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心狠手辣
作者:剑雄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51

“砰”的一声,潘崇将一册竹简扔在案几上,大怒道:“你们自己看看,现在成何体统。”

在书房,只有邓士和左二和卓二胖瘦两个门客。

左二和卓二低头看了看竹简。

胖子左二说:“现在礼坏乐崩,不少王官流落民间,私学兴起,只要交上一串腊肉,不论贵贱,都可上学,学子有种种议论也属正常。”

“现在,天下大乱,各国争雄,众多的国君都希望富国强军,争得霸主,因此竞相招贤纳士,这样,使得不少人弃农为士,只为以后能在朝中为官,或一展抱负。他们未进宫之前,四处讲学,议论朝政,诸子百家,相互诘难,只是为了吸引民众的注意力,为进宫铺路,不足为患。”瘦子卓二说。

胖子左二接着说:“简上所录得这些言谈,虽说有辱太师,但我觉得,太师只做蚊蝇之声,没必要理会。”

“蚊蝇之声?”邓士反问了一句:“你们知道这些蚊蝇之声发自何处吗?”

胖瘦两门客望着邓士没做声。

“你们所称的蚊蝇之声来自乡学呀!”邓士说。

春秋时,西周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和乡学,是培养中央和地方政府官吏的主要渠道。

国学是专供上层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乡学,是招收郊区6乡国人子弟入学的地方学校。根据《周礼》6乡6遂的建制,周代王城和诸侯国都的近郊为乡,设家、比、闾、族、党、州等6乡;远郊为野,设家、邻、里、酂、鄙、县等6遂。居住在6乡的平民,叫做国人,他们多为士或庶人,他们的子弟有进入乡学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在6遂的都是奴隶,叫做野人。6遂不设学校,因此,奴隶的子弟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的。

由于周室政权软弱,财力枯竭,因此学校不易维持,造成学官四散,导致学术下移,而私学兴起。

楚国的教育模仿周制而又不同于周制,是乡学和私学并举。

“王城的乡校本应为官府培养人才,现在却妄议国政,诋毁太师,这是要乱我大楚。太师以后如要掌握重权,必须要赢得民心。可你们看看,什么太师不顾民生,为己一私,狂征暴敛……放纵官员贪腐行贿……狱讼黑暗……等等。”邓士言厉色愤的说:“这些毒惑人心的议论一旦传开,将使太师声望一落千丈。”

“如果这样,我们可安排自己的名士,装作民众去乡校现场辩驳,为太师洗污,反正百家争鸣,我们也可设法成为一家。”胖子左二说。

瘦子卓二紧接着说:“而且,我们还可找人在乡校,专挑令尹成嘉的弊端议论,将污水反泼到他的身上,如何?”

潘崇阴沉着脸说:“议论朝政,也是大夫的事,还轮不上这些贱民胡说八道。”

“太师的意思是……”胖子左二望着潘崇欲言又止。

“以卓二的办法,只会变成天长日久的骂战,说不定正中成嘉的圈套。”邓士说:“太师只有以刀戈的力量,用血来震慑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才能极快的平定此事。”

“如果这样,反会激起民众的愤懑,说不定还会招来成嘉派兵保护民众,这样,反而抬高了成嘉在民众中的声望。”胖子左二有些担心。

“我也认为此事不妥,有的国君专设学宫,让人著书立学,相互论战,太师若果血屠乡校,恐招致各国的责难,到时候,只怕连楚王也会出面责怪太师,这样做,得不偿失。”瘦子卓二也表示反对。

听到这话,潘崇此时也有些犹豫。

邓士微微一笑,说:“百家争鸣可以,但是,必须立意:太师独尊!这就需要左二的方略,安排自己的名士,装作学子去各处立学论战,为太师立威。”

邓士歇了口气,接着说:“左二不是担心激起民愤,成嘉派兵吗?这就需要我们的谋略!先找几个死囚,穿上兵丁的衣甲,进场的时候杀掉,我们就说有人谋反。现场再故意漏下晋国书简的残片,上面写什么,左二和卓二可尽力发挥。

现在,城中不乏市井无赖,闾巷恶少,他们好勇轻死,正好为我所用。给点铜钱,让他们在人群中挑衅斗殴,滋生事端,太师用兵,是因为乡校已成危害民众的暴戾恣睢之地,为民除害,何罪之有?

另外,还可在乡校留下部分晋国的兵器。我们对外就说,太师接到密报,有人谋反,这才派兵平乱,如此一来,谁敢说太师的不是?”

