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又是中秋团圆时
作者:东篱居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62

086又是中秋团圆时

大豆晒干后进场碾轧,黄豆收了四百斤。

这天大水在镇上买了四个大缸,雇了大车拉了回来,连运费花了一两银子。大缸直接放到西厢房里,将来装谷子高粱的,就不用袋子了,袋子容易受潮。

土坯已经干透,大水就把猪圈鸡圈狗窝厕所垒了起来,鸡圈还是盖三个,并且通过排粪口,粪便全排到墙外,即便于积肥而且院里又干净。花了两天时候干完了,当天就把鸡猪全挪到到院里了,并且把老虎也放进院子里,撒开狗,这回看哪个贼再敢来!

又下了一夜半天的绵绵小雨,花儿中午才去送的毛豆,回来说,高大娘的东屋塌得更厉害了,大娘害怕得不得了,真要是塌了房,备不住会出人命的。

大水也只有连连叹气,也为自己和花庆幸,说:“回来你住进如意屋,就安心地呼呼大睡吧。”

“为什么只有我住呢,大水哥也要住啊,我们分睡在东屋西屋。”

大水挺为难,说起来,他怎么会不想住进新宅院呢,可是,大水和花儿都大了,即使住在东屋西屋,让不明就里的人怎么说啊,更何况这世上就有长嘴烂舌的人,没有的都会说成有的,何况两个人住在一个屋檐下呢。

花儿也知道大水哥这样是为了她的清白,心里对他的情意就更浓了。

其实花儿心里早有打算,现在终于把主意跟大水哥说了出来,那就是让高大娘娘两个也住进如意屋,跟花儿住在一起,大水哥住在另一个屋里,这样有了外人也住进来,别人也就说不出什么了。而且,高大娘自己也没财力修补自己的房子,住进砖瓦房里,也就没有安全问题了。

大水听了,果然是好事儿!没想到花儿这么聪明,自己怎么就想不到呢,又把花儿夸奖了一番。花儿笑着嗔了他一眼。

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花儿一大早送了毛豆,买了几块月饼,买了点芝麻,顺路去了高大娘家,高大娘大过节的,也是愁容未了,实在太担心这个房子了。

花儿放下两块月饼,跟高大娘说:“大娘,您还记得我说地有大事求您吗?”

“唉,孩子,你那是宽慰大娘我时说的话,你现在有房有猪的,哪儿还求得到大娘我啊。”高大娘叹着气说。

“大娘,我是真有事儿求您。”

于是,花儿把大水哥商量好的,请高大娘和小翠住进新屋的话说给了高大娘听,高大娘听了后,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这可不是人家花儿求她啊,这是她高大娘求别人都求不来的。跟花儿住一起是避免了别人对花儿的口舌,可是比起自己住进人家的新房里,这恩情不是一个等级的啊。

高大娘左思右想,心里犯难,花儿又劝了半天,高大娘最终答应了。

将来把这个小院圈起来,如果有了钱,再修缮。并且花儿说了,住进新屋后,仍是各自做各自的饭,一个用东灶,一个用西灶。

事情定下来以后,花儿也是很轻松,回到家跟大水说了,大水也挺高兴。

“大水哥,去年的今天,我们在干什么活啊?”

“我想想啊,我们去挖了野山药!”

“对呀,大水哥。可恶,你去年还一直瞒着我,直到中秋节我才知道岗上还有野山药当粮食。你还……”花儿啪地打了大水哥一下子,“你还骗我说粮食会跑!”花儿想想有趣的往事,扑地一声笑了。

团圆坡的名字,就是那天起的。花儿想起去年此时,对冬粮的担心,又想到大水哥一直蒙他的往事,又捶了大水哥一拳,然后又笑着抱住了大水哥的胳膊。

花儿早想好了,今年,仍是中秋节去挖野山药,再体会一下那时的滋味。日子好过了,但她对往事是那么的留恋与回味。

于是两个人又去了团圆坡,边挖野山药,边说着往事,说着说着花儿又像去年一样淌眼泪了,不过这次眼泪更幸福。

挖了四百斤野山药,存到了吉祥院的西厢房里。兄妹屋里的粮食、蔬菜、肉蛋,也要陆续地放进西厢房了,房子已经干得差不多了。以后兄妹屋只是存放猪草野菜之类的了。

晚上,大水去院里喂猪喂鸡,三只狗在院里院外跑,去年中秋吃的是黑面的糖饼,这回花儿炒了芝麻,用擀面杖碾成末儿,又把花生饼打碎,和着蜂蜜,做成了糖饼的馅,家里发好了白面,用火碱把面弄好,蒸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糖饼,熟了之后,面宣宣腾腾的,切成角。开了后门,从这里能看到荷花湾的一个角落,两个人如同去年一样,看着荷花湾里的荷叶娉婷,天上月光皎皎,于是度过了又一个难忘的中秋。

每到中秋元宵这样月圆的节日,花儿是必然拿出那一文铜钱,摸一摸,看一看,然后许个愿的。这一次,花儿的感情更强烈了,许下与往年同样的愿望,可是心却急跳个不停,脸上又是向往,又是希冀,又是幽怨,又是欢喜……

今年,荆条蒲棒割了一次,芦苇割了四次,这些芦苇早已经晒干,大水和花儿现在除了送毛豆、喂猪,暂时也有些空闲了,就把这些芦苇剥了,准备织席,织席他们两个人都不会,但高大娘织得好,手头的苇子够的话,她一天能织一领,东西屋需要两个席子,高大娘自己家的已经破得不堪了。

于是大水买了个搠子来破苇子,把圆圆苇杆破成三片或四片,这活也是技术,大水开始做不好,而且还总被划了手,血呼呼地流,慢慢地才熟悉了。坐在板凳上,腿上的苇子就像白色的游鱼一样活泼地跳着。

然后就是在场上用碌轴把劈好的苇子轧熟,变得象皮子一样,剩下的就是高大娘在炕上织席了,花儿也学着织,速度跟高大娘根本没得比。

一边织,大水一边劈苇片轧苇条,眼看供应不上了,高大娘再来这边帮忙,三天功夫,两床苇席全扦了边织好了。

田螺河边的芦苇,这回是真的派到了好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