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 错综复杂的区域
作者:轩樟      更新:2019-08-29 10:16      字数:3177

第二天,王大山拿出了一份九人的名单,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拿出了一份三人的名单。

最后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王大山和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三人选出了张浩波和高谊通二人作为主副二官,率领一支200精干干部战士,和十几名对阿富汗地形和习俗熟悉的高级特工,组成尖刀连,奔赴坎大哈。

公元1747年,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汗被选为坎大哈各部落的最高首领,艾哈迈德·汗从此改称艾哈迈德·沙赫(意即皇帝),宣布建立杜兰尼王朝,定都坎大哈。

后来,艾哈迈德·沙赫的儿子帖木尔将首都迁往喀布尔,但坎大哈一直是阿富汗斯坦南部的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坎大哈除盛产水果外,它还是阿富汗斯坦牛、羊肉类的重要供应基地和羊毛集散地。

坎大哈位于阿富汗南部,地理位置重要,往西可达赫拉特,位于喀布尔、赫拉特以及奎达(巴基斯坦)的公路交叉点,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同时也处于勒齐斯坦沙漠东北端海拔1000米的绿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坎大哈的大部分居民是普什图人和塔吉克人,也有少量俾路支人,人口约21万。坎大哈最初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建。1221年曾遭蒙古人破坏。14世纪又遭帖木儿破坏。1522年纳入巴布尔统治。1747年成为杜兰尼王朝的首都。

普什图人是阿富汗斯坦的主体民族,亦称“阿富汗人”,居住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约上千万人,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16%,又称为“帕坦族”。

阿富汗斯坦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民族。操普什图语,他们是阿富汗斯坦的主体民族。在“阿富汗人”这个词泛指在21世纪初阿富汗斯坦地区任何民族之前,阿富汗人是普什图人特有的名称。

普什图人认为他们起源于阿富汗斯坦,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後裔。有些部落是在13到16世纪由阿富汗迁往巴基斯坦的。

普什图人务农、放牧、好战。多数部落是定居的农民,既耕种又从事畜牧业。有些则是迁移不定的牧人及马帮。大多数人都愿意服兵役。据估计在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图人口约750万人,在巴基斯坦有上千万人。他们组成约60个部落,大小不同,重要性迥异,各占一方。

普什图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一帕米尔类型。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受印度语族影响较大,有很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也有某些古伊朗语特征,普什图语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阿富汗斯坦普什图人分为杜兰尼人和吉尔扎伊人两大支系,其中又分若干小部落和部落集团,首领称王。

1747年杜兰尼部落首领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建立了杜兰尼王朝,一度形成庞大的军事帝国。

此后,杜兰尼人一直在国内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在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也保留着民族部落组织残余。其中又分为尤素夫扎伊人、阿夫里迪人、莫曼达人、阿拉克扎伊人等十多个族系。普什图人的祖先为公元前后几个世纪从中亚迁移到兴都库什山脉以南的游牧民族。10~11世纪时,一部分普什图人开始转为农耕。

阿富汗斯坦普什图人中约五分之一仍从事季节性游牧经济,多数人从事灌溉农业。巴基斯坦普什图人多为半农半牧的定居农民。

伊斯兰教传入前,普什图人主要信仰佛教和拜火教。约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一个名叫伊本·卡拉姆的穆斯林开始传播逊尼派教义。后来,他成为阿富汗伊斯兰教卡拉米叶派的奠基人。此后,伊斯兰教在大城市和商业中心开始传播。

15世纪,赫拉特已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中心。阿富汗斯坦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图人大多数属逊尼派的哈乃斐学派。逊尼教派实际上是国教。

在西部地区也有少数信奉什叶派的普什图人居民。在巴基斯坦的大多数普什图人也信奉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部分人信仰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普什图人信仰虔诚,严守伊斯兰教义和习俗。

巴基斯坦的山区里分布的这些部落可以说是“国中之国”,对于封闭的帕坦人,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对于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太直接的影响;部落里的人几乎都是依照自订的法律与传统生存。

