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5,第一气态星附近。
肥虫君在多妮娅内部的指挥中枢一阵头大。
新的情报显示在编号k32之前的星系里,冒出来一支规模很大的人类舰队,肥虫君正为此而头疼。
如果三魔王在信息传递速度与指挥系统方面与人类只有较小的劣势,那么单独行动的肥虫君无疑在这两方面更为被动,仅有的能依靠的部下只有唯一级飞行虫后娜塔莎。
即使是精神体生命状态的娜塔莎,没有多妮娅这类“放大器”般的存在,其直接指挥半径也不过是零点五au,太空辐射状态非常良好时勉强能到一au。以恒星系为战术单位,娜塔莎的指挥也有点不够看,除非是直接冲突,否则无法在指挥层占到任何便宜。而“唯一级”三个字也让肥虫君根本不舍得让娜塔莎单独去跟那个新冒出来的舰队叫板。
新来的舰队行动很恶心人,似乎认定了k32的边界,三天来没越雷池一步,也是肥虫君此时最为蛋疼之处。
在战争中,战略纵深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
当交战双方实力差距不是太离谱时,在边境附近交战,与在需要额外补给线的位置交战,战斗形态几乎不在同一个次元。肥虫君的虫群此时处于防守方,敌方越是深入,他能动用的手段、兵力也就越多。
做个数值设定,他现在的虫群只能接受和自主发起难度等级为2的战术指令、动作。一旦敌方舰队越过k32,在k33到k40任何一点,他都有把握以难度2的战术指令,将敌人逼退至k41-k42防线,甚至消灭掉敌人。可是在k32之前的星系,哪怕启动难度3、难度4的战术,他也没把握能灭了舰队,最多能做到逼退。
k41-k42防线是人类败退才开始建立的新防线,之前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固定防御、机动守备与反击力量都是可预测的。这条防线及其后可能被开发的区域,开发需要工业成本与时间,内部权力斗争需要消耗实力乃至引起内部冲突,体系结构实力的增长再快也快不过虫群的自我增值速度。
k29之前暂未被虫群感染的星系则不同,它们拥有完整的人口结构、工业、科技体系,随时都可能爆发出难以预料的抵抗力量。这也是肥虫君自开展后宁愿花费近两个月的时间去感染破坏各地居民星,自己带着虫群打游击,而从未选择强攻的最重要原因。
现在留给肥虫君的选择不多。
第一种,忍了。
为大局着想,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借着最初被感染而没被前一批联合舰队摧毁的行星,发展起足够碾压一切至少是能推过下一道防线进一步接近k11。
坏处是忍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看起来是个迟早都要收拾的问题。
第二种,恶向胆边生,直接跟这个新来的舰队拼了。
出动现存的全部力量,他有五成把握灭了对方,成功率这么低,有面粉从k35的工业星资料库里弄出来资料做支撑,人类有一种星系内超长距离侦查手段,而他的虫群不能隐身,很难无声无息的接近。新来的舰队没有明确目的,不能用星球安全做要挟,第一批次必须伪装成力量略弱的状态,以拖延为目的等待大部队入场。
可惜,这个战术被启用根本是不可能的,肥虫君还记得自己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把老家毫无防备的开放给k41-k42防线的那群家伙。
最后一种办法,提前启动面粉的伪装舰队。
面粉的寄生体在k35星系已经搜集到数百艘可用于作战的舰船,只是有些良莠不齐,真正投入到第一线还能发挥作用的仅一两百艘而已,其中有一半还是没太多威胁的巡逻舰。
规模比新来的舰队差的多,但是配合一个规模恰当的虫群做反派去策应的话,还是很有希望让伪装舰队混进去的,到时候来个里应外合,倍数差不算太大的数量就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了。这个战术成功率最高,面粉亲自带伪装舰队,就算对方要求视讯通讯都能糊弄过去。
唯一的困难是一旦启用伪装舰队,绝不能让任何信息脱离战场,这无论如何看起来都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伪装舰队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刻,一定是最终冲击k11或k41-k42防线的时候,若走漏了消息,人类防线因严格排查只会降低少许守备力量,虫群想强冲防线,仍然要付出难以估量的代价。
三个选项都不怎么样,肥虫君头疼了很久,还是决定放小保大。
面粉现在绝不容有失,他不止要消化工业星的人口,也要吸收人类技术储备,试图恢复工业星的战舰生产,完成后只要后续人口跟得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伪装舰队给人类添乱。
人口在k35也不是问题,k35的已开发行星集中在气态星g1周边,单位区域内的防御力量较为集中,其中的居民星属于现虫群控制区里最后被感染的一批,在启动伪装舰队计划前地表还没被破坏,至今为止的人口缩减大半是社会内部暴力导致的,以十亿为单位的人口量只要一个单位能被送上太空,剔掉无法适应太空环境的,仍然是个极为庞大的数字。
不过即便是放小保大,肥虫君也不愿意让新来的人类舰队太嚣张了,必须让他们知道虫群的领地可不是阿猫阿狗都能来的。
一连串的命令交给娜塔莎,她会将命令转交给前面的虫群。
