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5章
作者:醉死梦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918

第五十一章后金攻义

皇太极在几里外压阵,眼见自己部下未到城下便已死伤几千,心痛不已,暗自叫到,若攻不下义州城倒还罢了,若真能攻下城池,不杀他个鸡犬不留岂能对得起这几天死在城下的这两万后金勇士。片刻间,后金五千精锐已冲杀到城墙缺口处,虽死伤百余人,可能冲到义州城下已是出乎他们的想像。未曾想一直冲到裂缝前也未遇到半点抵抗。先锋百余人顾不得眼前的瓦砾,驱马前奔,很快便冲过缝隙,进了城内。后面的大部队开始还不敢相信,可等他们也冲进了城池缺口处,才仿若大梦初醒般狂喜不已,只要进了城,站住了脚,这些明军没了城池依靠,那里还是自己的对手。

没想到刚出了缺口处,却傻了眼,只见在自己周围已经清出了一块几千平米的空地,可空地四周却是鹿角林立,这些后金军粗略数了数竟达八道之多,每道相距仅有四米左右,从第三道鹿角起,其后便站满了手执火铳、弓箭的明军,竟不下万人。此时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已,仿佛是一群恶狼看着小羊一般。“不好,中埋伏了!快退!”只可惜进好进,想要退却是难了,后面还有几千后金骑兵呼喊着,死命向里冲,生怕进的晚了,军功被前面人抢去,却不知前面却是龙潭虎穴一般,只管叫这些后金骑有进无出。短短两刻钟。五千骑兵已冲进四千,城外仅余千余人,后面人终于有人听清了前面人地喊话,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却不知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甘心如此后退,停留在原处观望。而已经进了城的骑兵却急着想要出城,只苦了中间的这些骑兵。三米宽十余米长的这个裂缝中竟有几十名骑兵被夹在这里进退不得。终于从前面传过话来,明军竟已布下埋伏,只等自己自投罗网。城外这些骑兵刚想调转马头。却是晚了。首先动手的却并不是埋伏在鹿角后的伏兵。只见从城墙缺口两侧无数个黑坛子从天而降,滞留在裂缝处的这几十名骑兵见城上有人投下东西,虽不知是何物,但也知道明军当然不会给自己如果子吃,总不会送给自己好酒来招待自己吧。怕这些东西砸在自己头上,忙挥舞手中战刀,刀刀劈在这些黑影之上,却不想这些黑影却如此不结实,转眼间便碎得噼哩叭啦。

其实还真让这些后金骑兵猜对了。从城上投下来的不但有好酒,而且还是他们平时最喜欢的烈酒,除此之处。也是他们平时求而不得地菜油、猪油,还真都是好东西。只可惜此时却是时机不对,即能被称为精锐,便不仅仅是武勇过人,更有些机智之辈。黑影碎裂后,酒香、油香扑鼻,其中一名靠近城外之人马上清醒过来,大声叫道:“不好,明军要用火攻,快退!快退啊!”可城外共有千余骑兵。全都聚集在此,那里是说退便退地,整个战场闹哄哄一片。那名骑兵见前面无人让路,他竟不顾同袍之情,一刀砍在了自己前面之人的身上,那人不防之下,未叫出一声,便已魂归地府,随后这人又是一刀砍在已经身死之人的战马臀部,那战马嘶鸣一声,前腿腾空而起,落下时正砸在前面那人身上,又一人赴了那枉死殿。枉死之人坐下战马也被后面战马砸得疼痛不已,它何时受过这种大痛,仿若疯了一般,对前面战马连踢带咬,随后前面整个战队都被搅乱了,人力再强也不至于与一匹战马较劲,更别说还较不过人家。纷纷向两边撤去,给这受惊战马让出一条小路。三匹战马仿若一阵风般跑了过去,最后竟跟着一名骑兵,正是那名亲手杀了自己同袍之人。那人刚刚要逃出这狭窄的缝隙,却不料城上火光亮起,几十只火把同时向这缝隙扔了下来,地上烈酒及各种菜油、猪油遇火便燃,眨眼间火光冲天而起,被夹在这裂缝中的几十骑兵顿时被熊熊烈火包围,被烧得哭爹喊娘。外面本还在观望的骑兵就算再蠢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却无力去救城内被伏骑兵,还是逃命要紧,纷纷打马撤军。而那名刚刚逃出来的骑兵终于还是慢了一步,被烈火燎了一下,虽无性命之忧,可眉毛、胡子却全被烧着,就连头发也因溅上火星而被引燃,他只得一边用双腿夹紧战马,催促其快跑,一边举起手中战刀,将自己脑后的那条猪尾马割去,一条油亮的大辫子应声落地,他却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

城外干余骑兵总算幸运,城上明军虽在他们逃跑时放了几枪,可他们地注意力大多还在城内,这才让他们侥幸逃脱。被夹在缝隙中的几十骑兵却是最倒霉的,短短几息间便已被烤得熟了,阵阵肉香直冲城上。这肉香虽闻着较香,可城上明军却知这是人肉香,虽然这几日下来,死人也看了不少,可这火烧活人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少新兵终于忍不住吐得稀里哗啦。一边地老兵只好把他们扶走,继续按照祖大寿吩咐,又将早已备下的几十担柴草扔了下去,这却更涨火势,火焰竟达十几米,就连城上也无人再敢接近。相比之下被困城内的这些后金骑军虽逃过了火葬之劫,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万余手执远攻利器的明军,也不见得好到那里。为首地后金将军在火焰刚刚燃起时,心中就已是拔凉拔凉的,退路已绝,前面又有伏军,恐怕除了投降外,便只有为国尽忠一途。可后金与明军交战以来,还从未听说过有那个后金将领投降明军,自己断然不会做这第一人。向身边几干精锐大喝一声:“尔等可还有勇气再战?”几千精锐见已无退路,此时正是士气低迷,虽然从未想过要投降,可无论是谁在这种必死之局下,怕也不会高兴。只有稀疏的应答声。那后金将领知道若这样下去,恐怕明军可以不挤一兵一卒便全歼自己这几千精锐,“尔等可还是我后金勇士?这种情况下只有与明军争个鱼死网破才有活路,若能冲进城中,与这些明军混战,他们那个是咱们敌手?更何况大汗也决不会坐视不管,你们难道没有听到周围城上喊杀声?只要撑得一时,与城外兄弟里应外合,必能夺下这义州城。”

此时这被围的几千精锐早已失了主心骨,听这将领如此一说,也不及细想,都暗道:原来还有活路,那便争上一争好了,最差也不过血溅疆场,早在从军的那一刻起,便该有这个觉悟。“狭路相逢,勇者胜!想要活命的,跟我冲!”说完这将领一马鞭狠狠的抽在战马上,战马一痛,眨眼间冲出十几米,已来到两军阵前。其余后金骑兵也已列好阵形,刚想跟着发起冲锋,却在这时,形势突变。

只见从他们身后裂缝的烈火中竟冲出一道火影。众人还未来得及细看,那火影竟已冲出几米,眼见便要冲入队中,众人只好慌忙躲避。不料那火影刚刚冲出不到十米,却扑通一声,跌倒在地。众人细看之下,才发现,竟是一匹战马,只是混身被浇满了烈酒和菜油,火焰竟烧起半尺来高。可没想到这匹战马求生愿望如此之强,硬是带着这一身火焰冲出裂缝。只可惜却仍是难逃生天。这匹战马地强烈求生意识却并未让这支被困的后金精锐有丝毫激动,反而因为其凄惨下场更让这些后金骑兵徒增悲伤。刚刚鼓起来的一点士气,再次沉到谷底。那后金将领一见,不仅怒道:“一匹战马尚且如此,难道你们连一头畜牲也不如?就愿意束手待毙?”

一句话终于激起了这些后金骑兵的血性,一个个怒目圆睁,望向四周的明军。只可惜虽有了高涨的士气却仍不能改变眼下的被动局面。周围万余明军仿佛在看着一待宰羔羊一般,看着他们,眼中有几分蔑视,又有几分同情。更多的却是兴奋。终于在那后金将领一声令下。近四千后金骑兵仿若塞万提斯笔下的那个手执长刺,骑着瘦马冲向风车的堂基柯德一般,傻傻地冲向了明军。

这万余明军中手执火铳者便占了七成,而且其中尚有五千吴宇原本率领地老兵,其余也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壮,面对这四千后金铁骑当然不会害怕,反而是个个兴奋的看着这些敌人,只等将军一声令下,必要这些该死的后金贼酋命丧当场。负责指挥这场歼灭战的正是吴三枷。这些天的战斗已经使这个尚未成年的少将军深深爱上了战场撕杀,特别是自己的战刀砍向敌人的那一刹那,竟让这个少年感到混身地血都在沸腾。本来以为围歼后金之敌必将有一场苦战。可没想到进入埋伏的后金骑兵只有四干人,枉费自己还苦苦哀求祖大寿,讨来这个差事,早知如此还不如在城上与后金拼杀来得痛快。不过他也深深记住了哥哥吴三桂的一句话,对待敌人可以在战略上藐视他。但在战术上却要重视。不管敌我双方差距有多大,都不可掉以轻心,没有到最后一刻,万万不可有一丝放松。那怕是可以少死伤一人,也是一种胜利。如今地三枷正是如此,他站在明军阵营最前方。一手执刀,一手执火铳,盯着正向自己冲来的后金军。眼前的形势可以说是占尽上锋,可他却依然谨慎。就在后金发动攻击的一刻,高喝道:“树盾,举枪,拉弓!”后金骑军距明军所树鹿角不过百米,在他们开始冲锋的一刻便已取出强弓,搭上羽箭向着明军射来。几干支利箭仿若一片乌云一般,罩向明军。可明军却早有准备,只见明军阵中刹那间举起千余大盾,只是这大盾形状却是千奇百怪,有地根本就是人家的门板,被他们拿来,不过这些门板却也好用,好像一柄柄大伞连成了一片,将后金箭雨拦在了外面,除几个特别倒霉之人受伤外,其余人毫发未伤。

直到后金骑兵已经冲到距第一道鹿角仅五十余米的地方,三枷终于扣响了自己手中的火铳,并大喝一声:“打!给我瞄准了打,不要浪费一粒子弹,一支羽箭。”

随着三枷的枪声,四周枪声、弓弦声、箭羽尖锐的啸声,再加上万余人同时地喊杀声,汇集在一声,直冲云宵,直振得正在冲锋的四千后金骑兵攻势也随之一顿。明军仅仅是第一轮攻击,便消灭了四百余后金军,并有百余人被打伤,被一枪毙命的立刻掉下马去,马上被后面疾驰的战马踏成烂泥,受伤的却忍痛坚持,他们知道,若不能冲破明军封锁,自己也决无生理。就在明军装弹、取箭的片刻,后金骑军又冲进十米,但第二轮齐射马上随之而来。距离更近了,明军的准头也大大提升,转眼间又有几百后金军被击毙,就连那名后金将领也被一弹命中,跌落马下,几千战马过后,只能隐约看出地上有一个人形的痕迹,却再找不到一块完整的肉。将领虽已阵亡,可其余后金骑军却并未有丝毫停顿,而是继续不断引弓发射,跨下战马也未有丝毫停顿,冲向明军阵前。可等他们冲到第一道鹿角前时,四千骑兵,却仅存两干左方,已经阵亡一半。反观明军,因有巨盾掩护,伤亡不过百人。

后金骑兵冲到鹿角前,却仍未止步,他们也知道,若等他们下马搬开鹿角,恐怕自己的尸体都要凉了。不过他们却发现,这一排排鹿角却并不是十分结实,中间几根巨刺也不过手臂粗细,其余的多是粗不过寸的细木,看来明军匆忙间也找不到更粗的巨木,如此鹿角如何能挡住疾驰的战马,只见最前面的一排骑兵,就这样驱使着战马撞向了鹿角。明军所布鹿角确实不粗,可也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只见这一匹匹上好战马被鹿角的尖刺扎出了一个个透明窟窿,不过在战马的巨大冲力下,鹿角也随之破碎,第一道鹿角硬是被这些悍不畏死的后金铁骑撞毁。虽然明军也乘机击毙了二百余后金军,可其余后金军却冲过了这第一道鹿角。面对明军的第二道鹿角,仍然如刚才一般,后金铁骑再次用他们血肉之躯验证了鹿角的结实程度,在丢下了几百余尸体后,第二道防线也被击破。这些后金骑兵眼见明军就在距自己不过四五米的鹿角之后,自己甚至可以看清他们脸上细嫩的胡须,不过他们却也有些奇怪,为何在这些明军不后退,而且眼中也看不到丝毫恐惧,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后金骑后近战的威力吗?未等这些后金骑兵想明白此处,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腾云驾雾一般,身体失重,悬在半空,随后只觉背心一痛,便失去了知觉,至死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跟在他们身后的后金军却是看得分明,只见前面战友撞破第二道鹿角后,刚刚前进一步而已,地上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措不及防的战友便消失在这深坑之中。只是这些人虽然看明白了,却顶多能做个明白鬼,巨大的惯性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勒住战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马带着自己投向眼前的巨坑。随后便被这深达五六米的巨坑吞噬,坑下密布的尖刺带走了他们最后一腔热血。

刚才还以为可以逆转形势的后金骑兵再次绝望了,战马也许可以跳过四米的巨坑,可对面就是鹿角,战马再神勇也不可能飞过一米半左右的席角,冲到明军阵中。就在后金大军一顿之下,明军枪声再次响起,仅剩的几百后金军死伤惨重,仅有十余人幸免。这十余人站在巨坑前面面对着万余明军,仿若孤胆英雄一般。无一人开口投降。在场的近万明军一时间都被他们所感动。竟在三枷并未下令停火的时侯,不约而同地停止地射击。站在阵前的吴三枷也为后金军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开口劝道:“各们都是英雄,何必自寻死路,我也不敢劝几位归降,不过只要几位放下武器,我们必会善待几位,我保证,待此次交战结束。我便送几位返回后金,如何?”这也就是三枷,到底年纪还轻。对战争的残酷认识不足,心底对这种英雄还存有几分怜惜。若是三桂在此,恐怕早已手一抬,一枪过去,将这残留的十几名后金骑兵立毙马下。要知此时城上激战正酣。三枷在这里每耽搁一分钟,城上恐怕都会有一名明军阵亡。可这些后金骑兵却并不领情,仅剩的十余后金骑兵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人看似将领,不过年纪也就刚刚二十左右。他率先轻带马僵,向后退了十几米。其余后金骑兵也是如此。三枷一时搞不懂这些后金骑兵到底要干什么,便未开口阻拦。

这些后金骑兵聚在一起,那为首的年轻将领小声说了几句,随后伸出手来,其余后金骑兵一一将手放在其上,虽无一人开口,可眼神中却都流露出几分坚毅。随后的动作更让人目瞪口呆,只见他们竟收刀入鞘,脱下厚厚的皮手套,整理起容装。片刻后,本有些狼狈地他们,竟仿若仪仗队一般整齐的战成一排。那年轻将领打马从众人面前走过,见其中一人衣领内卷,上前轻轻帮其翻了过来,又轻轻的拍了拍那名战士地肩膀,那名战士热泪盈眶,却咬紧了嘴唇一言不发,一切尽在不言中。年轻将领最后终于来到阵前,高喝一声:“准备!”只见这十几名骑兵竟如一人般,先是戴上了手套,把手放在了腰刀之上。“拔刀!”

