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电子科技集团
作者: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118

年后一开春,邹远航就已经让李宗诚到港香的对面湾台找到了张汝京,张汝京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华夏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10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ic运作,在电子科技领域颇有经验。远航科技集团需要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领导人,因此以百万年薪加股份激励的方式正式聘请了张汝京担任了新组建的远航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在华夏圳深建厂。远航科技的近期目标主要是要做电子产品代工厂的龙头,超越后世的康富士科技集团,远航科技的产品将涉足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讯、云远算服务及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应用等多个产业领域。

在去年后半年,关于港香回归地问题就已经提上了上级zhengfu的议事日程。

去年九月,华夏、英两国首脑会谈在běijing举行。我们华夏方在会谈前正式宣布华夏决定在一九九七年收回港香主权。主权收回后将实行特殊的政策以继续保持港香的繁荣与稳定。英方则打出条约牌,声称历史上有关港香问题地三个条约仍然有效,双方的分歧很大。

在会谈进入实质性阶段后,华夏方既在主权问题上进行坚决斗争,又巧妙地把握强硬和灵活之间的恰当比例,将会谈的主题集中在领土主权方面、九七年后怎么管理、以及过渡时期的安排这三个问题上。华夏方认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但收回的方式和方法可以磋商,认为华夏方收回港香主权之后,港香能够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根本上取决于华夏方收回港香后,在华夏zhengfu管理之下,实行适合港香发展的政策、方针。

不论使用何种政策保持港香的繁荣,港人治港肯定是毫无疑义的,因此目前加深加强同港资企业地合作,也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听说由远航科技集团这个新成立的港、台、华夏双方合资的企业将投资一亿美金建立电子产品代工厂,用工规模预计将达到一万多人,圳深zhengfu高度重视,以最快的速度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地、用人问题。

未来的远航科技集团,邹远航希望将其打造成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同时要求张汝京在u盘、mp3播放器、纳米级芯片领域开展研发。

1991年,苏联解体,山口子百惠子从俄罗斯传来了好消息,公司跟在万塔之后,赚了五百亿美元,按照邹远航的吩咐,转出一百亿美元到瑞士账户,其他的全部投资在俄罗斯购买矿产、石油等优质资产。远航科技公司与微软达成合作,拥有微软40的股份,同时邹远航个人又从微软第二大股东唐尼手中收购了8%的股份。远航科技公司将与微软联合研发第一代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对于索罗斯,远航金融公司也没有放弃跟踪。1979年,索罗斯决定将公司更名为量子基金,来源于海森伯格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因为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总是在波动。在不确定状态上下注,才能赚钱。

此时索罗斯在英国证券市场运作得非常顺利。在股市上涨到顶峰时,他把英国英镑卖空。他对英国股市采取大量措施,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并且数量极大,据说价值10亿美元。这一步棋他最终赚了1亿美元。公司的业绩也令人难以相信,竟然增长了102.6%,资产发展到了3.81亿美元。他是华尔街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了!虽然在华尔街,索罗斯是一名大家熟知的高手,但真正让他为外界所了解的,却是1990年代的两次大危机,而这两次危机,索罗斯都是关键人物。其一是1992年的英格兰银行事件。

几百年来,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在世界金融市场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尽管20世纪末期,由于经济的衰退,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开始下降。但作为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机构——英格兰银行,一直是英国金融体制的强大支柱,具有极为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的实力。从未有人胆敢对抗这一国家的金融体制,但索罗斯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对准英镑和英格兰银行发动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攻击。

1989年,11月,东西德统一,在许多人看来,统一的德国将会很快复兴和繁荣起来,而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更是让大家大受鼓舞:一个“大欧洲”的概念即将形成。但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却认为新德国由于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而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货币联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

果然,条约签订不到一年,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时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虽然首相约翰·梅杰(johnmajor)多次强调要维持英镑,保持其在欧洲货币体系的地位,但索罗斯认为这不过是虚张声势,他已经在暗暗准备进行进攻之前的准备。

1992年9月,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在这场较量中,索罗斯是中坚力量,仅他一人就动用了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