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欲加之罪
作者:江渚客      更新:2020-04-15 11:52      字数:2931

严景云和贾云光似乎都跪在了地上,只听他们二人齐声说:“微臣冤枉,还望陛下明察。”

皇上没有说话,严景云和贾云光也不再为自己辩白,一时气氛有些紧张。

突然听有小太监喊道:“太后娘娘驾到。”

过了一会儿,似乎是太后走了进来,就听见皇上和严景云他们给太后请安的声音。

我站起身来,悄悄走到耳房门口,只见太后坐在书案之后,皇上站在太后身后,严景云他们背对着我站着。皇上似乎看见了我,对我笑了一下。

只听贾云光说:“太后娘娘,有御史上奏折称科考一案是严大人和微臣所为,微臣冤枉,还请太后娘娘明鉴。”

太后问皇上:“什么奏折,哀家看看。”

皇上把奏折呈给了太后,太后看过之后,就对皇上说:“皇上如何看待此事?”

皇上躬身答道:“依儿臣看来,这几个御史胆书也太大了,竟敢如此肆意诬蔑朝廷大臣。试想严大人和贾大人受父皇顾命,兢兢业业辅佐朕,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太后点了点头,“皇上说得很是,严大人和贾大人尽忠国事,皇上不应误信他人谗言才是。”

皇上忙说:“母后说的是。”

太后又说了几句话,就站起身来,“哀家听小太监说皇上这几日都没有好好吃饭,只是过来看看皇上,如今也该回去了。皇上和大人们接着商议国事吧。”我忙藏好,皇上和严景云他们把太后送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皇上和严景云他们回来了。我又悄悄站在耳房门口,只见严景云和贾云光都跪了下来。****“陛下对微臣等的信任,微臣等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皇上忙笑着说:“爱卿快快请起。”

严景云和贾云光谢了恩,就站了起来。皇上突然收起笑容,一脸正色地说:“虽然朕很是相信两位爱卿,但两位爱卿也应该知道如今朝中对此事是议论纷纷。而隋大人一时又审不出什么来,朕又该如何让朝中的大臣,天下地人都相信两位爱卿没有参与此事。”贾云光和严景云一时都说不出话来,他们两个人背对着我,我看不见他们二人的表情。

皇上低头看奏折,也不说话。严景云扭过头。似乎对隋俊文使了个眼色。

隋俊文低声喊了一声:“陛下。”

皇上抬起头来,看着隋俊文:“隋爱卿有什么事?”

隋俊文迟疑了一会儿:“陛下,微臣大胆,微臣以为此事还是早些了结为妙。”

皇上看着隋俊文:“朕岂不想早些了结此事,只是隋爱卿一直审不出来什么,让朕如何了结?”

隋俊文忙跪了下来:“微臣无能。”

皇上笑着说:“隋爱卿快起来吧,隋爱卿回去用心审问王仲礼就是了。”

隋俊文谢了恩。站起身来,这才说:“微臣有一句大胆的话,要上达天听。”

皇上放下手里的奏折,笑着说:“隋爱卿说吧。”

隋俊文低声说:“陛下,那个王仲礼如今已是奄奄一息。微臣怕他挺不了多久了。以微臣地愚见,如今还是早些结案为是。万一这个王仲礼死了,只怕到时又有一场风波。”

皇上微微点了点头,似在沉思。我不禁微微一笑。皇上偷看了我一眼。严景云和贾云光垂首站在那里,从他们僵直的脊背可以看出他们很紧张。

半晌皇上才说:“隋爱卿所言甚是。”皇上这句话一说完,严景云他们几个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皇上问道:“只是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结案才是?”严景云和贾云光面面相觑,好像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半晌贾云光才说:“陛下,微臣以为此时应该找出一个人来,这个人必须能有机会偷到题。如此才能让天下人心服。”

皇上看着贾云光:“贾爱卿难道要朕诬陷无罪之人?”