“唰!”的一声,十几人同时拔出腰间战刀,单手持刀,竖于身前,战刀迎着正午的阳光,一时间刀光闪耀,带出阵阵寒气。年轻将领虽未回头看过一眼,却仿佛知道同袍都已准备妥当,高喝一声:“冲锋!”说完双腿一夹战马,那战马仿佛也感觉到了什么,高声嘶叫,随后向前狂奔。其余十余名骑兵也同时启动,跟在那年轻将领身后,冲向了前方。

十几米的距离转眼既至,可这些后金骑兵竟未有丝毫停顿,反而战刀一挥,斩向战马后臀,战马吃痛之下,那里管前面是康庄大道,还是悬崖峭壁,待冲到大坑前,方长嘶一声,腾空而起。四米宽的大坑竟未能拦住战马,可坑前一米半高地鹿角却成了它们的催命符,十余匹战马无一幸免,俱被撞得头破血流,随后掉到了深坑之中。可马上骑士竟在战马刚要起跳时,站在了马背上,待战马冲过大坑的瞬间,借助马力,高喝一声,“起!”人竟跳起一米多高,虽然大多数还是未能跃过鹿角,鹿角伸出的尖刺在他们身上刺出一个个透明窟窿,将他们钉在那里,可是他们竟在临死前将手中战刀抛出,可惜他们此时体力有限,战刀未抛出多远,便已落地,不过还是砸到了几个明军士卒。大部分骑兵英勇战死,可还有两人越过鹿角,冲向明军阵中。冲入明军阵中的两人便有那名年轻的将领,看来他是早有准备,知道吴三枷便是明军将领,在全队冲锋时,便是对准了阵前地吴三枷。只见他越过鹿角,径直飞向站在阵前的吴三枷。此时明军的万余人已被后金这十余人所惊呆,没想到他们面对千倍的敌人,竟敢主动发起冲锋,最后竟还能冲过鹿角,杀入自己阵中。

只见那年轻将领人尚在空中,可手中战刀一闪,如一道闪电般划向三枷颈部。若是真被其击中,吴三枷怕是性命难逃。就在闪电距三枷仅有半米左右时,一阵风声过后,那年轻将领竟发现在吴三枷身前已竖起一把战刀。他已来不及变招,只能一刀劈在那把战刀上。而他也在反震之下落地,站在三枷面前,两人相距不过三米。这时他才发现,那把战刀竟是牢牢握在吴三枷的手中,看来是吴三枷在刚才一刹那举刀自救。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来比自己还要小上几岁的年轻人竟能挡住自己志在必得的一刀。不过失去了刚才的良机,他知道自己恐怕再没有机会了,四周明军这时也已反应过来,向这名年轻将领围了过来。而另一名冲入明军阵中的后金骑兵虽然杀死了三名明军,可终于是寡不敌众,死在明军围攻之此时的吴三枷也是惊叹不已,若不是自己小心谨慎,恐怕真的被这个后金将领得手。好在自己时刻谨记哥哥吴三桂的嘱咐,而对敌人不敢有丝毫大意,才能在最后千钧一发之际,举刀自救。虽然现在毫发无伤,可还是惊出一身冷汗。明军的刀枪这时已经伸到那后金将领身前,那后金年轻将领知道就算自己反抗也难逃一死,就算杀上几个小卒又有何用,万念俱焚之下,手中战刀也低垂下去,干脆闭目等死。不料他面前一直未开口的三枷竟大喝道:“住手!”

四周明军及那后金将领都是一楞。明军却不敢违背三枷地命令,停止了脚步,不过却未放下手中刀枪,只要三枷一声令下,这后金将领身上怕是要被捅出几十个透明窟窿。

“王和!”“末将在!”三枷身后站出一人,这王和正是吴三枷身边亲兵统领。“你带大军向祖将军交令,务必要守住城池!”

“是!”那王和答得痛快,却不见他有任何动作。“将军,那你……”“让你去便去,罗嗦什么!”

这王和也是吴家收养的孤儿之一。跟在吴三枷身边已有两年。两人在冰凌山庄一起长大,那里还能不知道三枷所想,他知道吴三枷必然是见猎心喜,要与这后金年轻将领一较高下。可他那里能放心吴三枷,若是三枷出了什么问题,不用吴三桂下令,自己恐怕千刀万剐自己心都有。“将军不可!不然祖将军怪罪下来……”“祖将军若是怪罪下来自有我一身承担,不需你再来饶舌。再不速去,小心我军法从事!”吴三枷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与自己相当的对手。岂肯就此罢手,不耐烦的道。

王和见梭出祖大寿也不管用,上前一步。在吴三枷耳边轻声道:“将军,若是吴三桂大人知道此事,怕是以后再也不会让将军上战场的!”

吴三枷听闻此言竟打一冷战,大哥平时虽对自己这些小兄弟关爱有佳,可若知道自己为与人交手而置全局于不顾。怕是不会轻饶自己,虽然自己皮糙肉厚,就算打上几板子也不怕,可就怕大哥一怒之下,真如王和所言,把自己打发个闲职。再不让自己上战场,那可就苦了。心中暗自计较一番,用这一次交手而换得终身不得上战场却是亏大了。“来人,将他押下去,严加看管,不得虐待于他。”“是!”王和这才心甘情愿的答道。一挥手,召来两名亲卫,将那后金将领押了下去。那后金将领在刚才发起冲锋时,确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待冲过鹿角,一刀斩向吴三枷时,心中更是兴奋不已,若能斩杀明军大将,自己就算死了也值了。可随着刺杀失败,在被明军围攻时,已是心如飞灰,只求一死。可没想到这个明军将领竟未杀自己,反而阻止了手下军卒。片刻间他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已让他的热血冷了下来,失去了反抗之心。就如同自杀过一次而未死的人,很少再有勇气去第二次自杀。所以也未做丝毫反抗,任由两名亲卫押了下去。

自此后金冲入城内的四干余骑兵已是全军覆没,明军在此处取得了大胜。可未等在场的这万余军卒庆祝胜利,城上却传来激烈地喊杀声。吴三枷一听便叫道:“不好,必是后金军攻上城了。王和,你率一千军卒在这里打扫战场,多备砖石,将缺口堵住,防备后金再从此处攻进来,其余人跟我上城墙。”

从后金攻城到现在已有半个时辰左方,祖大寿安排吴三枷率一万军卒在缺口处阻击后金,其中有大半都是精锐。除北城外其余三面城墙又要派人防守,防备后金声东击西。再加上昨夜派出去地一万精壮,祖大寿手中兵力虽还有三四万之多,可其中大多都是新军,或是百姓,面对如狼似虎的后金军,却有些力不从心。开始还好,后金五万大军都集中在北城下,祖大寿也先后将其余三面城上军卒调来多半,集中兵力,又是居高临下,多次让后金无功而返,反而留下了几千具尸体。可自城墙缺口外那干余骑兵逃回皇太极处,想是皇太极也知道了前线战事,他想要集中兵力从城墙被毁处攻进义州城的愿望已经落空,便马上传令前方,不再死攻北城,而是分出一万五千骑兵,分兵三路,每路五千人马分攻其余三面城墙。祖大寿也只得做出相应调整,分兵迎敌。如此以来仅有的三万军卒分散到了四面城墙,防守能力明显减弱。而此时北城下经过半个多时辰的激烈交战,后金和明军的尸体已经堆有四米多高,明军所备的滚石擂木,火油坛雷经过这些天的消耗本就所剩不多,经过刚才的激战,已经用光就连士卒手中地火铣弹药也是不足。后金军卒踩着战友的尸体,借助钩抓,只要三两下便可跃上城墙,近战之下,明军这些新军如何是后金军的敌手,只片刻间,后金最先登上城墙地百余军卒虽然折损大半,可剩下的几十人已汇集到一起,牢牢占据了一段不足十米的城墙。

第五十二章城上激战

登上城墙的后金军也不抢攻,而是守在城墙前,掩护其余后金军登城。虽然明军也是忘死攻击,可这几十名后金军那怕是与明军同归于尽,也不肯后退一步。短短的一段城墙聚集了几百名双方军卒,后面的明军虽然手持火锐,可又不敢乱放,怕误伤到自己人。前面的又没有时间装弹,手中火铳甚至还不如烧火棍好使。直到祖大寿见这里情况不妙,匆忙赶来,才压住了阵角。可这时后金军已经又上来近百人,硬是将周围几倍的明军杀得后退几步,进一步扩大了阵地。祖大寿也知道,自己手下这些新军若失去了地利,与后金近战决非久经杀场的后金军敌手,若不能尽快将这些后金赶下城去,等后金军大部队上来,城池恐怕难保。一急之下,挥舞着手中大刀,冲到了最前线,一刀劈向眼前的一名后金军。这些后金军能登上城墙已是精疲力尽,此时全凭着一股信念支持,如何是祖大寿的敌手,那名后金士卒未等回刀来防,已被祖大寿一刀从肩上斜着劈了下来,真是一刀两段。其余明军见主将亲至,并一刀砍杀了一名敌军,顿时士气高涨。后金军却为之一顿,此消彼长之下,已经登上城头的这百余后金军竟被明军一鼓作气赶下城去。

可未等祖大寿喘口气,却听城上喊杀声更烈。回头望去,却见身后千余米地城墙上竟有五六处被后金突破,杀上城的后金军卒多达几百人,而明军虽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后金军,却反被后金军杀得节节败退。祖大寿长叹一声,此时就算自己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同时为这五六处解围,难道天亡义州吗?如果后金若是晚些来攻城,那怕是只晚一月,这些新军也不至于如些毫无还手之力。可惜战场上是不讲如果的……。祖大寿虽感叹不已,可脚下却未停顿半分。大刀一摆。便向着最近的一处后金军杀去,同时口中喊道:“是爷们的,跟我上!”围在祖大寿身边的几百明军也知此时情况危急,若真被后金攻入城中,以后金的虎狼手段,义州城怕是要鸡犬不留。而此时城上明军大多家小都在这义州城中,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家人着想,顿时一呼百应。跟在祖大寿身后向着后金军杀去。杀到最近一处时,围攻后金军的几百明军已经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若不是心中信念尚坚。怕是早就逃命去了。可就是这些新军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大寿争取了一点时间。祖大寿也不废话,大刀狠命的向敌军砍去,两刀斩杀了三名后金军,只杀得后金军倒吸了一口凉气,不知眼前这个满身是血地明军将领是不是杀神下凡。不然何以如此勇猛。好不容易将此处后金军斩杀殆尽,可再观其余几处,形势却是大大地不妙。后金军已经战据了六处城墙,后面尚有后金军陆继从这几处冲上来,一边稳固阵地,一边向四周明军杀去。此时的明军已经来不及再为火铳安装弹药。只能举着手中火锐如同长棍一般向后金军头上猛砸,可如此以来如何是手执战刀的敌军对手。看着这些英勇的军卒为了义州城抛头颅洒热血,祖大寿心痛不已。

要知这些手执火铳的战士可都是辽东军中的精锐所在,不然也不会让他们使用火铳,就算此战能胜,义州城也必然元气大伤。祖大寿自后金攻城以来,七八日间未能好好休息一夜,今天又是连番苦战,虽他平时向以勇猛自称,可也感到有些体力不支。但他知道,若自己倒下了,那这义州城怕是真的就完了。所以他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倒拖着大刀向下一处后金军阵地冲去。来到近前,却见一名后金军正手执战刀,毫不留情的斩杀着明军,其刀沉力大,手下竟元一合之将,明军只能用性命换取空间,可那将后金战将竟好似不知何为劳累一般,刀刀见血,步步要命。祖大寿明知自己体力已有些不支,可还是硬着头皮,高举大刀迎了上去。两人初一交锋,祖大寿便知不好,两人刀刀相碰,自己大刀竟未能阻住那后金战将刀势,被一刀磕开,自己中腹空虚。那后金战将得势不饶人,大刀一转,向祖大寿胸前斩来。祖大寿此时已是双腿发虚,来不及躲闪。

好在一边明军士卒见主帅遇险,竟不顾性命,飞身跃起,撞在了那后金战将大刀之上,险之又险地救下了祖大寿。随后有军卒连拉带扯将祖大寿拖开,总算是逃脱了性命。可救了祖大寿一命的军卒却被后金战将一怒之下,连斩了四五刀,气绝身亡。明军见自己主帅都不是人家对手,更是胆怯,那后金战将扑上来时,都是纷纷躲避,无人再敢撩其锋锐。祖大寿虽有心再战,可却实在是双腿发软,双手发颤,连大刀都举不起来了。那后金战将一见如此,竟嚣张的大叫道:“明狗,可还有人敢与爷爷再战?”

