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泰太后悚然而惊,盯着董策,寒声道:“你怎么知道我想说什么?”
董策笑道:“你还能说什么呀?现下别说察哈尔部的人了,便是我们这些外来的人也能看得出来,囊囊太后在打压额哲,今日更是当众给他难堪。她打压额哲,就是在打压你苏太太后,想要扶他的儿子阿布鼐上位!”
“你这会儿这么快就把东西给置办齐全了,又跟我来谈条件,那自然就是为这件事了。”
苏泰太后神色凝重道:“你竟然看出来了,那你可有什么法子?”
董策微微一笑:“当然有法子。你们察哈尔部内部的人,想要办到可能不太容易,但是你别忘了我是大明的人,身为大明的官员,想要做到这个,虽说是需要借助一些力量,但要说难却也未必。”
董策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并非是装出来的,他确实是有信心能够做到。
方才苏泰太后一说他就猜到是这么回事儿,但他并不打算拒绝苏泰太后的这个要求,因为他本来就要去做这件事。
他当日答应了乌云娜福晋,换取乌云娜福晋支持的条件是把乌云娜福晋扶上察哈尔部最高首领的位子上去,那么理所当然的,囊囊太后就得下来。而眼下苏泰太后提出来的这个条件,其实说白了,目的也是一样的,便是把囊囊太后给拿下来。
董策凑在苏泰太后耳边说了一通,而后笑道:“你且看我手段!”
他方才凑到苏泰太后耳边说话,那炽热的呼吸便打在苏泰太后的耳根上和脸上,他方才喝了不少酒,带着些淡淡的酒气,有着浓烈的男人气息。苏泰太后,脸不仅微微有些红,她看了一眼董策,见董策俊逸的脸上满满的都是自信,顾盼之间神采飞扬,苏泰太后没来由的心中生出身旁这个男人,身影高大如山岳,可以依靠的感觉。
她低低的嗯了一声,神色竟很是顺服。
而后几日,整个察哈尔部都紧张的忙碌了起来。察哈尔部但凡有资格随同刘若宰等人进京的贵人们,都是在紧张的准备着。
为了能够跟随刘若宰等人以及几位太后一起进京,察哈尔部的这些贵人可说是争破了头。
因为对于他们而言,现在谁能跟着一起去,就代表着以后就会成为全新的察哈尔部的真正掌权者,继续做他的贵人。而如果不能跟着去,则说明在明国的大人们面前,或是在察哈尔部的几位太后面前,便不再得看重了,以后的地位说不得就会下降。
能跟着去一趟京城,面见明朝的皇帝陛下,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认同。而且哪怕就算刨除这些原因,能够去大名的花花江山转一圈儿,他们也是极为欢喜期待的。
最后定下来有资格一同前去的察哈尔部贵人,竟然多达八十余人,再加上他们的随从下人,这个队伍可能要庞大到千余人之多。这个数字,令刘若宰等一干人都是瞠目结舌。但哪怕是刘若宰。也不好随便让谁不去。那样的话可就把人给得罪死了,说不得到时候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董策确实没怎么管这事儿,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接受苏泰太后给他的那一份儿大好处上。
乌梁素海,在大草滩的西北方向,距离汗帐大约三十余里。乌梁素海的范围,东西长约八十里,南北宽约五十里,从乌梁素海的边缘再往西北走上二三十里,便是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了。
因此,说乌梁素海乃是大草滩的西北屏障,并不为过。
乌梁素海并不是海,而是一个区域,是苏泰太后属下部族的牧区。
在蒙古语中,乌梁素海是杨树之海的意思,顾名思义,这片地区里头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杨树。
这里本来叫什么,并不可考,但是自从察哈尔部迁居到大草滩之后,这里就叫乌梁素海了。
这一日,刚不过辰正时分,也就是后世的早上八点,董策便是来到了这里。天还没亮他就带着手下启程了,向这里赶来。
今日,是他和苏泰太后越好的时间。
接收那一份大好处的时间。
至少,对于董策来说,杨树多,是他对乌梁素海的第一印象。这里也是大片大片的草原,不过和汗帐左近一望都是草原,小树都瞧不见几颗不一样。进了乌梁素海这片区域之后,地面上小丘便多了起来,都不高,撑死也就是三五十米,但数量很多,一大片一大片的。而这片片小丘之上,几乎都长满了杨树,桦树,柏树等等……其中最多的还是,杨氏。
杨树极多,一眼望去,大片大片绿色的杨树林一望无际,绵延到视线的尽头,一阵风来,则树涛汹涌,如波浪起伏,真的如大海一般,难怪此处得名乌梁素海。
在董策看来,这里比汗帐那边儿地界儿更好。
草原不小,牧草也算得上是肥美,能够养活不少的牛羊马匹。而那大片大片的树林中,也有着不少小兽可以捕捉。靠近山林,可以依着山丘建造房屋,部落可以在那里扎下来。有着这无边无际的树林,盖房子的木头自然就不用愁了。这里可是西北边塞,此时又是小冰河时期,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住在木头建成的坚固房子里,烤着火,已经算是很舒服的日子了。而汗帐那边,想要砍木头都很难,根本寻不到几株树木。
而这里也更易于防守和用兵,欺负的小丘使得这里的地势变得负责,大规模的军队很难铺开。而且如果敌人势大,防守者还可以利用熟悉此地地形的又是藏身于着密林之中,不与敌人正面交战,只是消耗他们的力量。
有着这许多好处,但却不知为何汗帐选择落在了现在那个地方,想来是因为乌梁素海离着戈壁滩太近了些。
苏泰太后昨日就离开汗帐那边了,让董策今日过来,说是要准备一下。
董策的行踪,自然瞒不过刘若宰,只不过他此时对董策,已经是颇为宽厚甚至可说是纵容了。董策要做什么,他心知肚明,不过却是选择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