娜塔莎,整个大银河时代里都是极端特殊的个体,同时她也承担着一些来自木卫二水下基地的试验数据采集任务。
外界的事情与她本身的意志没有太多关系,得到新任务的她心情并不很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总会冒出“主人好弱”的念头。可惜精神体擅长侦查与指挥,对改变物理现状毫无帮助。
娜塔莎是个高智能ai,和所有的高智能生命一样,都有可能被负面认知影响行动方式,这回她就犯了个不算是错误的错路过各目标区域虫群时发送直接突变为扩散空雷场的命令。
命令与肥虫君发下的命令并不冲突,只是将“合适的时机”变成了“现在”。
肥虫君的本意中,“合适的时机”需要各地虫群自行判断,分支虫群虽只能执行难度二的指令,只要有过交战,判断出对方能否全灭己方还是没问题的。在抵近过程中虫群保持一定惯性速度突变成空雷场,运气好能让对方吃个大亏,最不济也能在航线上造成一些麻烦。
“现在”就变,敌人倒是没了消灭虫群填充信心的机会,更不可能根据各地虫群猜到肥虫君的整体力量规模。可是空雷在经过长时间的扩散后,密度不足以对同一只舰队造成连续打击,就算被踩到也不痛不痒。好处是空雷的散布区域会非常大,对路过此地的各种物体造成长时间的困扰。
话说回来,娜塔莎改变了命令,并不是她因为某些奇怪的念头变傻了,她仍然是那个ai最高的精神体虫子。
突变为空雷场不是虫子的天然能力,需要经过太空虫母的回收再利用,娜塔莎认为主人已经弱的够可以了,太空虫母不应该留在危险区域等待时机,直接完成突变任务向k35地区集合才是正道。
让各地散落的虫群转为空雷场不是娜塔莎唯一的任务,若只是这一个任务,随便调个普通的飞行虫后由穿梭虫带过来传令就行了,她最重要的任务是改变各被感染星球的地面虫群指令。
根据她转达的新指令,目标区域的几颗居民星虫群运作模式有所改变。
之前感染的行星,地面虫群接到的指令都是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尽可能搜集精华,如果地面人类反扑力量减弱,就灭了人类加大搜集力度。该过程中有一定的精华会被储备下来,用于紧急情况下调整虫群社会结构或为低轨道提供补给。
新的命令则是减弱对地面的控制力度,尽可能保留一定数量的人类,并强化轨道防御,这就要用到早前在mr251星系用过的虫子蜂巢。
蜂巢生产的小虫是体型很小的近距自爆虫,行动距离自然无法弥补天差地别的射程差,不过它们有实体,在地面指挥下形成一定密度,加上大气层本身对能量武器的抗性,能很好的限制敌人用能量武器对地面进行高精度轰炸,同时也可以强制引爆一些导弹。
娜塔莎对任务的转达倒是没问题,只是在命令的合理范围内,增加了大气圈防御体系的最终精华投入量:反正主人一时半会也不会来这里搜集精华,别给人类占了便宜。
……
对于娜塔莎在眼皮底下到处传令,潘文带头的玩家舰群毫无反应。
倒是有一次远远的侦查到了极微弱的波反应和金属反应,可是娜塔莎的外壳体型根本就不在人类的“武器”认知中,若一定要对其特征进行定义,倒是像无人管控后脱离轨道的人造卫星!所以那次的侦查连定位都没完成,更不用幻想现场抓到虫群的重要助手了。
自身应该做的工作潘文倒是没有敷衍,带着玩家舰群在几个被感染的边缘星系到处转悠。接应撤离该地区的民间组织、消灭能够定位到的虫群、对一定规模且恰好在地表上做坏事的虫子进行地表轨道打击等等。
几天下来,没有发生舰队内部叛乱的情况,各舰检疫等也没有特殊情况,构成舰队的各方面逐渐安下心来。看来k30虫群真的有点伤,只要不过界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所谓得寸进尺,在看似无碍的环境下,玩家开始想测试虫群的底线,早些时候,他们通过参谋们向潘文提出对行星打击的要求。
行星打击和轨道轰炸完全是两码事,构成行星打击标准的最低限度也是陆地板块打击,虫群控制区边缘几个星系里的居民星上还有无数人口,这一鱼雷或对行星导弹下去,那可不是靠变个身份就能忽悠过去的罪行。
如果潘文和玩家舰队以k41-k42防线做补给区,对有人区进行一次板块打击或者能说的过去,那边现在有多乱用膝盖都能想到,根本没人管,就算新成立一个什么联合机构也不会追溯以往的罪行。不过这混乱中想获得稳定补给实在不靠谱,不被其他人类灭掉都算好事了。
这明显是要找人背锅的行为潘文当然没同意,却也没明确反对,暗示他们可以自己行动,但自己不会带队。
可惜玩家似乎也只是提议一下,见他不肯背锅,也就没再提过。
没机会看狗咬狗倒是让潘文好一阵可惜,只能继续在本地区晃荡,然后就碰上了见鬼的事。
后续的几天里,舰队有二十六艘战舰被空雷击中,而且根据各地的扫描和侦查结果,除了他们,几天里至少有几百艘各界航行器被空雷击中。检查过程中采集到的证据显示,这居然是虫子的空雷!
没人怀疑过虫子能布设空雷场,空雷根本就没有技术等级,随便找个技师学生弄些原材料都能敲出来,何况是能够进行超空间跳跃的虫子。但是虫子布雷的情况和动机却实在摸不透。
一般来说布雷是以区域封锁/保护为目的,而以出事船只的扩散度看,虫子似乎想要封锁数个星系!
简直有病!不管是参谋们还是潘文在看到数据时都是这么想的。
封锁整个恒星系,哪怕只封锁各跳跃圈及以内的区域,要动用的物资量都极为离谱。全面封锁一个恒星系的物资需求,都能硬钢潘文带着的玩家舰队,都不一定会输,显然虫群没那么多资源,所以封锁密度就跟没有一样,这种封锁密度都不用刻意去排雷,过十来个月恒星就能给它们全回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