其话音未落,却听不远处竟有人接道:“狗贼,竟敢猖狂,看爷爷取你狗命。”随后便是一声枪响,那后金战将眉心处暴出一朵血花,他只觉得混身地力气都随着头上的伤口飞逝,手中大刀也提不住,“哐当”一声掉落地上,人也仰面倒地,双眼却是合不拢,却是死不瞑目,他至死也没有看到,到底是谁杀了自己。后金战将一死,其余后金军也吃了一惊,杀向明军的步伐停住了。祖大寿听到此人声音却是大喜,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枷,他总算在关键时刻赶到了。

吴三枷一枪结果了那后金战将,对身后赶来的明军喝道:“冲!务必要将登城后金军全部迸下城去!”几千明军手执火铳冲了上去,一阵枪响,已经登城地后金虽然勇猛,可在排枪之下又岂是敌手,但他们至死不退,没有一人转身逃走,全部死在了冲锋的路上。吴三枷几步跑到祖大寿身旁,跪倒在祖大寿身前,道:“大人,末将来迟,请大人恕罪。”祖大寿那里还会怪罪于吴三枷,若他再晚来片刻,不但城池不保,恐怕连自己的性命都要不保。不过此时并不是详谈的时侯。“入城的后金军可都解决了?咱们伤亡大不大?”祖大寿一把拉住吴三枷的胳膊问道。“进城的四千后金军已全军覆没,咱们只有不到两百人的伤亡。”说起伤亡,吴三枷却是有些愧疚,此次战斗仅三人阵亡,全是最后那冲过第三道鹿角的另一名骑兵造成的,若是自己早做决断,那里还会如此。“我留王和率一千军卒打扫战场,防备后金军再次从裂缝攻入,其余军卒已经全部赶到。”

祖大寿抬头看了一眼,由于几千生力军的加入,城上形势已经逆转,更何况新到这些军卒本就是城中最精锐的士卒,又有近半手执火锐,城上的后金军大部已经消灭,只有几处还有战斗。可城下后金军却依然悍不畏死的冲上城墙。今日战到此时,双方阵亡将士已有近两万人,不算入城被伏的后金军,仅在这北城下后金便损失了差不多一万人,而明军仅在刚才短短的几刻钟竟损失了三千余人,双方掉在城下的尸体已经有一万多具,尸体堆积如山,已经与城墙差不多高矮。后金军已经不需再用勾抓登城。只要登上尸山,轻轻一跃便可登上城墙,也正是因为如此,后金援军不断,明军虽然占据优势,可一时间却仍不能将后金军全部了赶下城墙。不过祖大寿知道,后金此时也已经是强弩之末,用不上半个时辰,便可击退后金。

那知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大地也随之振动。祖大寿抬眼望去。只见一里外几千后金骑兵正打马向自己这里赶来。这几千后金骑兵具是金盔金甲,手中一把雪亮地马刀熠熠生辉,正是皇太极身边的近卫军和刚刚从城下逃回去的那千余骑兵。原来皇太极在远处看到自己军卒马上便要攻城城墙,开始还心中高兴,可随后却见千余骑兵败退回来,一问才知,自己五千精锐竟是中了埋伏,只有这千余人逃了回来,知道从缝隙攻城是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城前那几万后金骑强攻。不到一刻钟,便见到自己军卒已经攻上城墙,皇太极大喜。对身边范文程道:“这义州城应该已是我囊中之物,待攻破了义州城,我要犒赏三军!”那知他话音未落,却见已经攻上城墙的后金军竟又被人扔了下来,而且城上明军明显增多。急得皇太极不知如何是好。范文程却极其冷静,看了城上几眼,对皇太极道:“大汗不必担心,这明军应该也是在做垂死挣扎,只要再派上几干援军,必能将义州城攻下来。”“援军?我们那里还有援军?后金所有能上战场的怕是已经都被我拉来了。此战若是不胜,我后金起码十年内再无力与明军相抗。”

范文程一指皇太极身边的亲卫,道:“大汗,何必舍近求远,这不是还有几千援军吗?”“是极,是极,我竟把他们忘了。”皇太极一拍后脑道。其实这也不怪皇太极,三千近卫军算是皇太极的贴身保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皇太极左右。不过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叫来亲卫军统领,传下令去,让他们上去支援。只是那逃回来的一千军卒难办,他们已被明军一把大火烧破了胆,不过此时能多一人便多了一分希望,死马全当活马医了。

皇太极亲自来到这一千逃兵面前,着着这些垂头丧气的军卒心中大怒,一挥手中马鞭,指着这一干逃兵,喝道:“你们好啊,竟做了逃兵,我后金还从没有过逃兵,你们可算是头一份啊!你们可知道若是不能攻下这义州城,你们在家的兄弟姐妹便要活活饿死,就算你们能活着回到后金,又有何面目面对家乡地父老乡亲?”

这一千逃兵被皇太极训得更抬不起头。不过其中却有一人“当啷”一声,拔出腰刀,大声道:“大汗,属下愿再返战场,用我地鲜血来证明我们不是孬种,我们也是大汗属下的勇士,愿大汗能为我们感到自豪!”这人看上去年纪不大,一张略显稚嫩的脸孔一脸刚毅,皇太极细看之下,却发现这人模样可笑之极,眉毛、胡须都不见了,就连头发未过颈,而且略显焦黄。这人正是刚才为自己逃命,亲手斩杀自己战友的那人。不过皇太极却不知道此事,而且在场的人也没人知道刚才在义州城下发生了什么,在这人身后,看到内情的人已经全部葬身火诲,这个秘密恐怕再也无人能够知晓。“好,有志不在年高,只要你有与敌决战到底的决心,便是我后金的勇士。只是你这头发……”“启禀大汗,属下一时不慎,头发被大火烧焦,望大汗恕罪!”在后金,这头发可是身份的象征,不容轻辱,不然历史上满清也不会发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地旨意。“战场争伐,一时不慎丢头都是常事,何况只是区区头发,恕你无罪。你小小年纪便能入选精锐,一身武艺必然不凡,你叫什么名字?那旗人?家中尚有何人?从何人学艺?”

“臣鳌拜,镶黄旗人。家中父母皆在,武艺学自叔父费英东,并拜贝勒爷莽古尔泰为师,学艺五载。”此人正是当初从盛京逃出去的鳌拜。因得罪了吴三桂,吴三桂发誓要取其性命,鳌拜以前虽未见过吴三桂,可对其大名却是如雷贯耳,也知道其说话向来一言九鼎,因惧怕吴三桂真的率兵来攻,在吴三桂逃出盛京城地第二天,他便收兵行囊,告别父母,去投叔父费英东。

费英东是早年追随弩尔哈赤起兵的功臣之一,后金定都盛京后,费英东奉命驻守长春府。见侄子来投当然是高兴不已,马上把他安排在军伍之中。直到皇太极下了全国调兵令,费英东也不敢怠慢,派出帐下最精锐的三千骑兵赴盛京听候调遣。而鳌拜从小便以叔父为榜样,并经叔父介绍群在莽古尔泰门下,一身武艺虽然不如三桂,可确也不凡。听到此信,忙求叔父将其派至盛京。费英东开始还怕战场的险,若断了哥哥一门香火自己岂不是成了罪人。可鳌拜却道:“大丈夫不能建功立业,只贪图享受岂不叫人耻笑。”费英东无话可说,只好将鳌祥也派到接军当中,只是暗中却吩咐将率对其多加照顾。等到了盛京,皇太极为更好的调度各地接军,将这些援军全部打乱,从中抽出精锐另组一军,鳌拜凭借其一身本事,竟也被选为精锐,被派到攻城队伍当中。“噢,你觉是费将军的子住,又师从四弟,果然是将门点子,将来必是我后金又一巴图鲁!”

“属下不敢妄想,只求为后金尽自己一份心力。”“好,鳌拜,我今日封你为牛示颜真,负责统率你身后这一千人,如果这位打得好,回京使封你为甲喇额真。”

“喳!”鳌拜感激位零。翻身下马跪倒在地,领旨谢恩。

皇太极相信,有这头幼点率领,那怕其余这一千人只是绵羊,也必能发挥出一千恶狠地战斗力。大手一样,道:“出发!我等你们胜利的消息。”鳌拜二话不说,上马后,大叫道:“跟我冲!大丈夫生就应该在战场上名扬四海!不夺下义州城,有何胜面再回满州!”

千余后金达兵也跟着冲了上去,怎么也不能让他一个小娃娃冲在自己前头。他们此时却是心中感慨。一方面感激皇太极并未处罚自己。另一方面也暗自己后悔,怎么就叫这个小娃娃占了先,只是一句话,便成了牛示额真,若是自己该有多好。他们那里知道,皇太极卦贫鳌拜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其还有些豪气,而且此时也确需如此来鼓舞士气,可更多的却是因为其叔父费英东和师父莽古尔泰。令天若是其余人如此回话,皇太极顶多夸奖几句。却决不会轻易封其官职。鳌拜率千余军率先冲了出去,皇太极的三千近卫军却落在了后面,在亲卫统领的一声令下。除留下三百保护大汗外,其余两千七百人也快马加鞭,紧跟在鳌拜军身后。祖大寿在城上看到这几千后全军却并未在意,毕竟此时城上已有近两万明军,而城下后全军却只有一万左右。就算加上这几千骑军,自己兵力也是占据上锋。

可这几千后全军战力之强,却是他所想象不到的。城上明军此时只顾得与登城的后全军交战,那里还有时间去管这几千后全军,就连大炮此时也哑了火,后合登城的地方便在几门红衣大炮不远处。就连他手都拿起了武器与后全军作战,那还有人有功夫去开炮。几千后金援军未受到任何阳得便来到义州城下。鳌拜率领这千余军车刚想下马攻城,后面近三千近卫军已冲到他们身后,却不其勒马止步。鳌拜虽不知他们要干什么,却也知这些近卫军自己可是得罪不起,忙个人给他们让路。只见这些近卫军地直冲到户堆前也未停步,竟是打马上了尸山!这尸体堆的如同小山虽说与城墙基本等高,可毕竟不是土石之山,就连人向上登也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便会从上面滑落下来,更别说战马加上骑兵重达千余斤的力量,人地血肉之躯如何承受得住。可这些近卫军却是马未娴熟,硬是变不可能为可能,一路上吆喝着,让正在登城地后全军给他们让路,而他们则在这月山中踏出一条血路,虽有几百人跌落马下,可大部分却一直上到城墙。

鳌拜看得以服不已,大汗的近卫军,确实是非同一般。看着已经登上城墙与明军交上手的近卫军,鳌拜一咬牙,道:“他们能行,咱们凭什么不行,都跟我上!”说完他自己第一个向着高达十余米的尸山冲了上去。其余人在未到盛京时,也都是本地军伍中的佼佼者,当然不能让鳌拜这个娃娃把自己比下去,不然回去后如何有脸见人。当下也拍马跟上。只是这千余人的骑术明显不如近卫军,只有百余人跌跌撞撞的骑马登上了城墙,其余人却早被摔落马下,只能连滚带爬的冲上城墙,却不知他们竟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要稻草。城上祖大寿原本还比较乐观,就算看到后金前来支持地这几千骑兵也没放在心上,等他们冲上城墙,明军应该已经将后全军赶下城去。可不料这些后全军竟是骑马冲上城墙,不但速度快了几倍,更可怕的是他们虽仅有两千余人,可气势竟比前几日几万大军攻城时还要让人心惊,其整齐的队伍,强大地战力,初一登上城墙,便给明军带来了无穷的压力。就连一向好战的吴玉枷也被打得步步后退,就更别说其他普通士卒了。很快两千多边卫军已有大丰登上城墙,其他普通后全军紧跟其后,不到一刻钟,已经占据了一段百余米的城墙。稳固好阵地后,后全军以骑兵为先锋,步兵压阵,步步向两侧明军紧逼。

科大春连忙做出调整,长格、大刀兵在前,弓箭、火铳在后,迎上后全军。在弓箭、火铳的打压下,才堪堪拦住后全军前进地步伐。可好景不长,士率随身携带的弹药本就不多,而此时城上大乱,后勤部队根本上不来,箭羽、弹药很快便要耗尽。后金近卫军看出便宜,马上挥舞着手中长对,再次向明军冲杀上来。手执大刀长矛站在最前面的大多都是新军,未经过任何训练,祖大寿发给他们长枪、大刀,只希望他们能在城上充个数,那想今日竟成了抗敌主力,面对刀法娴熟的后金近卫军,那里还是敌手,片刻功夫便倒下一排。可这些新军却无一人后退,那怕是临前能斩断一只马腿,他们也会含笑而去。后面的弓箭手和火锐军只看得热泪盈眶,可手中没了弹药,自己轮法再好,也无用武之地。这些人一咬牙,干脆扔了手中的长弓、火铳,拿起已经战死的战友手中大刀,呼喊着冲了上去。

这些人虽是火铳军,可毕竟参军时间较长,受过系统的训练,吴三桂在招火铳兵时,第一课便是训练刀法,这几年虽然练得少了,可底子在那里,此时一刀在手,马上便找到了感觉,虽比后金军差些,但比那些新军却好上十倍。只见他们三两人为一组,一人专攻马下,斩马腿,另外两人则全力防守马上骑士的攻杀。此着一出,竟杀了后金近卫军一个措手不及,顾上则顾不了下,冲在最前面的十几名骑兵转眼间便失了战马,马上骑士也掉落马下,一时不能适应,很快便被明军斩杀。直到近卫军统领一声令下:“下马迎敌!”这些近卫军才主动舍了战马,与明军步战。如此以来,形势却立刻被逆转。后金军近战毕竟要比这些拿惯了火铳地明军强上许多,杀得明军节节败退。一直在后面观阵的祖大寿一见不好,若如此下去,城墙恐怕不保,一舞手中大刀,再也顾不得身体虚弱,竟要冲杀上去。身边亲卫那里肯放,祖大寿现在的状态,别说迎敌,就是走路都有些困难。若是主帅有失。这城还守得下去吗?吴三枷在一旁开口道:“大人,你在这里压阵,末将前去迎敌。”说完也不等祖大寿开口,手执马刀便冲了上去。

在冰凌山庄的这些年,吴三枷练武习文可是一日未闲,一身本事在众小将中不敢说第一,但前三绝对有他一个。待其冲到两军阵前,仅凭手中一把马刀,上下翻飞。那些后金近卫军正杀得顺手,不防竟冲出这么个煞星,竟被他一连斩了三四个近卫军。明军也趁机发起反攻,硬是杀得后金军后退三步,才稳住阵角。正在吴三枷杀得顺手时,却听对面有人叫道:“那明狗休得张狂,待我来战你!”

