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太原大抗战简介
作者:江山多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82

作战时间:1937年9月中旬至11月9日。

作战地域:山西、河北、察哈尔、山东北部。

参战兵力:中国第二战区所属部队28万人;日军第5师团、第20师团、第108师团、第109师团及察哈尔派遣兵团等14万多人。

指挥官:中**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黄绍竑;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

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寺内寿一,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

作战结果:中**队失败(撤退)。日军伤亡近3万人;中**队伤亡10万余人。

作战意义:太原大抗战虽然中**队伤亡比较大,但也大量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路南下的作战行动。为华北地区抵抗最坚决最持久,战绩最显著的战役之一。

阎锡山,字百川,山西省五台人。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任山西省省长。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追随蒋介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1937年9月,组织忻口会战,重创日军。抗战胜利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9年3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山西后逃离太原。同年6月,在广州就任国民政府在大陆的最后一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949年12月飞赴台湾。

卫立煌,安徽合肥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任国民党军第45师师长。1931年任第14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在山西前线与八路军协同抗日,并与朱德总司令建立了良好关系。后曾任中国滇西远征军司令官,指挥中**队滇西反攻战役。1948年任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由于消极避战,被蒋介石撤职,软禁于南京。1949年获释后出走香港。1955年3月回到北京。

傅作义,字宜生,山西荣河人。保定军校毕业。曾在阎锡山部任第10军军长。1930年参加了阎、冯反蒋战争。1931年后任国民党政府第35军军长,绥远省政府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第7集团军总司令、第八、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绥远省、察哈尔省政府主席。1949年接受中国**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条件,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74年在北京病逝。

板垣征四郎,日本陆军大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为大陆派军官首领,有“中国通”之称。1931年任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主张以武力实现东三省“自治”,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泡制伪“满洲国”的主谋,任伪“满洲国”军政部最高顾问。他是侵华阴谋活动的发迹者。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次年任日军第5师团长,指挥华北作战。1939年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他是侵华日军罪魁之一。1941年7月转任朝鲜日军司令官。日本投降后,作为甲级战犯,于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