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偶遇
作者:平安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36

“儿子拜见娘亲。”大殿门前,赵丹领率众臣毕恭毕敬的向母亲行礼道。

“臣等拜见太后。”众臣随后亦向赵威后躬身行礼道,但声音显得有一丝杂乱。

“孩儿,扶着我进大殿去。”赵威后田氏看到众臣的行为略微有些不悦,她不怒自威的说道。

“诺!”赵丹回答道,语气显得有一些卑微。随后赵丹小心翼翼的将母亲扶进大殿。

“母后此来所为何事呀!”赵丹一边扶着母亲缓缓前行,一边的略显疑惑的问道。

“汝父将王玺交予我保管,我此行前来就是为了给你的大赦与封赏旨意加盖印玺的。”赵威后淡淡的说道:“顺便也替你弟弟讨一个封赏。”

赵丹一听就明白了过来,她这是在用盖印换弟弟的封赏。于是赵丹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依娘亲之意,我该给弟弟什么样的封赏呢?”

“我看封你弟弟为长安君,食邑500户就不错,你说呢?”赵威后反问道。

“孩儿敢不唯娘亲之命是从,就依娘亲之言,封弟弟为长安君,食邑千户。”赵丹对相国平原君下令道。很明显,赵威后此来便是宣示其权利与地位的,面对母亲的咄咄逼人之势,赵丹还能说什么呢,无奈只得答应。

平原君在诏书上迅速的加上了对长安君的封赏,然后将布帛递给了赵威后。赵威后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随后打开盒子,拿出王玺,在布帛上盖上了印章,旨意即时生效,布匹变成了圣旨。

“儿呀,以后有什么旨意要发布,就来找我。你还年轻,没经历过大世面,你娘我勉为其难的为你撑几年。等等你熟悉朝政了,我再把王印交给你”赵威后的声音并不大,却像雷声般震惊了众臣。

说完,赵威后缓缓的离开了大殿,赵丹和平原君站立在大殿上哭笑不得。

战国时代人均年龄还不到50岁,男子十五岁左右就要娶妻生子,二十四岁的赵丹,正是朝气勃发的年龄,哪里还算的上年轻,哪里还需要父母的荫护。所谓的年轻,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这女人看来是要夺权呀!从此以后,我赵国要为妇人所掌控了。”许多臣子的脑海中闪出了这个念头。

“相国,请宣旨吧!随后再派快马把大赦的消息散步全国。”过了好一会儿,赵丹才抬了口气道。

大赦与封赏的旨意发布后,娘亲成了王后,带着赵捷的妹妹赵幻搬去了王宫居住,而赵捷成了王太子,不得不独自一人居住在偌大的太子府中。

————————————————————————————————————

赵丹即位后的第十天,太子府,演武场,赵捷正与府中的护卫缠斗着。

外出游学一年多,历经了千辛万苦,赵捷的武艺也有了长足的长进。几十个回合后,护卫败下阵来。

侍立在一边的丫鬟将面巾递给了已经满头大汗的赵捷,赵捷随手接过,轻抚面庞。擦拭完毕,赵捷将面巾递还给依旧侍立的丫鬟,然后对自己任命的新贴身丫鬟吩咐道:“妍景,本太子要出门,你把我的那套便服找来。你待会也跟着我随身出门,随身伺候。”

新贴身丫鬟名唤妍景,正是当初买回来的女孩中的一个,这个女孩灵巧机灵,正是当初星仪的重点调教对象,对赵捷的生活起居比较熟悉,因而此行回来后,赵捷便将她任命为了新的贴身丫鬟。

四分之一个时辰后,赵捷带着妍景信步走出了太子府。行走在道路上,赵捷发现邯郸并没有什么变化。新王登基的喜悦已经吹散了旧王宾天的哀伤,大街上再次繁华了起来。

“马服子在求贤馆与人谈兵了,大家快去看呀!”突然,马路上跑出一个人大喊大叫道。

话音刚落,道路上瞬间嘈杂了起来,人们纷纷三个一群,五个一党的交谈了起来。

一些认识马服子的人说道:“马服子谈兵了,快去看看吧!”;

一些经常听马服子谈兵的人说道:“马服子每一次谈兵都让人受益匪浅,一定要去听听!”;