所以,王大山最初对于不动用武力而进入这一地区,不抱任何的希望,但是在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的支持下,王大山也改变了看法,认为试一试,未尝不可。

塔吉克人自称“托吉克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使用塔吉克语(东部波斯语),有文字,信伊斯兰教,多为逊尼派(礼拜制度讲究很高,有的派别以宗教主宰生活),部分属什叶派(世俗生活为主而兼顾宗教),分布在阿富汗斯坦、中亚的伊朗语族居民。

塔吉克人指传统上的一个定居民族,他们之中住在塔吉克和乌兹别克的那一部分人,使用塔吉克语,这种语言是波斯语的一种方言;另一部分住在阿富汗斯坦的人们,操达里波斯语。

塔吉克人是中亚定居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这种文化在史前时期从伊朗高原传播到大约自海至华国边界这一片地区。

他们聚为村落,居住平顶房屋,房屋以泥土或石块砌成。他们种植小麦、大麦、黍类,耕地有灌溉之利。

塔吉克人的城镇沿商路,通波斯、华国和印度,因之城镇形成商旅中心。后来突厥人西迁,进入塔吉克人的居住地区。

塔吉克人虽然仍保持其波斯语,但在文化上却已突厥化了。

大多数塔吉克人是逊尼派穆斯林,但有少数居住偏远山区的人们,则属于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王大山在地图上标示出塔吉克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塔吉克人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其远祖可追溯为公元前10世纪前后来自欧亚草原的一些使用伊朗语的部落。这些部落在中亚地区的阿姆河流域、泽拉夫尚河和卡什卡达尔河流域、费尔干纳盆地和中亚以南的地区,与原先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夏人、粟特人、帕尔坎人(古费尔干纳农民),以及在中亚北部和东北部游牧的塞种人结合逐渐形成塔吉克人。”

“他们跟我们华国素来有渊源。公元前2世纪,月氏人来到大夏地区,在月氏人的民族成分中即包含有塞种人的因素。塞种人的一个分支即贵霜人曾建立强大的贵霜国。4~5世纪时,由于贵霜国的衰落,导致埃夫塔利特人入侵,后者曾建立过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到6世纪,随着突厥汗国的崛起,突厥人的成分日益增多,从10世纪末起,他们在中亚地区的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优势,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突厥化过程。许多塔吉克人被同化,但是,波斯语始终保留着,而且还成了突厥人统治地区的一种国语。”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道。

“这是最让我头痛的,一大堆的区域,民族,宗教,我估计阿富汗人自己可能都分不太清楚,我这都是根据统计局给的情报重新标出来的,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大概弄清楚了一点。”王大山苦闷道。“如果是面对像英法这种的,单一的军队,还简单一些,最怕面对这种没有形成国家的地方。”

过去,平原地区的塔吉克人主要从事农业,多靠人工灌溉,兼营园艺和畜牧业。农业以种植棉花、小麦、大麦、大米、马铃薯为主。农具十分简陋,如铁铧木犁、用树枝编的耙、自制的锄头和镰刀等。

“尽量不要牵扯到民族之间的冲突中去,要坚持华皇陛下的尊重民族,尊重宗教信仰,维护地区和平的宗旨,就不会有事。”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这样说,“不管是普什图人,还是塔吉克人,不管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我们都尊重。”

张浩波和高谊通都点头道:“明白。”

“你们的所有行动,如果不是来不及,都要经过我,随时保持电报联系。来不及的情况下,可以动用武力,以保护自身安全为主,我们的向导精通他们的几个民族语言,这个不用担心。”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继续吩咐道。

张浩波和高谊通将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的嘱咐一一的记下来。

“你们到坎大哈外围的时候,看看是谁在占领,如果是阿富汗人,就进入,并且和他们的默罕默德雅库布汗保持联系。如果已经是英国人了,也进入,不过,只是保护大使馆。”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吩咐道,“看清情况,如果华国商人的安全无法保证,你们可以全部撤离。”

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不赞成撤离,不过没有说什么,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是最高行政长官,而且,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的想法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