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偷姑娘奇遇6
作者:茕茕柳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82

第二十八章:偷姑娘奇遇6

孟叔长叹一声,说:“为此,我想到七公主为救民于火,不惜献身杀火魔的传说,也既是我们傣族泼水节的来历……”

远古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是个外形像犬的妖兽,嘴里能喷出熊熊的火焰,在它所到之处,遍地烈焰升腾,发生火灾,正是,风助火焰燃熊熊,劈里啪啦炸有声。村民哭叫离家跑,赤地遍野无生灵。它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所以古人将它看作火灾之兆和极端不详的象征。

由于它生性残暴,贪淫**,怙恶不悛,作恶多端,所到之处滥施淫威,弄得遍地火焰,庄稼无收,人心惶惶,民不聊生,哀怨鼎沸,遍地哀鸿。人们都对它恨之入骨,可想了很多方法都惩治不了它。因为它的魔力实在的强大,不仅能喷火肆虐,而且练有不灭之体,若是找不到它的致命弱点,也就是找不到它的“练门”,是难以治它毙命的。所谓其“练门”,就是它身体部位的薄弱环节,那地方往往柔嫩异常,既是有横练功夫之人,甚至刀枪不入,身上也必有功夫练不到的地方,那便是“练门”的所在了,也有谓之“气门”的。

当时有七位民女,看那妖魔如此肆无忌惮的祸害老百姓,使老百姓生灵涂炭,背井离乡,难以生存,内心不忍,为解民以水深火热之中,决心为民除害,铲除妖孽,还民于安康,便赴之行动,看准了它的软肋,就是其贪恋女色,饮酒作乐,此就是它的弱点。既然它是个好女色的矫奢淫逸的狂暴的妖兽,不如采取以其妖之道,还治其妖之身,甘愿牺牲自身,以换取老百姓的太平。

七位民女相商,达成一致,决心以失去自我,抛弃个人的幸福,而换取老百姓的平安,同去面见妖魔,花言巧语,说敬仰它的神勇,能保她们平安,自愿做它的妻子,而实际是守在它身边,好找机会乘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杀了它,为老百姓报仇雪恨。

那妖魔看七位女子自愿投怀送抱,个个身材窈窕,貌美如花,走路如同风摆柳,舞袖好似花纷飞,脸如桃花艳多娇,蛾眉弯弯喜煞人,犹如仙女下凡,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说起话来,犹如泉水叮咚响,是那么的悦耳动听,又如珍珠落玉盘,发出赏心悦目的清脆声响。那妖魔自然喜不自胜,淫心激荡,乐不可支的把她们都纳入怀中,做了它的妻子。

堡垒虽难以摧毁,但易于从内部攻破。七位有心的姑娘,忍辱负重,忍受着它凶猛的**与摧残,为能讨得它的欢心,极尽逢迎巴结之能事,希望能从中寻找到消灭恶魔的机会,为民除害。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已长,聪明伶俐的七位姑娘,便赢得了它对她们的好感,放松了对她们的戒备,整天与她们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不已乐乎。她们便从它的酒醉中,套出了它的致命的弱点,既是它的死穴,也就是只有用它恶魔自己的头发,才可置它于死地。也就是说,外人是不知道它致命的弱点在哪里,休想杀死它。七位姑娘以放弃自己的幸福,失去贞操为代价,才费尽心机,终于想法从中探听到了它的个中秘密,可见是多么的难,负出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

一天的夜晚,恶魔喝了酒后淫心大发,仗着酒力动了兽性,将七位姑娘轮流施淫,直到精疲力尽,才肯罢休,便掉头昏沉沉睡去,发出如雷般的鼾声。心有灵犀一点通,七位姑娘用力摇动它,发现它竟像死猪一样没有反应,说明它经过一番在她们身上轮流疯狂地折腾,在加上酒力的作用,已经睡得死死的,像个死狗一样,没有了知觉。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七位姑娘看此时正是除掉恶魔的最好的良机,便勇敢的从其头上拔下一根长头发,毅然决然的用其长发紧紧地勒住了它的脖子。她们用尽所有的力量,愈勒愈紧,那长发像锯条一样,渐渐深入到恶魔的脖颈,果然,恶魔的头颅被勒掉下来。

姑娘们以为完成了铲除恶魔的重任,刚想缓缓的长出一口气,在她们喘息未定之时,却发现那恶魔的头掉在地上,便吹胡子瞪眼睛地乱滚,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了大火。眼看将要酿成火灾,这是姑娘们始料不及的,没想到,作恶多端的恶魔死了还不甘心,落地的头颅还能照样的害人,这,这该怎么办呢?

