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鸡肋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19

长江南岸,武昌,这座与西阳隔江对望的城池,如同西阳城在水中的倒影般,几乎是同样的喧嚣和热闹,同样有钟楼,街道上同样熙熙攘攘。

数百年来,江北西阳一直是作为江南武昌的北廓(北面屏障)而存在,到现在两座城市却换了地位,武昌更像是西阳的附属城廓。

刚从江北南渡抵达武昌的王猛一行人,站在码头外围,看着面前热闹的武昌街景颇为意外,身为原陈国将领,他们大多听说过,数年前的武昌,被江北‘独脚铜人’祸害得几成白地。

可如今眼前的熙熙攘攘,莫非是凭空变出来的?

“王将军,武昌饱经战火,于五年前重建,靠的是商贸聚拢人气...请这边走。”鄂州长史郑通,领着王猛向一旁空地停着的马车走去。

因为鄂州刺史周法尚出征在外,所以长史郑通主持鄂州大小事务,忙得昏天黑地,有时还得到黄州西阳公干,而此次在西阳办完公务回州治夏口,正好和王猛等人同行。

黄州地界的马车,过半是四轮车样式,所以一辆车可以从容乘坐数人,而王猛此去安陆中途经过夏口,郑通作为地方官本来就要接待对方,所以现在两人同乘一车,正好提前寒暄。

郑通最擅长和人聊天,见着王猛对武昌的变化颇为关注,便适时介绍起来,毕竟武昌归鄂州管辖,他作为上官,也时常到武昌视察民情。

郑通介绍说,西阳的养殖场、作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大,城里城外地皮有些紧张,于是隔江对方的武昌成了首选之地。

许多养殖场在武昌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武昌西侧的樊水沿岸,也出现了许多水力作坊,每日都有大量的货物和鸡鸭鹅猪等家禽家畜在樊口装船,运往对岸的西阳,或者顺流而下运到下游地区。

武昌官府又兴修水利设施,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许诺三年不征收租调,鼓励游民来武昌定居、开荒,但光靠这些还不足以撑起武昌如今的繁荣景象。

关键在于,武昌是作为两种货物的中转站而兴旺,其一为铁制品,其二是生口(奴隶)。

王猛闻言问道:“就是生口买卖?”

“是的。”

生口买卖,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天南地北都有生口买卖,无非是规模大小而已,王猛面色平静的问,郑通面色平静的答。

问、答之际,马车缓缓行驶,沿途可以听到各种喧嚣声,有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有鸡鸭鹅以及猪的叫声。

恍若身处一个巨大的集市,到处都有人在讨价还价,王猛不太听得懂当地方言,但大概听得懂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那就是“批发价”。

太过市侩的谈话内容,王猛懒得听,马车行驶了不知多久渐渐停下,下车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建筑群大门前,走进去一看,前方竟然是铁路站台。

昨日的践行宴上,王猛就知道自己今日去安陆的方式有些特别,不是骑马从江北走官道前往安陆,而是要来个水、陆交替。

从西阳乘船到武昌,然后在武昌乘坐有轨马车前往鄂州州治夏口,然后乘船渡江入口,沿着水逆流而上去安陆。

“前几日所说西阳城的铁路是天下独一份,其实既对也不对不对,因为西阳铁路刚建成的次日,大冶经武昌到夏口的铁路也建好了。”

郑通在一旁笑着,说这条铁路是从大冶监附近的大冶城‘长’出来的,一直长了五十余里,让大冶和武昌连在一起。

“不知为何要耗资修建这条铁轨?”