邓士的话一说完,满室无语。

潘崇当即赏赐了两名美姬随邓士而去。

成嘉府中的乐师杀死潘府的马车夫的狱讼,一直尚未了结。乐师根本就不承认杀了潘崇的马车夫,因此,一直待在斗府。

虽然这个乐师地位不高,却得到成嘉的刻意保护。成嘉就是想利用此事,明确地告诉潘崇,虽然你得到司败一职,但是,楚国司法还没达到让你一手遮天的地步。

一般的民众将斗府与潘府的狱讼当做了观赏性的娱乐看待,因为他们现在过得太苦,在成嘉与潘崇的权势前又无可奈何,心里愤恨难以表现,只有希望两人像斗鸡一般,你啄的我鲜血淋淋,我啄的你眼瞎羽落。

因为君王的软弱,民众成为权臣的鱼肉。

当时,楚国赋税法律很不完善,没有单独立法税收,固定性并不十分严格。赋税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很难做到定时定量,完全凭着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事,没有法律化。这就给了权臣们可乘之机。

成嘉宣称说,农为国家至大利,商为私人之小利。商贾赚钱容易,造成农不耕田,趋向商贾,因此,王城的市赋加重两倍收取。并鼓励告发偷赋漏赋的商贾,一时间,对商贾大炒家所得民财甚多。

潘崇看的眼都红了,他密令主管田赋的税官,加征田税。当时,赋税是有区别的。“赋”即向民众征收货币用于军事开支。潘崇所加的“税”,即农民向统治者交纳农产品,以换取对他们的土地与人身安全的保护。

既然“中央领导”狮子大开口,下面的官吏们也不甘落后,各想奇招敛财。开始了什么“贡”、“捐”、“租”等等,各种名目繁杂的收费。

可是钟无悔明松赶紧,并未理会成嘉和潘崇日益白热化的争斗,他不改一贯的风流,依然约了斗山去青楼消遣。

他们刚刚来到一家名叫“怡心”的青楼门口,就听见里面传出男人的怒吼:“这银子你到底交不交?”

一个清脆的女声说:“我身上又没有长你所说的什么‘**’,凭什么要交‘**费’?”

这时,响起一个慢条斯理的声音说:“你是接客的姑娘对吧?虽说你身上没长**,但是,那玩意,你身上有时没有,有是有,对吧?所以我们收的‘**费’,已经给你减半,你该知足了。”

钟无悔和斗山进门一看,只见两个手持刀剑的兵丁在和“怡心”楼的一个姑娘理论。那姑娘身后还站着好几个小姑娘。

一见钟无悔,那个姑娘像见了救星似地扑到他身边,抱着他胳膀说:“钟大人,你可来了,你来帮我们评评理,怡心楼刚刚交了‘捐费’,现在,他们两个又要找我们姑娘收什么‘**费’,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钟无悔向那两个兵丁问道:“是谁说要收什么‘**费’的啊?”

那两个兵丁互望了一眼,“噗通”一声给钟无悔跪下:“小的们家里没钱买粮,这才想找点外快,还望大人高抬贵手,饶过小的一命。”

钟无悔也没想和这两个兵丁过不去,他掏出几十个铜钱递给他们:“拿了走路吧。”

这两个兵丁接过铜钱千恩万谢的走了。

钟无悔和斗山各自搂着怡心楼的姑娘刚刚上楼,就听见下面在叫:“老妈,给几个茶钱。”

钟无悔探头一看,只见几个所谓的“闾巷少年”,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小混混,他们一进门后,就找老鸨讨要铜钱,老鸨赶紧掏出十几个铜钱将他们打发走。

钟无悔一看这种情况,也没心思和斗山再待下去,便匆忙离开了。反正他约斗山出来主要为了联络,现在事情已办,也没必要逗留在青楼。

钟无悔便想独自去市集走一走,了解一下当今王城的民情如何。

钟无悔路过一间乡校时,听见里面传出吵吵嚷嚷的争论声,以前他路过这里都很安静,因为不知什么原因争吵,他便想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反正没事,既然路过乡校,钟无悔也想顺便了解一下古代的教育。

他来到乡校,只见乡校里面,围了一大群人,几个人在那里争得脸红脖子粗。

一个人说:“现在王城外盗贼四起,就是因为国相和太师横征暴敛,逼的百姓难以生存才造成的。”

另一个人说:“君子应该守之于礼,知义、知忠。不可因为有了贪官污吏就铤而走险。人不能为失去个人小利而做出破坏国家大义之举。”

先前说话的人接着说:“楚国强盛我们都喜欢,我们喜欢楚国强盛,是因为强盛的楚国能带给我们安逸的生活。可是现在,我的家产被这些官吏们搜刮的干干净净,连饭都吃不饱,楚国再强盛与我何干?”

人群中有人说:“我们吃不饱,可是太师家的狗都比我们吃的好。”

人群中又有个莽汉大声说:“我们找个女人都难,可是太师家里美女如云,害的我只能……”

“只能怎么样?”

那莽汉嘟哝道:“只能找个母猪解决。”

众人哄然大笑。

这时有人对他人随便乱讲有些不满,说:“乡校是给学生讲授知、仁、圣、义、忠、和六德的地方,我们不可在这里随意抨击官员的优劣,朝政的得失。”

“说得好!”有人答道。钟无悔一看,有两个大夫模样的人也在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