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宋军北伐 二
作者:坦克刚大木      更新:2019-11-04 15:19      字数:2113

析津府的城门楼上,耶律大石一脸忧郁之色,自从天祚帝逃入夹山之后,他联合众大臣还有宗室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废掉了天祚帝,立晋王耶律淳为帝,耶律淳也封耶律大石为统帅,统管军政大事。

“林牙,宋军已经开始向析津府开进了,这可如何是好?”站在耶律大石身边的大将军萧斡里剌问道。

耶律大石说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向大金求和,稳定一下局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宋军呢?”西京留守萧乙薛有些不满的问道。

耶律大石轻蔑的说道:“宋人很厉害嘛?童贯率领十几万大军到瓦桥关后,止步不前了多久,到现在才开始进军,这可给了我军充足的准备时间,现在就算他们来进攻,我也不怕了。”

萧乙薛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对付宋军?”

耶律大石问道:“萧将军,南京府的汉人征召得如何了?”

萧斡里剌答道:“已经征召了两万人了,还在继续征召中。”

萧乙薛说道:“现在汉人还可靠吗?要知道宋军就要来了,他们可是同族人。”

耶律大石轻笑道:“汉人?若是一百多年前的宋军北伐,那确实需要警惕,但是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些汉人已经是辽人了,所谓的期盼王师归来,那不过是宋朝文人墨客的一厢情愿而已,大宋将燕云汉人丢弃了百余年,这些汉人早忘记了自己还是汉人了,而且我们大辽以往对待这些汉人待遇还不错,他们的王师只能是我们的辽军。”

众人沉默不语,耶律大石接着下令道:“坡里括你带着汉人守城,萧乙薛你准备粮草,萧斡里剌你准备五万大军,今夜随我出城,我们首先要击败的就是童贯的十几万大军,宋军别看人数多,但是大多都是步军,过了瓦桥关,就是我辽军的天下,等打败了童贯,我们再与宋人谈判,岁币可以不要,甚至几年后可以让出燕云,我们的主要敌人是金人。”

众人接令道:“是,大帅。”

此时的析津城中,赵云在街上看到很多辽地汉人在应募当辽兵心思很复杂,小声喃喃自语道:“看来大人当初说得没错,辽地汉人对大宋并无怀念之情,甚至还有些敌视,看来此战不好打啊。”

虎子小声问道:“郎君,你说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回归朝廷呢。”

赵云小声说道:“这事不能怪他们,朝廷把他们丢了一百多年了,人家早就不把朝廷当自己人了,咱们的人没有应募的吧。”

虎子答道:“没有。”

赵云点头道:“那就好,走吧,咱们先回去吧。”

晚上赵云来到梁兴府上,梁兴看到赵云闷闷不乐的坐下拿起一杯茶就喝了问道:“赵兄这是怎么了?如此不悦。”

赵云叹息道:“某是看那些燕云汉人纷纷应募去当辽国士兵揪心啊!”

梁兴叹气道:“这个白天某也看到了,当初我们离开大宋的时候大人就叮嘱过我们,那时候某心里还有些不信,现在看到这情形由不得我们不信了,这只能怪朝廷不争气,丢失燕云达一百多年之久,让燕云的汉人对朝廷失去了希望。”

赵云说道:“梁兄,给某来点酒,今日某想破例喝点,某就是心疼,这么好收复燕云的机会,现在看来朝廷这次北伐可能并不会成功,民心不在朝廷这里啊。”

梁兴拿出酒为赵云斟上一杯酒道:“好,赵兄,今日我们就在此一醉方休,即便朝廷这次北伐失败,也跟我们无关,这不是我们能阻止的,我们的主要任务不在辽国,而在于比辽国更强更野蛮的金国,那才是我们汉人以后的大敌。”

赵云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道:“梁兄你说得都对,可是某就是心疼啊,看着那些燕云汉人应募为辽军士兵就要跟朝廷大军开战,这叫什么,这叫自相残杀啊。”

梁兴也喝了一杯酒道:“这不是我们能改变的,赵兄过了今晚就忘记这一切吧。”

赵云又喝了一杯道:“好,那就让某醉一晚上吧,真希望这是梦而不是真的。”

梁兴若有所思道:“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残酷的事情以后可能还会发生很多,我们要学会平静的接受它。”随后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喝了个大醉。

大军绵延数百里,十五万大军出瓦桥关声势浩大,童贯骑着高头大马,看着滚滚而过的大军,脸上露出自得之色,此次带领的大军可以说是宋军最精华的部分,这让童贯意气风发,恨不得马上拿下燕云封王,因为宋神宗曾留下遗言“能收复燕云之地者,封王爵,赐封地”,童贯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封王。

大军之中,岳飞与王贵并肩而行,王贵问道:“大哥,你说我们也是王师,为什么辽地的汉人对我们似乎并不热情啊?甚至有的还纷纷逃避。”

岳飞有些不在意道:“任何百姓对于军队都是如此,等我们占领燕云就好了。”

正说着就听见远处数骑呼啸而过,边喊“报,辽国使者求见”,边向中军而去。

岳飞冷哼道:“现在求和是不是晚了些,我朝廷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了才来求和。”

王贵说道:“大哥,我听军中之人说辽国早就派人跟我们商谈和谈之事了,都来了好几次了,甚至辽人都同意以后可以让出幽州了,不过上头好像不同意,而且我还听别人说枢密使这次执意要打是为了封王,早年先皇好像留下过遗训,谁收复燕云便可封王。”

岳飞惊讶道:“哦,竟然还有此事,怪不得枢密使大人不同意和谈呢,其实若是和谈能拿下燕云也是好的,兵者国之大事,每次打仗都会对国力造成极大的消耗,也会增加百姓的负担,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只是可惜枢密使大人为了自己的王爵、自己的战功而放弃了如此好的机会,看来此战是不太好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