吴三枷抬眼看去。却见后金阵中一人正手执一柄大刀,遥遥指向自己。看其年纪不大,也颇有几分气势,只可惜他的长像却是让人发笑,整个脑袋便如一个大鹅蛋般,脸上竟无一根毛。吴三枷暗道:这个傻瓜。竟还想要与我单挑,岂能给你这个机会,有这个时间不如多杀几个后金狗才是真的。“就凭你这个大鹅蛋脑袋也想与爷爷单挑,难道你们后金无人了吗?竟让你这么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家伙出来现丑?”此言一出明军都是哈哈一笑。后金军却是暗骂此人,长得丑就不要出来丢人,竟被这些明狗以此取大。来的这个鹅蛋脑袋正是好不容易冲上城墙的鳌拜,听吴三枷此言差点被气得掉落马下,一阵乱叫,打马便向吴三枷冲了过来。可此时城上已汇集了后金大明共计几万大军,那里还有地方让他打马前行,刚冲上几步,便被自己人拦住了去路。鳌拜无奈只得跳下马来,寻着吴三枷的身影冲了过来。

吴三枷又不是傻瓜,只看鳌拜手中大刀,怕不就有几十斤,自己手中马刀还不到十斤,如何是其敌手,恐怕人家一刀下来,自己便得刀断人亡。仗着身体灵活,吴三枷在敌我双方中来回穿插,见到后金军便是一刀,也不管是否伤到要害,一粘既走,让后金军也拿他没有办法,更别说举着几十斤大刀地鳌拜了,追了半天,竟连吴三枷地影也没看到。气得鳌拜不断叫道:“明狗,有本事你不要走,与爷爷大战一场。”见吴三枷根本不理他,“明狗,千万不要让爷爷追上,不然必将你一刀两段。”由于有了吴三枷这个高手在中间,后面又跟着个鳌拜捣乱,后金军一时间竟被明军稳住了阵角。近卫军统领一看,对吴三枷这条臭鱼也是恨之入骨,指挥着手下近卫军向吴三枷围了过来。双方在城上本就已是人挨人、人挤人,此时后金军又是有意围攻吴三枷,吴三枷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很快便被挤在一角。这时鳌拜也跟了过来,不等近卫军统领开口,他却一挥大刀向吴三枷冲了过去,誓必要一血前耻,同时也是要让周围的近卫军看看自己的实力,免得他们总像是看小丑一般看着自己。近卫军统领见鳌拜冲了上来,不好阻拦,毕竟这个鳌拜被皇太极看重,其叔父又是一方大员,也不好得罪,不过还是命近卫军进一步围拢吴三枷,务必不能让这条泥鳅逃了出去。

眼看鳌拜一柄大刀带着风声向自己砍来,吴三枷也不敢硬接,可四周又都是后金军,退无可退,只好一个侧身,手中马刀向呼啸而至的大刀拨去。岂知鳌拜这一刀可是用尽全力,想要一刀立威,吴三枷刚才又是连场激战,力气不够,竟未能拨动鳌拜大刀,这一刀贴着吴三枷鼻尖而过,刀风竟吹得三枷眼睛一阵酸痛。鳌拜这一刀劈在地上,青石铺的地面竟也被砍出一道寸深的裂缝。这一刀不但吴三枷心惊,暗自叫道:真是好运,若再偏上半寸,自己的鼻尖怕是不保。而后金将士也被鳌拜这一刀所折服,叹其天生神力,若是自己恐怕万万不是其对手。拜见周围人眼色,便知自己这一刀立威已经成功,单手一提大刀,举过半空再次向吴三枷劈来.

第五十三章千钧一发

吴三枷故计重施,收刀撤身,却不料这鏊拜决非鲁莽之人,刚才存心立威,才会明知伤不到吴三枷还是一刀劈下,此时见吴三枷又闪到一旁,手中大刀劈下时便未用全力,此时双手一摆,大刀竟在半空中改变去向,横着向吴枷扫来。吴三枷不想这整拜看似蛮汉,却知变通,眼见大刀已杀到自己眼前,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一刀横在身前,来挡鳌拜这刀。

这鳌拜不亏天生神力,大刀劈下,竟带着风声,好在由于他是半途变招,这一刀没有用上作力,加之吴三枷手中战刀又是精铁打造,才没有被一刀折断。就即使如此,鳌拜这刀正劈在三枷战刀上,一时火花四溅,三枷力不如人,挡不住鳌拜大刀,刀身正撞上三枷胸腹。吴三枷一时间只觉得一座大山压在自己身上一般,忍不住后退几步,气血上涌,一口鲜血喷了出来,打湿了自己的战袍。那鳌拜却得势不饶人,大刀一转,又向吴三枷劈来。吴三枷那里还敢再与鳌拜硬拼,只接了一刀便受了内伤,再接下去,非得要了自己小命不可。可四周又都是后金军,外面的明军虽看到自己主将被困,拼了命的想要上来救援,却被后金的近卫军死死拦在外面。三枷知道,自己若不能想个良策,今日此时怕是就要葬身此地。

可良策还未想到。鳌拜这一刀却是先到了,三枷这次可是连挡都不敢挡,一个侧身,想要躲过这一刀。可他本已受伤,气力全无,移动间,脚下一个踉跄,竟摔倒在地,不想错有错理,竟躲过了鳌拜这刀。鳌拜见三枷在倒在地上。哈哈一笑。大刀一举,高叫道:“明狗,看你还往那里躲,拿命来!”

倒在地上地三枷眼看鳌拜大刀再次劈向自己,想要站起来,可双脚发软,而且时间也来不及,四下一看,只看到无数只腿和无数只脚立在自己眼前。那里还有自己躲藏的地方。无奈之下,也顾不得头上鳌拜的大刀,手中战刀一挥。使出地趟刀法,砍向自己身边的这些大腿。随后自己也向着刀锋所指的方向来了个就地十八滚。这些后金近卫军刚才看到了鳌拜武艺过,打得这个明将根本毫无还手之力,那里还会注意到他,再说外围的明军攻得正紧。也无暇他顾,竟被三枷这一套地趟刀法杀了个措手不及,十几只粗壮的大腿留在了地上。七八名后金近卫军跌倒在地,手捧着伤腿不住哀号,严密的包围圈一下子被打破了,鳌拜这志在必得的一刀也落了空。三枷却趁此机会逃出了后金包围。被明军救了回去。

鳌拜见走了三枷,怒不可恶,挥舞着大刀又冲了上来,明军中竟无一人是其敌手,被杀得节节败退。后金军后援也及时跟了上来,进一步扩大了地盘。随着后金军越来越多,明军的人数优势再不明显,个人战力就更不是后金军对手,双方在城上死战半个时辰,明军死伤无数,城墙也被后金军占领了一半左右。眼看北城便要不保,祖大寿想要再冲锋陷阵,却被身边亲卫牢牢按住,生怕他出现意外。就在这时,城中竟又传出喊杀声,祖大寿心中一凉,难道其余三面城墙不保,被后金军攻入城了?祖大寿疑心未消,却见从城中各条通往城墙地街道冲出黑鸦鸦地人群,怕不有几万之众。仔细看去,祖大寿却发现,这些人中上至老翁,下至少年,男女老幼算是齐了,而且这些人手中拿的东西更是五花八门,铁锅、铁铲、门栓、板凳真是应有尽有。其中一白发老翁,祖大寿只觉眼熟,再看他手中拿着一把铁勺,祖大寿才想起来,那不就是每日在自己府门外摆混沌滩的那个老头吗?以前自己还曾去吃过老头的混沈,没想到这老头虽然平时看着老态龙钟,今日却如同小伙子一样,跑得飞快。再看其他人,许多虽叫不上名字,可都十分眼熟,分明就是城中的普通百姓。

祖大寿此时真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自己愧对义州百姓,未能保护好义州的安全,竟要这些百姓来支援自己。喜的是,自己这几年苦心经营却没有白费,义州的百姓确是真地把义州当作了自己的家,不然他们如何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战场。城上后金军看到城下涌来几万人时,也是吃了一惊,可等他们看清来人时,却是哈哈大笑,道:“你们这些明狗真的是没人了呜?竟连妇孺也来上战场,难道是嫌爷爷刀下鬼少了,特意让他们来凑数地吗?”正陷入苦战的明军无不闻言变色,来得这些都是自己的妻儿父母,自己又怎么能忍心让他们上战场,连自己都不是后金军对手,他们来岂不是如同送死一般。可他们也知道,若义州不保,自己的妻儿就算呆在家里恐怕也难逃一死。不过就算死,自己也要死在自己妻儿前面,只要自己能多杀一个后金军,他们的危险便降低几分,那怕自己多支持一会儿,他们便能多看一眼这个世界。顿时这些明军只觉浑身地力气也涨了几分,砍向后金的大刀越发沉重,一时间竟将后金军杀得不断后退。很快几万百姓也冲上了城墙,往往十几个人围攻一个后金军卒,虽然伤亡难免,但确是将后金军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皇太极在城外看得心急,眼见胜利距离自己不过一步之遥,谁知半路杀出了这几万程咬金,当下也顾不得自己安危,大叫一声:“跟我上!”说完竟一人打马也向义州城冲了上来。随身保卫皇太极安全的三百近卫军不敢怠慢,打马跟上。

城上城下的后金军见大汗竟也亲自冲到战场,仿佛打了一针兴奋剂一般,个个勇往直前。明军本就是凭着一股不怕死、不要命的气势才压倒了后金军,不然就凭这几万妇儒在战场上又能发挥出什么作用?而此时后金军因为皇太极的到来,也被激起了血气,在气势一点也不逊于明军,全线发起了反攻,打得明军几无招架之力。祖大寿眼见百姓伤亡太重,仅半个时辰,冲上城墙的几万百姓已死伤近万,如此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百姓恐怕就要全军覆没。要知百姓才是立城的根本,没有了百姓便如同鱼儿失去了水,军队也无法继续生存下去。为了保住这最后一丝元气,祖大寿只能下令:“全军准备撤退,按原计划退到城中与后金狗决一死战!”

早在第一天后金攻城时,祖大寿看到城外七万余后金军,而自己手中则只有两万军队,便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防守不住,城墙失守,便按照三桂以前所讲,发动一场全民战争,与后金在城中决一死战。只是随着战事进行,有了几万新军加入,而后金又没有攻城利器,巷战的计划便被搁置起来。当日吴三桂在讲到巷战时便曾讲过,巷战虽然可以多撑些时侯,大量杀伤敌人,可这便如在自己家里与人打斗,无论最后胜负如何,自己家中必然遭秧,这是伤人一干自损八百的作法,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用。可事到如今,城墙即将失守,万般无奈下只能退守城内与后金打巷战。听闻此言。城上几万大明军民虽心中不愿,可也不敢违背祖大寿将令,对于撤军一事,祖大寿早有安排,军卒们掩护着百姓先撤,老兵照顾着新兵先退。

后金军见明军撤退,也不追赶,而是牢牢守住城墙,等待着皇太极地到来。很快明军已全部撤回城中,连其余三面城墙也全部放弃。只等与后金军在城中再大战一场。那曾想。后金军根本就无意与明军纠缠,他们此来本就不是要夺取义州,而是奔着粮草来的。皇太极站在城上,可畏义气风发,手中一条马鞭指点着义州城中大小建筑。在后金攻城前,便已有暗探禀明城中粮草所在。皇太极马鞭正指在义州粮仓所在,对身边的范文程道:“文程,只要咱们夺了义州粮草,不但大军可安然渡过今年寒冬。更便明军缺衣少食,我倒要看看他吴三桂是否能变出粮食来。等来年春暖花开之季,咱们便可乘吴三桂实力大损。挥军南下,一举夺了这辽东,看那朱由检小儿还能不能坐住他那龙椅。”范文程从今天一早便总觉心惊肉跳,不知是不是要有灾祸降临,直到此时后金军夺下四面城墙。他才略为安心。听皇太极的意思,待明年春天还要与明军大战一场,范文程却被吓了一跳。此战后金虽说已取得胜利,可仅这一月来,后金军损失太过惨重,近二十万后金铁骑如今只剩下不到一半。就算有了粮草,短时间内那里还有余力再发动一场战争。可此时看皇太极正在兴头上,他也不敢扫了皇太极的兴,只好道:“大汗,这明军是主动放弃城墙,撤回城内,实力并未大损,咱们来的七万大军,如今损失过半,只有三万余人,若是贸然进城,怕是不妥……”

皇太极却哈给一笑,满不在乎的道:“进城?谁说我要进城了,来人,传令下去,命各部军卒放火,我就不信他祖大寿敢舍得这义州城不要,舍得城中几十万军民性命不要,我要让他祖大寿亲自把粮草送到我面前。”“放火?”范文程惊道。范文程自投入后金,虽说挂着大学士的头衔,皇太极对他也极为看重,可毕竟他是汉人,皇太极等人对他也不是十分放心,每次征战只留他守在盛京,不许他随军出战。说起来这次还是范文程第一次见识到战争的惨烈。

“不错,放火。若不放火,仅凭我三万铁骑何时才能彻底拿下这义州城,他祖大寿又岂会服输。”

皇太极身边亲卫早已下去传令,片刻功夫,城中火头四起。此时关外正是北风呼啸,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城中又多是泥草房,一会功夫便已是火光冲天,其间尚夹杂着城中百姓临死前的哀号声,大火就算在十几里外也可以清楚看到城中地浓烟和火焰。范文程虽已投靠后金,可他终究是个汉人,眼看城中百姓受苦心中却再无一点胜利后地兴奋。“不好。”正躲在城中一处民房内准备阻击后金军的祖大寿高叫了一声。没想到等了半天没有等到一个后金军,却等来了这冲天大火。祖大寿知道,城中这些房屋可是百姓们亲手建起来的,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地,百姓对自己小家的感情可想而知。而后金这把大火却是烧了他们的命根子,城中百姓如何还忍得住,不冲上去与后金军拼命才怪。祖大寿喊完,马上冲出小屋,果然不出他所料,街上已聚集了无数百姓,正要向外冲去,去守护自己的家园。

祖大寿忙上前阻拦,可为了打巷战,明军已分散到城中各个角落,此时在他身边的不过几十亲卫,仅凭他一人之力如何能拦住眼前这几千百姓。就算他拦得住此处,城中其他地方的百姓又有谁去拦?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得随人流一起向外涌去。路上又汇合了几百明军,增加了一些实力,可祖大寿也知道,自己这几百人怕是不够外围后金军塞牙缝的。等祖大寿赶到外围时,眼前却已是人山人海。祖大寿身边亲兵上前分开人流,为祖大寿开路。可他们刚刚行到一半,却听前面有人大喊道:“这些后金狗烧房屋,杀我亲人,咱们与他们拼了!”祖大寿心知这些普通百姓如何是全身武装地后金骑兵的对手,站在那里忙喊道:“乡亲们,不要冲动,冷静一些!”

