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新的时代
作者:葱山跳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95

碛西之地,真正令马璘忌惮者,唯有封常清、段秀实二人。如今二人已死,马璘行事反而是没有了束缚。

双圣祠巨碑之前,马璘负手而立,默然站了很久。

只希望今日自己的选择,他日回想起来,也能当得起“庶几无愧”这四个字。

其实主边安西之后,幕僚之中不乏有才智之人,然而他最倚重的便是封常清和段秀实二人。这其中的原因,既有二人的能力极为出众这方面的因素,而另一个马璘不愿说出来的原因,那便是他需要二人的存在,来压制自己对于权力的**。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这是岑参的诗,然而岑夫子自己乃是名利中人,自然无法做到“一身无所求”、不为妻子谋。

人终究都是自私的,马璘自己亦是如此,所以他也做不到,他毕竟不是圣人。

然而有人能做到。

封常清,段秀实。

他们就可以做到。

人总是有**的,困难就在于对于**的压制。马璘的权力已经到了人臣的尽头,他最为担心的便是自己哪一日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为了一家一姓闹得天下大乱。

这并非是没有可能,成为千古一帝、彻底改变这个帝国的念头,时不时就会从心底泛起。这样的诱惑,想要抗拒并不容易。

所以他需要封常清和段秀实在碛西,需要他们在旁边盯着自己,盯着自己不要做出什么罔顾天下万民死活的事情。

所以尽管碛西军政首领大量的换成了少壮派。二人的位置却是稳如泰山。因为马璘需要这两个人在边上看着。以让自己不至于头脑发热。

然而今日。封大夫和段君子却都已经死了!

碛西不是没有人才,比如方文本等人皆可独当一面,然而似封大夫和段君子这等人却是再也没有了。

人和人终究是不同的,封大夫段君子感觉自己要造反,立马就想割下自己脑袋,而若是方文本诸人若是认为自己要造反,恐怕就会立马替自己提前筹划。

没有这两双眼睛看着,他的权力便没了制约。这个时候能够控制他的。便只有他自己了。

今时今日,帝位并非是遥不可及。

他与帝位之间,只隔了一片血海,那是万民之血。

若是有一天,他不再顾惜这些,那么帝位便是唾手可得。

所以他需要警醒,需要让自己远离这种诱惑。

文少保的衣带铭是他所喜欢的,所以他把它刻在了这里。

封大夫和段君子赤胆忠肝,自然当得起这些话,而他也需要用这些话来让自己警醒。不要钻入权力之中无可自拔。

……

没了枷锁,没了束缚。虽是心中对于二人之死极为惋惜,然而从行事上来说,终究是轻松很多。

之前接到了大量的长安方面的情报,却只能在庭州安坐,没有丝毫动作,那是因为消息还没有从正式渠道传到庭州,他若做什么动作都需要向段君子解释。

而现在,段君子已经故去,他发布任何命令部下都只会听从,也不再会有人来问他一句为什么。

以前一切的准备,都只能是在暗地里进行,还要处心积虑的瞒过段君子和封大夫,而如今,却已经是没有了这个必要。根据长安方面传过来的情报,碛西这边已经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

新皇登基半个月了,诏令还没有到达庭州,而那道让他护送先皇灵柩去长安的圣旨,此时也不知道才到哪里,到达庭州将要花费的时间更长。若是段秀实在,只能是等到诏书真正到了之后再做反应,而现在他却完全是按照实际获得的情报进行着各种准备。这样一来,各种事情便变得极为明晰了。

后面的祠堂地基之上,工匠们正在忙碌着,两座大坟边上却一个人也没有。秋风萧瑟,木叶飘落,马璘站在双圣祠外的巨碑之前,孤寂的立了许久,这才催动青海骢缓缓离去。

两人的死令人惋惜,碛西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他大权独揽无拘无束的时代。

没有制约的权力是极为危险的,然而这种感觉……至少不能说太坏。

……

秋草微黄,正是出兵放马的好时候。

庭州城外,万余一身重孝的骑士已经列队完毕,正等着他这个主帅。和马家作坊的管事们熟悉的胡商们已经早早和马家作坊签订过了协议,大量的车队已经出城,准备缀着大军一同出发。

