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省十月的天气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还是四季如春的昆城。
总督府里,贾政和贾琮叔侄俩悠闲的坐着喝茶。
中午的天气有些热,两人的身上都穿的很清凉。
“省亲的院子已经修好了。朝廷的旨意也已下来,说是明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贵妃省亲。我职责所在不好轻离,你倒是没关系的。年底前你就回去吧。”
昨天周瑞亲自跑来了昆城,回报了现在贾府的一些事情,主要当然就是省亲别院已经建成,贾元春明年正月回来省亲这件事。贾政做为贾元春的亲生父亲,当然最好是能回去一趟的。
不过贾政是个不会因公徇私的人,尤其现在被朝廷和皇上器重,一步登天般的转正做了两省总督。他更是不敢懈怠。平日里他也没有像今天这般悠闲。主要是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忙碌,改土归流的政策推行的很是成功。很多土司在董保等一众叛军土司被正法之后,都纷纷主动献出了自己地盘的田册。
贾政便按照贾琮和朝中内阁制定的计划,开始有条不紊开始安置那些土司。对于自动交出土司印信接受改流的土司,给予赏赐,或是给予世职,或给予现任武职。
对抗拒不服从改流的土司加以惩处,敢武力反抗的就武力解决,杀头抄家。消极对抗不配合的,没收其全部财产,并将其迁徙到省外,另外分给他们田地房子安排生活。如此便使得整个西南地区“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
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便革除两省土司三十多家。同时根据贾琮建议采取了其他诸多措施。除了安置土官之外、还重划疆域、革除旧习、选派流官人才、建设民生工程五个方面对土司管理旧地进行合理善后,收到显著效果,为稳定改土局势、安定民生起到了积极效果。
出台了具体的土官安插办法:土官的妻妾、子弟随父母、兄弟迁移;对无子嗣或者子嗣幼小,而且没有父母、兄弟,允许其妻妾子安插于省城,免于外迁;对因犯军、流罪的土官,其家属必须同土官一起迁移,但是如果在迁移之前犯罪土官身亡,则酌情同意其家属免于外迁,安插省城。安插于省城的土司家眷都要受到地方官吏的管束和不定期的检查。
这些土司安置的善后措施,都由贾琮和贾政商议,然后由贾政上奏朝廷。按照贾政上奏的奏章,土官安置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两淮和江南地区。这两地距离云桂两省几千里之遥。这些土司及其家眷搬过去后,自然不可能再对云桂两省旧地有什么影响力。
另外重新划定疆域。这一方面是为了瓦解土司管理根基,使得土司失去原有辖地的控制力,削弱在当地的影响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打破各省各府各自为政的局面,协力办事,提高行政效率。在改土归流实施之前,云桂两省各少数民族蛮苗汉人混居,匪类不时窃发,逾山越岭,难以擒缉。汛兵各守地界,不敢擅自越境。
而若是重新划定疆域之后,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不会相互推诿,而是相互协同。
不然,时间一久流官甚甚至会与土官同流合污,包庇罪行。
此外,针对土司原辖区各种陋习旧规,总督府这边也颁布一系列的文告、禁令以及规定,废除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强迫其改变落后习俗。
土司辖区长期远离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各大小土司在其辖区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以此来实现对土民的剥削。例如,“修衙门钱”、“鞋脚钱”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给土民造成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土民背上了沉重的枷锁,致使很多的土民因为差役繁重,纷纷把土地贱卖,甚至索性把地契送给他人。
现在要改土归流,同时也要笼络土民民心的,把土司制定的这些杂税项目统统废除,把税收权还于朝廷,极大的减轻了土民的负担。正是因为“轻徭薄赋”,很多土民要求收回自己的土地,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土司辖区多为少数民族,存在一些落后的习俗,例如有的地方允许同族婚姻。总督府便要求各改土归流地区不论民族,禁止火葬,禁止同族通婚,提倡服饰、语言等学习汉俗,这类措施虽然不可能得到全面执行,但显然也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至少相对于原土民落后习俗总要好上不少的。
在这方面贾琮和贾政商议过后,倒是没有强硬推行汉化。因为,若是强硬推行,肯定会激起更大的反抗。
改土归流之后,为了缓和矛盾,贾政还上表朝廷,请求在西南实行修生养息政策。力保改流顺利进行。顺利进行。而各级流官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决定着改流归流地区的安定团结。因此,贾政也在上表的奏折中强调朝廷要派一些素质高点要有大局观的官员过来。
最后的举措就是建设民生工程。
一方面可以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行使国家职能,加大对改流地区的开发,这其中主要包括开垦荒地、建设学校和义学。
民以食为天,总督府鼓励土民开垦荒地,各县府都出台一些鼓励政策,例如保静县对垦荒百亩以上者,重奖。同时,总督府还重视对土民农耕技术的帮助,鼓励内地农民帮助少数民族开垦荒地,把内地的先进种植技术带到少数民族地区。