只是祖大寿声音未传出多远便淹没在几万百姓的嘈杂声中。随后便见前面一阵骚动,看来是有人冲出去与后金交战。祖大寿心急之下,加快了脚步,想要阻止这些百姓不要做无畏的牺牲。还未等他冲过人群,前面却一下子沉静下来。人群对面的皇太极高坐马上,看着这些手拿锄、搞的百姓,心中暗自发笑。他不担心这些百姓越聚越多,羊群再多难道还能伤到一群猛虎吗?只能是羊入虎口,成为猛虎的盘中餐。只是没想到这些百姓倒还有几分血气,面对近万骑兵竟还敢上来挑衅,皇太极不知是该说他们傻,还是应该佩服他们的勇气。不过这几百冲出人群的百姓转瞬间便祭了自己手下骑兵的战刀,也让其余的百姓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皇太极看时间也差不多了,高喝道:“祖将军,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这些百姓来送死吗?如果你再不出来,我便要下令屠城了!”人群顿时鸦雀无声,后金屠城的惨状,在场许多从其他地方搬迁来的百姓是深有感触,那时的后金军根本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用禽兽称之,见人即杀,见房即烧,后金过后,城中房屋百不存一,百姓更少有幸免。“皇太极,你不要太过嚣张,我承认我祖大寿不是你的对手,不过今日你在我义州犯下的罪行。我义州城几十万军民不敢或忘,等吴三桂将军回来,必会为我等报仇,今日在义州城所发生地一切,早晚有一日会十倍报在你盛京城上。”祖大寿在后面叫道。“对,等吴将军回来,必会让这些狗贼十倍报之!”

百姓一听祖大寿提起吴三桂,顿时群情激忿。就连此时义气风发的皇太极听到吴三桂其名也不觉心中一紧,要知这义州城中辽东精锐不过两万,其余全是新军或是普通百姓。可就是这些百姓竟让所向元敌的后金军损兵折将达三万多人。而辽东军真正的精锐此时正在吴三桂身边。那可是五万大军,要是等他们回来,别说取胜,连自保也成问题。

皇太极顾不得再取笑祖大寿,道:“祖将军,请阵前一叙如何?”百姓们自发的为祖大寿让出一条小路,仅够一人勉强通行。祖大寿从人缝中挤了过来,到了阵前,才知道为何刚才还群情激忿的百姓为何会突然鸦雀无声。两军相距几百米的空地上几百具大明百姓的尸体倒在那里。鲜血已染红了这片土地。看来是后金的铁血手段吓住了这些原本善良的百姓。“皇太极,有话直说就是。”

“好,既然祖将军如此痛快。我便直说了。只要祖将军送来二十万石粮草,我后金马上撤兵,决不再动你义州一砖一瓦,不伤你一兵一卒,如何?如将军不答应。就不要怪我无情,今日不将这义州碾为平地,我后金决不撤兵。”祖大寿不知吴三桂大军即将返回义州,心里还是纳闷,这后金今日竟转性了,竟如此轻易便放过义城百姓。虽早知后金缺粮。可没想到他们对粮草需求如此迫切,竟不惜几万大军地性命强攻义州,最终却只要几十万石粮草。不过祖大寿也明白,若是后金围城时便提出索要粮草,自己恐怕只会把他们当做白痴,不予理采。为了城中几十万军民地安危,祖大寿当然不敢吝蔷粮草。

皇太极那里有那么善良,只是吴三桂大军就在离城不远处,而且就算自己屠城,若是义州百姓心存死意,最后一把火烧了粮草,自己才是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无所得,白白搭进去几万大军。祖大寿刚想点头答应,却在这时突听城外竟传来低沉的马蹄声,连城墙也为之晃动,久经杀场的祖大寿当然清楚,这怕不是有几万骑兵同时行进才能有如此气势。本以为是后金军在城外纵马,要给自己以压力,可再细看皇太极,却是脸色煞白,几无人色。难道是自己人?未等祖大寿想清楚所来何人,便见站在城上的后金军一阵慌乱,有人竟大喊道:“不好了,杀神来了!”

能吓得后金铁骑如此失色的,而又被称其称为“杀神”的,全世界也只有吴三桂一人而已。不仅祖大寿明白此事,在场的义州百姓,就连后金大军包括皇太极无不清楚。一听杀神来了,祖大寿竟连腰板也直了许多,而几万义州百姓更是如同过年一般,喜形于色,相互拍肩庆祝。再看眼前这万余后金军,却是截然相反,个个面如土色,有胆小的军卒竟连手中战刀也掉在了地上。

皇太极暗骂:这吴三桂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此时才来,若是早来片刻,自己尚未攻下义州城墙还可撤军,若是晚来一会儿,粮草便要到手。可眼下自己几万大军分布四周城墙,就是想走怕也走不了了,就更别提粮草了。没想到对面祖大寿心情大好,竟调笑道:“皇太极,你想要二十万石粮草我是没有,不过要是你肯投降于我辽东,想来几千斤粮食还可以提供,足够你安然渡过下半生地,不知大汗意下如何?”皇太极那还有心思与祖大寿斗嘴,对身边亲兵下令道:“传令全军,北城集合,准备与敌决一死战!”说完自己转身上了北城城墙。而此时的祖大寿却并未马下下令与皇太极开战,只因自己这里基本都是普通百姓,一旦开战,百姓必然死伤惨重。即然吴三桂已经回来了,一切便全由吴三桂做主吧。皇太极来到城上,才发现一切都已晚了,自己大军尚未调齐,吴三桂所率的三万骑军却已来到北城城下。昨夜吴三桂及三万大军休息了一夜,一早便开始行军,当行到距义州城几十里处时,便看到义州所在位置浓烟翻滚,火光冲天。三万骑兵个个心急如焚,更是不要命地赶路,才终于在最后时刻及时赶到。

三桂率三万大军来到离城几里处却发现城上飘扬着后金旗帜,以为义州已经被破,三万大军个个急红了眼,若无三桂阻拦,恐怕已攻上了义州城。大军行进到城下,几万将士看到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虽然大多都是后金军的,可上面一层却全是明军将士,甚至还有百姓。不用问也知道,此战的艰苦,不然普通百姓如何会上城,而且此时城中又已没有了喊杀声,看来城中这几十万军民已经是凶多吉少。所有人都是强忍着泪水,取出火铳、马刀,只等三桂一声令下,必要这些后金狗贼血债血偿。三桂更是心中悲痛,看到皇太极站在城上,也不答话,令全军列好队列,做好攻城准备。皇太极在城上着三桂竟不答话便要攻城,不由得慌了手脚,自己身后这万余精疲力尽的后金军如何是三万辽东铁骑的对手,更何况城中还有几十万义州军民,夹击之下,自己岂有活路可言。“吴将军,且慢,听我一言……”

“狗贼,你我还有何话好说,今日便在这义州城下决一死战,只能用你的血来祭奠我义州这几十万百姓,才能让他们在九泉之下瞑目。”说着吴三桂已举起手中战刀,便要下令攻城。

此时虽是数九寒天,可皇太极却还是急出了一身冷汗,忙解释道:“吴将军。你误会了,城中百姓大多安然无恙,反而是我损失惨重。”皇太极一急也顾不得自曝家丑。“噢?此话当真?那为何城中全无声息?难道他们已全被你抓住了?你若是敢伤他们分毫,我便与你不死不休!”一听城中百姓大多无恙,不论是真是假,吴三桂都不敢冒然攻城。皇太极闻言苦笑,若我真能将全城百姓抓住,那里还用怕你,只要将这几十万百姓往城上一摆,我就不信你还敢攻城?“我刚刚占了这城墙。还未攻入城内。城中自然不会有喊杀声。”“大汗此话当真?”吴三桂见地上后金军卒鲜血未凝,便信了一半,也不再称其为狗贼,可城中没有一点声音还是让三桂心中犯疑。“将军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入城一看究竟。”

三桂马上向身边亲卫示意,一队亲卫会意,翻鞍下马。此时城门已经被尸体堵死,就算没有堵死,里面也被祖大寿派人用沙石砌死。此路已是不通,不然后金也不会死攻城墙,而不攻城门。亲卫只能顺着尸山向上爬。只是在遇到自己时,却又小心冀冀,而看到脚下是后金军,便狠狠跺上几脚。后金众将士虽看得分明,却无敢提出意见。若是在此时因为这些小事惹恼了吴三桂,却是不值。

亲卫来到城上,自有后金军上前看管,怕他们对自己将领不利。这些亲卫此时那还有这个心,趴在城头,向城内望去。发现只有靠近城墙这几排房屋已经烧毁,而其余地方却依然平静。再看城下,几万城中军民也正向城上看来,见城中百姓无恙,这几名亲卫一时兴奋得大叫起来。其中一人在地上拾起一杆长枪,又从腰间取出一面大旗,系在上面,片刻功夫一杆上书“吴”字地大旗又重新回到了城头。而皇太极却怎么看怎么别扭,在自己的地盘竟任由他人树起大旗,心中若是好受才怪了。祖大寿在城下也看到了这面“吴”字大旗,这才真的放心了,看来三桂是真的回来了。即然后金能让吴三桂派人上城,想必双方是达成了什么条件,祖大寿也派出自己身边亲兵上城与那队吴三桂亲卫会合。城中几十万军民看到大旗兴奋的手舞足蹈,终于把吴将军盼回来了,只要吴将回来了,看那些后金狗贼还敢不敢嚣张。两边亲卫在城上会合后,又下了城,来到吴三桂面前,将城中情况一一告知吴三桂。吴三桂及三万铁骑听到城中几十万百姓无恙,终于松了口气。双方也不再像刚才那样剑拔弩张。皇太极这才又对吴三桂喊道:“吴将军,你我谈谈如何?”因为得知后金并未屠城,三桂对这些后金军也不再向刚才那样怒目相视,至于在后金攻城时死伤的明军,三桂虽感心痛,可双方毕竟是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交战,即然生在这个乱世,又入伍当兵,便应该有血洒战场的觉悟,也许自己会为这些战士报仇,可却不是现在。

而且现在的形势对自己极为有利,城内城外已形成夹攻之势,三桂也想听听皇太极此时还有何话要说。有许多东西虽然在战场上无法得到,可是却可以谈叛桌上轻而易举到手。约定,就在北城外两里处相会。三桂指挥大军撤退五里,只带了百余亲卫等待皇太极。一会儿功夫,皇太极也带着亲卫来到战场中央。从吴三桂出援喀喇沁部开始,这场涉及了近二十万大军的会战便已经拉开了序幕,可直到今天双方主帅才是第一次会面。刚才还如同杀父仇人地两人见面后却绝口不提此战,反而叙起闲话,三桂见皇太极不急着进入正题,自然也乐得陪皇太极闲话。只因三桂知道,不论谁先开口说及此事,仅在气势上便是弱了几分。最后还是皇太极忍不下去了,要知他这几万大军基本上算是后金最后地力量,可此时却如同羊入虎口,只要吴三桂愿意,随时可以让他们尸骨元存。一旦失去这最后的力量,后金必将四分五裂,继而被周边的蒙古、朝鲜、大明所吞并。

“吴将军,听说大明皇帝已封你为辽东总兵?只是不知为何此次竟不见关内有一兵一卒前来支援,莫不是大明已有意要放弃辽东?”皇太极这是明知故问,若不是知道吴三桂已于大明交恶,他恐怕连与吴三桂谈判的勇气都没有。

第五十四章收拾残局

“大汗此话差矣,万岁即然封我为辽东总兵便是相信我吴某可以守住这辽东,又何必多此一举派什么援军?”

吴三桂一指不远处的战场,又道:“再说又有派援军的必要吗?”事实摆在那里,七万大军攻打一座只有两万正规军把守的城池,用了七八天才只攻下城墙,而双方伤亡却是相差无几,皇太极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白白为吴三桂训练出几万大军。要知就就算平时训练得再好的军队,如果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历练,永远也成不了一支合格的军队。不过皇太极也知道此时的辽东与大明势同水火,吴三桂不但不能从大明得到半个援军,反而还要担心大明会趁火打劫,他才不怕吴三桂拼死将自己及几万大军留在义州,不然只能是两败俱伤,白白让大明和蒙古得到好处。“我倒是听说大汗境内百姓缺衣少粮,就连大汗的军伍也只能每日两餐,真不知待春暖花开之际还能不能再见到大汗的英姿!”吴三桂反击道。

“哼,这便不劳吴将军操心了。”皇太极一皱眉道。吴三桂的话却是说到了皇太极的痛处,若不是缺粮,皇太极何必在此寒冬来攻义州。“吴将军,今日事已至此,有何话你便直说吧,不要以为我们便是怕了你们,若是惹急了,拼了这几万大军也要将你这义州城踏为平地!”皇太极已是心力憔悴。再没有心思与吴三桂绕圈子,再说就算他能说出花来,事实摆在那里,面对吴三桂这个恶魔,根本就不要想能占到便宜。吴三桂若不是怕皇太极临死反扑,那里还会与他谈判,早率大军将他们一网打尽。可后金现在还剩三万余人,虽经过几日大战,战力有所下降,不过自己这方也好不到那儿去。城中几十万军民恐怕不是后金军对手。而自己率领地三万大军几日来日夜行军,十成战力能发挥一半就算不错,虽说一旦开战,胜利必将属于自己,可损失也必然惨重,自己周围群敌环视,到时岂不是白白为他人做了嫁衣。“好,既然大汗如此干脆,我便直说了。此战的原委便不用细说了,你我心里都明白。我只要一万人的全副装备,包括战马、盔甲、战刀、弓箭等。还要五万户汉人。”吴三桂这个条件牙以说是十分宽松,只因他知道,后金被自己勒索几次后,国力本就被削弱,连皇太极的龙椅都还在自己的库房里放着。他们根本拿不出金银。同时他也是怕逼急了皇太极,一怒之下破釜沉舟与自己决一死战,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后金留有几分实力,好去牵制朝鲜、蒙古诸部。