姑娘们为此惊慌失措,乱成一团,不知该如何处置,就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为首的姑娘顾不得自身的安危,为不使大火蔓延成灾,立即从地上抱起了恶魔的头颅,心想,我宁愿与你恶魔同归于尽,也不能再让你危害人间。

说也奇怪,恶魔的头进入姑娘心怀,地上大火也就随之熄灭了。恶魔的头在不作祟,也随即闭上了眼睛。可当她一旦将恶魔的头丢弃在地上,那恶魔的头颅又以复活,再次吹胡子瞪眼睛的在地上乱滚,地上又燃起了熊熊大火。没想到那恶魔生前做恶多端的如此的伤害人,死后也不放过七位姑娘,愿死在她的怀抱,爽快的沉醉在她们的温柔乡里。

为了避免大火的再次燃烧祸害百姓,七姐妹决定轮流抱住恶魔的头,每年一换。在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恶魔头的姑娘冲水,以冲去她身上的血污和一年的疲惫。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姑娘,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

还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相传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一日忽然周边森林起了大火,正是,烈焰升腾火冲天,森林起火遍山燃,村民受围难逃脱,呼天喊地实悲惨。

村民们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顿时一阵哗然,哀声鼎沸,呼天喊地,簇拥一团,不知该如何是好,绝望的发出哭声。在此村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望时刻,一个名叫李梁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寨,救民于火,便奋勇当先地挺身而出,不顾危险地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出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欲把山火浇灭,不让村民葬身火海,决心保住村寨,不让村民流离失所。

在他信念的支持下,靠着他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辞辛苦,奋力挑了一担又一担,一担又一担,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肩膀磨烂了,流出血来,鞋给跑掉了,索性光着脚,在他来回担水熄火的路程中,一路上留下了他的血的足印和汗水,留下了他的坚忍不拔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毅力,留下了他为村民的火一样的热情和天大的爱心。

他抱定视死如归的信念,若不把火熄灭,愿葬身火海。经过他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他泼灭。村民得救了,欢声雀跃,奔喜相告,而他却被大火炙烤得皮肤焦枯,身上的汗腺也烤得流不出汗来,口干舌燥,鼻中冒火,瘫倒在山头上,奄奄一息。

村民们急忙打来清水给他解渴。他一连喝了九十九桶水,还是不解渴,照样口干舌燥,周身冒火,为解渴,便匆忙来到金沙江边,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了一条巨龙,顺江而去,定时来给村民布雨,防止山火的燃起,保村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也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为村民们护山遮凉。总之,他是为村寨的民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死后也愿为民众谋福利。

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的房屋都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者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地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当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他的怀念和对新人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时曾经来过这里,为感化当地民众,让民众知道他的好,命令军队不准骚扰百姓,并为他们提供方便,为让他们感恩载德,教会了当地傣族人民洗澡、造高房、及种植等,赢得了百姓的信任与拥护,所以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大家会相互洒水表示祝福。

那一天,人们身穿盛装,花枝招展,互相追逐嬉戏,逢人便泼,说些“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这种祝福的话,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健康。一生平安的一朵朵晶莹透亮的水花,在空中盛开,在阳光的折射下,那朵朵向征着国泰民安的水花,闪现出五颜六色的光采,歌颂着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风景美,人心甜,歌声亮,迷心扉,未婚男女来相会,用水专泼意中人,观赏游客望止步,水中男女笑吟吟。游客为之赞叹不已,当地傣族人民如此生气勃勃,犹如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