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见过陛下。”
皇后桐棠走到朱慈近前,微微欠身行礼如仪。
朱慈抬手把皇后扶了起来,和声道:“朕有些想你和垣儿了,便过来看看。”
一听到垣儿桐棠面上立刻露出母性的慈善,笑声道:“垣儿若是知道陛下挂念着他,一定也会高兴的。”
“他是朕的骨血,朕挂念他也是应该的嘛。”
说罢朱慈示意桐棠往殿里走。
他走在前面,桐棠跟在稍后的位置。
进了正殿朱慈便从奶妈的手中接过朱和垣,见儿子一副憨态不由得乐了。
“皇后啊,朕看垣儿的眉眼长得像你,嘴巴倒是像朕。”
朱慈是越看朱和垣越喜欢,兀自打趣道。
“陛下说是便是。”
桐棠十分合时宜的说道。
“唔,垣儿,来叫父皇。”
朱慈满是慈意的看着朱和垣,轻轻的在他脸上抚摸着。
“陛下,垣儿不过刚五个月大,哪里会说话呢。”
桐棠被朱慈逗乐了,略带戏谑的说道。
“朕的儿子和别人的不一样。”
朱慈却似乎是早有准备抛出了这么一句话,弄得桐棠是哭笑不得。
你若是说皇帝说的不对,那不是质疑皇帝受命于天的事实吗?
可你要是说皇帝说的对,那小皇子现在确实不能张口说话啊。
桐棠无奈,只得选择岔开话题道:“陛下,您上次跟臣妾说的飞梭织布机臣妾已经命宫中婢女试着用了。一上手确实有些难以适应,不过用了几日后竟发现比原来使用的织布机还要顺手。”
朱慈心道那是当然,飞梭织布机的效率可是惊人的。
“皇后有心了。这件事你量力而行即可,朕可不希望你累着。”
桐棠面上一红道:“臣妾多谢陛下关心。不过臣妾也是乐意找些事情做得。整日闷在这宫中若是再不找点事做真的会闷死的。”
“哦?那你是想出宫走走?”
朱慈的心情显然不错,背负着双手和声问道。
“臣妾都听陛下的。”
朱慈微微颔首。
“远的地方怕是暂时去不了,但南京近郊还是可以的。你什么时候想出宫提前跟朕说就是,朕会命人去安排。”
皇后出宫绝不是件小事,即便是微服出巡也需要几十上百人在暗中护卫。
所以提前布置准没有错。
桐棠有些感动的冲朱慈礼道:“臣妾谢陛下恩典。”
“对了,皇儿的抓周礼是不是还没有办?”
朱慈却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满是兴致的问道。
“是啊,陛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唔,朕是觉得蛮有意思的,朕今日正好有时间,索性就替皇儿办了这抓周礼吧。”
朱慈既已决定,桐棠自然不会拒绝,淡淡笑道:“便依陛下说的。”
说罢转向一个女官吩咐道:“把抓周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所谓抓周是一项传统风俗,早在魏晋时期便已存在。
孩子的父母将弓矢纸笔、刀尺针缕等物摆在孩子的面前,任由孩子抓取。
孩子若抓到了什么,将来很有可能从事这一行当。
一般来说抓周是在周岁礼上进行的,但皇家不比民间,提前进行也无可厚非。
本来就是图的个热闹和彩头,谁也不会真把这抓周当了真。
宫人们在床前摆上案几,摆放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勺子等。
朱和垣一下子就被这些新奇的东西吸引,一双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案几上的物品。
“垣儿,你喜欢什么尽管去拿。”
虽然知道儿子不一定能够听懂,朱慈还是慈声说道。
朱和垣似懂非懂的傻笑,爬着来到了案几前。
他先是看了看账册,想要伸手去拿,可胖胖的小手临到边上又缩了回来。
这个举动可是吓了朱慈一跳,看到儿子收手才是长松了一口气。
朱和垣是嫡长子,注定是要做太子的,将来是要继承大明皇帝之位的。若是拿了一册账簿算什么,去做账房先生吗?
朱和垣把手收回去后并没有急着去选取宝贝,而是吃起手来。
这下朱慈和桐棠有些傻了眼。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垣儿竟然会突然停下来。
包括一众宫人在内的所有人注意力都放在了朱和垣身上。好在朱和垣吃手吃高兴后目光又落在了案几上的一排物品上。
这一次朱和垣的注意力被一只瓷勺吸引。
朱慈吓了一跳,方才若是拿了账簿也只是去做账房先生,这要是拿了勺子,难不成去做厨子吗?
好在小孩子的注意力转变的很快,没过多久朱和垣便伸手朝砚台摸去。
这是上好的端砚,朱慈暗暗松了一口气。
自己儿子的眼光还是可以的,拿了砚台至少证明他将来好学,写的了一手锦绣文章。
可是这小子的胖手在即将摸到砚台的时候又缩了回来,朱慈快要落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我的儿啊,你倒是快点摸一个啊,不要再折磨你的父皇了。
朱慈此刻恨不得亲自上前替朱和垣抓周。
也许是感应到了朱慈的想法,朱和垣再次伸出了手,这一次却是摸向一块印章。
这块印章是朱慈的一方私印,一般是在临帖作画时使用的。
朱和垣毫不犹豫的摸去,然后一把将印章抓起,然后还不忘表功似的冲着朱慈傻笑。
这下朱慈真的开心了。
小孩子在抓周礼上摸到印章可是很有说法的。
一般来说,会认为抓到印章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承天恩祖德,官运亨通。
朱和垣是什么人?那是将来的太子啊。他承天恩,自然是继承大统。
若论官位,普天之下还有比皇帝更大的吗?
再说那方印本就是朱慈的私印,虽然比不得传国玉玺那么正式,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代表天子的身份地位了。
朱和垣摸到这枚印章,真的可以说是天大的好兆头了。
朱慈龙颜大悦,笑声道:“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皇后见状也连忙贺喜道:“臣妾恭贺陛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