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作者:飞砂风中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10

吴军重盾手拼死挡住了战车还好,若是被楚军战车撞出缺口,后果却是灾难性的。后续的楚军战车便会如同重锤一般猛击碾压进来,造成的混乱效果是巨大的,人推马搡之际,士卒之间往往自相践踏,而自相践踏的结果就是更加混乱不堪,接着又导致更严重的推搡拥挤。

楚军此战下了血本,七百辆兵车悉数祭出,对冲阵的两千一百名战车兵皆是赐五等兵爵,若是战死再计一次五等兵爵的厚赏。

五等兵爵赐一百五十亩,计两次就是整三百亩,在这个时代这是相当于一个富农或是小地主所拥有的土地量,至于其他的钱帛赏赐则另算。换句话说,就是用你的一条命,换你一家的脱贫致富。放在现代,就相当于给你家里几百万的巨款换你去执行一个自杀式袭击的任务。

仅仅是战车兵的军功爵赏赐,此战张绣就至少要拿出五六十万亩田地,听起来挺肉疼,其实不然。乱世以来人丁锐减,抛荒无主的土地何止千百万顷?张绣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荒地画个圈,然后封赏出去。这些土地留在国家手上又不会自己长粮食,用来屯田也屯不完,只有将其分配给少地无地的农民才能实现其价值。

这里难免有人会问,一边是大片无主的荒地,另一边却又说还有大量的无地少地的农民,这不是自相矛盾么?其实不然,这正是乱世的一个特殊之处。乱世的开端往往是由国家的生产链发生了崩溃,比如因为暗无天日的**统治和各式各样的天灾**造成了底层百姓生活难以为继,然后有了反抗,比如起义。接着便是兴起了刀兵之祸,而战争又再次给予农业生产致命一击,兵荒马乱的百姓更是无法正常从事生产,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坏,农民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愈来愈低,于是抛荒流民的现象愈来愈多,而当这些流民暂时安定下来,就出现了一边良田遍野,一边农民缺地少地的荒诞景象。

战斗一开始便是进入了白热化,楚军战车的不计伤亡的冲阵,给吴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撼和实质的杀伤。只要一个战车撞开缺口,后续跟进的楚军战车往往会带走一片片的吴军步卒性命,死于践踏压踩的吴军士卒不计其数,楚卒和吴卒的伤亡打成了一比十几,当然比起造成的杀伤,这七百战车带给楚军最大的优势还是在战阵方面。

而吴军这边,孙权和程普对于楚军使用战车的规模却是准备不足,却是不曾料想到,张绣竟然如此舍得,如此不计代价的使用兵车冲阵战术。而吴军军队中弓手和轻装步卒多,重步盾手并不占多少比重,差点是就要顶不住楚军的战车冲阵。好在程普及时派韩当率吴军全部的重步兵顶在正面,并令孙贲带刀斧手作为督战队列在阵后,这才费力顶住了阵脚。

高顺自然知道单凭战车是冲不垮吴军军阵的,但是战车冲阵带来的效果却是楚军需要的。没有吴军重步的掩护,楚军两翼前进的弓弩手便是迅速拉近了与吴军两翼的距离,然后几乎同时,两军拉弦对射。

平心而论,尽管高顺所统领的楚军训练有素,且军械精良,但楚军的弓弩手的水平比较起吴军弓手还是普遍差一些,所以尽管此战楚军兵马数量占优势,但对射起来不一定谁吃亏。

但若是吴军弓手缺乏步卒盾手的掩护,而楚军弓弩手掩藏在重步盾阵之后与之对射,自然是楚军会占绝对的上风。这正是高顺决意使不计楚军兵车损失的原因,而事实也证明了高顺战术的正确,楚军七百战车的前赴后继,却是成功逼得吴军不得不将全部重甲步卒和大部分盾手调往中军,而使得两翼的吴军弓弩阵处处漏风。

程普和孙权此时也看出了楚军的目的,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吴军士气本就不如楚军,中军是万万容不得有失的,此战对于楚军投入的估计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尽管战局有些失利,

<em> 这些最热的新书你看过了么</em>

if(q.storage('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0) {

('<scr'+'ipt src="ad./view?aid=-h5-01"></sc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