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图这番充满激情与期待的话语讲完,整个后殿之中,顿是又死一般的寂静。
朱慈垂着头,仿佛还未从高宏图的话语回过神来,苍白的脸上,满是呆滞之色。
而旁边侍立的太监王承恩,则是冷汗直流,神情震怖,他呆望着那蜷缩在龙椅上的皇帝,同样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只有那依然伏跪于地的高宏图,依旧一脸热切地望向皇帝朱慈。现在的他,心思急切,眼神之中更满是灼热。
只不过,见到皇帝象呆怔一般半晌无语,高宏图心下打鼓,遂又沉声道:“皇上,此事不可久拖,还请速作圣断,立即采取行动。要知道,事久则变,变则生乱啊。”
朱慈的嘴唇,象被蜂蜇了一般哆嗦一下,他缓缓抬起头,直直地凝视着高宏图那张焦急的脸,一脸迷茫与呆滞的表情,却依然不发一语。
高宏图见朱慈这般犹豫不决,心下愈发急躁,正欲说话,却见龙椅上的朱慈坐起身来,无力地摆了摆手:“高宏图,你且退下吧。你这番话,朕,朕尚要好好思索一番。”
听得此语,高宏图的内心,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瓢冰凉冷水,瞬间凉了一半。
“皇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
“不必说了,你且退下。朕已说过,此事朕尚需考虑。”朱慈扭过脸去,脸上满是烦躁之色。
见皇帝迟迟不肯拿主意,高宏图十分无奈,最终只得低喏了一声,向皇帝朱慈拱了拱手,便自行退出殿去,暂回馆驿休息。
偌大的后殿中,只剩朱慈与王承恩二人,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压抑得令人难以呼吸。
主仆二人,一站一坐,皆是沉寂无声,仿佛他们二人,不是两个活物,倒是有如两具毫无生命的木偶一般。
烛光摇摆,灯影朦胧,将二人的表情,衬托得十分怪异而扭曲。
最终,还是朱慈粮缓缓开口,向王承恩问道:“承恩,依你之见,高宏图之策,可行否?”
王承恩脸上的肌肉剧烈地颤抖了一下,随即,他扑通一声,伏跪于地,一头花白的头发,深深地叩埋于阶上。
“皇上!恕老奴直言,高宏图此策,包藏祸心,其意当诛!万不可听从其言,以致自寻绝路啊!”王承恩说到这里,已是其声颤抖,尾音带起哭泣之意。
朱慈面无表情,俯视着地上伏跪着的王承恩,良久无言。
最终,他苦笑着开口:“承恩,难道你不觉得,高宏图这番话,看似十分狂悖无理,有挑拔我君臣关系之嫌。但其实,却又是言之有的吗?这些话语,既出其口,朕又如何能够当成半点都没有听到啊。”
“皇上……”
朱慈一声轻叹,缓缓起身,在御桌前来加轻踱了数步,才缓缓站住,轻声道:“高宏图这厮,给朕出的这番主意,虽多有私心又夸张乖谬,但依朕看来,他对唐王李啸的描述,倒也有确恰如其份之处。”
未等王承恩回话,朱慈眺望窗外,眼神空洞又迷茫,自顾自地说道:“唐王李啸,天姿英纵,能文能武,乃是不世之奇材,若其真肯为我大明忠心效力,则必是我大明国家之栋梁,朝廷之倚柱,只可惜……”
他说到这里,却又一下子生生停住。
他伸出右手,朝怀中缓缓摸去,从内衣兜里,摸出一个磨得有些发旧却依然金光闪闪的金狮子来。
他凝视着这只雕工细致十分精巧的金狮子,目光中却满是复杂与迷茫,仿佛整个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朱慈清楚地记得,这只小金狮子,是崇祯九年,李啸第一次去京城觐见崇祯皇帝时,送给自已的礼物。当时,妹妹朱李啸送了一柄玉如意,而不过九岁的自已,则收到了这只做工精巧的小金狮子。