没想到这次吴三桂如此好说话,让已经做大出血准备的皇太极喜出往外,连忙应承下来。“好。一言为定。”一万人的装备只是小事,那五万户汉人更不是问题,不然就以后金此时仅剩的那点粮草,早晚也会逼得这些汉民造反,还不如用他们送个人情。双方条件一旦达成,急于逃命的皇太极马上命大军集合,按照三桂地要求,留下一万骑兵,他们地装备自然是归了吴三桂,而他们的安全,则要用五万户汉民来换。每到五户汉民,吴三桂便会释放一名后金士兵。后金军死里逃生,自然是高兴不已,可义州百姓却对三桂此举大为不解,既然已有实力将这几万后金军全部留下来,为何还要释放他们,难道战场上死难的战友的血便白流了吗?不仅百姓不满,就连军卒也心有不甘,甚至连三枷、吴田等小将在看到吴三桂时也不再像原来那么亲近。

三桂在与后金达成这个协议时,便已料到必然惹得军民不服,可没想到三枷等小将竟也想不通此节。顾不得辛劳,未等大军入城,三桂便召集城中所有将领在城外空地上召开了一次会议。看着众小将或是疑惑、或是不满的表情,三桂指着他们的鼻子大怒道:“亏你们还以智勇双全自称,平时一个个眼高于顶,可此时却想不明白了,难道在山庄这些年就学了这些吗?我就是如此教你们的吗?只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时眼前的利益便蒙住了你们地双眼,你们的全局观,大局观都那里去了?你们就没有想过我们今日若是强留后金这几万大军会有什么后果吗?不要以为有了我带回来的这三万铁骑便可轻而易举击败后金,你们可知这三万铁骑为了能早一刻赶回义州,这几天来每日只能休息不到两个时辰,那里还有力与后金争斗?一旦开战,就算能消灭后金这三万部队,咱们这几万大军至少要损失一半以上。而后金军若是被逼急了,对城中居民下手,百姓又得有多少人看不到明天地太阳?况且若没有了后金牵制朝鲜、蒙古,咱们大战后恐怕也难是人家敌手,更有关内大明对咱们虎视眈眈,一朝不慎便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在场小将被吴三桂一番话骂醒了,他们只是被眼前的仇恨蒙住了双眼,要想在辽东立足,此时的后金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谁让自己眼下实力不济,特别是与后金一战后,虽说取得了最后胜利,可损失却也不小,已不足以与其他势力抗争。而留着后金便是为了防止蒙古攻打自己,有时生死之敌也可以成为暂时地朋友。三桂见这些小将都低下了头,才叹道:“我知道你们是想为死难的战士、百姓报仇,难道我就不想吗?这辽东便是我们的家,他们便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是时机还不到啊!你们放心,后金这个大仇我早晚要报,日后我必取皇太极人头来祭莫咱们全城死去的战友、百姓。不过此时最为重要的便是打扫战场,安抚民心,积蓄实力,以待日后与各方抗争。”众将此时已解开心结,齐声应道:“遵命!”

城中此时万废待兴,三桂也不费话,开始分配任务,命卢田、祖泽盛入城广贴告示,以安民心,又命祖泽远、吴龙率城中军民打扫战场,祖大寿和吴三枷因为有伤在身,只能回府休息,自己则率吴宇及三万大军押着后金留下来的一万大军回军营休整,防止他们发生骚动。同时又派人至锦州询问消息,传信卢信,让他尽快率军回义州。城中军民见后金铁骑已经败退,又见吴三桂率领三万骑兵回到城中军营,都知道此战是自己胜了,虽然对三桂放了那些后金心生不满,可在众将解释下,他们也逐渐明白了其中原由。况且不用打仗,也就不用再死人了,这些百姓一生所求也不过是安居乐业而已,那里还用贴什么安民告示,个个自发的行动起来,或是帮助那些家园被毁的百姓清理瓦砾,或是出城协助明军打扫战场。刚才还死气沉沉的义州城,终于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后金军急于逃命,那里还有心管在义州城下损失的三万将士,此时这些阵亡的后金军却成了明军的军械库,明军在打扫战场时,将这些后金军卒的盔甲、兵器尽数收拢起来,最后一统计,竟有完好盔甲万余套,虽然大多都是皮甲,可这却正适合眼下的明军。明军的主力火铳军大多时侯都是靠远程阻击敌人。若真被敌人冲到面前,那此战怕是已输了一半,所以根本不需要厚重地铁甲,轻便的皮甲可以使他们在战场上更加灵活。至于后金遗弃长刀、弓箭更是无数,不过后金治练枝术有限,这些长刀只能回炉重新锻造,相信有了这些铁器,便可以造出更多的火铳,辽东军战力也将更上一层。同时祖泽远、吴龙等人在打扫战场时,竟还发现了万余匹战马四散在义州城四周。这些可都是后金上好的战马。只因主人战死,他们也成了无主之马,辽东军去的匆忙,来不及收回,又便宜了辽东军。

后金几万具尸体在被明军榨取了最后价值后,被堆于城外十里处,一把大火将他们化为灰烬,三桂又叫人将骨灰收拾起来,准备送还后金。毕竟这几万阵亡的后金将士生前也算是勇士,将心比心,三桂也不忍让他们暴尸荒野。至于明军阵亡的几万军民。有人认领的便交于家属,无人认领的,则由明军火化后,将骨灰暂时保存。三桂心中已有定数,只待明年春暖花开之际。便将在城中建立起一座巨大的烈士纪念堂,阵亡地将士军民,将全部安葬于纪念堂中,以此激励后人。战场上双方阵亡地将士有七八万之多,确非一日可以收拾妥当的。就在全城军民都在打扫战场时,三桂却一个人回到了书房。虽然自己已与大明决裂,可自己头上还顶着大明辽东总兵的官职,总要向大明通报一声,一方面以安朝庭之心,想必朝中那些大臣们听到自己与后金两败俱伤的消息,会乐得睡不着觉,对自己堤防之心也会减弱不少。另一方面,三桂也想向朝中要些援助,毕竟自己也是在为大明作战,守卫着大明北疆。

战报送走后,三桂却仍然没有闲瑕,城中战火持续了近十天,此时敌人虽然已走,可城中战后重建、看押一万后金军、打扫战场、总结此战得失等大小事情,那一样不要他来做最后决断。待大战结束后第三天,奉命支援锦州的吴信终于率万余军卒返城。同来的竟还有锦州总兵王顺。三桂不知这王顺为何会在这时造访,但为显得尊重这位老将,三桂还是亲自己出城迎接。三桂在城门处不到一刻钟,就见一队骑兵向城门处奔来。片刻功夫便已来到三桂面前。原来是卢信和王顺得知三桂亲自出城迎接,怕累三桂久候,便率亲卫先走一步,大队则在后面缓慢行军。卢信一见三桂,便翻鞍下马,虽然他是三桂小舅,可在军中,他却只是三桂手下一员部将。下马后卢信上前一步向三桂施礼道:“末将卢信见过大人!”未等三桂说话,一边的王顺也下马行礼道:“罪臣王顺见过大人!”说完竟单膝跪地,“多谢大人不计前嫌,派人支援,救了我锦州几万军民,不然罪臣便是死也难以瞑目,愧对城中百姓。”

三桂忙上前挽起王顺,道:“大人这是从何说起,你我俱在辽东,本就是一家,何分你我?派人支援正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还要多谢将军守住锦州,保护了城中百姓,没让锦州生灵涂炭。”王顺没想到三桂竟如此宽宏大量,不但未提自己以往不敬之罪,反而安慰自己。他此次随卢信一同反回义州,便是打定主意,想要归顺吴三桂,而此时更是觉得自己这个决定的正确。

原本王顺根本没将吴三桂这个年纪青青地上司放在眼里,所以才几次不听宣调。可此次后金攻城却让他见识到了吴三桂属下军卒的强大。后金虽只派一万铁骑攻城,别看这一万铁骑在义州城下吃了大亏,那里因为城上有火炮、火铳等利器,又有城中军民同心协力。可到了这锦州却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锦州自几年前经历了战火后,一直元气未复,后来袁崇焕见义州发展迅速,很快已赶超了锦州,干脆将锦州主力调往宁远,毕竟宁远才是后金入关的必经之路。而在锦州只留一万军卒以做牵制,再加上这些年义州大力发展,附百姓都被吸引过去,原本还有十几万人口地锦州,此时军民全加起来也不过五万左右。城上虽有两门火炮,可也年久失修,又没有过硬的炮手,已逐渐成了摆设。

这些年辽东军费又是被一减再减,城中军卒连军饷有时都发不出来,训练也是不足,先进的火锐根本就轮不到锦州,士卒们就连长弓大刀也不能做到人手一把,全军战力实在有限。义州本也该如锦州一般,可谁让祖大寿有个好外甥,财大气粗,不但在城上安装了火炮,就是城中军卒也大多手执火铳等利器。所以在后金军开始攻打锦州城后,王顺所率明军很快便落了下风,城上万余明军在后金军的箭雨下根本抬不起头,未等接战便已损失干人。而后金这几名将领更是在皇太极面前做了保征,若不能攻下锦州便要军法从事,当然更是人人用力。仅仅半夜功夫,后金军便已三次攻上城墙,最后还是王顺率领亲卫才将敌军赶下城去。直到卢信率援军赶到,危机才算彻底解除。看到卢信所率这万余人中竟有一半手执火铳,怎么能不让王顺心中羡慕,若是自己手下也有这样一批精兵,自己还怕什么后金,早将他们打得屁滚尿流。而这时后金军也得到大汗密信,让他们只留一半军卒继续牵制城中守军,其余大军马上反回义州攻城。

随后后金军的攻势大减,只是在城外飞奔,不时射上一阵箭雨。可在卢信所带来的精锐面前,这些后金军根本靠不近城墙二百米内内,箭雨也再没有伤到一人。见这锦州终于是保住了,王顺这时才有功夫与来援的卢信见面,除了感激外,他更想知道这样的精锐到底是出自谁手。要知打造这样一支精锐,不但得有钱有物。更要有精于火器之人进行训练才行。没想到一问才知,这些人竟全吴三桂亲手训练,王顺这才对吴三桂生起了兴趣。城外战事已经不紧,王顺干脆拉着卢信在城上坐下,仔细询问起吴三桂来。卢信虽为三桂长辈,可在三桂面前他却从来不以长辈自居,反而处处以三桂为首,说起三桂,卢信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上三天三夜,从三桂最初参加宁远大战。再到设计斩杀莽古尔泰。取得宁锦大捷,陕西剿匪,助新皇登基,孤身闯盛京,最后设计救袁崇焕,说到此处,卢信长叹一声道:“只可惜袁将军一生刚烈,死得不值啊!”

没想到这句许却是说到了王顺心里,王顺一生只服袁崇焕一人。可他却不知吴三桂竟为袁崇焕作过这么多事,竟敢率军围攻盛京,威胁朱由检释放袁崇焕。最后闹得与大明决裂。虽然袁将军最后还是为国尽忠,可吴三桂的这个情,王顺却是感同身受。也正是因此,才有了今日王顺亲自向吴三桂请罪的一幕。

对王顺的归顺,吴三桂自是喜从天降。如此以来,辽东几座大城已是尽在己手,这也为日后自己对辽东的变革铺平的道路。义州大战七日后,义州城已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而此战的损失也已统计出来。义州城两万精锐伤亡一万三千余人,其中战死五千余人。两千余人身负重伤,再也无法重返战场,另有五千人轻伤,只要休养一段时日,便又是好汗一条。协助守城的五万新军伤亡三万,其中阵亡一万两千余人,重伤六干,轻伤一万。而城中普通百姓共计伤亡两万余人,这还是祖大寿撤得及时,不然远远不止于止。再加上去救援喀喇沁部损失的一千金精锐和喀喇沁部本身损失地万余族人,此战明军共计阵亡近三万人,重伤近两万人,轻伤无数。而后金,仅是在义州城附近便找到四万余具后金军尸体,而轻重伤地伤员仅有两干余人,由此可见后金的彪悍。虽然明军损失惨重,可后金却更是雪上加霜,不管怎么说,这场大战是辽东军胜了。吴三桂看着这张战报,却是喜悦不起来。他再次传令下去,命人收拾好战死军民的骨灰,安抚好阵亡将士家属,对重伤人员务必要尽全力抢救,待其伤愈后,愿重返军伍的官升一级,不愿再上战场的,尽量给他们找些事做,或是发给其土地,让其衣食无忧。而伤重无力推生的,由总兵府按月发给生活费用,务必保证每人不缺衣少食。吴三桂此令一下,军中许多将领不解,特别是原来的辽东将领,按大明规定,无论是阵亡还是重伤的,只要发一笔遣散费便不错了,那会有人照顾其一生。不过从冰凌山庄出来的众小将却是明白,因为吴三桂曾跟他们讲过:你手下地的将士便是你的手足,他们是在为了我们流血牺牲,可万万不能让这些英雄们流血又流泪,死也不能安心。

所有听过这句话地辽东将领无不对吴三桂心服口服,而当这句话传到百姓耳中后,更使吴三桂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当日总兵府的府门外便围满了想要参军的辽东百姓。关内甚至后金、蒙古境内的汉民得知义州城仅靠两万军卒便顶住了后金七万大军地围攻,最后更是大败后金,这让身处乱世的百姓对义州心生向往,每日来义州的百姓竟有几百人,多时一天便有上干人,极大的补充了义州的损失。这日一早又传来喜报,何可刚、吴三辅及喀喇沁部几万族人已赶到义州城外不到百里。吴三桂马上召来城中将领,叫人备下午饭,准备迎接喀喇沁部族人的到来。安排好诸项事宜后,他又亲自来到塞罕贝闺房,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塞罕贝,邀其一同迎接阿桑族长。谁知塞罕贝不知从那里得到了消息,此时已是穿上了平日里从不穿地盛装,正坐在梳装台前任由几个丫头为其妆扮。

见到吴三桂来了,连忙起身迎接,施礼道:“见过大人。”三桂自出征以来再未见过塞罕贝,留在他印象中的塞罕贝还是那个丫环打扮,一脸清秀的小女孩,此时一见盛装的塞罕贝不由得一呆。塞罕贝本就生得貌美如花,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喀喇沁部的最美的鲜花,只是原先在吴府中充当下人,怕露出破绽,每日从不细心梳妆,素面朝天,就是这样也叫碧艳看得心喜,留在身边,由此也可见其确是容貌不凡。塞罕贝今日为迎接父亲,特意穿上了一身翠绿色的绣服,头上装了燕尾金凤宝钗,粉颊上垂着两行秀发,见到三桂瓠犀微露,笑窝带晕,玉容的娇嫩瞧上去似吹弹得破,白里透红,清秀中带着几分妩媚。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时看向三桂,可当两人目光对视时,又忽然转向他处,不敢与三桂对视,这样却更惹得三桂心喜。“免了,免了。这段时间军务繁忙,对你照顾不周,不要见怪。”三桂忙上前扶起塞罕贝。“大人为了我族与后金连番大战,又险些失了义州,若真是如此塞罕贝便是罪人,天幸大人回来的及时,才算化险为安,塞罕贝永感大人恩德,此生愿为奴为婢伺侯大人!”

