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来
作者:我欲乘风归      更新:2020-02-06 18:31      字数:2232

赵祯的话然整个校场陷入了呆滞,在场的人都知道官家的谋划如同山岳一般高瞻远瞩,但谁能想到角厮罗居然猜测到了官家的想法,这简直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苏洵有些惊讶的开口道:“官家,是否是角厮罗怯战,谨小慎微而把青塘部内迁?”

赵祯摇了摇头:“朕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从青塘部撤走的种种安排来看,他就是担心朕亲征青塘,此人拥有大智慧,最擅揣摩人心。

当年李元昊率军亲征河湟,角厮罗便算准了李元昊必会攻伐青塘,早早准备,此人不仅在政治上已经成熟,而且,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知道,西夏军队勇猛善战,刚到河湟,士兵正旺,且众寡悬殊。

于是,他下令坚守青唐,不与敌军交战,以此来拖垮西夏军队,能在战场上第一时间便发现西夏人的弱点,足以说明他的眼光。

另外,他又派人探听西夏军队的虚实,得知西夏军队渡宗哥河时,插旗帜表示水浅。他就暗中派人将旗帜移到宗哥河的最深处。当两军会战时,唃厮啰亲率精锐的吐蕃军队冲向疲惫不堪的西夏军队。

西夏军队逃归时,以插旗的地方为标志渡河,水深流急,仓惶失措的西夏军队溺死十之八九,善用天时地利和奇谋,这样的人岂是好相与的?

宗哥河之役,将所向无敌的西夏军队打得威风扫地,尔后,又数以奇计破元昊,使李元昊这位骄狂无比的西夏皇帝再也不敢侵犯唃厮啰的疆土,而那时我大宋军队还未全面进攻西夏!”

赵祯这么说无疑是在提醒所有人不要小看角厮罗,这段时间大宋的风气很不正常,边军的将士开始裹足不前,因为范大勇和种谔的失败对角厮罗过于恐惧,而大宋内部则是赤裸裸的藐视青塘所部,以及所有的吐蕃人。

这样的风气对大宋有百害而无一利,赵祯要及时的遏止。

苏洵缓缓开口道:“官家,臣听闻当年宗哥河之役苏鲁儿所部三万五千众死伤大半从此一蹶不振,角厮罗也是从那时在朝堂上被我大宋朝臣津津乐道,眼下无论什么原因他成了我大宋的敌人,那就要小心对待。”

赵祯望向吴成道:“宁夏路前往青塘的大军是否已经接受青塘防务?”

吴成立刻抱拳道:“启禀官家,宁夏路的威武军已经抵达溪哥城,同时分兵一公城,至此我大宋全线占据河湟之地!”

这是最好的结果,也在赵祯的预料之内:“命人传令威武军,让他们继续向前推进,驻扎到黄河沿线,以及措温布附近,既然拿下了,就要给朕死死的咬在嘴中,朕要让他角厮罗后悔撒手河湟之地!”

黄河是一道天然屏障,而错温布在吐蕃语中就是青色的海,这片巨大的湖泊对大宋意义非凡,不光能提供灌溉还能为河湟之地提供大量的渔业资源,减少这片土地对中原粮食的依靠。

河湟之地出产青盐,价格是大宋普通细盐的数十倍,且药用价值极高,豪富之家甚至用青盐刷牙,神都城所需万巨,而这些都是河湟之地收入大宋之后的好处。

大宋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获取土地,重要把土地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才算是真正拥有了这片土地。

青塘本就地广人稀,也就是这几年大宋的医疗传入青塘之后,青塘人的生育率和存活率才不断增加,可最终被角厮罗看的死死的,在迁徙的时候全部带走,没有留下一个人给大宋。

至今赵祯都不知道角厮罗是如何办到的,毕竟茫茫的草原上想要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几乎无法做到。

青塘的城池不在少数,这些城池留给宋军简直就是一份大礼,即便是已经被烧毁,即便是已经变成残垣断壁,但这些问题对于大宋来说根本就不算事。

河湟之地产马,草场万顷牛羊无数,盛产青盐和各种草药,而这些东西都是中原所需要的,商贾自然会蜂拥而至。

重建河湟的城池对大宋来说是一件好事,原本的城池在大宋眼中根本就没有利用价值,反而是城址的选择和附近的交通水利等等为大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待朝廷迁徙移民前来,商贾再次扎根,城池建设便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发展,大宋最拿手的就是城市化建设。

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基础工业的出现,交通的便利,种种因素成就了大宋的城市化进程。

大宋的迁徙自由不仅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空间,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有了城乡人口的对流,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要好很多,激发了大量技术进步。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文明先进的一个集中体现,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都市,粮食、交通、安全,管理,运输等等都是一系列的复杂问题。

而大宋的神都城的人口已达二百万,这是地球上第一次出现如此庞大规模和人口的都市,现在的神都城比唐时的长安城大一倍,是汉长安城的五倍,是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十四倍,是最辉煌的巴格达城的六倍,是罗马城的十二倍。

一国的首都便能看到这个王朝的城市化进程,也能看到这个文明的强大。

大宋拥有非常丰富的建造经验,即便是将作监都专门开设了有关建造学的科目,为的就是研究出更为高效,合理,完善的城防城池建设。

都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在大宋最能体现这一点。

赵祯相信,只要有大量的宋人抵达河湟的土地,那这里就能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当然也能为朝廷继续减少一部分的负担。

大量的土地和城池意味着大宋需要更多的官员来安置,管理地方是一门管理学的艺术,大宋的官员已经在这上面倾注了太多的经历。

地方上的能臣干吏会被调遣到这些刚刚归附的土地上,而那些已经被调教了差不多的地方会有年轻的官员进驻,学习基层的管理知识。

华夏千百年来几乎都没有改变这种状况,所有的高层官员都要先从地方上的历练开始,青塘是一片沃土,但却不适合给新任官员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