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水军计划
作者:孤怀吐明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62

“侯爷,老朽冤枉啊!”郤俭才被郭贵在地上拖行了几步,便已被峥嵘的山石撞得鼻青脸肿,紧忙哭天抢地地嚎叫了起来:“老朽愿意赔偿,愿意赔偿!”

“早这么说,不就得了。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明溯不屑地吐槽了一句:“现在本侯爷改变主意了,这零头不去了。”

“零头不去就不去,侯爷说多少就多少!”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那郤俭此时却是识相得很。

“方才与你计较时,本侯爷扭了腰,营养补贴再加一万金。”

“就依侯爷所说。”

“多走了两步,再加五千金。”

“就依侯爷所说。”

“一共是七万四千二百金……元直,一会儿等赔偿好了,你与郭贵一并将他送去官中。”

“啊……怎么还要送官?”郤俭心中焦急,倒不是怕见地方官儿,而是怕这伙强人路上悄悄地将自己给宰了,再扔到山谷里。

“不送官,本侯爷岂不是要承担知情不报的风险?”明溯呵斥了一声,见郤俭不再说话,便沉吟了一会,方才言道:“这风险太大……当然,若是你愿意将赔偿提到十万金,本侯爷拼着被圣上责怪,也就为你担下这个风险了。”

“就依侯爷所说!”最后这句话,郤俭简直是咬牙切齿,一个字一个字地从口中挤出来的。

郭贵的效率极高,小半个时辰时间,已经让那郤俭立下了欠款契约,并书写了为期两个月的还款保证书和悔过书。当然,一应益州所属也都在刀枪的监督之下,密密麻麻地在后面落了名号,还按照明溯的发明,蘸了墨汁,按下了掌纹。

据说,本来郤俭是想用马车抵押的,郭贵却是瞧不上这个破玩意,不过,车中装的明珠、脂玉、金叶子却被其搜了个干干净净。用郭贵的话说,这些不值钱的玩意就抵作两个月的利息了。

首阳亭中诸人可不像郤俭一般没有眼力劲,他们昨晚早就从徐庶等人口中得知这第二拨投宿的客人,便是最近在帝都风头正劲的仁义候,而且此行还是奉了圣上旨谕回乡尽孝。因而,此时明溯与那郤俭起了争执之时,他们都在旁边看着热闹。此时,见事情圆满解决,便在亭长的带领之下,一个个地拥了上来,央求明溯留个诗歌真迹下来,也能让以后经过的客人时常瞻仰一番仁义候的风采。

这真是名气大了,跑到哪个偏僻山沟都能遇上一大群粉丝,明溯自然是心中极为得意,当下,收了屠龙归鞘,便在那亭舍前的平台上度了十余步,便朗声吟道:“窄蓉危岑插天空,龙光郁郁带云封;夜深倒瞰天池白,晴晓先瞻海日红。大好河山平望里,洛阳宫阙淡烟中;春来草木青如染,偏在崦嵫第一峰。”

依照规矩,这时候徐庶应该抄上三张,自己留存一张,诗集中收上一张,剩下的一张,自然是应该归于亭中。可那随行的暖车中的两名宫女不知从何处得到了消息,通过小侍女传了话来,让徐庶先送一张进去,徐庶自然是照办。然而不待其写好第四张,小侍女又匆匆忙忙地跑了出来,说主母蔡琰也要一张,徐庶只好继续做上了抄书工……郭贵领着诸人整治完郤俭等益州来人的时候,亭舍中间已经是人手一张诗稿,平台一侧的石案边,徐庶更是抄写得头昏目眩,呕然欲吐。

这首阳亭位于山中,其中有一名亭卒就是那石匠出身,此时得了京中侯爷真迹,大喜之下,当即便翻出铁钎、锤子,“叮当叮当”地在一旁石壁上雕琢了起来。

这种流芳千古的机会,明溯自然不肯放过。于是便格外地破了一回例,拔出那屠龙宝刀,龙飞凤舞地在那石壁左侧预先留下了自己的签名,并按照仁义候钤印字迹,轻松地勾勒出半方大大的虫鸟篆出来。至于为什么是半方,用明溯的心里话说,自从见过自家便宜老丈人黄承彦那高超的仿冒技艺后,自然不敢将自己的私印全部公诸于世人面前。

虫鸟篆是那先秦的李斯所创,最早用于玉玺的雕刻,寻常民间工匠可模仿不出来。那郤俭出来,一看山壁上的签名钤印,心中顿时明白,自己此次恐怕是彻底翻船到了水底,当即便熄灭了遣人下山报官的心思,微微调整了一番心态,殷勤地上前与明溯套上了近乎。