贾云光忙说:“微臣不敢。只是做大事。不拘小节,如今是非常之时。只能用此非常之法。”

严景云也忙说:“贾大人说的是,还望陛下明鉴。”

隋俊文也躬身说道:“陛下,贾大人所言甚是。”

听着贾云光他们几个那焦急的语气,我不禁有些想笑。他们几个说的正是皇上早就想说的话,可皇上却故意逼得他们说出来。这个世上很多时候很多话,并不一定要自己说出来,能逼得你的对手替你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才是真正的高明之举。

皇上沉吟了一会儿,“非朕不主持公道,只是事关严爱卿和贾爱卿两位重臣,朕不得不如此。”

严景云和贾云光一听皇上说完,就“扑通”跪在地上,“陛下的恩典,微臣等粉身碎骨也难报答。”

皇上站起身,亲自扶起贾云光他们两个人:“两位爱卿非比寻常臣工,两位爱卿不仅是国之重臣,而且谊属国戚,因此朕一直把两位爱卿看作是朕地股肱之臣。”

贾云光忙说:“微臣虽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抱陛下之万

严景云也忙说:“微臣誓死效忠陛下。”

皇上点了点头,低声对隋俊文说了几句话。隋俊文忙躬身答道:“微臣明白。”

皇上看着严景云他们一眼,“爱卿们跪安吧。”严景云他们行了礼,忙躬身退了出来。

严景云他们走后,我从耳房内走了出来。皇上笑着对我说:“表妹果然深知朕心。”我明白皇上是在说我派人把太后请来这件事。

皇上自然是不好主动说要为严贾二人开脱罪名,如果那样,严贾二人一定明白皇上是被逼得不得不与他们二人联手,他们二人一定会和皇上讨价还价。而严贾二人又不能开口说找个人替自己顶罪,事情只会僵持在那里,此时就要有一个人来打破僵局,故此我派了一个小太监去请太后来。太后是个聪明人,一定会明白这其中的关窍。果然太后来后,几句话就打破了僵局。

我看着皇上:“万岁爷,如果臣女没有请太后娘娘来,难道万岁爷要和这些大臣一直僵持下去?”

皇上看着我:“朕知道表妹一定能明白朕的意思,朕相信表妹。”

看着皇上全然信任的眼神,我的心突然很乱,忙躬身行了一礼:“臣女告退。”

皇上笑着问我:“难道表妹不想知道那个顶罪的人是谁?”

我微微一笑:“臣女只知道万岁爷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好了,那个人是谁已经无关紧要了,他不过是这盘棋中最微不足道的一枚棋书罢了。”

皇上大笑:“比花花解语。”我地脸一红,行了礼就退了出来。

果然没多久隋俊文就上表称据王仲礼供认所谓的沈庭光是王仲礼自己捏造,实际幕后另有其人。王仲礼称幕后之人是内廷总管赵忠义,赵忠义阴谋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党羽,故此将试题偷了出来,告诉自己的亲信之人。王仲礼又指认了几个所谓的赵忠义地党羽,这些人都是此次恩科考中的人。一时朝野哗然,大臣们纷纷上表请皇上严惩赵忠义。

皇上也可谓用心良苦,这个赵忠义自从上次殴打过大臣之后,朝中的大臣就恨赵忠义入骨。人就是如此,所谓的好人行事都是好地,所谓的坏人行事都是坏的。因此一听是赵忠义所为,没有人不相信这是真的。

皇上下旨令隋俊文将赵忠义拿问查办,没多久隋俊文就上表称赵忠义对一切供认不讳。

皇上下旨将赵忠义枭首,据说王仲礼不久就病死了,事情牵连到的几个人都被褫夺了功名,永远不得科考。我轻叹了一口气,这些人都是最最冤枉的。可天下事就是如此,牺牲地永远是弱者地利益。

皇上又下旨切责了严景云、贾云光和成王办事不力。朝野一片称颂皇上圣明之声,闹得沸沸扬扬的科考一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小江说几句,这几章主要写地是统治者和读书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系。古代历朝对读书人都是以拉拢为主,从历史上各朝对读书人的种种优待就不难看出。但也不是说这二者之间不存在矛盾,如本文中的章。我个人认为历史上较为明显的冲突就是明末东林党与宦官之间的战争,这个会在历史新编中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