍弋知道这部分人口不是现在自己能够轻动的,虽说自己目前很是受主公刘备之器重,甚至将自己未来的继承人也安排到他的身边,跟随他历练成长。

但是霍弋知道,刘备真正掌控荆益二州,靠的不是别的,

霍弋是忐忑的,主理一郡事宜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虽然武陵人口稀少,但是成分很复杂,大量的南蛮让自己很是头疼,武陵郡汉人在籍百姓不过万余户,六万多口。但从自己上次与南蛮接触来看,最大的武溪一族,能够轻松调动三万余能战之士,保守估计,武溪族一族人口便在十万以上。

此时武溪又吞灭了酉溪,实力更是大增,除此两支,与武溪实力相当的还有雄溪、樠溪、辰溪。如此看来,武陵郡人口还是有的,只不过大部为蛮族,少部分为汉族,是以武陵郡的发展还相当落后。

难道自己一上任,就得拿各蛮族开刀吗?

武陵武陵,人口如此稀少,怎么让自己大展拳脚?蛮夷事复杂,其中各族恩怨纠缠,自己若一上任便以五溪蛮开刀,势必会引发大乱!

霍弋自上任始,每日除了选连郡兵,几无所事事,各县城上报的人口所产出的粮食税赋,怕是仅仅够维持霍弋现下招募的郡兵使用的,又哪来的钱粮来运转庞大的一郡机制?

武陵!霍弋绞尽脑汁的思考着自己前世关于武陵的一切记忆。似乎是上天在眷顾霍弋的苦思,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一记灵光闪现在霍弋的脑袋里。这还是霍弋上中学时熟记的一篇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是了,这是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个渔夫迷路后到了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此地与世隔绝,内里生活的民众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进入山林隐居的。

躲避战乱,这虽是东晋时期的事情,却给霍弋敲开了一扇门,自己在山谷中扎营时,也是在一处山谷内发现了满谷的尸体,当地的百姓只是以此山谷为藏身之所,那难道就没有百姓为了永久躲避战乱而迁居绝境山谷吗?

武陵郡多山多水,道路崎岖,山域面积极大,若有难民进入其中,却是难以统计人口。

霍弋召集了千余郡兵,皆是武陵郡中山区子弟,惯以跋山涉水为常,对武陵地区的一些山区十分熟悉。

又着邓艾领着这一千郡兵,重点巡视武陵郡汉民活动区域的山区,寻访是否有汉民进入山区隐居。实则找到一个隐居者往往便能牵扯出很多人,汉代人重氏族,同属一个氏族的人往往喜欢群居,甚至行动迁移也以氏族为单位。

比如邓艾所在宗族,便是一例。

邓艾知道人口对于一个政权或者一个割据势力的重要性,武陵郡地广人稀,多年未经耕种的土地十分肥沃,若能寻得人迁至这些人口稀疏的地域,往往能在短期内使一地迅速繁华起来。

第二日,邓艾便带着这一千郡兵往临沅城西五十里的山区进发了,这个山区是武陵郡占地面积最大的山区之一,许多郡兵便曾经以在此山中渔猎来讨生活,是以选择这片山区,一则熟悉地形,二则离着临沅城较近,补给上却又十分之方便。

霍弋看着邓艾的人马进了这群山,自己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这么干的,尽管后世众多学者专家研究三国人口时提出了对现有史籍记载的人口保持质疑,也提出了一些关于人口隐匿的说法。

但是虽然说,士族隐匿私人部曲及宾客徒附的事实已然是自己看见的事实,但是藏于深山大泽中隐居,这一项,却是霍弋所不能肯定的,他也只是根据陶渊明的一篇不知是否是杜撰的文章来猜测。

武陵郡兵的训练十分辛苦,不同于霍弋当时训练的那五百精锐,这些个郡兵几乎毫无军事素养,且多山民村夫,号令难以齐整,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

前日,刚刚从枝江到临沅的董允与费祎已经投入到武陵郡各项政事上的管理和整顿。二人惊愕的发现,武陵郡的财政状况已然是到了油尽灯枯的状态。

霍弋头疼了,自己前世主修的便是三国经济史,这下看来,果然是理论高于实践,典型的眼高手低,自己虽说在理论上有着较高的造诣,但是真正到了这个时代才发现,自己所学,有许多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而且,最关键的武陵郡,人口太少了,无论是哪一项经济生产,都需要人来完成。

这一刻,霍弋真正是有心无力,能做的便似乎只有一条:减赋减税,无为而治。

当人民因为战争消耗极巨,死伤枕籍的时候,怕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

但是霍弋知道自己的时间并不多,他需要在短时间内整合武陵郡所有力量,让自己手中的实力更为充实。不然战争一起,谁又会给你时间安稳生产?

穷兵黩武是自己必走的一条道!

诚然,这条路并不好走,他需要剥削民众,税赋甚重。

一切只能邓艾在西边山区的搜寻结果,自己现在做的只有将手中已经掌握的这支郡兵,慢慢的练好。可是三千人,在日后那场激斗中,又能济的了什么事呢?

平心而论,霍弋十分欣赏关公的气度,但是其人刚愎自用,称其为“独夫”亦未尝不可,这也奠定了他的军队的风格,勇胜而不能耐久,北边的曹仁就是用耐心拖垮了高傲的关羽统领的荆州精锐。

加之其军闻听荆州被吴军占领一时士卒无心作战,方才溃败,而关云长一世英豪,也陨落在这场令后人扼腕的战争中。

有人说他该死,有人说他可惜,在霍弋看来,关羽对于自己这方势力,无疑是一面旗帜,他的倒下,本就是对本势力的士气上的打压。

霍弋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关羽,这一世自己能否改变他的命运,翻转蜀国后期的颓势?照着现在的情形,自己做到这些,真正是千难万难。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