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当日的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那个懵懂的孩童,也在一系列的挫折与变故中,成长为一名俊秀青年。只是时光变幻,这个小小的金狮子,倒是一直藏在自已身旁。
一时间,朱慈只觉得,种种难以言喻的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这位唐王李啸,曾是自已心中的最大的英雄,他是如此的英武俊逸,如此的魅力过人,仿佛在他面前,就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难得倒他。所以,自已一直收藏着他给予的这件礼物,有如慎重地保存了一份对于偶像的崇拜。
虽然李啸被高宏图说得这般不堪,但实话说起来,却正是因为他当日的拼死攻入京城,才得已救出自已与弟弟,以及那位被太监暗藏入民间,后被其手下安全司人员暗中救出的妹妹昭阳公主。如果不他这般拼死相救,如果他也只是与其他军镇一样,闻令不行,按兵不动,那自已与弟弟妹妹,也许早已成了刀下之鬼了,安会再有今日。
只不过,李啸后来的行径,又确实令人大失所望。
他虽然立了自已为皇帝,却行事跋扈,目无尊上,朝中军政诸事,皆出于其一人治下,自已这个皇帝,已完全是个有名无实的一个傀儡。在这小小的德王府中,终日碌碌,无所作为,更是没有半点言论与行动自由。虽然现在因为李啸南下,去了南京,对自已的监控放松了许多,但是,自已身为天子,哪怕想去这济南城中任意游玩都不能够,这样的现状,确是令人想想都感觉憋闷。
而李啸一路杀伐,打下南京后,也确如高宏图所言,更加擅作威福,猖狂无忌。以大明亲王之身,谮越无当,竟然搬到南都宫殿居住,在其中发号施令,全无顾忌,俨然他才是这大明帝国的真正帝王一般。
而李啸作为臣下,如此跋扈,如此不把自已这个所谓的重兴皇帝放在眼里,那他复与其他那些军头,又有什么区别?他征伐四方,扩疆拓土,又对自已这个橡皮图章,有什么意义?
帝国序统,最重要的就是上下尊卑之别,如果连这最基本的一点,都可以本末倒置,那自已这个所谓的大明天子,完全就是一个笑话般的存在。
是可忍,孰不可忍。
想到这里,朱慈目光瞬间黯淡,脸上更是陡地闪过一丝狰狞。
哼,不管那高宏图这番话,夹杂了多少的私心欲念,但为了夺回本该属于自已的权力,为了真正成为大明帝的统治者,自已都有必要想尽办法,去把最高权力重新夺回自已手中。
他迅速将小金狮子重新揣回怀里,便恨恨转过身去,直视那仍然伏跪于地的王承恩,哏声道:“承恩,朕思来想去,那唐王李啸,虽对我大明有极大功勋,但其跋扈作为,目无尊上猖狂自肆,朕绝不能容忍,所以,朕,是真的打算动手……”
“皇上!”王承恩一声凄厉的叫喊,他颤颤地抬起头:“恕老奴直言,那唐王李啸,是何等的人中龙凤,是何等的英雄豪杰,其下臣属如去,部众如雨,又是何等雄厚势力与牢固根基。他纵有万般过错,皇上你要除他,岂非有如蚂蚁撼大树,岂非有如螳臂挡车?更何况,皇上你方即帝位,全无半点个人势力,又如何能够进行这般重大艰危的决策谋划?恕老奴再说句不当之话,皇上你年少气盛,极易受人煽动,如何可在这短促时间内,做出正确合理之决策啊。”
王承恩说到这里,已是满脸泪痕,他颤声道:“皇上,请再恕老奴直言,以你之实力,想出手诛除唐王李啸,实是极其难办,成功之可能性,当不足万分之一!而且,万一事败,又岂可如高宏图所说,能轻易从济南城逃去那胶州港,你真当李啸的沿途兵马以及其手下安全司人员,皆是吃干饭不管事的么?老奴更害怕的是,万一此事不成,而皇上又无法逃走,那唐王李啸必定不肯善罢干休,极可能出手弑君。老奴追随先帝多年,实在不忍见到先帝仅存的这点骨血,尽灭于这残酷的权利斗争之中。陛下,老奴所言,句句发自衷肠,绝无半句虚辞!望陛下万勿冲动,以致后悔莫及啊!”
