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
色泽各异的气劲交鸣,一触而退。
道家武学,充斥着浑然天成的味道,逍遥子与赤松子的二人论剑,没有太多的剑拔弩张,更多的是利用交手诠释己身对‘道’的理解。
道家天宗与人宗的分裂,并不是出自于内部的龌龊和权利之争,而是因为两宗基于对‘道’理解的不同。
数百年前,道家祖师老子骑乘青牛,在函谷关留下五千箴言大义,谓之《道德经》。
由此,道家之学说定下了大致的基调,无为或者无不为。
人宗讲究众生平等,一视同仁,没有贵贱之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以悲天悯人为怀。
而天宗完全不同,讲究天道无情,既然生死如春秋般自然而然,就不值得悲喜。
天宗修炼大道,以并入天人合一为核心,就应该无我,融入天地,万物忘情,所以无情。
后者的无情,并不是如野兽般为生存带来,而是在阅览世事沧桑,明白人力难及的忘情。
此两宗的分歧,就在于无为及无不为,总而言之,人宗注重人之一生的过程,即使明知有阴阳之别,春秋之分,也乐于尽自己的努力活得精彩。
而天宗则注重最后的结果,不是生就是死,既然枯荣,又何必感慨万千?
以韩的个人理解,两家所各认为的‘道’,皆自有各自的道理。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就似那登山之举,山顶的终点只有一个,但通往的道路却数不胜数。
没有人可以认为他人的道路是错的,一旦你有这个认知,那么你也只限于此等之境。
广阔的观妙台上,论剑之争,已然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天宗的绝技,天地失色、万川归海及心若止水等等,一一被赤松子使出,威力非凡。
逍遥子也不逊色,万物回春、雪后初晴等人宗的诸多人宗绝学也被妙手施展,不落下风。
“往年三次太乙山观妙台论剑,皆为天宗获胜,想必今次也不例外!”
“谷大侠所言极是,与张某所思不谋而合!”
“咦!原来是张大侠,久仰!久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可是……两人目前还不相伯仲,赤松子掌门好像并没有占据上风……”
“此言差矣!赤松子掌门看似没有占据优势,其实还在试探,逍遥子毕竟刚接掌人宗掌门,多少留点面子,一旦时机成熟,人宗必败无疑!”
“谷大侠所言极是,与张某所思所想又是不谋而合!”
“......”
看此二人的交锋,四周的观战者无不目眩神迷,惊呼连连,感慨诸子百家中第一玄门的道家,实在底蕴无穷。
即便是分裂两派,但其实力依然少有势力可以抗衡,实难想象当年两派合一的场景。
同时,又是数名立于一侧的江湖中人,挥斥方遒,一副武林高手,指点江山的模样。
尤其是那名名为‘谷大侠’的中年男子,意气风发,吐沫翻飞的诉说着自己认定的结局。
但其实一旦真正调查这些人的身份,就会发现都是一些江湖中高不成低不就的游侠而已。
诸多旁观者,不乏武林中享誉盛名的义侠巨寇,但以真正以个人实力及境界论,除了场中的赤松子及逍遥子,场外就韩的修为最为高深,眼力自是最佳。
如刚才‘谷大侠’所言,以赤松子武林北斗的身份,先行试探,然后摸清对手的情况,随后一举击溃对手,并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以目前韩进入‘悟道’的绝世天资,完全可以看出赤松子其实已经技穷,加上年老体弱,根本没有可能一鼓作气的拿下敌手。
反观逍遥子,虽然一开始被对方诸多手段迫的只能处于守势,但年级尚轻,体力足矣。
并且头脑十分清晰,明白以己身的修为,想要凭借硬碰硬拿下对手,万没有可能,只能等待时机,一建全功。
韩知道此次论剑,到了最关键的地方,不敢有丝毫放松,全身的心神注入这场争斗。
果然如他所料,赤松子体力不存,己身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数次想要调集所有的真气,做最后一搏。
可是,逍遥子滑不溜手,也知道胜败就是在转瞬之间,不敢有点滴马虎,尽全力防御,以求渡过这一轮的攻势。
这种情况的出现,场面逐渐清晰,即便是不圜武道之人,也可以看出此刻的赤松子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逍遥子即将落败。
而见过这个场景,最欢喜的并不是天宗的弟子,反倒是一旁观战的‘谷大侠’及‘张大侠’,大呼小叫的说自己何等有先见之明,得意忘形至极。
然则,不等两人得意多久,场面再次风云变幻,已经被赤松子完全压制的逍遥子,似是看出了一处破绽,手中长剑划过一道微妙的角度,以间不容发的姿态,正中赤松子手中的雪霁剑身一处薄弱点,破了手腕处的一道经脉,就此落败。
这等陡然反转的戏剧性变化,旁观者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半天,才反应了过来。
“……没想到,居然是逍遥子胜了这一次的论剑……”
“我也不曾想到,赤松子怎么就突然输了?不明明处于上风吗?”
“我就说势态有异,果不其然!”
之前说两人‘不相伯仲’的人跳了出来,一脸得意的向那还久久不曾回神的‘谷大侠’及‘张大侠’笑道。
被对方如此奚落,两人十分恼怒,可是刚才自己二人都十分肯定天宗得胜,此时情况反转,看着周围人异样奚落的眼光,只能颜面而退。
此处的争论,韩自是听到,不过这种口舌之欲,他根本不会理会。
“道家的绝学……有趣……”
‘悟道’之下,加上场中二人不留余地的发挥自己的武学,韩‘看’的十分透彻,对于两宗的诸多绝技,心中也有了不少的认知。
此二宗的绝学,说是一门功法,倒不如说是道家历代祖师所领悟的‘道’。
如人宗的雪后初晴,就是出自《逍遥游》内,这便是庄子对于‘道’的理解。
相比于武学心法,这种‘道’的诠释,能让初入者更好的掌握和熟练,这也是道家为何数百年内经久不衰的缘故。
底蕴之强,百家无可出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