三桂一笑道:“你我即已结亲,还分什么你我,你父便是我父,救援岳丈本就是分内之事,又何需你来报答?不过你也应该知道我来所为何事,一会儿你便随我一同去迎接你父亲阿桑族长。”塞罕贝笑盈盈的回道:“是,一切听大人吩咐。”

待到中午时分,率部等在城外的吴三桂终于看到了回城的大军,两万明军和几万喀喇沁部族人排成的长龙绵延十几里。走在最前面的正是何可刚、吴三辅和阿桑族长。

三人见到城下众人,忙打马过来。向众人见礼。塞罕贝跟在三桂身后,虽仅分隔几月,可这几月发生了太多地事情,仿若隔世一般,未曾开口,泪珠已打湿衣襟。阿桑族长也看到了塞罕贝,顾不得理会吴三桂,轻声叫了声:“女儿……”“阿爸!”塞罕贝喜极而泣,奔向了阿桑族长,投入其怀中。痛哭不已。其们众人不忍打扰。默默站在一边。何可刚下马后向三桂行礼道:“禀大人,末将终将两万军卒和喀喇沁部全族安全带回,请大人训示。”

吴三桂一把拉起何可刚道:“何将军此行劳苦功高,我已备下酒宴,一会必要畅饮一番。”一边的吴三辅略显激动的叫了声:“大哥!”

三桂看了看三辅,此次出征虽还不到一月,可三辅却仿佛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看上去成熟许多,再无当初的锋芒必露。三桂一拍三辅肩膀。“好兄弟!”最后还是祖大寿打断众人,道:“城中已备下盛宴,大家入城再叙吧!”

众人这才收拾心情。进了义州城。至于那两万明军和几万喀喇沁部族人自有他人安排歇息。在城中大帅府众人边吃边聊,何可刚说起行军之事,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开始代善和多尔衰还几次率军骚扰,可都被何可刚等人击退。后来敌军便不知了去向,大军也顺利反城。而待三桂说城义州大战,却听得何可刚、吴三辅心惊不已,特别是吴三辅更是为自己没能参加此次大战后悔不已。这顿饭一直吃到日沉西山,众将才算是尽兴而归。

与辽东大战后的喜悦相比,坐在皇宫中的朱由检却更有高兴的理由。朱由检此时正坐在御书房中。手拿三桂派人送来的战报,仔细观看,这已是他第三次阅读,可每次看后,都会觉得兴奋不已,甚至连晚饭也多吃了一碗。书案下还坐着几人,为首的却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下面还有阁臣何如宠、钱象坤及正得皇宠地兵部尚书孙承众人对朱由检手中战报也都知之甚详,着朱由检喜上眉梢地表情,周延儒也笑道:“恭喜万岁,万岁鸿福齐天,此次吴三桂与后金两败俱伤,却是为万岁去了一块心病,我大明中兴已是指日可待。”朱由检放下手中战报,扫了堂下众人一眼,道:“不错,按战报上所讲,吴三桂率二十万辽东军及几十万辽东百姓竟大败十二万后金军,战报上还道,此战竟击毙后金军达六万之多,而他们自己也损失了十几万军卒和近十万百姓,你们说这可信吗?”

吴三桂送于大明的战报根本就是不实,与实际相差甚远,可就是如此,也让朱由检等人不敢相信,若是让他们知道义州仅靠两万正规军和几十万百姓便创造了歼灭四万后金军的奇迹,恐怕朱由检根本不会再找人商议,马上便会齐聚全国大军以消灭吴三桂这个心腹大患。朱由检此言一出周延儒等人却无了声息,要让他们溜虚拍马还行,陷害忠良更是强项,可说到军事,他们却是不敢妄语,外一那句说说错了,自己恐怕不但乌纱不保,就连小命也是堪忧。最后还是孙承宗开口道:“若说击退后金进攻倒是可信,当年袁崇焕不也是仅用三万大军便击退了十几万后金军吗?而吴三桂也是有些军事天份,更何况他们据城而守,辽东又是火器充足,与那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若说能击毙六万后金军却是让人不敢苟同。那后金军如狼似虎,那里是这么容易被击毙的。不过辽东军损失必然不少,战果吗,若是减半倒是还有几分可信。”也不怪堂上众人在这里凭空猜测,只因现在的辽东已是吴三桂的天下,圣旨根本出不了山海关,就算勉强到了馁中,也全部被扣下。而原本派在辽东的锦衣卫暗探只在宁远、锦州还剩下几个,至于馁中、义州两城根本就是吴家天下,别说暗探,就连一只老鼠想要进城也得看吴三桂高不高兴,锦衣卫那里还插得进手。

朱由检也点头称是,后金入关,围攻京城达半月之久,朱由检可是见识了后金的强大战力,虽然他也知道吴三桂厉害,可朱由检还是不敢或是不愿相信他真能击毙六万后金军,若真是如此不是更显得自己的无能?何况锦州地暗探也传回消息,后金仅用一万军卒便差点打下锦州,若不是援兵来得及时,锦州此时怕是已经易主。想来必是吴三桂夸大了战功,想要多捞些好处罢了。

第五十五章大明封赏

“那依众位爱卿所见,这吴三桂请援一事又该如何?”朱由检向下面众人问道。周延儒忙接道:“依为臣所见,这吴三桂即已生叛心,何况此次又与后金两败俱伤,咱们已不需防备于他,还管他做甚,便由他自生自灭好了。”

何如宠、钱象坤向来以周延儒马首是瞻,当然连口赞成。可孙承宗却低头不语。朱由检虽然年纪尚轻,可却不傻,也知道军事上,只有孙承宗才最有发言权。“孙爱卿,依你之见又该如何?”“启禀万岁,依老臣之见,对吴三桂所求,虽不能答应,但还是应做出一个姿态,以表明朝庭并没有忘记他们……”

孙承宗话音未落,周延儒给何如宠一打眼色,何如宠马上心领神会,激动的站了起来,指着孙承宗道:“孙大人,你这是何意?莫不是你还念着旧情,想要助那吴三桂不成”孙承宗对何如宠这等跳梁小丑根本不放在眼里,理都不理,微闭双眼,坐于椅上,仿佛一只狗在那里乱吠。最后还是朱由检开口问道:“孙爱卿此言必有所指,何爱卿不得喧哗。孙爱卿你继续说。”

孙承宗见朱由检询问,只好解释道:“启禀万岁,这吴三桂虽然已有叛意,可其父尚在京城,也不怕他敢举起反旗。但后金却不一样。他们可是时刻盯着我大明江山。一旦吴三桂全军败亡,咱们丢了辽东,后金便可直对山海关,再无忧虑,外一山海关有失,后金便可挥军南下,直奔京城,一路上再无阻拦……”朱由检一听说后金可以直奔京城,心中都是一抖,上次是有辽东军及时回援。才免了京城一劫。可后金若是再来,没有辽东军,还有何人可以救驾?却又听孙承宗继续道:“后金本不足惧,若集结全国之兵,定可一举将其消灭。可大明境内却不安稳,据报,陕西、山东、山西等十三路叛军已成气侯,竟还想着要会师于陕西,攻我大明江山。依微臣之见。这些反贼才是我大明心腹大患,若不尽早根除,必成星火燎原之势。我大明江山恐怕危矣!”

“那依受卿之见……”朱由检向来忧柔寡断,这等大事却拿不定主意。

“依老臣之见,不如就给那吴三桂一些粮草、军饷,反正几年内他决不会成为大明之患,更有其父吴襄尚在京中。更不怕他造反作乱。如此以来,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对付陕西境内那十三路叛军。待平息地匪患再收拾吴三桂也是不迟。”孙承宗是准备先安内再攘外。“万岁,万万不可。”周延儒看朱由检竟有意答应,忙道起身道:“万岁,那吴三桂虽说此战损失颇重,可后金竟连辽东一城也未破。吴三桂实力仍在,万岁切不可养虎为患。而陕西境内匪类本是我大明子民,想来只要好言相劝,不难招安,何必大动干戈。以微臣之见,还是应先收复辽东。”“万岁,匪类才是动摇我大明江山的大患,他吴三桂远在关外,又有后金、棠古牵制,难以发展壮大,而匪类则不同,去年那吴三桂已剿平陕西境内十万叛军,可待我大军一退,他们便又呼啸山林,如此反复,我大明何时才能安定?何时才可中兴我大明?”

听着堂下两人争论不休,朱由检也觉头痛,若是有能力,他真希望同时对两方开战,平息内乱,消除外虏,重现大明盛世。可只要再想想后金大军围城的景象,朱由检便只能忍气吞声,连后金也不是对手的吴三桂,自己又如何去剿?还是好好安养生息,等积蓄了足够力量再收拾吴三桂好了。“两位爱卿不必争了,辽东一则刚大战一场,实力大损;二则有山海关这道屏障,那吴三桂想入关还要多想想,况且还有吴襄在我们手中,就更不惧那吴三桂有何作为。而陕西距京城不过几日路程,若是等十三路匪军会师之后,攻打京城,岂不危矣?孙将军,就依你之见,先剿国内匪类,再行收复辽东。只是这吴三桂所请粮草军饷却是不能轻易给他们,免得养虎为患,我看就赏他一把尚方宝剑,允许他在辽东有先斩后奏之权,众位爱卿以为如何?”“万岁圣明!”堂下众人齐声应道。朱由检虽下决心先平国内匪患,可吴三桂必竟如硬在喉,山海关若不派一名忠心之人守侯,如何放得下心。

孙承宗虽是最佳人选,可陕西匪患猖獗,除孙承宗外,再无人能担此大任。如此以来这山海关总兵却成了一件难事,既得忠心,又得有几分本事,如今在这大明确是难找。思来想去,竟真被朱由检想到一人。马上叫身边小太监传旨,宣待卫统领励志侯入宫进见。片刻功夫,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待卫统领励志侯前来见驾。这励志侯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与吴三桂合力平叛,助朱由检登上皇位的田立。吴三桂因家族势力宠大,他自己又有些年轻气盛,不知韬光养晦,颇受朱由检猜忌,才发生了后来的许多事情。而这田立却因孤身一人,至今仍未娶亲,在京中竟连一个知近好友都没有,每日便守于宫中,以尽职责,就算闲瑕时也只能孤身一人到酒店买醉,更是深得朱由检之心。有田立驻守山海关却是最恰当不过。可朱由检却不知这田立早已与吴三桂兄弟相称,相交莫逆,而之所以留在京城,便是等有朝一日为吴三桂充当内应,以推翻这大明王朝。

田立也不知今日朱由检找他来又有何要事,见到朱由检便跪倒请安,行了一跪三叩头的常朝礼。朱由检一摆手,道了声:“起来吧,来人看坐。”一边自有小太监取过绣墩。能得皇太赐坐已是天大的恩宠,田立心知,今日必有大事,不然决不会赐坐于自己。待田立小心坐下后,朱由检才道出其意,田立一听竟要封自己为山海关总兵,总领山海关防线,以防后金和吴三桂。田立暗喜,这岂不是天从人愿?由自己把守山海关,那这山海关对于吴三桂来说不是如同坦途一般,待时机成熟,只要自己开城迎三桂入关,推翻这大明江山岂不指日可待?田立再次跪倒在地,略显激动的道:“能为万岁效力,能为我大明效力,臣甘愿赴汤蹈火,战死杀场,决不辜负万岁大恩!”

“起来吧!你可知朝中文武官员无数,就算皇亲国戚也是不少,联为何偏偏看重于你,将这重任交付于你?”田立暗道:还不是因为朝中已无大将,至于那些皇亲国戚欺压良民算是好手,可真上了战场,恐怕早被吓得尿了裤子,不然也不会被十万后金军围在城中不敢迎战。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口,“臣惶恐。”

“你即为待卫统领,国内事想必你也知道一些,如今既要安内,又要攘外,可两者不可兼得。这些年国内天灾不断,境外战事连锦,国家元气大伤,今天让你镇守山海关,便是看你稳重。”看田立低头不语,朱由检生怕这田立不解自己圣意,又道:“如今陕西大乱,我已决定先平匪患,再收辽东。所以你此去万万不可与吴三桂交恶。不妨与其委屈求全,只要让他把精力全放在与后金对峙上,力保山海关不失,你便是大功一件,你可明白?”田立一听,这不是正合己意吗?就算与吴三桂走得再近,只要一句委屈求全,便可封住一些人地嘴。“臣此去必会为万岁牢牢守住山诲关,不使他人踏入关内一步!”

“好,你即有此决心。我心甚安。万事可相机而上,却不可浪战!若使将士以弱敌强,暴骨沙场,不惟有损国家元气,联心还是不忍,切记、切记!”朱由检表面装出一副悲悯天人的势态,实则是怕这田立不知吴三桂厉害,若是促怒吴三桂,恐怕山海关不保。

“臣记下了。万岁爱将士犹如赤子。此心天地可鉴!”“嗯,你在宫中为待卫统领多年,却不曾外出领兵。此去怕多有不便,我便再派一人协助于你。来人。”

话音未落,从一边上来一人,田立借灯光,才看清此人年纪约有三十左右。身材魁梧,可脸上竟不见一丝胡须,红光面色,正与堂上面色苍白的朱由检形成鲜明对比。“田爱卿,想来对他你也不陌生吧!”田立在宫中当差这么多年,又怎么会认不出此人便是朱由检身边得宠太监高起潜。看来这朱由检是不会放心任何人,一面派自己出任山海关总兵,一面又派来高起潜来监视自己。“见过高公公!”