一些还没听过马服子谈兵的人说道:“马服君的兵法出神入化,他的儿子也不会差,不能错过啊!”总之,街道上四处都在说着马服子谈兵的事。

“这就是古代的偶像崇拜吗?”赵捷暗自想到:“赵括啊赵括,哥久闻汝名,至今还未见过你,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雄壮的声音:“公子不想去看看吗,何不与在下一同前行。”

赵捷闻言转过头一看,说话的人是一个不到30岁的陌生年轻人。“你是谁?你认识我吗?”赵捷问道。

“在下雁门郡守,兼领代郡郡守李牧,此行来国都述职,并不认识公子。”李牧回答,声音中气十足。

“李牧,活的。”赵捷一阵暗喜。“还未请教公子大名了。”,见赵捷毫无反应,李牧问道。

“在下赵捷,将军既邀,不如便一同前行吧!”赵捷自我介绍道。

李牧一听,面露惊讶之色,急忙问道:“公子可是当今太子?”

赵捷点了点头。李牧欲拜,赵捷连忙制止。

“李将军,此次吾乃微服出巡,请将军切莫声张。”赵捷凑到李牧耳边悄悄说道。

李牧闻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随后,赵捷和李牧携手往求贤馆去了。

————————————————————————————————————

求贤馆依旧和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当赵捷来到求贤馆时,两层的楼阁四处都已经挤满了人。身处最外围赵捷想尝试挤进去,可是都失败了。

“看来我们来晚了。”赵捷对着李牧苦笑道:“早知道就该坐马车来的。”

“算了,下次再来看吧!”李牧也无奈的说道:“我们走吧!”

赵捷点了点头,苦丧着脸,步出了求贤馆。突然,赵盈的声音传到了耳边:“捷弟,你怎么也来了呀!”赵捷转一看,原来是赵盈来了。

“是不是来看马服子谈兵的?是不是进不去了?”赵盈眨着眼睛,面露笑容,自豪的说道:“要不要我帮你找个地方。”

“盈哥哥,你有办法吗?帮帮忙。”赵捷闻言一喜,随即恳求道。

“跟我走吧!”赵盈答应道。随后赵捷跟着赵盈走近了一条楼梯密道,楼梯直接通向二层。

“你怎么知道这有一条密道啊!”行走在盘旋而上的楼梯中,赵捷疑惑的问道。

“别忘了这是谁家的产业。”赵盈骄傲的说道。没过多久,赵捷便到了二楼的一件客房中。此时楼下的主角也已经开始了辩论。

一个儒生打扮的老者说道:“在我看来,战争应该使用少量的兵马进行战斗,使用大量的兵员,百姓就不能很好地耕种,粮食也要从别国卖入,远距离输送,不能保证军队供应,这是不攻自破、坐以待毙的办法。”

另一个锦衣华服的中年人反驳道:“看来您不仅不通晓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军事形势,我给你打个比方吧!”

“我们都知道吴国的干将之剑,可以砍断牛、马,可以割断盘、匝。但如果我们如果把它往柱子上砸,就会折为三段;把它往石头上砸,就会碎为百片。这说明干将之剑砍东西有一个极限,假使所砍之物超过这个极限,即使是干将之剑也逃不过损坏的命运。”

“用兵和使用干将之剑砍东西所差不大,一定数量的军队所可以抵挡的兵力也存在一个极限。如果现在用三万兵力去对付一个有十几万兵力的国家的军队,这就和把干将之剑往柱子上、石头上砸一样,最终反而会让自己受到极大的损伤。”

“还是用那吴国的干将之剑来打个比方。那吴国的干将之剑虽然锋利,但如果剑背不足够厚,剑尖就无法刺人;剑面不足够轻薄,剑刃就无法断物。如果同时具备了这样的剑背和剑面,但是没有剑环、剑刃、剑珥、佩带等辅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剑刃去刺物了,这样的话,剑还没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断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在用兵之道上。您如果不拥有十几、二十万的兵力作为像剑环、剑珥这样的配合部分,只想凭借三万名精英横行于天下,怎么能做到呢?恐怕到时候你的三万精锐一出国征伐,敌国就会入侵你的国家了,断绝你的归路吧!然后敌人再依托庞大的兵力包围你,即使不能快速的解决你,也应该能拖垮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