面对王猛的发问,郑通哈哈一笑:“大冶的名产,就是数以万斤的生铁、熟铁,为了方便将这些‘名产’外运,自然需要疏通道路了。”

一旁陪同的王,这几日看过相关介绍,此时开始现学现卖,向王猛介绍起大冶至夏口这条主要为官府所用的铁路。

大冶有铁矿山,而大冶监的铁产量每年都在增加,无论是生铁还是熟铁,都成了各地急需的物资。

铁可以制作兵器铠甲,可以制作各种工具、农具,打仗需要大量铁器就不说了,山南到处都在开荒种田,急需大量的铁犁、铁铲、铁镰刀等农具。

大冶出产的生铁熟铁,要么当场就通过水力锻锤打造成各式工具,要么做成铁锭,运往各地再根据需要熔了打制各种物品。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运输能力不足,大冶东面四五十里处是长江南岸的西塞山地区,铁制品走陆路到西塞山码头装船外运还算便利,但满载铁制品的船只顺流而下省时省力,要往上游走就不那么美妙了。

急需铁制品的山南地区在大冶上游,要如何解决运输问题呢?

那就是加强陆地运输能力,也就是修铁路,把夏口和大冶连接起来,将大冶监出产的铁制品用轨道马车运到夏口,然后装船,经由汉口、口运往襄阳、安陆。

汉水、水的水量比起长江来根本不值一提,即便逆水行船也没那么吃力,而大冶矿山早已出现了铁轨,用轨道车辆运输铁矿石。

大冶到夏口的铁路全长将近二百里,消耗铁料无数,若要说造价几何,因为用的人全都是奴工,所以不太好说,若是以消耗的铁料、粮食、布帛以及各类物资的市价折算,造价大概超过一百万贯。

王猛听了王说的这个数值,已经不知道如何继续发问:两万贯铜钱,可以新建一座州署,或者一座不太奢侈的刺史官邸,只要主持工程的官员不是贪得太厉害,两万贯还有得剩。

更别说一百万贯能修多少官署,结果你们拿来修这什么铁路?

还是单线,全程将近两百里的单线铁路,对进的马车不会起冲突么?这种玩意有何实际用途?

王猛不知道是该说黄州官府奢侈浪费,还是暴殄天物,亦或说对方不恤民力,好像都不太妥当...

但他觉得自古以来,长江上的航运就无法避免逆水行船的问题,那些上千斛载重量的大船,一样能想办法从武昌逆流而上到夏口,现在周国修了铁路来解决逆水行船的问题,他感觉就是因小失大。

过一条两步宽的小溪,为了不湿脚便修了一座桥?更别说江南雨水多,铁轨怕是锈得厉害,所以要经常换,这也要花钱,钱粮都多到这般地步了?

花一百万贯造这种东西,即便按一贯铜钱买两斛米算,都能买二百万斛粮食,那可是将近八万兵一年的口粮!你们就拿来修了这个鸡肋?

郑通见着王猛欲言又止的样子,也不多说,一行人在馆舍喝茶闲聊,过了一会,有吏员来报准备完毕,他们便走上站台,准备乘车。

乘坐的当然是‘专列’,除去车夫乘坐的‘车头’,专列共有五节车厢,头两节是官员、家眷以及亲随乘坐,第三节是可以供人在马车行进途中方便的特殊车厢,后两节是普通随行人员、侍卫乘坐的车厢。

五节车厢通过特殊的结构串联在一起,可以从头走到尾,可以搭载八十人以及一定数量的行李,而专列能在三个时辰(六个小时)左右,从武昌抵达将近一百五十里外的夏口。

用时髦的术语来说,专列的时速是二十五里。

好像速度不是很快,但考虑到只需八匹马(半路要换),就能拉着八十人和行李在三个时辰内从武昌抵达夏口,这可不一般。

王猛带兵打仗数十年,当然知道行军速度对于作战来说意味着什么。

八十个士兵带着辎重徒步行军走这样的距离,即便一天急行军走一百里,也得花上一天半时间,到了目的地必须休息,无法马上投入作战。

而八十个士兵带着辎重乘坐类似专列的有轨马车,能在车上吃喝拉撒,能在当天就完成同样的行军距离,还能立刻投入作战。

眼前的专列不止一“列”,王猛一行乘坐的专列位于中间,前后各有一列“普列”作为前、后卫,也就是说,二十四匹马(半路要换),能够在当天轻松的将二百四十多人运到夏口。

若是上游夏口有变,武昌援军当天就能抵达夏口投入作战!

一旁的王也看出了这条铁路的另一个重要意义,他笑着问王猛:“世雄,可知武昌之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