经过总督府这边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大量荒地被开垦,例如镇原府也就一个月时间内新增开垦土地就达上千亩,这极大的调动了土民的劳动积极性,也增加了土民收入。
总督府还注重对多灾害的河流进行治理,兴修水利,对一些重要水利工程拨专款治理,保证了农业的稳定。
原土司辖区,土官为了愚民,严格控制上学人数,不但学校设置有限,而且上学只是土司贵族子弟的特权,各族人民几乎没有读书的权力。在改土归流之后,总督府打破土司教育资源垄断,增设学校,规定名额,同时放宽入学标准,在某些学校专设少数民族子弟名额,推行儒学,鼓励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另外在各地设置义学,义学作为学校的一种补充形式,充实到教育体系内,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子弟有机会接受汉文化。这种少数民族子弟经过学校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既熟悉当地少数民族情况,又经过封建思想熏陶的官员,就能逐渐补充到流官行列,成为在改土归流地区维护统治的政治人才,有效的巩固统治根基。
这些善后措施基本上都是贾琮提出来的,贾政只是予以了完善和补充。然后他便在贾琮的强烈要求下,第一时间给朝廷上了折子,向永顺帝和内阁写一份非常详实的工作汇报和建议。
内阁和永顺帝接到了贾政的这一份详细奏折之后,非常的重视,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完全同意了贾政提出来的这些政策和计划,要求马上执行。
所以,才一个多月时间,两省的改土归流政策就进展迅速,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现在,一切都上了正轨,也不用贾政和贾琮两人亲力亲为。所以,两人这几天都还算空闲。
对于贾政想让自己年底回去的想法,贾琮却是表示了反对。
“我在这里挺好的。更加清净一些。还是等过了年之后,我再回去吧。”
贾政摇头道:“贵妃正月十五就要回家省亲了。我这个做父亲的不再因为公事繁忙离不开不能回去也就算了。你这个做弟弟的可不能不会去。何况……我们离家久了。我也不放心家里,更加不放心贵妃。你回去时常入宫,多少还能照顾一些她。另外,你明年还要参加春闱,早点回去也能早点备考。”
贾琮想了想,尽管如今贾政也出息了,外放做了两省总督,但家里还真没有一个能撑得起场面的。他老子、贾琏、贾宝玉、贾蓉一个都不行。也就他这位贾府神童还行。
要是时间久了,贾府那边万一出什么岔子,还真可能连累到他了。
另外,贾元春回娘家省亲这件事也是贾府的头等大事,贾政不在,他若是也不在,还真没有一个撑得起场面的。
所以,贾琮在一番考虑之后,最终还是点头道:“那好吧。年底我就回去。在回去之前,我得先帮叔父你处理掉云桂两省的一些安全隐患。”
贾琮这话不是无的放矢。尽管目前改土归流进行的很顺利,但暗地里也是有暗流在涌动的。这次不是云省,而是在桂省。贾琮通过系统知道,那边有个世代世袭的大土司在密谋叛乱。若是真等他招兵买马准备妥当,那肯定就太晚了。到时候,若是事情闹大了,还会连累到贾政和他。
“目前应该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了吧?”贾政很乐观的说道,“各项政策推行下去,刚柔相济之下,已经没有土司再敢反抗了。那些土民更是对我们的政策非常欢迎。”
贾琮点头道:“大部分地区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局部地区还是有隐患的。尤其是桂省那边。云省因为我们这段时间来接连的武力震慑,杀了不少人,那些土司当然不敢。但桂省那边,因为我们没在那边花费太多精力,一些蛮夷土司便没有领教过我们的手段。肯定会有包藏祸心之人。所以,明天我便打算带兵去那边走一趟,清理一下那些有反叛之心的土司。”
贾政皱眉道:“你怎么知道那边会出问题?”
贾琮笑道:“是刘义告诉我的。他是黑羽卫百户,上次他带着黑羽卫去桂省抄了李复来的家,同时在那边留下了一些眼线。这几天那边的眼线便发来了一些消息。说是那边有土司暗中串联,可能意图不轨。”
贾政闻言顿时重视起来,面色凝重道:“若是如此。那我们就去一趟桂省。反正这边由李公公在。”
贾琮摇头苦笑道:“叔父,你可千万不要把李怀华当成自己人了。”
贾政一愣后,才说道:“我可没有把他当作自己人。只是当初我好歹跟他同患难一场。我觉得他这人还是信得过的。”
贾琮再次摇头苦笑道:“叔父。你是两省总督,他是两首留守太监。实际上,他就是皇上派过来监视你和分你的权的。你若是跟他和和气气的,皇上可就不放心了。所以,你跟他最好还是要保持一些距离的。这无论对你还是对他都好。李怀华是个明白人,知道这点避讳。因此,上次平叛之后,他就没有再跟你走得近了。反而另外找了住所,并且基本上就不跟你来往了。你以后可要多学学他。还有就是,以后你也要多防备他一些。若是被他抓住了什么错处,他可不会给你遮掩,反而会暗中上密折给皇上打你小报告。”
贾政顿时默然不语了。说到底他现在还是完全不适应现在的两省总督身份,也没有对官场有个真正的清醒认识。
之前他当了十几年的闲官,可没有经历过多少官场的云谲波诡。
过了好一会儿后,贾政才长长叹了一口气道:“你提醒得对。我是不能跟李公公走得太近。那你的意思是,我继续在云省这边坐镇?”
贾琮点头道:“是的。叔父你做为两省总督,这一个多月来好不容易才在云省这边扎下了根。可不能轻易被人给挖掉或挖松了。那些流官我们无法指派,但各地的胥吏任命,我们必须一定要抓紧在自己手里。并且要在各府各县培植起一两个自己人。如此,我们贾家的势力才能在这里根深蒂固起来。”
最后这点贾琮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跟贾政说过了。那就是趁着他转正为两省总督,在云桂两省经营自己的势力地盘。算是给自己家族留一条后路。
贾政虽然有些迂腐,但也同意了贾琮的这个建议。他很忠君爱国,但他更爱的还是自己的家族。这是这时代人通病,也不能说只有贾政如此。若是在亡国和亡家族做个选择的话,很多人都会选择宁愿亡国,也不想自己的家族完蛋。