只见那高起潜忙回礼,道:“哎呀,这可如何使得,竟让侯爷对我一奴才行礼,应该是奴才见过侯爷才对。日后便要在侯爷手下当差,还望侯爷多多照拂才是。”“好,你二人也都不是外人,此去务必要事事用心,起潜,你此去为监军,可却不比往常,万事以田将军为首,不得擅作主张!”看来朱由检对自己身这些太监也十分了解,知道这高起潜也不是什么好鸟,怕他再生事端,才又嘱咐一遍。

“万岁爷,您放心,奴才自当以田将军为马首是瞻,以保山海关周全。”

“好,你们都下去吧,明日早朝听旨便是。”第二日早朝,朱由检降下圣旨,首先宣布了对吴三桂的封赏,赐尚方宝剑一柄,在辽东有先斩后奏之权,并赐黄金千两,以示嘉奖。封田立为山海关总兵,统领山海关一带兵马,从一品,御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同样是赐尚方宝剑,看似并无不同,仅差了一句而已,其中便有了天壤之别,吴三桂的尚方宝剑只是在辽东有效,而田立的这把尚方宝剑可是没有这个限制。又封高启潜为山海关监军,负责山海关内钱粮等事。

最后才道,由于陕西叛匪横行,特封孙承宗为山西、山东、陕西三省总督,节制各路兵马,进剿匪患,三省总兵、巡抚听其调遣,如有不从者,先斩后报!

相对于明朝的调兵遣将,后金则是愁云一片。皇太极及代善、多尔衰先后反回盛京,此战可以说是一无所获,白白损失了几万大军,再一看城中军民面黄肌瘦的样子,后金宫中更是无人开颜。皇太极坐在堂上看着手下众臣,大怒道:“粮草!粮草!不论是谁,只要能解决了我军粮草,官升三级,赏黄金千两,决不食言!”

可堂下却依然没有人吭声,此时后金已不是几年前的一个小部落,此时的后金虽在与明军交战中,屡获败绩,可他也是一个北至大兴安岭,南到盛京,东抵朝鲜,西交蒙古地一个大国,比之朝鲜、蒙古地盘还要大些,若不是近段时间损失惨重,怕惹恼了周边诸国围攻,恐怕早已称帝了。不过此时虽未称帝,可一切却都是仿造大明所设,只差个名号而已。后金国内现有人口达五百余万,其中后金人只有不到百万,其余均是汉人、蒙人,要想解决这么多人地粮草问题,谈何容易。就在众人均无声息之时,堂下突然有人上前一步,道:“启禀大汗,小人倒有一策……”皇太极闻声望去,发现那人站在殿门附近,只众其所站位置便知其地位必然低下,仔细看去,这人竟未眼生的很,好像并非朝中大臣。“你是何人?官居几品?”

“启禀大汗,小人鳌拜,仅为甲喇额真。”这鳌拜原本仅是普通军卒,在义州城下被皇太极一句话封为牛录额真,义州一战虽然大败而归,可鳌拜却因作战勇敢,官进一级,被提升为甲喇额真。今日本是进宫领赏谢恩的,却不想碰到皇太极大发怒火。“噢,原来是鳌拜,我记起来了,你在义州城下作战勇猛,不愧为将门虎子。好,只要你能解决了我军粮草问题,我决不食言,让你官进三级,并赏黄金千两。”“谢大汗,只是臣这计策……”说到此处,鳌拜却停了下来,看了看满朝文武大臣。皇太极听说这鳌拜竟可解决全军粮草,再看看这满朝无用的文武大臣,道:“好了,今日议事便到此处,代善、阿敏、范文程留下,其余人都散了吧!”

“喳!”众文武大臣虽羡慕鳌拜,可谁让自己想不出计策,找不到粮草,只好听命散朝,各自回府。

皇太极将几人带到后殿,才询问道:“鳌拜,你说你有良策,现在可以说了吧!”“是,只是小人这计策有些毒,实在不适合在大殿上说出,请大汗恕罪。”鳌拜有故做惶恐,请罪道。“好了,恕你无罪,讲吧。”皇太极已经有些不耐烦的道。“喳,小人是想,如今我后金缺少粮草,又何必白白养着那些贱民……”

未得鳌拜说完,大伤初愈的阿敏便在一边插言道:“小儿幼稚,就算不算那几百万贱民,可还有我后金族人近百万,难道也可以不管吗?再说,那些贱民此时虽然还不如一头牲畜,可若是这些贱民造起反来。仅靠我后金不到百万族人可以压得住吗?到时怕是要酿成大祸。”代善和范文程虽未开口,却微微点头,确实,后金经过这几次大战,损兵析将,本来就兵力不足,若是再激起民变,后金休矣,而皇太极也正是为此苦恼。“众位大人所言极是,那些贱民确实是牲畜不如。

若是一头牛一头马也可剔出几百斤肉。就连一只羊也够几人饱食几日。可他们满打满算也不过能出几十斤肉而已,不过他们胜在数多,又不需食草。”

在座几人听到此处,都有些明白了鳌拜所谓解决粮草地办法。皇太极一言不发坐在堂上,不知在想什么。而代善和阿敏对视一眼,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惊讶之色,眼前这鳌拜不过十几岁,竟有如此狠毒的心肠,谈笑间便决定了几百万汉民的生死。自己却是万万不如,看来此子将来决非易与之辈,要小心才是。而坐在那里的范文程却已经是大失颜色。没想到这鳌拜竟想出如此根毒的计策,虽然近年来辽东大战不休,加上天灾,民间易子而食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可这鳌拜竟想出用人肉充当军粮。这人到底还有没有一丝人性?若大汗真的同意了,自己身为汉人,却要眼睁睁看着全国几百万同族成为人家盘中餐,自己还有何面目立于世间?久未开口的皇太极突然道:“若是那些贱民查觉,激起民变又该如何?”“只要小心,封锁消息。一城一城的收拾这些贱民,如何会走漏消息。何况他吴三桂不是要五万户汉民吗,外一被发现,就说失踪之人已被送往辽东吴三桂处,这些贱民恐怕不但不会惊慌,反而会盼着被送走。”鳌拜既敢提出这种毒计当然是考虑周全,不慌不忙的答道。“大汗,万万不可啊!”范文程在一边叫道,“此乃绝户计,饮鸠止渴!大汗万万不可信这黄口小儿之言,如真以汉人为粮,就算能勉强度过寒冬,可将来呢?若此事泄露,国内汉人必与后金势不两立,日后也不会再有投降地汉人,仅靠百万后金人如何还能统治这诺大地江山?还有何人为大汗放牧种粮?难道以后便只靠掠夺为生吗?若吴三桂再来攻,如何抵挡?”

未等皇太极说话,鳌拜却看了范文程一眼,道:“范学士可还有其他良策?”看范文程顿时哑口无言,鳌拜又道:“即然再无良策,那我后金恐怕连今年这个寒冬都过不去,何谈将来?再说我后金当年仅靠几副盔甲起家,如今有百万族人,只要能度过这个寒冬,何愁将来不能再兴?”“好了,不要再争了!我意已决,为了我后金百万族人,只能牺牲这些汉人了……”

“大汗!”范文程扑通跪倒在地,“此举必让朝中汉臣心寒……”“哼!心寒?莫不是这些人还心怀大明?若真是如此,我第一个便将这些人制成军粮!”皇太极这些日子就没有高兴过,这范文程又苦苦为汉人说情,已经是惹脑了皇太极。“好了,代善,你负责组织五万户汉民,送到辽东,以换回我一万将士。也只有吴三桂才会如此看重这些贱民,竟用一万我后金勇士来威胁于我。阿敏,你便带着这个鳌拜去抓汉人,务必保密,不得走漏半点风“大汗,我想到了……”

皇太极一看竟又是范文程,不禁怒目相视,“你又想到什么?”“大汗我想到粮草如何解决了!”

“噢?说来听听。”皇太极虽然已同意鳌拜之策,可他毕竟不是禽兽,若真让他去斩杀几百万汉民,他也是于心不忍,而且为了后金将来着想,也不能对汉民赶尽杀绝,所以一听范文程说有了主意,便又坐了下来。“大汗,即然那吴三桂如此看重这些汉民,咱们不如就用这些汉民去向他换取粮食,想来那吴三桂不会拒绝的。”“大汗,万万不可。”这次说话的竟是阿教。阿敏说完反身面向范文程,指着范文程道:“范文程,你到底安得是什么心?难道还嫌那吴三桂实力不够强大吗?今日若是再给他几百万汉民,恐怕明日他便会率军横扫关外,你置我后金于何地?”

“我……我……”范文程哪才只是一心想要救救这几百万汉民,未想及此处。的确,若是让吴三桂再得到这几百万汉民,只要择其精壮,不难训练出一支几十万的大军,到时别说后金,恐怕就连蒙古、朝鲜联合起来也不是其对手。

“范学士不必紧张,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代善,你意如何?”皇太极想到日后还要依重范文程,帮其开拖。又见代善一直未出一言,不由问道。“大汗!”代善见皇太极问到自己,再想沉默是不行了,只好道:“依臣之见,几人说得都有些道理。”见几人都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着自己,代善却不着恼,而是继续道:“不过却又都有缺点,不如各取一半,或可助我后金度过此劫。”“各取一半?如何取?”皇太极问道。代善这才不紧不慢的解释道:“若只依鳖拜之言,就算能平安度过今年冬季,可明年又有何人为我们种粮?难道只靠四处掠夺不成?此决非长久之计。可依范大学士之言,又只能助长吴三桂实力,也不可取。若是终合两人之言,取我后金境内老弱病残,妇孺幼小去向吴三桂换粮,留精壮为我后金所用,万一军粮不够,这些精壮就是充作军粮也可比好些妇孺多上几斤。而那些老弱妇孺不但不能增加吴三桂战力,反而只会削弱其战力。”

“妙,妙计啊!就依大哥所言。”皇太极一激动竟叫起了大哥,这可是自皇太极登上汗位从来没有过的事。吴三桂这段日子坐镇义州,主持辽东大小事务,却是喜事不断。先有朝内传来喜讯,有太监出关来到义州。

传朱由检圣旨,赐其尚方宝剑,并赏黄金千两,只是对他所提出地粮草和军饷却责今其就地筹集。对这尚方宝剑和千两黄金吴三桂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向朝中索要粮草、军饷朱由检未答应,吴三桂也不在意。他向朝中通报此战结果,只是想表明一个态度,就是辽东军此战损失惨重,而他吴三桂依旧还是大明的属臣,不会造反。起码近期不会。以央朝庭之心,让朱由检能放心的去剿匪,只要关内明军与那些叛匪两败俱伤,便已达成了吴三桂的心愿。只是没想到竟还有一个惊喜在等着他,田立竟被封为山海关总兵,这却解决了三桂唯一的顾虑。若是他人主持山海关,必然闭关与关外隔绝。吴三桂恐怕只能断了关内、关外的陆路交通,全靠吴家船队从水路与关内按触。可若是田立在此,一切便好办了。早先布下的暗棋铃于在此时发挥了应有作用。

随后,后金又有使臣求见,不但带来了汉民五万户。还带来了皇太极亲笔书信,要求以汉民换取粮草。吴三桂本来就没希望在此时彻底解决后金,就算后金不提出这个要求,他自己也得想法联系后金,不过此时由后金提出。价钱便由得吴三桂了。经过三天磋商,最后决定百斤粮食或三百斤草料便可换得一名汉民。协议达成后,吴三桂暗喜,不想后金却更加兴奋,以为占到了天大的便宜,用一些老弱病残或是妇孺便可换回后金急需的粮草。这个卖买可真是太划算了。当第一批用于交换粮草的汉民被送到义州城时,除了吴三桂外所有人都是暗骂后金可耻。这第一批共计一万四千余汉民,其中最大地已近古稀,最小地也五十多岁,看他们连走路都费力,若不是后金怕少换了粮草,一路上精心照顾,恐怕根本到不了义州。就算如此,这一路上还是死掉近千人。

看着后金使者那可恶的面容,吴三辅一激动,差点拔出腰刀就地结果了他,好在被吴三桂早已料到此节,他才不信后金会好心好意的送给自己汉民,让自己凭添战力,不过他另有打算,见了这些老人也不生气,及时拦住了吴三辅。那后金使看见吴三桂拦住了三辅,以为没事了,竟恬不知耻的道:“吴将军,我们可是将人送到了,想来将军一言九鼎,当然不会耍赖吧,这粮草什么时侯给我们啊!”既然后金如此无耻,吴三桂当然不会如此轻易便将粮草交给他们,只是淡淡的道:“你放心,我吴三桂向来说话说话,只是义州刚径战火,我也没想到皇太极竟如此有诚意,一次便送来这么多汉民,所以粮草正在筹集,想来过上几日便可交到你们手中。”说是几日,可这一拖就是半月,若不是看这些汉民有用,可以换到大批粮草,后金恐怕早已以人肉充为军粮了。返回府中后,未等尘下,吴三辅便怒气冲冲的道:“大哥,为何还要答应后金拘贼,他后金竟敢如此戏弄我们,竟找些老家伙,不但不能为咱们出力,咱们还得白费粮食养着他们。若是依我,早将那后金的拘屁来使一刀两断,看他还敢不敢如此嚣张。”

吴三桂听后却不激动,接过碧艳递过来的茶水,细细品了一口,看了看下面众人,却无一人不忿忿不平。三桂摇了摇头,才道:“唉,你们啊,还是目光短浅,你们可知朱由检此次为何又是赏金又是赐剑的,全然不担心我会造反?”众将不知吴三桂为何会扯到这里,不过还是有人答道:“是因为那朱由检听说咱们刚与后金一战,实力大损,才放心下来。不过他们却是打错了算盘,他们那里知道,此战咱们不但实力未损,反而又凭添了许多新兵。”在这些将领眼中,未经历过战火地新军根本不算是军人,而此战五万新军虽然死伤惨重,可还有三万多新军已经可以算是正式军人,相比以前,军队人数不但未减,反而增加了万余人。那边三伽也插言道:“还不是因为咱爹还在京城,不然咱们早与那皇帝老儿彻底翻脸了。”

其余众将想想,也确是如此。如今吴襄还在京城,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有些放不开手脚的感觉。

吴三桂这时才道:“以汉人在后金的地位,后金恐怕是搜遍了全国才找出这一万余老人,也真是难为他们了。可你们计算过没有,这些老人是多少人地父亲、祖父?其家族中又有多少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