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带,步兵与骑兵作战。只有兵力或者武器装备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才有胜利的可能,后者的作用似乎更重要一些。对付山呼海啸般冲过来的骑兵。平原地带步兵恐怕只有依托坚固的城池据守了。但是防守一方被困于城内,太过被动,失败则城破人亡,及时成功守住城池,也很难给对方以歼灭性打击,骑兵一方往往可以凭借其高速机动能力大部分得以撤离战场。目前我军在淮河以北可以作为向北防御的城池已经有息县和正阳两城了,但是,如果真是蒙古骑兵大队此时南下作战,我和陈浩无论如何是不会把这两座孤悬在淮河北岸孤立无援的城池作为依托去坚守的。当然,如果今后重机枪、迫击炮弹药可以充分补充,而且部队已经按照现代陆军的方式训练完成以后,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有的方案就是被大海带回总部的秦雄提出的以河流,特别是淮河为依托防御骑兵的设想。这个秦雄,以自己临时拼凑的“骑兵”连续奔袭得手后,想到的竟然是怎样去防御敌人的骑兵,这小子还真是有些板眼的呢。都是战争的环境,还是同一个区域,这些人似乎适应现在这个环境的能力要比我和陈浩要强的多。有些人表现的甚至让我觉得他们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似的。也许,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与十九世纪下半叶没有太大的差别吧,尤其是三省交界的边缘地带更是这样的吧。而我和陈哥们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文明时代了,所以感觉大有不同。不过这个秦雄,做为黄埔学生,应该也会有些不同的感触吧,管他,这是一场游戏,人生和一切都是游戏,没有“GAMEOVER”前就要认真地、投入地玩下去。这个秦雄也是个投入的玩家,嗯,不错。
凭河据守倒也是个主意,骑兵过河的时候是相当脆弱的,半渡击之,骑兵快速机动的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在慢慢过河的过程中,我军缴获的那些旧式步枪、鸟铳、土炮和旧式洋炮乃至弓箭都可以给敌人重大的杀伤,特别是王平新造出的那些个手榴弹和炸药包抛射器一定会让清军的骑兵做恶梦的——如果他们还有命的话,这些武器可是我们目前可以补充的,而且产量在逐渐增加着。但是凭河据守也有问题,首先是点多线长,全线据守需要太多的兵力,而分点防守必要的时候步兵和骑兵机动的速度相差太远,防守方难以在渡河点迅速集中足够的兵力。当然,这可以用加强侦查的方法予以弥补,但是问题是,如果敌人骑兵在一处渡点受到阻击,他可以利用其高速机动能力迅速转往下一个地点抢渡,然后绕到凭河据守者的背后。而防守一方如果兵力无法全面防守的话,靠机动无论如何是无法和骑兵对抗的。
不过,这曾格林沁会这样灵活地发挥骑兵的这些优势吗?印象中,这家伙也就有些蛮力,骑马、射箭、摔跤有点功底而已,骑兵战术似乎并不大懂的。后来和英法联军在八里庄一战中,这位蒙古王爷使用的骑兵只知道以密集的队形正面迎着敌人的炮火和弹雨硬冲,根本不知道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侧面迂回之类的简单战术也不懂,看来他的骑兵既不是成吉思汗的骑兵,更不能与布琼尼的骑兵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