才骗了人家十万金,虽然不知道猴精的郭贵又讹了一堆贵重财物,但是明溯还是越看这个冤大头越顺眼,临离去之前也大方地让徐庶抄写了一份诗稿,连同前面“污损”过的一份,赠于郤俭,也算是那十万金的回扣吧。

就这样,十万多金换了两张棉麻纸,还得发自肺腑地感激明溯没有将其送官,郤俭心中真不知道该是如何滋味。当然,耍无赖不还钱银的事情,他是万万不敢做的,谁叫自己当时除了那份契约,还写下了悔过书呢。徐庶当时说得一点都不错,只要明溯将这封悔过书往刘宏案前一送,最后郤俭也只能是百口莫辨,轻则重罚,重则枭首抄家,毕竟律法本身就是那么规定的。

就在郤俭悲戚地自认倒霉的时候,那首阳亭的求盗却是站了出来。盗窃的事情发生在他管辖的地盘之上,而且,就在这核心的亭舍之内,包庇的事情他可是万万不敢去做的,不然,最后也就是个同罪的处理结果。于是,郤俭很悲催地又画了一回押,最后还缴纳了十金的“罚款”,才能脱身继续往偃师县城老宅行去。

首阳亭突然多了十金的隐性收入,估摸着十年之内小日子都会过得极爽,亭长心中简直要乐开了花儿。其实,这个主意却是明溯临行前悄悄地教予他的。用明溯的话讲:“本侯爷都吃了肉了,兄弟们怎么也得喝上一碗汤吧。”若不是自己家中确实有个将近八十岁的老母卧病在床,估计这亭长早就领着一众弟兄追随那豪爽的仁义候去了。

这时候,明溯早就翻过了首阳主峰,进入了巩县地界。这一路奔波,虽有车马代步,众人依然是累得够呛,尤其是那许靖、舒邵二人,本就手无缚鸡之力,此时更是如同死狗一般,瘫依在车厢板上,丝毫不想动弹。古怪倒是极有精神得很,虽然神情疲惫,却依然在那不停地形容着当晚平县渡口那条水军楼船是如何如何的平稳、舒坦。

颠簸了几日之后,再听到竟然有这样一个舒适的代步工具,一时之间,诸人的眼神都变得格外的火热起来。于是,在古怪别有用心的推动之下,除了明溯与那中间暖车中的女人们,众人的心思全部放在了如何快速弄到一条属于己方势力的楼船上了。

当晚,众人便借宿在巩县城中的官亭之中。天明的时候,明溯发现,自己的这帮手下,不管是文的还是武的,清一色的打着哈欠,眨巴着一双兔儿一般的红眼睛出了屋子。当然,疲惫归疲惫,依照众人的兴奋劲儿,估摸再熬上两夜,离那不堪的地步都还要差上许多。

“这就是水军计划?”最前面的车厢内,明溯诧异地望着面前一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张问道:“你们一夜没睡就整出了这些玩意?”

“是的。”徐庶兴奋地将那计划在厢板上铺了下来,指点着那一条条计划,解释道:“汾水、渭水、洛水、沁水汇于一河,尤其是那洛水上宽下窄、泥沙淤积于河口,扼住了水流,因而这一段湍急险恶,不适合操练水军,主公若是能够在下游占一处滨河险地,营驻兵马……”

水军的事情,明溯早就在心中暗暗思索了许久了,之前在那南郡江陵,冒着泄露自己身份的危险,将太平道人观鹄收入自己手下,表面上当然是因为此人水性甚好,其实,明溯心中还是暗暗存着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的心思。只不过,那观鹄毕竟归于自己麾下时日尚短,再过几年,黄巾起义之后,贼人势大,保不准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努力,最后却为张角三兄弟作了嫁衣。因而,进洛阳之前,在那黄家村,明溯只是将观鹄派去了西山,这中间当然还是暗藏着不信任的心思。

现在,徐庶突然对水军之事热情高涨,而且还拿出了这样一份详尽的计划出来。虽然在明溯眼中,这封计划可谓是漏洞百出,便是那在内河之中行驶看似异常平稳的水军楼船,一旦遇到大风大浪,或者是驶出了河口,进入那大海之中,估摸还没有一片竹筏来得更为稳当,然而,这毕竟是一个汉代之人拿出来的计划。从这封计划之中,不难看出,徐庶之前流浪避祸的那些时日并没有虚度,后面附图中的诸多河流,在其中亦有标注,甚至是沿岸哪些地方易守难攻,哪些地方依山临水,都详细地用小字进行了备注。

闭目想了半响,明溯没有就这封计划书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取过一张纸,在上面简单地勾勒出一只雄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