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作者:用户名被占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71

会前,时杰先通报了此行的收获,众人得知李泽源与陈国达成妥协一事,也感到事态严重。

刘御风道:“虽说这李泽源与陈国达成妥协,但总不能不留一手,除非他是完全归附陈国。”

张子敬道:“就怕李泽源觉得不是我们的对手,趁现在还有讨价还价的资本,自愿成为一个彻底归附陈国的附庸。”

“按理说,李泽源一直是宋国的势力,怎么会投向陈国呢。”

“陈国和宋国相比,一个是红日当午,一个是日薄西山,李泽源想找个好靠山,一定会选个势力大的。”

时杰道:“依我对陈济民的印象,此人有一统华族的志向和能力,他不可能再向原来一样,放任地方势力割据,而此回我们和李泽源开战,说不定正是陈国所希望的,借我们的手,打击李泽源,让他没有割据的实力,从而彻底的倒向他们,所以我判断,陈国不会直接出兵,最少是在我们彻底消灭李泽源势力之前。”

王都道:“这么说,我们第一步只考虑打垮李泽源就可以了。”

“对,我们对陈国和李泽源的关系,暂时都是假设,不管将来如何,我们都必须是先解决李泽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完李泽源,时杰问起护民军现在的情况,负责军政联席的常义拿出个本子,翻开递给时杰,后者道:“你给大家介绍下吧。“

“现在我们总兵力为十一万两千人,其中一线兵力八个师,二线兵力两个师。三线兵力八千人。”这所谓的一线兵二线兵是护民军对部队性质做的划分,用于正面战斗的为一线兵。战斗力最强,二线兵就是预备役或者专门执行警备性质的部队。三线兵指的就是一些维持地方的治安力量,如同现今的警察。

时杰着重听了下一线部队的驻防情况,简单划分是余德、余庆,各驻守了三个师,肃州、荣城、金阳各驻守了一个师,平野、同川驻了俩个团,余下的二三线兵力按需要分布于各城。

时杰又问起此次水灾的情况,常义道:“此次水灾我们受影响不小,粮食收成减半。多处的基础设施被损毁,生产物资也损失很多。”

时杰听到粮食收成减少不免心头紧张,他可不会凭空变出粮食来,要是再想向上次那样突袭安抚不要说很困难,就是在找那样的城市也难了,忙道:“那我们现在的情况能不能支撑我们打一场战役?”

“没有问题,我说的收成减半是基于我们预计的产量,当初我们预计这期的粮食收获可以维持我们两年的口粮,现在只是变成一年。”

时杰听完。心算是放下了,他是真的怕缺粮啊。

常义又道:“这次水灾也不是没有积极的一面,通过这次的救灾,护民军境内的民众对政府更加信任。更有归属感,向心力越发凝聚,所有参与的部门都得到检验。发现并解决了很多问题,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还有就是这次强降雨,使土地得到充分灌溉。利于下季粮食的播种,现在,陆城南方受灾较轻的地区,已有很多地方完成了粮食播种,从以往的历史看,如果没有人为因素,此后三年内,保证是年年丰收。”

时杰暗舒口气,这就好了,这回能踏踏实实的和李泽源战斗了,为了后方的安定,更得打好这一仗。

情报参谋随后拿出了这些天的情报汇总,众人看罢,那种,没了后顾之忧的轻松再次消失,神情再次凝重起来。

情报显示,李泽源集合了十二万大军,兵分五路,齐头并进,分别扑向护民军几个一线城市,这个情报整好验证他投靠陈国的消息。

其实时杰也是担心,他倒不是担心这个李泽源,他充其量也就是这点人了,就是硬碰硬他也不是对手啊,他担心的是李泽源身后的陈济民,他不能确定击败李泽源之后陈国的反应。沈施然看重的人,绝非常人,自己也见到了他们的部队质量,更何况现在的陈国,国势强盛,别说十二万,就是在多个十几倍也是绰绰有余,怎么打护民军都不是对手,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计划都没用。

时杰思考间看见众人个个沉默,笑道:“同志们这是怎么了?这李泽源给我们送来这么块肥肉,我是请你们赴宴的,怎么一个个都绷着脸?”

王任“一本正经”的道:“我看李泽源送到可不是肥肉,而是一块肉骨头,还煮的不是很软,咱们的牙要是不磨尖了可不好啃。”

众人被这对将帅的比喻逗得一笑,场面轻松不少。

“王任说的也不全对,他这次送来的也不是肉骨头,而是一个手掌,弄不好他就会变成个拳头,狠狠的砸我们一下,大家都谈谈看法,怎么对付这只手掌。”

张子敬率先站起,到了地图前道:“敌人兵分五路,直指我们当面的几个主城,当然,他不可能这么平均分配兵力,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逼迫我们分兵防守,到时他随便合兵任何一处或者两处,就有了优势兵力,而我们再想临时支援,必然会陷入被动,我们能做的只有两条,一是守:即准确判断对方主攻的城市,集合优势兵力,歼敌与城下,我认为这个方法难度很大;二:对攻,战争的主动权一般都在进攻方,我们现在的一线守城兵力居于弱势,敌人势必不会想到我们会主动进攻,我们便相机反向用兵,快速的歼灭其中一路或两路,斩断他的手指,我个人倾向于第二条。”

张子敬的率先发言引起众将积极反应,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赞同张子敬的观点,有的反对,理由就是如果不能快速的结束战斗,一旦陷入僵持,敌军势必会赶来增援,到时候就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混战。

还有人提出,就是分兵固守主城,依护民军的战斗力,一万军队守城,对方就算有三万四万的都不一定能攻克,如果在相持的时候派出一两只骑兵,绕道敌后,断他们的补给,能很容易的击溃对方的进攻。

其实时杰心中早有了对敌计划,要不然敢张嘴就说一个月解决李泽源,之所以让大家讨论,目的不过是让所有人通过这种形式,能更快的成长起来,也通过这种集思广益的发言,找到自己制定的计划中的不足漏点。

最后,讨论基本分为两派,一主守,一主攻,时杰听完说道:“大家的分析都不错,但还是有一些同志的分析带有局限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攻守同时来,为什么只考虑我们怎么应对,而不想想对方要采取的策略。”其实这是时杰要求的苛刻,所谓将才和帅才是不同的,为将和为帅考虑的位面是不一样的。

时杰继续道:“王都,如果你是李泽源,你准备怎么用兵呢?”

王都来到地图前,考虑会儿道:“如果我是李泽源,基于正面对线的兵力是优于护民军的,我不会考虑正面进攻余德或余庆,这两城都是典型的军事要塞,易守难攻,我会派少量的监视部队于附近,然后集合重兵分东西两线,攻打肃州和金阳,同时集结优势的兵力分布在救援这两城的交通要道,如对方来救援,可以使用围点打援的计策,如果对方不来救援,我们便攻克这两城,进而向信州推进,攻取护民军老巢。”

“王都说的很好,敌人此回采用的就是这个策略,大家看,敌人这五路大军的兵力分配,向余德、余庆来的中间这一路,只有万余的部队,边上的两路,各有两万,相间的这两路兵力至少有三万五千人,同志们觉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