王承恩说完,又连连朝下猛地磕头,他的前额砸得那大理石台阶砰砰作响,令人闻之心悸。
望着王承恩额头迅速肿起,不断流出殷红之血,朱慈紧绷嘴角,脸上肌肉不停颤动,眼中更有点点泪光不断闪动。
他知道,王承恩奉承他们父子两代,又追随自已从京城逃出,对自已可谓是忠心耿耿,全无异心。他的话语,自然也全是肺腑之言,不会有任何虚情假意在其中。
只不过,自已真的能听这位皇家老奴才的话吗?
朱慈呆怔良久,最终缓缓地摇了摇头。
不能。
皇家的权力与威严,绝不允许任何人看轻或践踏,就算是曾经拼死救过自已的李啸也不能。
高宏图说得对,帽子再破旧,也要戴在头,鞋子再华丽,也要穿在脚下,绝不能本末倒置,绝不能让臣子陵替威压到君王头上。
况且,李啸现在便是这般跋扈难制,肆意妄为,真的等到他扫灭群雄,一统天下之时,自已这个傀儡皇帝,可能也真如高宏图所说的那般,算是当到头了。
到时,是一根白绫,还是一杯毒酒赐给自已,也许就真的只能全看李啸个人心意了。
再退一步讲,就算李啸有心做个沽名钓誉的所谓忠臣,有心要模仿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却依然效忠商朝,但他的那一众虎狼属下,又岂会白白放过这难得的晋身发达之机会,岂会永远甘居人后,而不思更进一步,去谋取逼人的权位与富贵。
自古人心最难知足,到了那群情皆忿之际,他们给李啸来个黄袍加身,简直就是顺理成章,也可以说,是注定会发生之事。
形势比人强,现在的局势变化,已由不得自已再心慈手软了。
如果自已还想有一番作为,还想重新执掌大明帝国的最高权力,还想着到时候不被李啸一杯毒酒赐死,不被李啸强行逼宫,那么,自已就真的只能如高宏图所说的那般,先对李啸下手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风险虽大,获利却更大,自古至今,政治斗争都是极其残酷的,想坐享其成乃至不流一滴鲜血就获取胜利,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在皇权君威与江山社稷面前,自已最终也只能朝那位最信任的恩人下手了。
李啸,对不起了,朕到如今,只能不念旧情,要对你痛下杀手了……
朱慈内心苦涩难言,他长叹一声,两行清泪滚滚而落。
他缓缓走上前去,将伏跪于地的王承恩搀扶而起。
然后,他掏出绣龙手帕,将王承恩额头上的血迹,轻轻拭去。
王承恩泪如泉涌,泣不成声:“皇上,微臣所言,还望陛下……”
“承恩,不必再说了。”朱慈低沉却坚定地打断了他的话:“朕思来想去,主意已决,明日便复召高宏图再来殿中议事,详细讨论如何除掉李啸。”
他说到这里,冷冷地直视着王承恩惊愕已极的面容,苦笑着问了一句:“朕之话语,也只能与承恩你讲诉了。朕在想,承恩你该不会转身就去向李啸禀报,要拿朕的人头,去向他邀功请赏吧?”
王承恩闻得此言,两行浊泪又是滚滚而落。
他扑通一声,复伏跪于地,大声禀道:“皇上!老奴跟随先帝与皇上多年,其心志堪比铁石更坚,安有半点背君自谋之心!老奴说句剖心之语,就算陛下不听老奴之言,决意要对付唐王李啸,那老奴也只会采取不闻不问之态度,绝不会向唐王李啸吐露半句话语。此事无论成与不成,老奴皆当作从未听闻,决不会从中作梗。若有违此誓,天地共诛之!”
王承恩说到这里,朱慈只觉得内心之中,最为柔软也最为细腻的地方,被人狠狠地击中,其中种种酸涩痛苦,直摧脏腑。
他脸上挤出惨笑,再度将王承恩搀扶起身。只是,在注视着这名太监那满是皱褶的脸孔与花白稀疏的头发时,他心下一酸,竟是再也忍不住地哭出了声。
一时间,这偌大的后殿之中,皇帝与亲信太监相对而泣,哀哀连声,情景好不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