大军的中心处,大量亲兵围在巨大的马车旁边,马车之内,大唐天子李隆基的灵柩安放在其中。

由于这一次是护送天子灵柩入长安,而非是奔袭杀敌,所以速度不可能太快,安西新军每人只携带两匹战马,这样后勤的压力便小了不少,胡商们足以应付。

瀚海军留守庭州,古元钦自然便是留在了这里,新军健儿则是一个不留,全部都出了庭州城。

既然早晚是要护送灵柩入长安的,那么不妨早一些,这样也能早些见到张巡,早些把碛西的地位给确定下来。

若是段君子还活着,那就只得等到诏令到达之后才能动身,而现在便没了这些限制。其他将领们只会照做,并不会问原因,便是他当真领着他们造反,他们也敢跟着他拿下长安城。

见到马璘疾驰而来,健儿们齐齐拱手,喝道:“将军!”声音倒是极为齐整。

“出发!”马璘拧着眉头,也不再看庭州城一眼,拨转马头当先策马而去。

大军沿着驿道缓缓而行,往伊州的方向而去。

张巡矫诏令马璘护送先皇灵柩入京,诏书里并未说让马璘带多少人,他自然是不会想到马璘竟然一下子带来了一万安西新军。其实马璘自己原本也没想到要用这么多人,去和张巡谈判而已,三千人便足够了。之所以带这么多人,是因为长安方面米雪又传来了新的消息。

李璟,反了!

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作为大唐帝国最为锐利的一把刀,安西军少不得还要出动。这恐怕是无法避免之事,毕竟李璟乃是平卢节度副使,而他还是挂名的平卢节度使,李璟还算是他的部下,这一次的叛乱,他终究得为大唐平定。

既然如此,与其将来接到命令后再调兵遣将,还不如直接就把兵带上,到时候也就不用麻烦了。

得知李璟造反的消息,其实也是一个意外。此刻长安城中,还没有知道这个大消息,米雪到达长安站稳脚跟之后,因为马璘说过波斯寺用的猎鹰是来自辽东,所以便派了几个密探带着钱财前往辽东收购这种宝贝,结果密探们到了新城之后,就听说了李璟自立为帝的消息,然后就用海东青把消息传到了长安城。

这一次李璟自立其实是极为隐秘的,对于部下清洗过后在渤海国的都城龙泉府称帝,并没有大张旗鼓发布檄文昭告天下,显得颇为低调,然后直接就带兵去攻打新罗去了,完全没有直接攻取中原的架势。因为李璟并没有传檄天下,所以消息传递的并不算快,估计这个时候,大概也就能扩散到范阳。范阳是郭子仪的地盘,消息到了范阳之后大概就会有人快马报告长安了,不过那也是十天之后的事情了。

说起来李璟的自立,虽然令人震惊,其实想想倒也是不难理解他的心思。章怀太子后人这个身份,李隆基可以不在意,之后的皇帝却显然不能容下他,一个血统同样高贵的宗室子弟,在边关为拥兵大将,实在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所以新皇登基之后,李璟在大唐帝国之中便没有任何前途了。而他不过二十出头,刚得到炙手可热的权力,哪能舍得轻易放弃。

只是他做这样的选择,还是有些出人预料。降服靺鞨占据渤海,然后自立为帝,这个决定倒是颇为果断,以李璟这几年的表现来看,五万平卢军加上十万高句丽附庸军,倒是极有可能把新罗打趴下。

李璟倒也有自知之明,秘密称帝不发檄文,没有发兵中原,却是向新罗人下手。他若是不这样做而是直接带兵南下,郭子仪李嗣业就足够让他吃一壶的,而干掉新罗之后,便可暂时在辽东站稳脚跟,成为一方之雄。

白衣白甲的大军在驿道之上护着灵柩缓缓而行,大量运送物资的商队跟在后面,马璘一身重孝坐在青海骢上,默默想着这些事情。

李璟称帝,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章怀太子已经成为历史,血统再高贵也都成了旁支,长安城内是没人会认可这个嘉德天子的。李璟在中原得不到任何支持,只能是依靠他自己的那点儿人马,称帝不过是个笑话。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他得不到自己的认可,那么就算是他攻下新罗,亦是白搭。虽然能理解李璟做出这等选择的理由,却不代表可以放任李璟的行为。李璟既然做了这般的选择,那就是走上死路。

这一次全军离开庭州,便是为了李璟叛乱之事。张巡如今已是焦头烂额,再过些日子知道这事,不知道又该做何感想。顶着这么大的压力,不知道这位忠心耿耿的权相会不会就此倒下去。

马璘自然不想让他倒下去,毕竟这是个最合适的谈判对手,最有可能接受他的条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