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凤举着一支火把,站在江鱼娘的身后,她高声喊道:“江大姐,咱们给北京发电报,他们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跟军阀们斗到底,告诉他们,长沙这边的全体民众,一定全体支持北京,谁敢在那个和会上签字,咱们打断他的脖子。”火把的火苗,被夜风吹动,腾腾地跳动着,火光映照在大凤身上脸上,衬着她激动的脸孔,一片通红。
“对,给北京发报。”众人也纷纷同意。
江鱼娘点点头,“对,这个,咱们已经在办了,通电已经拟好,任先生他们正在办这件事情。不但要发往北京,还要发往全国,这回的行动,咱们一定要大造声势,发动人人参与,逼迫北洋政府,不承认外国强加在咱们头上的屈辱合约。”
“对,就是这么办。”大家纷纷赞同。江鱼娘接着说:“关于具体行动,让老钱给大家讲一讲。”
钱之厚走到前面,他一身工装敞着怀,大手一挥,“我们各个行业的工会,已经都商量好了,从明天开始,就组织全体工人,上街游行,并且已经和商会、农会、学生会、教师会的主要负责人达成了协议,一起上街去,搞一个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这次活动,并不只是咱们湖南,全国各地,都在一起举行,可以这么说,咱们中国几千年以来,从来没搞过这么大规模的活动,这是开劈地头一回。因此,一定要搞出声威来,今天,大家都商量商量,把行动方案都定下来,及时搞好串连,准备好保障措施,明天上午,咱们都到市教育厅门前的广场上集合,大家都去。”
老钱说话干净利索,他嗓门粗大,声音传出老远。说完了以后,大家还感觉耳边嗡嗡直响。
接着,庄贤明、胡栓等人分别发言,除了声讨北洋政府的卖国行为,对欧洲列强的无耻行径进行谴责,还号召大家努力发动周围的人,不作看客,积极投身抗议浪潮。小白、小月、阿荣等学生的发言,最为热烈,他们都是一些朝气蓬勃的热血青年,正值容易激动的年龄,个个情绪高昂,讲到激动之时,往往声泪俱下。
场上的讨论与发言,伴随着一阵阵的掌声、口号声,一直进行到深夜,大家的心情都是无比激昂。
江鱼娘让段老三和李二黑负责对游行示威行动的保卫,她说:“张敬尧、陆大牙等人,不会支持咱们的,他们考虑的,只是维护自己的统治,什么国家兴亡,人民痛苦,在他们心里根本不值一晒,要秘密组织武装力量,保护游行民众的安全,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武力抵抗。”
“没问题。”李二黑说:“我们今晚就秘密运送武器进城,他们要敢动武,咱们也不是吃素的。”
“嗯,”江鱼娘点点头,“如果咱们的声势足够大,他们不一定敢明目张胆地镇压,但必须未雨绸缪,应付万一。我会让胡栓将城里的各处监视哨位都做好准备,保持联络,时刻提供敌人的动向。”
关于游行活动的组织、召集、侦察、防卫等等事项,江鱼娘一一作了部署,每一处都细致入微,大家对她卓越的大局观和指挥能力,早已经习惯了,分头按照各自任务,前去准备。
五月四日,北京。
上午,各学校的学生代表,首先召开了碰头会,决定进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如果再不行动,任由北洋政府屈从于外国的压力,国家将陷入不可收拾的亡国危机,因此号召民众救国的行动,已经刻不容缓。
这群为国事而激愤的男女学生,此时还不知道,他们将带头开启中国历史崭新的一章。
每一个时代的开启,都必将以影响重大的事件,作为导火索,从而促成社会发展的重大转折。中国现代史从“五四运动”作为起点,正是在那场伟大的运动中,人们的思想意识、民族观念产生了深刻的觉醒和升华,从而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新时代,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以旧意识与旧传统为代表的封建社会,被正式埋入了历史的坟墓。
下午一点的时候,**前,聚集起来的学生,已经达到了3000多人。
一幅血书,高高地飘扬在**前,上书四个大字:“还我青岛。”用鲜血写成的红色大字迎风招展,格外醒目。学生们在傅斯年、罗家伦、匡互生等人的带领下,一边高呼着口号,一边向使馆区进发。大街上,路两边的民众,对学生们的行动,给予了大力支持,有的送水,有的送食物,有的跟着喊口号,还有的直接便加入了游行的队伍。
大批军警,从不同的方向围过来,试图阻止学生的行动,但学生和市民们象一群暴怒的狮子,个个都是凛然不可侵犯之态,军警们从未见过如此景象,有些畏畏缩缩。学生们一边冲破他们的拦阻,一边向他们讲述巴黎和会上列强欺侮中国,而政府竟欲屈从的事,士兵和警察们有的也被说服了,只是迫于命令虚张声势,对拦阻学生并不认真卖力。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景,步兵统领中一个姓李的长官,奉命带着士兵们来驱散学生,这个李长官心中也对当局的决定不满,只是碍于职务,不得不执行命令,他客客气气地劝学生们不要动武,并表示愿意帮他们转达意见,学生们也向他宣传一阵道理,李长官听完后,带着手下扬长而去。
大街上,一个个的条幅,都打了出来,上面写着各式大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外争主权,内除****。”
游行的队伍,来到使馆区时,受到了巡捕的拦阻,学生代表要求会见四国公使,但是,仅美国公使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意使馆均拒绝接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